日期: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南麻镇志 >> 第九卷(镇村建设交通邮电)第三章(交通、邮电)

第九卷(镇村建设交通邮电)第三章(交通、邮电)

2012/12/22 17:18:09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5156

  

第一节 交  通

 

解放前南麻的交通运输甚为闭塞,仅靠水上木船载客运货。解放后有过境轮船,可至苏州、上海等地。进入80年代,开始修筑公路,交通逐渐方便,至90年代已四通八达。东去与十苏王公路相连,经盛泽过平望达上海123公里;南经盛泽至嘉兴30公里;西至铜青桃经乌镇到杭州120公里;北与318国道相通经十苏王公路至苏州66公里。

一、水上运输

过境主要航道为麻溪,沿麻溪向东入烂溪,可经盛泽、平望去苏州、上海;向西可达铜青桃乌镇等地;向北通頔塘可至湖州山区。

解放前,水上运输主要靠木质航船,两橹手摇,客货双运,当日来回。解放前后,南麻开往外地的航船有6只,其中:开往盛泽4只,震泽1只,新塍1只;还有盛泽至严墓过境快班船1只。除快班船沿用到80年代淘汰外,其余航船均于50年代初期淘汰。

解放前航船统计表

 

解放前,南麻地区境内较大的自然村,一般都有航船开往附近各镇,开往盛泽的有12只,开往震泽的有5只,开往新塍的有3只。解放后,逐渐淘汰。

过境轮船,于民国23年(1934)开航,沦陷后停开,一直到解放后恢复,先乌镇至苏州,后改为桃源至苏州,途经南麻。又增加一班过境轮船,即严墓(今铜罗)至上海,途经南麻。以上两班轮船,都是双船对开,隔日来回。至80年代中期,公路开通后停航。

80年代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剩余劳动力纷纷寻找出路,农村个体户运输船逐渐增多,一般都是10吨左右的水泥挂机船。1995年止,全镇已发展至115只。

二、陆路运输

在未通公路前,南麻至各镇的陆路交通都是步行,且都是乡间小道,向东至簖头村摆渡步行至坛丘;向南步行至石湾头摆渡过烂溪可至浙江新塍;向西经市头浜过澄源桥可达铜罗;向北可直接步行至震泽。

1980年初,震(泽)桃(源)公路动工兴建,全线总长20公里,总投资18165万元。8月,震泽至南麻通车,沟通318国道。19825月,南麻至桃源通车。198412月,动工兴建南麻汽车站,投资15万元,建平房31215平方米。198512月,南(麻)坛(丘)公路动工,全长65公里(其中南麻段376公里),总投资11767万元,198611月通车,接通十苏王公路。

1984年之前,境内16个行政村至镇的陆路交通,都是泥泞小道,来往均靠步行。1985年投资1012万元,全乡22公里长的乡道全部浇筑了50公分宽的水泥道路,行走方便,且可通自行车。198910月至199511月,先后修筑了通往各村的乡村公路,全长1566公里,宽4,总投资10835万元。至此,实现了村村通汽车的目标。

随着对外、对内公路的不断开通,各种车辆日益增多。到1995年底止,全镇有自行车12300辆、摩托车1041辆、各种汽车47辆、拖拉机50辆。此外,对外汽车班次也逐年增加,1995年,全年开往城市汽车1825班次,开往城镇汽车3285班次,客运发送量118260人,货运发送量20440吨。

三、交通管理

80年代以前,未设交通管理机构,偶而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则由乡政府民政处理。19816月,南麻建立交通管理站,编制2人。1985年易名南麻交通管理所,属县交通局派出机构,亦为乡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负责水陆交通管理,历任站(所)长有:周子宗、沈立新。198710月,南麻派出所成立交通管理站,对车辆、汽车驾驶员的管理、以及陆上交通管理事故的处理,均由该站负责办理。而交通管理所的职能改为水上交通管理、陆上路政管理,及车、船国家交通规费的征收等。1995年,南麻交通管理所工作人员4名,办公室面积150平方米,固定资产9万余元。

 

第二节 邮  电

 

1965年前,本镇无专门邮电机构,仅委托商店代售邮票、代理信函业务。1966年成立南麻邮电所(系社营),开展邮电业务。1982年,改邮电所为邮电支局,邮电业务有:特快专递、邮政快件、包裹函件、储蓄汇兑、电报电话、装机移机、报刊发行等。1995年止,有工作人员12人,程控交换机2000门,固定资产400万元,全年营业收入190万元。历任邮电局(所)负责人:吴明凤、沈仪传、钟秀英、王才生、杨培坤、魏伯涛。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