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1 10:53:12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5908
1958年8月,横扇人民公社成立后,个体生产者都集中组织起来,镇上家庭妇女都参加了工作。为了解决许多家庭的后顾之忧,公社副主任王平生与街道负责人陈金官发起创办幼托所。地点设在镇上港南浜桥头原启大酱园作坊内,利用两间空闲的房屋当办公室和教室。招收4—6岁幼儿20多名,聘请凌德珍和沈福珍为幼托所保育员。
1959年秋,入托幼儿人数增加,原来的幼托所无法容纳,经公社和街道研究决定成立街道幼儿园,聘王时珍、陈慕珍为幼儿教师。幼儿园迁入港南石墩桥老中心小学楼下,入园幼儿40多名,按年龄分两个班。
受“三年困难时期”的影响,1962年6月30日幼儿园停办。
1975年,幼儿教育重新提上议事日程。团结大队(现旗杆下村)率先创办农村幼托班,附设在团结小学内。以后各生产大队陆续创设幼儿班。同年秋,横扇街道幼儿园、幼托所复办。街道幼儿园仍设在启大酱园店作坊内,幼托所设在港南张竟成宅第内,由陆爱珠与知青周振华任幼儿教师,办学经费由集镇负担。
1978年9月,镇中心小学招收5—6岁幼儿40多名,附设一个幼儿班,张建丽、宋玉珍任幼儿教师。
1980年秋,街道幼儿园与幼托所合并,由李炳珍等3人为幼儿教师。
1983年8月,由集镇筹资在赵家弄内建造幼儿园新校舍,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的楼房一幢。11月,街道幼儿园迁入新址。同年,中心小学又增设一个幼儿班,扩招沧洲村的农村幼儿。
1989年秋,中心小学附设幼儿园与集镇幼儿园合并,按幼儿年龄开设3个班级,由中心小学负责管理。
1990年2月,李炳珍被任命为横扇乡幼儿教育辅导员兼中心幼儿园负责人。
1991年秋,中心小学迁入北举路新校,集镇幼儿园由赵家弄迁入老中心小学校园内,开设4个班,入托幼儿达110人,幼儿教师共6人。
1991—1995年期间与中心幼儿园同时并存的还有横扇缫丝厂的3个幼儿班,幼儿教师有盛四宝等4人。
1997年在镇郊南举圩征地12.15亩,易地新建幼儿园。4月动工,12月竣工。1998年1月,幼儿园迁入新址。
新建的幼儿园总投资220余万元,占地面积8099.5平方米,建筑面积2023.5平方米,园区内种植草坪和各种花草树木,绿化面积覆盖率达62%。园内还有海洋球池与16平方米的充气弹跳,并建有玩水池与玩沙池,30米的幼儿跑道,新型的大型玩具。每个班级有配套设施。另有多功能教室,配有彩电及钢琴2架。幼儿园达到一类幼儿园的标准。
至1998年横扇镇中心幼儿园有大、中、小5个幼儿班,幼儿160余名,入园率达95%,教职员工14人,10名教师全部达到幼师合格学历,教师合格率达100%。其中有4名教师正在参加大专自学深造。
1995—1998年横扇镇幼儿教育基本情况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