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北厍镇志 >> 第十九卷(人 物)第一章(人 物 传 略)

第十九卷(人 物)第一章(人 物 传 略)

2012/12/20 18:32:27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29663

 

古代(括号内数宇为传主所在页码)

叶  芳(402),叶  绅(402),徐富一(403),叶可成(403),叶重弟(404),徐硕翁(404),徐  汉(405),徐履仁(405),徐  媛(405),徐允和(405),吕纯如(405),徐韫奇(405),叶绍冕(406),叶绍袁(406),沈宜修(407),叶绍颐(407),徐  鑛(408),徐  鑌(408),徐  灿(408),徐文琳(408),叶纨纨(409),叶小纨(409),叶世俭(409),叶小鸾(409),叶世偁(410),叶世俗(410),叶世侗(410),叶世儋(411),叶  燮(411),叶世倕(411),徐  釚(412),张顾氏(412),叶舒崇(412),叶吴楫(412),汝承汪(413),徐  铣(413),徐养浩(413),潘羹五(414),柳君彩(414),徐大椿(414),柳学洙(415),沈锡爵(415),徐  烘(415),徐  爔(415),徐  燝(416),柳丕勳(416),柳厚堂(416),柳逊村(416),叶逢金(416),王隐峰(416),柳粹白(416),叶树枚(416),张孝嗣(417),柳峙安(417),叶璃华(417),柳树芳(417),张与龄(417),张益龄(417),柳清源(418),柳兆薰(418),柳以蕃(418),张文璿(418)

近现代(括号内数字为传主所在页码)

柳应墀(419),叶乃溱(419),柳念曾(419),柳慕曾(420),叶振宗(420),张  农(420),柳亚子(421),叶楚伧(422),何建章(423),张贡粟(424),张应春(424),张廷桢(426),朱莲舫(426),柳无垢(426),何  庚(427),许君鲸(427),梅斌夫(428)

 

第一节  明清时期人物

叶  芳(1413—1488)  字子春,号味蒪,叶家埭人。长子叶绅明成化丁未科(1487年)进士,幼子叶缓官至内阁中书舍人(掌核心机构中的机密要务)。性笃而敏,善记诵,为县学生时,每次考试均列为优等,为此推荐为贡生,可入北京国子监读书,却将这机会让给同学徐文玉。因徐早年丧父,母已年迈,促其早日实现功就名成的心愿。又两年,贡授广西布政司理问(掌刑名诉讼之职)任职期间,办事公道,待人宽恕,治行卓著。任职9年,以年老为由辞职归乡。治家严,讲究礼仪,不准妻女穿着内衣面见他,大热天也必须紧束衣带。督促其子辈一边读书,一边种田,如有荒疏,要体罚到流血为止。邻居有不孝顺者,他召来训教,最终被感化。任职地有两个因涉嫌实无罪的人,已被监禁数年,经他复审确属冤案,随即为他们平反。还纠正了前任错判的一件田产纠纷案。有一姓林的农户,因荒年全家去外地谋生,将全部田地交同村一富户暂管,并同意让其耕作。几年后林返回故乡,向富户要还土地,而富户不肯将田退还。林只得告到官府,而官府认为∶“田久无主,非富民存之,亦为他人所有矣。”此案林姓败诉。叶芳到任后得悉了此事的全过程,他一方面为林辩护说∶“田本林产,今其主故在,恶得言无。”一方面责令富户退还林姓的大部分田地,小部分作为富户几年来为该地辛劳耕作不致荒芜的补偿。他所断之案公正合理,当地民众称他为“青天”。

叶  绅(1440—1505)  字廷缙,明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1487年)费宏榜

二甲十六名进士。性情质朴文雅,人皆称其为少年老成者。弘治元年(1488年)授户科给事中,任职后因母丧即返乡守制三年。弘治三年(1490年)补吏科,进礼科左给事中,有谨重称职之誉。弘治七年奉派去福建、浙江巡按,路过家门,江南地区正值发大水,民生极困苦,他上书朝廷要求调拨粮饷给东南诸郡赈灾;请派命官主持开浚苏州、松江、常州、杭州、嘉兴、湖州河道,并提议工部侍郎徐贯领衔治水,户部主事祝萃负责赈灾。徐贯不负朝廷所托、叶绅之荐,

在吴江知县金洪的辅助下,组织开浚了吴江长桥、吴淞江、白茆江、斜堰、七浦等河道,解除了该地历年来的水患之苦。弘治十年,以太子17岁还未藩封,奏请选择讲官,严以调教。同年,上奏章陈述尚书徐琼、童轩、侯璜、侍郎郑纪、王宗彝,巡抚都御史刘瓛、张浩、张岫等20余人,利用职权动用军伍,兴建私宅,强迫农民垦荒,所得利益归己所有,致兵力凋敝,威武不扬,百姓怨声载道等情。此举得到御史张缙等支持。弘治皇帝当即将上列人员罢斥。太监李广,专权渎职,民怨沸腾。叶绅将李广恶行整理成瞒上欺下、侵夺民财等八大罪状上奏给弘治,内称∶李广内对皇亲驸马事之如父,外对总镇守称之为公,陛下奈何养此大奸于肘腋而不思驱斥。数月后,弘治帝便令李广饮酰而死。叶绅还提醒弘治,王公大臣们在葬祭上太糜费,耗费了大量国库,弘治采纳他的意见,使此项陋规得到纠正。由于屡建政绩,官升至尚宝司少卿。死于任上,享年65岁。

明万历七年(1578年)钦差大臣林应训,征得万历皇帝同意,在松陵垂虹桥北堍建爱遗亭(后改为三贤祠),内设叶绅、吴岩、沈?3人石像及碑记,纪念他们有御灾捍患之功,卫国救民之绩。

苏州沧浪亭内的五百名贤祠中,有他的石刻像,旁有评语称∶除君之慝,正直自矢,心乎爱民,泽及桑梓。

徐富一(144l—?)  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随叔父从浙江魏塘(今嘉善)迁到吴江县南麻村,后又分迁西濛港定居。以名进士例授文林郎例铨知县不赴选,惟以读书课耕为事。乡党熏其德而善良者不少。交必择人,无大故不入城市。时邀游于吴越山水间,或讲道谈禅,或歌诗作赋以适其性情。其登临胜概,杂见于断碣残碑。自迁西漾港后,家道日益兴盛,率其子弟或课儒或务农,桑麻修竹之中并怡然自得。子孙繁衍,散处乡城,其世守西濛者尤敦古朴,足见他影响之深广。

叶可成(1517—1584)  字懋学,号文湖,叶家埭人。叶绍袁叔祖父,分湖

叶氏二十二世,叶绅之孙。明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1553年)陈谨榜三甲三十三名进士。历任山阴(今绍兴)知县,南明工部主事,蒲州(今山西永济)知州等职。在任山阴知县时,值倭寇大举进犯该县的曹娥江,叶可成组织指挥当地军民奋力抗击,全歼来犯之敌,受到朝野赞扬,当地的名人绅士为歌颂他的抗倭业绩,编纂了《平倭诗卷》一书传世。浙江巡抚胡宗宪,负责江浙抗倭,指名要叶可成

调入他的幕府。凡军队调动、攻守、将士奖惩办法乃至粮草的安排等都有叶可成的参与谋划,深得胡宗宪赏识。吴江县在盛墩(今胜墩)修筑敌楼,他也出过力,为取得盛墩之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由于他竭力抗倭,倭寇对他十分仇恨,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七月,派出七十多名武装人员突袭叶家埭报复。叶家幸早已得到倭寇来犯信息,仅留一园丁守家,其余躲避到池亭(今黎里镇新华村)免遭杀害。倭寇此次来犯叶家时,砍断守家人一只臂膊,抢走鹿一头,放火烧掉部分房屋。叶可成抗倭有功,升为南京工部主事,不久被人谗佞,贬为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知州。蒲州有一寡妇,与和尚私通,为清除越轨障碍,寡妇诬告儿子忤逆欲置于死地。叶可成知此案有诈,便设计安排了审讯方案,终于使奸夫淫妇暴露,救出被诬告的儿子,处死和尚。治理蒲州的政绩被远近称道,可是不为与他为敌之人所容,所以不久又遭谗言而被免职归乡。即使如此,对不平事仍要出面干预。家乡有汝姓唐姓者,均遭仇家所诬,被判死刑,他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便伸出援助之手,凭自己在社会上的关系及所掌握的官场常识,为两家的冤案平反而奔走,结果都得到昭雪。明万历七、八年(1579—1580年),吴江地区连续发大水,禾苗淹尽,而此时的知县徐元还要向农民催交粮税,叶可成进言使其向上作要求缓交报告。徐怕担“抗交皇粮”的责任,面有难色,叶为其谋算、壮胆,终于获准缓征,使灾民有喘息之机。

叶重第(1558—1599)  字道及,号振斋,叶绍袁之父亲,叶家埭人。明万

历十四年丙戌科(1586年)唐文献榜三甲五十四名进士,授浙江山阴(今绍兴)知县,将赴任母丧,在家守孝3年。万历十八年(1590年)补授蓟州玉田(今河北省)知县,在赴任途中,夫人冯氏生养了叶绍袁。玉田县土地贫瘠,百姓困苦,境内有一条交通要道通过,无论军政界要人或是皇亲国戚,过往时大多歇息驻足,恣横骚扰,使官民不堪忍受。加上地方上的豪强势力结成集团,无视国纪皇法,强征暴敛,草菅人命等情时有发生,逼得百姓离乡背井去别处求生,出现人口急剧锐减,大片土地荒芜的凄凉景况。叶重第到任后,以安民济贫为己任,立条约,禁浮派,蠲免外逃人员的各种差役、赋谷。此令一出,使成千上万逃亡在外的民众重返家园,玉田县顿成“流移争归、宿草尽垦”的欣欣向荣局面。玉田县经常闹水灾,叶重第主持指挥全体官民修筑抗洪长堤,杜绝了有水必成灾的现象。某一年,玉田县发生了大饥荒,明皇朝在玉田县内设有一座供给边防军需的备用粮仓,大部分官员因怕负责任,不敢动用以平粜给百姓度荒,叶重第却敢于为拯救百姓而负责,说∶倘有利百姓的事,国家的法律制度都可以改变,何况动用国库粮食,用的是一种平价供应的方式,有何不可?!时每斗米价涨到百余文,重第按户登记造册以半价卖给需粮户,至秋粮登场每户以买入价交还入库,从而使成千上万百姓赖以度过灾年。倭寇在东北一带经常对百姓进行骚扰,朝廷调动兵员抵御和清剿。兵员经过地方,当地必须供给粮草以济军需,征调劳力为其服役。重第为不妄取民间粒米束薪,从赋粮中抽出一定数量的粮草,专仓存储,以应临时需要;对侵犯百姓利益的军政人员,必会同军队官员共议,以军法绳之。因此在其任职期间,县内一派平和气象。因治行卓著,晋升为贵州按察使。性格坦诚直爽,胸无城府,善饮酒,自为官后,从未托人办私事,也拒绝他人的请托。对父母生前尽承欢,亡后丧葬备礼,对同辈爱护互助,兄道登虽分居多年,但家境不顺,生活发生困难,他从分给自己的家产中让出一部分归他所有,使子侄辈无冻馁之虞。不喜炫耀自己之能,无书传其事,为官清正廉洁,家无余赀,身殁之日,谨遗书一床。平时对人讲∶我愈官愈贫,别人笑我呆笨,我以为用清清白白为人的品德来教育影响子孙,这有什么不好呢。

玉田县军政民众为纪念他的治政功绩,在当地建庙塑像,称叶公祠,供人祭祀。在家乡他的像奉上吴江乡贤祠。

徐硕翁(生卒不详)  富一之三子,少时惊敏,卓卓有气慨。祖居南麻村,随父迁来西漾港,闭户读书,不慕外荣。由乡贡进士候补县令。读书稽古,终身不仕。时吴江县宰刘济民慕其贤而登门造访曰∶“登公之堂,长者怡然幼者肃然,与公相接,其仪穆然其言蔼然,公其纯孝乎,盖移孝所以作忠,盍出而共图国政。”硕翁对曰∶“明府之奖我过矣,明府之知我则未也,我之无忤于亲者亲之慈也,无违于兄者兄之友也,子侄幸无大过,然亦无所为,燕翼之谋也安足云孝乎。”谢绝刘的从政之邀,惟养志娱亲、恤邻睦族。凡子弟无力延师者悉教诲之列。生平寡恬语默廉介不苟,孝友闻于郊外,惠爱偏于里中。其诗文著作颇多,惜俱散佚未传于世。

徐  汉(生卒不详)  字竹溪,硕翁长子。克承先业,早岁游黉。明正德间,吏部根据他的才行,授予八品冠带。凡于当世要务有关民生国计者,积极参与或建议朝庭实行之。晚年隐居乡里,手不停披,训诲子弟于濂、洛、关、闽等书(即宋代理学的4个主要学派),发微阐幽,士林啧啧称道。虽居住在乡间,但慕名拜谒者颇多,车马盈门不绝。

徐履仁(1565—1623)  字熙宇,徐景竹之次子。少攻举业,经史百家无不贯通。时吴江知县霍维华以吴江田赋繁重,为杜绝参错隐匿之弊,编制《履亩清册》,特聘履仁参与履亩丈量,定坵形,均宽窄。此例在很长时间内为各位县令所遵守号《霍册》,其中也有履仁之功。与名公巨卿常相往还,学士文人无不仰企。时吴江遇灾荒,将家中存粮以赈乡里,捐出物资以助农功。此举被朝廷得知,特钦赐七品冠带,出任相应官职。因对官场厌倦,借故推辞,遂匿居西漾港,建稻香楼于屋之西偏,登临歌咏。著有《稻香楼集》。生平耽于经史,不问家计,家产有4000余亩土地皆潘孺人(平望潘耒之祖姑)相助。子四∶允谦、允恭、允和、韫奇。女一,适庠生凌仲开。卒后葬二十八都大义圩。

徐  媛(1567—?)  徐媛,字小淑,明太仆徐时泰长女,徐灿祖姑。适明副使范允临(长倩、忝岳)范仲淹裔孙。明万历年间文学家,她在少女时代即擅诗文,当时有“谢娥后身”之雅号,与同时代的陆卿子称“吴门二大家”。《明诗综》引姚园客曰∶“小淑诗文与陆卿子齐名,然徐媛以绮丽胜,才情稍逊于陆”。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中称她为多读书,好吟咏与寒山陆卿子唱和,吴中士大夫望风附影,交口而誉之。有诗文集《络纬吟》12卷。

徐允和(1578—1644)  字剑津,韫奇兄、徐鱿三伯父。性豪侠负气务奇。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当他得知北京城陷于清兵(一说李自成),料知明朝光复无望,遂面向北方怒目而视并曰∶“人不能为国家捐躯杀贼,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话毕,投河殉节。

吕纯如(1580—?)  字孟谐,吕家栅人。后迁居吴县横山之徐家坞(又名城湾村),在此购地筑宅,宅名“南宅”,中有“四宜堂”,是观湖山赏胜景的最佳位置。他于明万历年间参加举人考试时落榜。在礼部当官的沈璟返乡家居时调来吴江考生的试卷阅看,发现吕卷很出色却未取,便向郡、院两级建议,让吕进行复试,结果取得好成绩,成为万历丁酉(1597年)科举人。万历二十九年辛丑(1601年)科进士,列张以诚榜三甲廿二名。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授河南偃师县知县,调河南洛阳令,仕至兵部尚书。晚年在“南宅”设馆授徒。曾刊刻明王觉、胡一愚撰《明音》、董应举撰《崇相集》。

徐韫奇(1599—1667)  字季华,徐釚父。少颖异,博学多才,18岁那年,吴江知县霍维华邀其去县署从事文字工作,他以笑对曰“吾岂肯缚祷为县官吏耶”。嗣后不与外界接触,发愤读书。因学业有成被吴江县教谕甘学阔赏识,直接升格为县诸生。明末战乱时期,朝廷规定由地方富户轮流承运漕粮到北京,承担此项运送事务不仅耗费极大(运一石耗数十石),而且山东地段社会不安定,抢劫事件时有发生,凡轮到承担运送漕粮的富户,大多数都遭到家破人亡的结局。有一年,轮到其长兄徐允谦承运漕粮,长兄一时筹措不齐承运所需费用,他即主动支付所缺部分。明末,史称“酉戌”之变,吴江吴易、孙兆奎、沈自炳等有胆有识之士组织抗清武装队伍,侄儿徐鑛积极参与并成为地方反清斗争的领袖之一。后因斗争失败,徐鑛虽走匿,但清政府下通缉令,命其家交出徐鑛。徐韫奇出面与负责审理“反清”案件的御史交涉,结果以籍没家产为条件得以释罪。事后,又拿出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家产分给其兄家度日,为此几经周折家业已衰,然“利人之心犹未已”,经常为他人排忧解难。晚年悉心研究医术,为乡人“救死扶伤”。他“于利无所好”,闲暇时手抄书史,莳花种竹以自娱。著有《吴郡志略》、《闲窗集》、《异适志集》、《医略》等。

叶绍冕(生卒不详)  字尔端,叶绍袁堂兄。幼年随父叶重元全家从叶家埭迁往池亭(今黎里镇新华村)定居。以秀才资格进入国子监(清代在京师的最高学府)肄业。官至江西按察司经历。少有文誉,与堂弟叶绍袁、叶绍颐并称“分湖三秀”。

叶绍袁(1589—1648)  字仲韶,鸿振,号天寥、粟庵,晚号木拂,叶家埭

人。时与本家的叶绍颐、叶绍冕3人,誉称“分湖三秀”。明天启五年乙丑(1625年)科余皇榜三甲四十六名进士。为人正直,生性聪敏,博览群书、兼通佛经。考取进士那年,朝廷掌握主考大权的顾秉谦是同乡,有人建议去拜访,托其谋个好职位,绍袁却说∶“进身之始,岂可附阉党走权门乎,即朝走谒而夕公卿吾不为也。”因为不走请托门路,只得到南京武学教授衔。后升任北京工部虞衡司主事,负责盔甲厂生产,兼办修筑北京朝阳门一带城墙、开挖九门河水利工程等。干这项工作很艰难,其前曾有13人担过此任,均应办不好而被撤职。绍袁到任后,整肃纪律,裁减冗员,很快就改变了杂乱无章的局面。事业上虽顺遂却十分劳累,还要伸手向家中要钱以补贴在京开销。后以母老多病为由,要求辞职回乡奉养。经获准后随即归家,与长幼辈共享天伦之乐,和妻、子女尽歌咏唱酬之欢。他淡泊名利,母亡守孝3年后,巡抚都御史张国维、兵备副使冯元颺、凌义渠等欲荐其复业而没有应允。他怜惜百姓敢冒犯上风险,为苏州巡抚修改报荒贴。因语有偏激,有沈青芝者告发他飞语中伤,险遭不测。他同情弱者,虽以典卖家产以资家用,然仍竭力扶助走投无路之人。父叶重第传其1000多亩土地,到他弃官返乡时只剩十分之二,全家16人的生活难以为继,此时他仍旧“日手一卷,吟哦不辍”。母(冯氏)妻(宜修)女(小鸾、小纨)相继丧亡,加上明朝覆亡,使他心灰意懒,为表明不肯降清的心迹,带着4个儿子出家为僧。清顺治四年(1646年),因杨廷枢反清事件被波及,为躲避清政府追捕,经常变换居住地点。在苏州一带已无法存身,最后投奔浙江平湖的外婆家。至此忧愤相交,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终于病倒在床,至顺治五年(1648年)九月,病逝于平湖。著作甚丰,思想性、艺术性兼备的有《甲行日注》、《自撰年谱》、《湖隐外史》。

苏州沧浪亭的五百名贤祠内,存放有叶绍袁的石刻像,旁有赞语∶仲韶才艳屈宋之流,寄愁窈闻眇虑通幽。

沈宜修(1590—1635)  字宛君,出生于松陵镇的名门望族。父亲沈琉、伯父沈琦、叔父沈殉、弟沈自南均为明代进士。其父官至山东按察副使。8岁丧母,父亲又在外地为官,便被寄养在姑母家。16岁嫁叶绍袁,生有8子,长子云期(世佺)、次子声期(世偁)、三子威期(世傛)、四子开期(世侗)、五子书期(世儋)、六子星期(世倌、燮)、七子弓期(世倕、孚)、八子世傻夭折;五女,长女纨纨(昭齐)、次女小纨(蕙绸)、三女小鸾(琼章)、四女夭折、五女小繁。众多子女均工诗善文。她与四个女儿被当时人称∶松陵之上、分湖之滨的“闺房之秀”。因其喜爱文学,女儿们也都“屏刀尺而事篇章,弃组纴而攻笔墨。”但当心爱的长女(纨纨)、三女(小鸾)在一年内相继丧亡后,因悲伤过度,相隔两年即亡故,时年45岁。叶绍袁将她的诗文整理成集,名《鹂吹》,载入《午梦堂集》。

叶绍颐(1594—1670)  原名庆余,又名绍永、绍容、绍印,字季若,号庆

纯,叶家埭人。叶绅玄孙“分湖三秀”之一。明天启五年乙丑(1625年)科余皇榜三甲二十八名进士。初授浙江道御史,崇祯七年(1634年)奉命巡按广东,考察各州县官吏,对不称职者一律给予弹劾罢免,使广东各级官吏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官场风气得到整肃。时广东有以刘香为首的海盗,乘福州红夷(荷兰国的别称)之患,侵扰海丰,盘踞在谢道山阳一带。两广总督熊文燦因无力讨伐,想用

招抚办法,许以高官来收服他们。刘香佯装接受招抚,而道臣洪云蒸、副使康承祖、参将张一杰、夏之本等信以为真,急忙去刘香处办理招抚中的各种手续,却被刘香悉数羁押作人质,作为向明皇朝讨价还价的条件。朝廷对此非常着急,立即派叶绍颐再次去广东参与策划解救被扣人员和清剿海盗事宜。有人主张再用招抚之议,叶绍颐认为海盗将朝廷官员扣押以为是奇货可居,必不轻易就范,经他悉心谋划后,派遣罗定道、张国经和肇庆游击的朱之颖抽调精兵强将,出其不意袭击海盗阵地,海盗在重兵压境下,被迫退入新会县内连绵数十里的香蕉园,接着再退入海中。他又派重兵追剿,一路上招抚了一千八百多名男女船民,终于将海盗彻底打垮。之后朝廷又调他去山西巡按。山西有号称邢山老虎者,纠集亡命之徒,对当地百姓肆意抢掠杀戮,民愤极大,但无人敢于制服他们。绍颙身负除暴安良使命,竭力推荐中书舍人陈正龙等文武官员,协力清剿,终于将邢山老虎这股邪恶势力彻底摧毁。政界称其知人善任,民间赞他为民造福。

叶绍颙因剿歼、招抚广东、山西之乱有功,官进大仆寺升大理寺卿。崇祯十四年(1641年),因母病告归,奉养3年而明朝覆亡(1644年),遂隐名不仕垂30年,卒于康熙二十三年(1670年)。

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祠内,有其石刻像,对他的赞语为∶“绣斧行部(注)、出抚海疆。芟夷(注)群醜、论荐贤良。”(注∶“绣斧”奉命除暴;“行部”查核官吏事迹;“芟夷”铲除、消灭。)

徐  鑛(1598—?)  字掌文,号我西,允谦长子、徐釚堂兄。弱冠補庠生(《苏州府志府学忠孝题名录》载为举人)。少负才名,通武略。肝胆过人,襟怀阔达。以御流贼有功,授奉直大夫兵部职方司郎中。甲申(1644年)之变时,其叔父徐允和、堂弟徐鑛投河殉节,感时愤事,建议恢复(反清复明)。乙酉(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夏,会同本邑吴易、孙兆奎、沈自炳、沈自炯等组成抗清义军,合兵长白荡与清军开战,战败后退往浙江宁波,意欲从海道进入福建,积聚力量再与清兵对仗,因沿途受阻无法前往,遂重复潜回吴江,会见吴易暗中约定第二年再起兵。不料吴易被清政府逮捕,自己也被通令缉捕,无奈避居浙江武康,在那里设馆授徒。当时,武康科第贡举大半都出自徐鑛的门下。作难事诗三十首后呕血殁于浙江临溪。无子,以弟徐钺长子沁芳为嗣。葬沈家港珍字圩祖茔之南。著作有《我西集》、《临溪杂咏》等。

徐  鑌(?—1644)  字子真,允和长子,徐鑛、徐釚堂弟。邑庠生。性格刚烈,通晓军事。与堂兄徐鑛一起参加吴、孙领导的抗清活动,于抗清战斗中显出威武勇猛之气概。当闻及父亲允和投河殉节后,即赶赴现场号淘大哭曰∶“父死于君,子死于父可也。”言毕,纵身跳入其父殉节处,以一死明大义。

徐  灿(1610—?)  字明霞,一字明深,号湘蘋,又号紫管。清吴江诗人朱逢泰在《松陵女子诗征》中称徐灿为我乡虹亭太史(徐釚)之姑。被誉为清初一代词宗的陈维崧在《妇人集》中称徐灿“才锋遒丽,生平著小词绝佳,盖南宋以来,闺房之秀一人而已。其词娣视淑真,姒蓄清照。”将徐灿与宋代的朱淑真、李清照相提并论。并精书画,画仕女衣纹笔法古秀,设色淡雅,尤善写白描大士像,间作花卉。明清易代之际,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化,文坛中有志之士,饱含幽忧愤悱、缠绵芳洁的思想感情,为了有所寄托,便以词诗形式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寄寓爱国主义情怀。徐灿就是在这一文学浪潮荡滌下产生出来的一位爱国女词人。其夫陈子遴,字彦升,号素庵,浙江海宁人,本是明崇祯进士,名列一甲二名(即榜眼),后来屈节降清,当上了清顺治朝的弘文大学士(即宰相),她因此被封为一品夫人。不久陈犯结党营私罪,全家发配辽阳,一年后被召回。后又以贿结内监吴良辅,论罪当斩,后免死全家再次流放到辽宁沈阳。徐灿因受牵累,前后共度过13年饱受颠沛流离之生活。清康熙七年(1668年),陈子遴死。康熙十年,康熙(玄烨)到沈阳谒陵还驾,徐灿将沥血手疏请求其夫尸骨归葬故乡,跪在康熙还驾的道旁,获准,由是名播中外。返回海宁后,过着清苦生活。生子四,分别为坚永、容永、奋永、堪永,皆有文才。她事母至孝,手写大士像五千四十有八,以祈母寿。晚年皈依佛门,更号紫管。又能以头发绣大士像,工净有度,论者谓不减邢慈静。著作有《拙政园诗余》3卷、《拙政园诗集》2卷。

徐灿被后人称为爱国女词人,晚清词坛大宗师谭献曾评论徐灿的《踏莎行·感怀》、《永遇乐·舟中感旧》词是“兴亡之感,相国愧之”。说他们夫妻俩一个是丧失气节无行文人,一个却是缅怀故国河山,感情深沉的贤媛才女。

徐文琳(生卒不详)  徐文琳,徐灿的族侄女。自幼从父母之命许配徐灿、陈之遴长子陈子长(堪永)为妻,后子长随父母发配沈阳,死于当地。徐文琳因未出嫁,矢志守节在母家,时有人劝其他适,她答∶“我不能陈家荣耀时以身相许,陈家患难时就违背原约。”清康熙九年(1670年),康熙帝准许陈家在世之人从发配地返还浙江海宁原籍。文琳得到消息后,欣然说,我有家矣。遂归属陈氏孝养以终。

叶纨纨(1610—1632)  字昭齐,叶绍袁长女。出生时,父无限喜悦,说“初生之女宝于夜光”。叶绍袁为报答义父袁黄培育之恩,将刚出生的纨纨许给袁黄的三孙袁崧(袁若思长子)为妻。纨纨3岁能朗诵白居易的《长恨歌》,13岁会作诗,善书法。书法遒劲,有书圣王羲之的风格。17岁出嫁去袁家,由于在母家时只工诗习字,不事女红,因而受到婆婆的鄙视,影响了新婚夫妻问的感情。纨纨虽识见超旷,但无法排遣隐于心中的万般愁绪。她与袁崧之间仅有夫妻之名,婚后不曾育有儿女。后来婆婆分给他们几间房屋自立门户,自此纨纨回娘家的次数增多,唯有弟妹们一起踏青赏花吟诗赋词才算是舒心的时候。婚后7年,无一时不愁,无一语不怨,郁郁寡欢。小鸾之死更加剧她的忧伤悲痛,终至小鸾亡两月后即逝,年仅23岁。死时抚身危坐,敛容正襟,合掌礼念,毫无痛苦之状,当时传为奇闻。著有《愁言》(一作芳雪轩遗集、芳雪轩词)1卷。

叶小纨(1613—1657)  字蕙绸,叶绍袁次女。与昭齐(纨纨)、琼章(小鸾)常以诗词相倡和。小鸾、纨纨相继天殁,小纨伤痛之极,作《鸳鸯梦》杂剧以寄托哀思。剧中人物以纨纨、小纨、小鸾为原型塑造出昭綦成、蕙百芳、琼龙雕等艺术形象。其舅父沈自征(君庸)为曲剧作家,对《鸳鸯梦》作极高评价∶“词曲盛于金元,未闻有擅能闺秀者。蕙绸独出俊才,补从来闺秀所未有。其俊语韵脚,不让贯酸斋、乔梦符诸君。即其下里,犹是周宪王金梁桥下之声。”除喜爱文学外,还擅长刺绣,所绣之物倍受人们欢迎。17岁由父母作主嫁给戏曲家沈璟之孙沈永祯为妻,34岁丧夫寡居。叶家四姐妹中她寿命最长。小纨所作诗、文极多晚岁汰存二十之一,其作《存馀草》,归入《午梦堂集》。

叶世俭(1614—1655)  字云期,叶绍袁长子。叶绍袁对云期寄予很高期望,期待他光宗耀祖,而云期确有不凡的才情,早年就中秀才,在他面前显现出美好前程,然而家庭不幸(接连亲人死亡)国家不幸(明亡)于是无意于功名仕途。为人慷慨好义,落落大方。对于财物视为浮云,分得田产数十亩,不到两年就卖光。启蒙老师陈十传父丧无力成殓,向学生告借,其时他正好卖掉部分家产来糊口,得有二十金,当即以一半相赠,并表示不用偿还。同窗陈东侯,家境困苦不堪,此时叶云期为避兵乱手头筹集到一笔逃难用的资金,随手拿出一部分接济。明王朝覆灭,云期随父四处飘泊,在忧愤饥寒的摧残下,身心受到严重伤害,最终因郁郁不得志,于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卒年45岁,无子嗣。有诗文数卷,散失不传。

叶小鸾(1616—1632)  字琼章,一字瑶期,自号煮梦子,叶绍袁三女。产后第六个月,因大舅母张倩倩(沈自征妻)生育的女儿夭亡,而沈宜修其时体虚乏乳,便让小鸾前去接奶。此前沈家生育的三男都已夭折,叶沈两家商定,由小鸾作为沈氏子嗣,生活在沈家,由张倩倩抚育。

    3岁时,由舅父口授《万首唐人绝句》及《花间》、《草堂》的诗词,都能朗

然成诵,不漏忘一句。4岁时,张倩倩要她朗诵屈原的《离骚》诗,教不数遍即能背出。10岁,舅母张倩倩亡,因无人抚养便由舅父家归来。她曾种植一棵腊梅于疏香阁院内作纪念(至今还在)。时值秋夜,沈宜修试她的才思敏捷程度,要她续联,上联为∶“桂寒清露湿”。小鸾当即应曰∶“枫冷乱红凋。”沈宜修对叶小鸾的诗才十分惊喜。11岁,与昆山张泰符(官河南布政司)长子张立平定婚。1 2岁后,叶绍袁去南京、北京赴任,小鸾随往。经过叶绍袁的教导进步很快,填词赋诗,多佳句,见者炙口。14岁,与人对奕,棋艺颇高。15岁,能琴善画,所绘落花、飞蝶,皆有风致。字法秀劲,喜写《洛神赋》,所临不下百本之多。17岁,是年十月十六日为她的出嫁日,但在婚前五日忽逝。

叶绍袁、沈宜修将她生前所作的诗词汇集成册,题名《返生香》,载《午梦堂集》。包括古体诗、词、文、曲共185篇。女诗人黄媛介称赞她“诗则与古人相上下、间有差胜者;词则情深藻艳,宛约凝修,字字叙其真愁,章章浣其天趣,成风散雨,出口人心,虽宋名人,亦当避席。”

死后葬大富圩宝生庵之东北(今汾湖村三组),历代有名人、文人到墓地寻踪凭吊,赋诗撰文以纪念。

叶世偁(1618—1635)  字声期,叶绍袁次子。身材颀长,体态如削,肌肤洁白,有黑痣居于背部正中,人谓异征。极聪敏活泼,所以受到全家人的喜爱。尤其是祖母冯太夫人,对他是更宠爱无比,常带在身边,享受那含饴弄孙的乐趣。18岁那年夭折,冯太夫人因过度悲哀而致病亡。配昆山顾鼎臣曾孙女名铉,为其守节终身。

叶世俗(1619—1641)  字威期,叶绍袁第三子。15岁中秀才,成为吴中有名的少年才子。为文华丽,用字精当。17岁那年芦墟泗洲桥建成,主持者请叶绍袁写一篇碑记,世俗为其父代写《泗洲桥碑记》,全文400多字,挥洒自如,笔力老到,看不出有代笔痕迹,连叶绍袁也自喜道不让王勃的《滕王阁序》。柳亚子在《吴根越角杂诗百二十首》有“泗洲寺里访碑来,明赵清潘各隽才。独惜叶家残石杳,捉刀年少渺难追”,即指此。为堂叔们也代写过文章。21岁赴南京参加乡试,因连日劳累,偶感风寒而咳嗽不止,又加名落孙山的打击,一病不起,至翌年二月病亡。品貌端正,且机智灵活,深得外祖父沈琉的钟爱,就此作主将孙女许配他。可惜婚后才一年多就去世,所生的女儿尚未满月。生前所作的诗文经整理成册,取名《灵护集》,编人《午梦堂集》。

叶世侗(1620—1656)  字开期,叶绍袁第四子,明天启秀才。为人沉默寡言,喜愠不形于色,为文深思入奥,读之似不知其旨趣,细寻绎而见其思苦力索,曾以“八代文章供命薄,四唐风月助身寒”表明自己的心迹。明亡后,曾加入立志当遗民的吴中名士们组织的“惊隐诗社”。虽食不给,然发愤思进步以救贫。与弟世倕(弓期)在杭州皋亭山采集野蘑菇充饥,中毒身亡,卒年37岁。所作诗、文甚富,均散失无存。其子叶舒崇,清康熙进士。

叶世儋(1624—1644)  字书期,叶绍袁第五子。幼有异才,叶燮称他的才识在诸兄弟中为最高,9岁即能辩《列子》所载关于太阳何时远何时近的道理。12岁写诗无一字加点,为文一气呵成。议论才气仿佛苏长公数千言立就,常为晚年贫病双煎的父亲作和诗,借以慰藉。只是体弱多病,加之常年随父飘泊在外,过着极不安定的生活,年仅20岁便病死于吴县的支硎山。

叶  燮(1627—1703)  字星期,一字世倌,号已畦,又号独岩,叶绍袁第六子。清康熙九年庚戌(1670年)科蔡启傅榜二甲廿一名进士。聪敏好学,4岁时背咏《楚辞》就能朗朗上口。明清交替间,遇上国破家亡之变,为避开清朝廷对不肯降服的明遗民的陷害,17岁那年,与两个哥哥一个弟弟跟父亲过着东逃西躲的流亡生活,直至清顺治五年(1648年)其父病死平湖冯家止。

有家难归,参加举人、进士考试皆用岳父家之籍贯——嘉善。故在各类书籍介绍他的出身地时,沿用浙江嘉善籍。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选江苏扬州宝应知县。时值清军忙于平定“三藩之乱”,宝应地处交通要道,驿站为接待过路人所需提供的人佚马匹比平时多好几倍,而所能提供的不到所需一半;境内大运河的堤岸,长期受黄河、淮河泛滥侵蚀而决堤长达160里应及时修复,也需要大批资金。他采用压缩县衙内的各项开支,设卡征收土特产品税,终于满足了军需与修复河堤经费。此外,还为被诬杀人者囚犯平了反。他重民命,守国法,不顾嫌怨能果断行事。又因自幼聪敏,“千言文章一挥而就”,不免有些傲气,不肯屈从上司,不为上司所赏识,任职不到两年就罢官。

罢官后携带眷属隐居苏州郊外的横山。与其同期免职的有嘉定知县陆陇其,叶燮高兴地说∶与同是清廉的人去官,不为官场中的污迹所染是一种幸运。在横山筑一小园名“独立苍茫”,筑一室名“二弃堂”,专心著述授徒于此。远近向他求学的人很多,其中有著名的沈德潜、张玉书、张永夫。所作的《原诗》,论述数千年诗之正变盛衰之所以然及诗歌创作等方面的问题,自成一家之言,是清代诗话中理论性较强的一种,受到古今文人的推崇。

应吴江知县郭琇之聘,3个月内将屈运隆编纂的《吴江县志》删繁成稿。时人袁扶之对屈叶两人辑成的《吴江县志》的评价为∶“屈搜辑之勤,叶抉择之当,至今犹两行焉”。负责编纂的县志还有《宝应县志》、《陈留县志》、《仪封县志》。著作有《己畦文集》10卷、《己畦诗集》10卷、《原诗内外篇》4卷、《残馀》1卷。

叶世倕(1629—1656)  字弓期,又字孚,叶绍袁第七子。性耿直不合时宜,人以为戆。幼能刻意写诗,内容颇有深度,常喜欢作恨诗,有江淹《恨赋》的志向。13岁作诗中有“青冢窟边胡地草,马嵬坡下苑中枝”句,长辈们对此既诧异又叹服。明亡后,随父流亡在外,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27岁时与兄开期同上皋亭山采集野蘑菇充饥,中毒身亡。所作诗篇俱散失。

徐  釚(1636—1709)  字电发,号虹亭,晚号枫江渔父,菊庄老人。西濛

港人,后迁居松陵镇。少即颖悟,读书一目数行辄能成诵。13岁时诗作即有“凉风有意飘团扇,残月无情入小楼”之句,博得诸老宿儒嗟异。长益工古文诗词兼通制举业,又善画山水,其中部分人名人画谱。青年时人慎交社,声誉日起。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经大司农梁清标推荐,取得二等八名博学鸿词科,与同邑潘耒(稼堂)同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编纂《明史》。时三藩荡平,作《平蜀颂》、《平滇颂》祝平藩成功,深得康熙帝赞赏。后因不肯屈从权贵,被调离翰林院。曾有好友劝其行贿以达免罢黜的处分,断然拒绝,回曰∶“人生出处固有天焉,我唯自信无愧而已,安用此哉。”对他的处理举朝惋惜,各为歌诗以赠。康熙丙寅年(1686年),因病告归故里。游历过浙闽江右(江西),三至南粤,一至中州(河南)。游历所至,皆与名流雅士相题咏。康熙皇帝南巡时曾两次赐书,诏原官起用,徐釚以年老兼病不能就职谢绝。对人说∶“吾壮岁不能事人,今老矣,尚不畏嚣尘况味耶。”晚年在住宅后院建“丰草亭”,秀水朱彝尊题写篇额,远近耆宿潘稼堂、朱竹坨、尤西堂等常在亭中饮酒论事。徐釚天才骏发,下笔千言。其词始尚华秀,及与四方豪俊相切磋,格调为之一变。所著《菊庄词谱》被朝鲜贡使仇元吉以重金购去。苏州沧浪亭内的五百名贤祠中,有他的石刻像,像旁的评语“朝衣一脱归身钓乡,水天闲话艺苑笙簧。”著作主要有∶《词苑丛谈》12卷、《南州草堂词话》等。

张顾氏(生卒不详)  顾氏为葫芦兜张氏五世祖维叙的继室。婚后7年维叙卒,顾时年26岁,痛不欲生,然想到自己一死公婆就无人赡养,遂强餐庀事,奉晨昏惟谨。维叙无兄弟无子嗣,力劝其公娶妾以育后代。后果生一子名大椿,顾便与妾互抚之,大椿称顾氏为嫂阿母。公卒后为大椿娶妇,生子孝嗣立为维叙后。顾氏抚如己出,恩义并挚。未几大椿卒,遂以孝嗣承两祧。孝嗣自出外就学迄于冠婚,皆顾氏之力。卒年76岁。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请旌建坊入节孝祠。

叶舒崇(1640—1678)  字元礼,号宗山,叶绍袁孙、世偁子。清康熙十五年丙辰(1676年)科彭定球榜二甲五十名进士。少负俊才,于书无不读,长于诗文,名振京师,当时文人辈谑称其叔(燮)侄为大、小阮(晋代阮籍阮咸叔侄在文坛上享有盛誉)。大学士杜立德、李蔚、冯溥3人联合荐选他考博学鸿词科,未到考期便病死于京城寓所。不但聪敏,而且生得相貌出众。一次与堂兄叶学山路过吴江垂虹桥边,一青年女子在楼上见到后,非常动心,问她的母亲刚才与叶九秀才(学山)一起走的是谁,她母亲随口说是三郎(即叶舒崇),从此该女积思成疾,卧床不起,临死时对其母说,能再一见三郎死而无憾。此事一度曾成为松陵民众茶前饭后的谈话资料。

叶吴楫(1641—1708)  字惠旃,号莱亭,叶绍颙第四子。清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年)科陆肯堂榜三甲一百十四名进士,授河北文安县知县。

汝承汪(生卒不详)  字鸿书,出生黎里镇,其父汝钦恭为清顺治朝广东虎门总兵。11岁丧父,当时社会上崇尚武事,承汪以将门子弟身份进入武学习艺。喜爱文学,家人聘请叶家埭叶燮为他的业师。叶燮发现他聪敏好学,就着意培养,借给《杜甫诗集》,并嘱其半年后当面测试所学成就。承汪经过半年时间,能体会杜诗精华所在,写出具有自己风格的诗作,悲凉郁勃多不平之鸣,深得叶燮称赞,并为其诗稿题写《蓼斋诗草》,还为之作序。叶燮慕其才华,将女儿婚配给他。叶燮弃官后,全家定居在吴县横山,让承汪夫妇移家到叶家埭老家,顺便照管在叶家埭的家产,应付亲友间迎送往来之事。晚年在莘塔行医糊口。著作有《蓼斋诗草》存世。

徐  铣(1652—1727)  字公卫,号半村,韫华三子,徐釚二弟。邑庠生。颖敏嗜学,自幼受学于名流杨天社,杨察其聪敏好学必能成器,故将女婚配给他。曾两次参加乡试,都未中榜,从此对于功名淡然,而对经史百家诸书仍寒暑研读未尝或懈。其兄徐釚以获取博学鸿词科成名,而他亦以学识广博为时人所推重。同邑著名学者潘耒赞叹徐铣的才思说∶“予向有落花十首,久亡其稿,今公卫多至三十首,意不复词,不泛运思新而比类切远,胜予昔年所作,公卫不以诗鸣而敏丽,乃尔能者,固不可测耶。”他性仁慈,敦孝友,善交游而拙于理财。喜名山大川,游历过京、川、陕等地,前后达30年之久。无子嗣,晚年生活在长女家(平望唐家坊顾氏),虽如此结局,仍“讴歌吟自得,日与故人放纵于棋酒间以自乐,而绝不为境寓所困”。著述甚多,但因家贫,未能付梓,故失传。

徐养浩(1663—1719)  字直方,号尊江。徐釚长子,徐灵胎之父,世籍浙江嘉善。明正统年间其六世祖硕由吴江南麻村迁西濛港。西濛港近分湖,土腴美,虽若潦萟稻倍收获,以致四传至熙宇时(徐釚祖父)累田数十顷,岁入益多。凭家庭富有条件由太学生(明清时期最高学府之学生)考授州司马。喜读书,有一次乘船过五龙桥处船倾覆,被人救出时手中独抱住一部《资治通鉴》不放,成为当时美谈。精通水利之学,巡抚张清恪特聘他负责江南水利工程,著有《水利考》等书,载入《苏州府志》、《吴江县志》。平生不谈人短,待人极和而敬,虽见幼稚必肃衣冠不失礼,宽而能容有犯不较。口吃不长言谈,有时与众论及古今事,人各逞己说,他虽提出较中肯的说法,但从不逞能;而与子侄辈叙谈时剖决是非,晰理精要,引证详核考之于书,毫无半点马虎。至闺阃猥亵之事,尤绝诸口。为了规范自己的言行,备有功过簿,每日所言所行必记载明白,从不疏忽,虽所记之功多于过,还常常责备自己不应有过出现。待父母非常孝顺,一切家事悉数揽在自己身上。壮岁时与两个已婚弟弟未分居,父徐釚去官南归,作南北游时,家事全交其管理,治家严整,内外秩然,因此使徐鱿得以半历九州而无内顾忧。喜好书籍,遇有旧本秘帙,不计贵贱购进。有一年遇灾荒,他思念贫士之苦,特设典书局,不论书之全与不全,只要有书即可去典押换钱。对于贫穷者施给过冬衣物,无钱买棺成殓者则施棺。对于公益事业必尽心竭力而为之,如修吴江长桥、疏浚河道及修建圣庙、学宫等无不与谋。徐釚殁后,兄弟间分居,家产由两个弟弟各自挑选,剩下归己。亲朋邻里对此举称“积德累仁,不愧孝友者矣。”生有五子二女,长子徐灵胎,其次为徐如桐、徐如彬、徐如松、徐如柏。三、四、五子在三年内相继死亡,因悲伤过度,得呕血症而亡。

潘羹五(生卒不详)  北厍南港人,早年丧妻,为表明终身不再娶之心迹,将妻子在世时使用的年轻婢妪全部辞掉,悉用大年纪妇人当佣人。为人讲义气,喜欢与有正义感的读书人交朋友。有一莫姓山西人,很有才华,因避祸来到他家,他以贵客相待,让其安然度日。晚年闭门谢客,不问时势。有一扮作乞丐的人,慕名来他家,在门口当着家人面拿出一枚鸡蛋要送给主人,同时又将鸡蛋打碎,从中抽出一柄宝剑。家人进内屋将此事告知潘羹五,羹五说∶我已年老,不再接待任何客人。乞丐者因没见到他,便快快离去。其子元(1722—1787年),字薇垣,号少白,国学生,学博才藻,但屡次参加省试都落榜。他精于诗文又是鉴赏家,对于青鸟、卜筮、星算、医方也无不精诣。他预言自己的寿命为65岁。清乾隆丙午年(1786年)被杭州一位从商的朋友聘去开设学馆授徒,待遇甚优厚。次年五月初八忽然提出辞馆归乡的请求,亲朋问他何故,他说,我今年65岁了,自知当月要死,所以必须从速返乡。亲朋们讥笑他,时隔15天,他的讣告果然送到了在杭州的亲戚朋友处。

南港“内省堂”是李某(山东人)弃官后隐居岳父母家,并建此堂以明志。于返回山东老家时把该屋赠送给姻亲潘羹五。

柳君彩(1677—1749)  名仲华,字君彩,晚号绚圃,居北厍港。分湖柳氏五世祖,柳树芳曾祖。为人仁厚古朴,以种田为业。邻人张某素恃强凌弱,适有名地师(阴阳学家)谓柳氏方兴未艾,张忌之,私赂财以地师,求其用法破柳氏财或亡其人。地师教以宅边开一大沟,可丧君彩的长子,张从其计,沟成反丧己子。厥后,张感悟遂以礼相待。平居里党无间言,或遇凶岁力为周恤。

徐大椿(1693—1771)  一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因清乾隆皇帝

召他进京的圣旨称其灵胎,以后才以字行。祖籍西濛港,于其祖父徐釚时迁居至吴江北门城外书场院。聪颖过人,天性笃实,考上太学(封建皇朝最高学府),因行为狂放被剥夺功名遂绝意仕途,转而潜心工医,对天文、历算、史地、音律、兵法、水利无不钻研而得其要领。尤其对医理钻研更深,投药开方因人而异,针对病情辩证施治。曾医治好六天不言不食目光炯炯直视的怪癖病人,治愈初生婴孩体无表皮,两股间有剧烈针刺感的风癣,胸部受伤气绝等疑难杂症和急症。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他被诏进京为大学士蒋溥治病,会诊时众御医嗫嚅不语,惟他认为其病不可治,过立夏七日必死,至时果真死亡。乾隆皇帝赞赏其医道医术,命入太医院供职,他以年迈为由,坚辞不就。长期在农村行医,经常往来于江湖港河之间,对吴江一带的水系、水情了如指掌,对治理太湖水患有独到见解,指出∶“盖治太湖之法不患来水之多,而患去水之少……来水、过水与出水之处三者相称则已无水患也。”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江苏巡抚庄有恭欲开挖震泽73港,以泄太湖水。他建议∶这些港并非太湖下流,开也无益,县城附近的10余条港才是下流,宜开挖这些地方。因他言之凿凿,巡抚就接受他的主张行事,此议对吴江地方农田水利事业非常有益。乾隆年间,吴江编纂的江震两县县志中凡地图、疆域、星象分野、河流水利诸篇均出自徐灵胎稿。乾隆三十六年,乾隆皇帝再次特诏进京为中贵人治病,因年已79岁,自知不胜长途跋涉恐难生回,令次子徐燧同行,果然到京之日即病倒,未几即卒于寓所,朝廷特赐帑金(国库银)命其子徐燧扶柩以归,于翌年十月六日归葬于吴县越来溪黄字圩。墓地因地势低涯,于乾隆五十七年迁葬到吴江县二十七都副八图大[土競]字圩(今八坼镇凌益村),墓前石牌坊匾额上刻有“名世鸿儒”。牌坊两侧刻着徐灵胎临死前自撰两联,其一∶“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其二∶“魄返九原,满腹经纶埋地下;书传四海,万年利济在人间。”浙江嘉兴市至今尚有兰台药局,乃徐灵胎生前所创,专制“灵胎方散丸”行世。其医学、音律、水利等著作甚多。

柳学洙(1714—1772)  字师孟,号杏传,君彩第五子。柳树芳祖父。喜读书,慷慨有大度,与人交往宁亏自己不欺他人。其父,嫌旧居低矮而又潮湿,另辟地创建新宅两处,分授诸子居住,学洙坚持仍居旧宅,愿以新宅让诸兄,人咸称善。以家事繁重不能毕力于学。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迁于分湖滨之大港(今大港上村一组),为了全力培养子辈,特筑书舍日“燃叶轩”,历延名师督课。享年59岁。

沈锡爵(生卒不详)  字思美,号愚溪,大胜东浜人,柳树芳之岳父。曾祖沈文旭慷慨仗义,清乾隆朝为表彰他的功绩,以“耆年硕德”四字刻成匾额,悬于大门上方。

喜读书,但不屑事章句,无意仕途。好稗官野乘,通晓唐宋数百家说部。遇人谈论风生,听者忘倦。性好游,赏兰亭,访天台,谓右军之序与兴公之赋乃文人粉饰耳,皆不足取信。平生多义行,遇事乐施无吝色,岁饥则出米平粜为乡人先。对于亲族的照顾尤显真挚,有从孙家贫而好学,他以田二百亩、白金千两安其家,使从孙专力于学。

平生工篆刻,时人称其作品在分湖间无人能与之抗衡。喜作诗,懒不自惜,仅存《浙东纪游草》十卷。

徐  煐(1728—1761)  字昭时,号少泉,灵胎长子,邑庠生,嗜书工词,观其为文博览典籍,非成、弘、正、嘉不欲观,非清、真、雅、正不下笔。所刊《臣子备览》、《真容传》等篇皆行世。其为人也从善如不见及,穷苦者必恤之,忧患者必拯之可谓仁且义矣。然家世隆不见其荣,文章高不见其贵,治学优不见其名传,好行善不见其厚报,年仅34岁抛妻别子离人世。

徐  燧(1732—1807)  字鼎和,号榆村,别署镜缘,祖籍西潆港,后居松陵,徐釚曾孙,徐灵胎次子。与文成公阿桂有布衣交,倜傥有文风,虽从父行医,却并不专注医道,也不重视科举之业,却通音律,善词曲。著有《镜光传奇缘》、《写心杂剧》。《写心杂剧》全是叙述作者亲历,寄托胸中感慨之作。在《写心杂剧》的自序中云∶“写心剧者,原以写我心也。心有所触,则有所感,有所感,则必有所言,言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不能已者,此杂剧之所由作也。”另著有《蝶梦龛词曲》4卷、《梦生草堂诗文集》4卷、《曲池花影诗钞》等存世。

徐  燝(1736—1760)  字星灿,徐灵胎幼子。府学增广生。6岁入塾能读书四五十行,经史百家诸篇全都精读过,而且每一二过目即能牢记在心。然生性诚笃,惟求明理,不役旦夕功名,已卯(清乾隆二十四年)乡试不中,恬淡自如。年25岁未婚而亡。著有《晴川楼》4卷、《易经系辞说》2卷,皆被前辈名公所赏识。

柳丕勳(1746—1812)  字载衡,号企林。幼年不肯认真读书,及年长却能写一手好文章,又师从有名望的陆盎斋进士、周书珍副贡,接着还拜曹竹汀孝廉为师,因而学业日新月异地上进,参加县试时毫不费力地取得秀才资格。以其所学功底参加府考定取好成绩,但他淡于仕途。于清嘉庆初年由北厍港迁往大义东庄,筑室种树享田园之乐。

柳厚堂(1750—1816)  名球,字夔击,大港上村人。“自少负干才,气概雄伟过人;无所寄其意退而讲求治生之术,退让有所抑不敢放肆”。家很富有,而对子女教育严、要求高。不畏强暴不欺侮贫弱,论者谓其善于治财亦豪于用财,不是个守财奴。精于医道,虽不是专业医生,但被他治愈的疑难杂症者很多。以重价购入特殊药品,常送给病家,名声远播,千里以外的人也来问病索药。著作有《燃叶轩稿》若干卷。

柳逊村(1753—1807)  名玉堂,字卫莹,柳树芳父。其家族这一支自他起从分湖大港分出,迁往大胜港为大胜柳氏始迁祖。清嘉庆九年(1804年),闹水灾引起粮价暴涨,贫民要求当政者下令让富户平价粜粮而不予理睬,贫民们才纷纷拥向富家夺粮。清政府派兵弹压,当地官员乘追查闹事者机会,挟嫌报复,滥及无辜善良者。逊村家以好善闻名周围,带头开仓以低价粜粮给饥民,在他的影响下,当地其他富户也低价出售储粮,故大胜一带未发生夺粮等暴横事件,饥民们也未遭受迫害之苦。大胜村周围,凡发生死后无钱殓葬者,他慷慨出资举办义冢,使贫穷者免遭死无葬身之地的凄惨景况。同村有胡姓者,孤儿寡母,生活上发生严重困难,逊村无偿供给衣食直到孤儿成年自立。

叶逢金(1760—?)  字卓前。清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年)科胡长龄榜三甲七名进士。报考举人、进士时依顺天宛平(今北京丰台)籍,后改归吴江原籍。著作有《闽游诗草》、《题画杂诗》等存世。

王隐峰(生卒不详)  僧人,法号行演,清初吕家栅人。初出家在水月庵为僧,后到屯村报恩寺、古南庵等寺庙参禅,前后达20年,最后定居在黎里罗汉寺。性诚朴,常年粗衣粝食,不怕吃苦,为众僧榜样。“登坛说法,悉成妙偈”,老师宿儒无不惊服。喜爱作诗,有很深造诣,著有《隐峰集》遗稿1卷。

柳粹白(1763—1823)  出家为僧,后法号显洁,晚号剩朽,北厍镇人。柳氏后裔。出家于周庄全福寺,嘉庆初转往黎里罗汉寺,道光三年圆寂于杭州韬光庵。精通释典,诗作自成风格,与黎里社会名流邱冈、徐达源等往还唱酬,成为莫逆之交。兼通医理,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出家人。

叶树枚(1767—1825)  字条生,号改吟,晚号溉翁,叶缙裔孙。少务举业不售,才专力于诗,吐弃平庸,刻意生新。客游吴越起,以工诗负盛名。著有《改吟斋》诗集、《烬馀什一甬游草》。

张孝嗣(1768—1804)  字纯祖,号忆鲈,葫芦兜人。性慷慨,好赡给,邻族寒士有乞贷者无不应。嗜吟爱客,一时知名之士,造门无虚日。与歙县鲍征君廷博尤称莫逆交,征君病危时,口授人作书,以其孙因家贫无法成婚,托孝嗣成全,他慷慨出金任其事。曾买一僮,成人后为之择配,焚其卖身文凭,准许回原籍成家,夫妇感泣愿留。家多藏书,嗜金石,豪于饮。终年仅36岁。有《清承堂印谱》8卷行世。

柳峙安(1774—1849)  字阶泰、宇安,号耽泉,北厍镇人。以贩运起家,有田数千亩,在北厍镇区设典当酱园。治家精核,不论家属或雇请职员,伙食除节日外一律荤素各一,而与肩挑小贩者的买卖交易,不论价,不过秤,其俭而不刻的品德为时人赞颂。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四月、五月接连阴雨,田地尽没。民饥,米又涌贵,每升(合0.75千克)涨到六十文。他家藏米三千石,乃开仓零粜,每升只收三十文。为防止重复讨巧等不良行为,在门口设一水缸,将粜出的米不论升斗必浸水以付。

叶瑶华(1786—?)  字秋霞,叶树鹤女。适盛泽吏目沈炬,工诗及楷法,著有《小疏香阁稿》。沈烜善画,尝仿吴道子笔画观音像,璚华写心经于上,勒诸石,时称双绝。郭麐称他俩的诗与笔“俱清丽可喜,洵(实在)嘉耦(偶)也。”

柳树芳(1787—1850)  字湄生,号古槎,晚号粥粥翁,大胜村人。少年时勤恳于学,为文不用起草即成,博得塾师袁雨寰赏识,认为求取功名指日可待。年23岁患咯血症乃弃举业而学诗。为人伉爽警敏有大度,无意于琐屑事,唯嗜学不废。乐善好施,家乡有善举之类的事,他必躬与其事,竭诚襄助。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遭惨败,割地赔款,民生凋敝。是年他60大寿,幼辈们要为他举办庆贺仪式,他令子女们将祝寿设筵的钱转为让利于佃户,凡租种他家田地的每亩减交租米一斗,合计减交三百多石租米。身材中等偏矮,然声若洪钟,与人交谈意无不尽但不遭人厌,闻人有难或病痛者若自身事,必想法周济之。但“不肯为无故施予,必使人以可受”。作诗精警明爽,鄙视怪僻艰涩之文风。喜爱诗、文,交游多文学善士与之结社吟诗。凡邑之先哲遗书,必慷慨出资相料理。历经三十年时间收集整理乡邑文献,以叶绍袁的《湖隐外史》、沈刚中的《分湖志》为蓝本,汇成《分湖小志》六卷。著作有《养余斋》初、二、三集,编辑《河东世乘》追述柳氏先辈行藏,继而编写《分湖柳氏家谱》。

张与龄(1796—1825)  字芳遐,号杏初,孝嗣长子。承其家训,善画花卉,兼习书隶及篆刻,勤攻举业,性灵敏,持家有矩薙,诸弟皆敬惮之。母疾,祷梓潼神像前,愿减己算益母,刻克复要言等书劝世。后得呕血病治之罔效,乃悉谢外事,闭户焚香,每晨起诵金刚经一卷,而以画终不肯废,曰∶“吾心游于古人妙迹,胜服参苓也。”如是三四年竟不起,卒年29岁。

张益龄(生卒不详)  字进之,号子谦,孝嗣次子。江庠生。少有隽才,工书善词赋,为当世称聪敏俊伟之士,与柳树芳、柳兆薰父子时有诗文相赠答。32岁即逝。有《豳庐诗稿》传世。

柳清源(1810—1860)  字鄂生,号松琴,又号觉翁,大港上人。性颖敏,13岁读毕诸经,14岁考取吴江县秀才。先后受业于本邑名师丁洵、吴元音、叶树棠、吴腾霄,对诗、文辞有深厚根底。淡泊于科举事,从事授学讲业。于暇时常与远近能文之士以诗文往来,家虽中落却乐此不倦。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冬,家中失火,大部房屋被毁,仅存部分老屋,经修理后辟出一间,作为其两个弟弟清濂、清沦及子女们读书之处,室名取《焦桐馆》。堂叔父柳树芳曾勉励他应重乡举事说∶“汝曹年正强,当以起衰振弱为己任。吾老矣,他日昌我门者其在汝乎。”然他仍尽力于著述,于诗尤笃好。芦墟人郭鏖是本邑著名文人,称柳清源“所造诣,正未可量”。与葫芦兜张益龄、嘉善袁青照称莫逆交,旬月必过从,切磋诗文之义。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天国军占领苏州、常州等地,因大港上地处偏僻、比较安定,迁往苏州、吴江等地的赵青颖、李龄寿、费延庆、费延釐等皆移家返迁乡间,赋闲在家,柳清源常与之聚会,切磋诗文,并用歌咏以寄慨。他性格梗直,笃于友谊而论交特严,与人共事常为其难至劳怨不卹,戚党孤嫠或丧葬无措者虽自己财力不能,亦必力为之谋施与,不足则发起募赀以成。日用有定制,宾祭而外,恒累月不食荤腥,一件冬天穿着的粗布面裘衣二十寒不易,而对子侄辈读书从师之资、友朋觞豆之费,未尝言绌乏。一生著作甚丰,计有《焦桐馆诗》3集12卷、《焦桐馆杂著》3卷、《焦桐馆词》3卷、《焦桐馆诗话)22卷、《尺牍》2卷、《谕儿帖)28条。

柳兆薰(1819—1891)  原名兆白,字泳南,又字虞卿,号莳庵、阨道人、悟因生,树芳次子,柳亚子曾祖父。清同治丁卯(1867年)副贡。曾任丹徒县学教谕。著有《东坡词编年笺注》3卷;《胜溪钓隐诗录》3卷;《苏词笺略正编》2卷、《类编》1卷、《诗余》1卷;《松陵文录作者姓氏爵里著述考》2卷;《分湖柳氏重修家谱》12卷。还写有大量日记,时间从清咸丰九年(1859年)起到光绪二十四年(1989年),前后长达39年,尤其是咸丰十年三月初太平军进击杭州开始,到同治五年闰五月为止的六年中,具体记载了太平军在北厍以及芦墟、黎里一带的活动,为后代了解这一期间太平军与清军展开激烈战斗的情况,以及当时太平军与农民商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柳以蕃(1835—1892)  字价人,号子屏,晚号弢庐,大港上村人,清源长子。尝授经周氏红蕉馆有年。以蕃濡染家学,少好为诗,未冠游庠,与冯副车经、张主政文璿为兄弟交,后肆力于文,宗法桐城姚氏。旋援例贡,应母命一试京兆,再试南闱,屡荐勿登,益敦行力学,以古人自期。营葬先世,为弟妹毕婚嫁,境虽艰窘,积馆谷以资之。著有《食古斋文录》、《食古斋诗录》等。

张文璿(1836—?)  字伯衡,号元之,又作元梓,葫芦兜人,张应春曾祖父。17岁中秀才,性冲淡不喜言谈,天姿俊拔,对于史汉之书,洞窥其奥,为文高简浑厚,学者争相倾重。曾被黎里汝氏聘为塾师。清同治六年(1867年)考取举人,七年中进士,自镌一章名曰∶“丁戊联捷”(同治六年为干支纪年的“丁卯”,同治七年为“戊辰”,简称为“丁戊”)以志喜庆纪念。清政府任命为兵部武选司主事,因材非所用而弃官还乡。先后到震泽頔塘书院、芦墟切问书院执教。他埋头于学问,寒暑不辍,受过他教育的人大多功成名就,远近时人谈到作诗为文育人诸道,必首称元之先生。

 

第二节  近 现 代 人 物

柳应墀(1842—1877)  字子范,号笠云,柳亚子祖父。幼年就为人端重,言行超乎其他儿童,人们都认为他是能使分湖柳氏荣耀的后辈。19岁中秀才,27岁人府学享受免费读书,35岁成为太学贡生(国立大学学生)。

仅具备一般的智质,由于勤奋,成绩突出,治史能综贯大略。也留心当世之务,凡中外舆地及治河防海等国家大事,都能掌握其要旨。常议论贺(侍郎)长龄的业绩,崇拜他有经世致用之学。还钻研魏(刺史)源编的《海国图志》一书,并有所发挥。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避居上海又曾研究过戚(少保)继光的抗倭战斗的军事著作《练兵实纪》。对于应举之文倒是不感兴趣,所以经几次举人考试未录取。此后又从事医学研究,欲以精明医术造福乡民。在待人接物方面不管老少、贤愚,一视同仁。遇到比较复杂的事,不嫌麻烦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人讲明白,所以人们都乐于与他交往。身材魁梧,食量超过常人。遇有辛劳烦重的事主动承担去办。没有任何嗜好,即使有人怂恿引诱也不动心。

分湖西部地区地势低涯,其好友陈麟溶兴办水利于荣字、东玲、北珝等圩,开挖进出水渠、修筑圩堤,应墀积极协助,除出资雇工外还主张并亲自实施在圩堤上植桑固堤,提倡以桑养蚕造福乡里。

娶莘塔凌氏,生有二子二女,长子念曾(亚子父)、次子慕曾(1898年从大胜迁往周庄)、长女兰瑛、次女玉瑛。著作有《笠云文稿》10卷;《笠云赋抄》2卷;《笠云杂识》2卷。

叶乃溱(1862—1915)  原名光藻,字涣兮,号戟甫。芝岩次子,分湖叶氏三十一世,太学生。谙习掌故,举凡诗画金石之类当场能鉴别其真伪、年代。中年留心家乘的搜访、绍袁遗著的收集,如《年谱》、《甲行日注》、《湖隐外史》等书至今赖有传世。叶小鸾墓因年岁久远,为当地乡农侵没,他4次写信致当地官衙,请求保护。其后吴江县令王寿迈(佛云)据其呈文查实墓址,捐赀重修。赖其亲自参与其事,使小鸾故墓得以保存。

柳念曾(1866—1912)  字幼云,一字砚贻,号寅伯,别号钝斋。少孤多病,对医学颇有研究。喜爱诗赋训诂之学,书法棋类等艺也名驰一时。师从当地社会名流诸杏庐、柳韬庐、凌退庵。

思想开朗,为人正直,不随波逐流,深得乡亲们的爱戴。清末,全国掀起反清高潮,其子柳亚子积极参与推翻满清政府的运动,组织南社,高举反清反袁旗帜。如此举动是要冒灭族杀头之罪的,而他深明大义,不阻止儿子的反清活动。

自柳兆薰去世后,举宅不安,灾祸不断,所以在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携全家迁往黎里居住。

娶同里费吉甫次女费漱芳,生有一子四女,子柳亚子,长女隆权(5岁夭亡)、次女平权(苏州女校毕业)、三女公权(就读黎里区立第一高等小学)、幼女均权(曾就读于黎里区立第一女子高等小学、同里丽则女子中学、上海中西女塾等学校)。著作有《钝斋诗文存》2卷。

柳慕曾(1869—1918)  字翰臣,号仲己,别号无涯、了庵、亦作了憨,柳亚子叔父。为学能文,乐于培育人才,曾任吴江县议会议员、吴江沈氏庄初等小学教员兼代校长职、吴江县教育局款产经理、吴江县县志局主任。工书法,尤善汉隶,人求其书无不应。又精钢笔书法,行款整齐,姿态妩媚,见者叹为绝技。29岁携全家从大胜迁往周庄居住。享年50岁。

娶雪巷通议大夫(三品衔)沈瓞生次女。子二∶长冀高、次景高。女三∶长殇;次双园(字倩雯,周庄东江女子学校毕业)、三双同(字倩霙,苏州振华女校毕业)。著有《了庵诗、文、词》3卷。

叶振宗(生卒不详)  字悫斋,号印濂、莲荪子。附贡生。江苏政法学堂第三届毕业生。历任江阴县教谕、江苏高等检察厅检察官、宝山、铜山地方检察厅检察官、山东高等审判厅推事、济南福山地方审判厅推事、浙江鄞县地方审判厅推事、天津地方法院推事。

广泛收集乡里先辈著作,尤其关心祖先遗下的著作,想方设法收藏之。自己畦、元礼、学山诸公以下数十人或专集或各家诗选都郑重写录。趁湖南叶德辉在1916年避战乱来苏暂住的机会,委托他将家藏的《汪文摘谬》、《分干诗抄》、《学山诗稿》、《已畦诗、文集》、《午梦堂集》汇编付刊,还将叶小鸾佚事、传记、题咏等辑成《疏香阁遗录》4卷一并付刊。

张  农(1877—1927)  原名肇甲,字都金(一作多金),号鼎斋,张应春

之父亲。清末秀才。自小喜好吟咏,与4位堂兄弟并称“葫芦兜五子”。早年在南京造币厂供职,由此开阔了社会视野。后来回乡办村塾,为家乡教育事业奔前忙后,不辞劳苦。该村塾是第一批公立小学之一“葫芦兜初级小学”的前身。对于教育的热情反映在他写的一首《自嘲》诗中∶“家无长物依然乐,座有蒙童足解愁。世事沧桑多不问,一窗书味自优游。”他一介书生,为人正直,同情食不果腹的农民,嫉恶为富不仁的豪绅,因而受到村民们的尊敬。柳亚子称道他咸能周知民困,且多隐德,虽埋头授业,却心系天下。在一部自撰未出版的《葫芦吟草》中记载着他忧国忧民的心迹。1917年,毅然参加柳亚子主持的南社组织,与社员们一道以文字鼓吹革命,支持民主革命活动。军阀混战国难当头时刻,支持长女张应春参加反帝反封建反内战的革命运动。张应春惨遭杀害,他忧伤过度,不久亦去世。南社社员沈昌眉(芦墟人)的悼念诗写道∶“国变日亟、忧心如焚。爰令女儿,弃笔从军。伏枥老骥,气吞其群,裹得马革,显其豹文。父女同殉,浩气长存。”

柳亚子(1887—1958)  乳名慰宝,又名禅儿、僧儿,小名小和尚。初名慰高,更名弃疾,一名人权。清光绪十三年闰四月初六(1887年5月28日)生于

大胜村,光绪二十四年随全家迁往黎里周宅定居。

他生性聪颖,3岁起便由母亲费太夫人口授《唐诗》、《大学》、《中庸》等,接受传统的启蒙教育。12岁开始写诗作文,已在上海出版的报纸上发表诗、文作品。16岁参加苏州府试,中秀才。

他于9岁那年患上口吃缺陷,是受五舅父费树达家的影响。五舅父及四个表兄弟均有口吃习惯,五舅父更甚,人称“大口吃”。他便摹仿他们的腔调,久而久之也得了障碍语言的口吃缺陷,为此柳亚子受到费太夫人无数次的打骂,还是无法矫正此弊,他也认为这是终身抱憾事。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加入反帝反清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及光复会,自称“双料革命党人”。同年与郑佩宜成婚。利用居家读书的时机,与本乡志同道合的沈眉若、沈颖若发起创办了分湖文社,把一批意趣相投且有骨气的文人组织起来,用诗、词形式对封建制度,落后意识进行抨击。宣统元年(1909年)和陈去病、高天梅发起组织革命的文学团体南社,被推举为南社书记。民国12年(1923年)5月与南社旧友叶楚伧、邵力之等8人倡议组织新南社,又被推举为新南社社长。后因社会活动繁忙,未能兼顾南社社务,活动遂于翌年宣告停顿。

民国元年(1912年)10月,被委任为孙中山的临时总统府秘书,仅3天,即称病辞职。民国15年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负责江苏省党务。5月份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通过《整理党务案》决议,这是一个旨在反对中国共产党、反对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分裂国共合作的文件。他当面责问蒋介石“倒底是总理的信徒,还是总理的叛徒?如果是总理的信徒,就应当切实地执行三大政策。”当大会对此决议进行举手表决时,全会场只有何香凝、柳亚子未举手,有勇气反对这一决议案。毛泽东称他们两位是“真正忠于孙中山的国民党左派、硬骨头”。

民国16年(1927年),国民党实行清党。5月8日晚,他于黎里家中为躲避国民党武装搜捕,藏身复壁内,待到拂晓,仓卒离家抵沪。18日偕夫人佩宜及长女无非东渡日本,用“唐隐芝”假名遮人耳目。子无忌、次女无垢待学校放暑假后自沪去日本东京与父母团聚。翌年,国内时局稍定,才于4月离日本返国,定居于上海,此后从未返还故乡故居一次。该年,上海市通志馆成立,被聘为首任上海市通志馆长。在上海为张应春撰写《秋石女士传》,并约请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国民党中央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题写“呜呼秋石女士纪念之碑”,并勒石竖立在张应春衣冠冢前。

民国30年(1941年)2月10日,他以亲笔代电复函重庆国民党中央,拒绝出席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以此表达抗议国民党中央政府对“皖南事变”处置不当。在复函的末尾写上∶“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西山采蕨,甘学夷齐,南海深渊,誓追张、陆,不愿向小朝廷求活也。”国民党中央对柳亚子的耿直表现,大为不满,于是在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上宣布开除柳亚子的国民党党籍。

由于在上海的处境日益危险,乃于民国29年(1940年)12月离沪抵香港,移居九龙,继续从事民主革命活动。不久香港沦陷,又辗转桂林、重庆、上海。35年5月28日在上海庆贺60岁大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周恩来夫妇、董必武、廖承志从延安发贺电给他,电文内容为“祝老当益壮,继续为中国之和平、民主、团结、统一而奋斗。”民国36年10月,接到何香凝、李济深写在白绸上的一封密信,要他从速赴港,建立国民党民主派的组织。次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组成,柳亚子任秘书长。

民国38年(1949年),应毛泽东主席邀请去北京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在2月28日偕夫人郑佩宜自香港乘船由海道赴京。毛泽东设家宴招待他们夫妇俩,朱德、田家英作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以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委。

1950年下半年,自北京饭店迁居西城区北长街89号,毛泽东主席为其新寓题写“上天下地之庐”。10月与夫人郑佩宜作南下之行,暂寓上海,华东局领导考虑社会治安方面的原因,未让他返故乡一行的安排。是年他以家藏的古籍图书44000多册,全部捐赠给国家。

1951年起,健康状况不佳,患有脑动脉硬化、神经衰弱及支气管炎等症,此后,社会活动与文字撰写均急剧减少。1958年6月21日病逝于北京医院。

1958年6月24日,首都各界人士在中山堂举行公祭大会,由刘少奇、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毅、黄炎培、李维汉、吴玉章、陈叔通等十人主祭。吴玉章致悼词。公祭毕,灵柩移送八宝山革命公墓安葬,执绋者有刘少奇、周恩来、郭沫若诸人。

叶楚伧(1887—1946)  原名宗源、宗庆,又名单叶,字卓书。另有叶叶、

小凤、湘君、老凤、春凤、之子、单公、龙公、屑屑、琳琅生、萧引楼主等名号。祖籍叶家埭,生于吴县(今昆山)周庄镇,定居于上海。分湖叶氏第三十四世,娶周湘兰,继吴孟芙。

幼年受家学渊源之熏陶,勤学苦读,且才智过人,攻读经史、博览群书,奠定了扎实的文化根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入上海南洋中学,旋转入浙江南浔的浔溪公学。三十年(1904年)考入苏州高等学堂,因参加反清活动被开除学籍。离校后由表兄陈去病介绍去上海得识孙中山,参加中国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年)加入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在《南社》刊物上发表大量的文章,成为南社的中坚分子。为鼓吹革命,从事新闻事业,清末民初曾历主广东汕头《中华新报》、上海《民立报》和《太平洋报》之笔政。其后,在上海主编《生活日报》和《民国日报》。他具有书生本色与诗人气质,亦从未放弃文教工作,又创办大型《文艺月刊》,主持编印《首都志》、《文艺丛书》、《新生活丛书》及《读书杂志》等。他对诗、词、文、小说、戏剧无一不精,无一不能,虽著作甚多,大都散失,尚存单行本的有《小凤杂著》、《楚伧文存》、《世徽楼诗稿》。

叶楚伧为寻根访祖,曾两次到过叶家埭,一次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岁末,泛舟分湖寻觅午梦堂遗址,并飞函黎里请挚友柳亚子题诗。宣统一年(1909年)正月初三第二次回乡度岁,过分湖再次寻访九世祖姑叶小鸾墓,并撰诗两首,题为《正月三日过分湖旧居,访得叶琼章墓址于大富圩宝生庵之阴成二律以志奇幸》。宣统三年(1911年),他邀苏曼殊绘《汾堤吊梦图》,请李叔同铸版印于《太平洋报》报端。民国元年(1912年),他在报上广征《午梦堂集》,应者甚多。自此集与图合为双壁。次年,他邀请许多南社社员前往叶宅,宴请观赏。民国12年(1923年),柳亚子提议为使叶小鸾墓常年有人看守,将墓旁的叶氏家庵“宝生庵”修缮妥,供看守人居住。叶楚伧得悉后即从上海汇款“五十金”作修庵经费,占总费用的七分之一。

叶楚伧历任国民党中央及政府要职。民国15年(1926年),任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临时联席会议(武汉国民政府)秘书长。16年,任国民党上海临时政治分会政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代理国民党中央部部长。17年,代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任江苏省政府秘书长。18年,任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委员,当选为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及中央宣传部部长。19年,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主席。20年,任国民政府委员,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国民政府代理文官长,被选为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秘书长。22年,被聘为行政院全国航空建设委员会委员。24年,任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银行监事会监事,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并任行政院副院长。26年,任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法制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7年,任国防最高会议秘书长。29年,任国民政府国史馆筹备委员会委员。31年,任中央出版事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本年高等考试初试典试委员、委员长,及本年普通考试典试委员长。34年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任国民大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并派为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总事务所主任,任苏、浙、皖三省京(南京)沪两市宣慰使。35年2月15日病逝于上海。年59岁。

民革中央副主席李赣骝在“叶楚伧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说∶“叶楚伧先生是著名的爱国人士、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他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有影响的人物。早在叶先生少年时期,他就跟随伟大的孙中山先生,宣传革命,反对清廷,抨击军阀,唤起民众,为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作出了贡献。”。

何建章(1898—1981)  南港人,江苏省著名中医,父亲何翰墀是平望儿科名医戚幼圃的得意门生加乘龙快婿。幼圃晚年自感戚氏医业只有何翰墀可继承,于是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荷月望日,将戚氏儿科秘本授于女婿何翰墀,并在秘本上加批“戚氏秘方,已属何氏,不得传于第三姓焉。”自此戚氏儿科各种秘方、丸药制方等统归何姓。翰墀患肺病不治而亡,其妻何戚氏继而代之,历50余载。建章之兄柏荪继承父业,在母亲的提携下,于芦墟詹家弄开业行医,名闻江浙。他自己从商,因见其兄诊务繁忙,且多病,遂弃商学医,协助其兄开展医疗业务。4年后其兄因患血吸虫病,医治无效而故。他于民国14年(1925年)独自去同里镇成字圩开业行医。他继承戚氏儿科之精华,加上自己钻研探索,逐渐形成何氏儿科的特色,经他医治的痧、痘、惊、疳、白喉、百日咳等无不效验。20世纪30年代初曾治愈一位瑞典籍女孩“病后不能语症”(乙型脑炎后遗症),为此,病家特赠“扁鹊再世,卢氏重生”金字匾额一块,以示感谢。解放后,何氏儿科影响仍大。1952年,他带头参加同里联合诊所,后又进同里公社卫生院。慕名前去就诊者极多。1976年退休。1980年,出席江苏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讲习会。同年8月完成《戚氏儿科医案》手稿。

张贡粟(1899—1952)  字纯祖,葫芦兜人,张应春的堂叔父。

1923年毕业于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同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历任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国立东南大学助教;中央大学区立苏州中学校(今苏州高级中学)师范科主任、教导主任;东吴大学国文教学教员;吴江乡村师范校长;上海私立育英中学(震泽中学前身)校长等职。科学家钱伟长就读于苏州中学时,张贡粟是他的任课老师。

精于心理学、教育学,曾和全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合作翻译出版多种外国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著作。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更热爱家乡的教学事业,带头捐献办学资金并向社会募集一批款项,用于改造、扩建葫芦兜小学,为当地适龄儿童上学就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场所,为教职人员创造了安定的工作、生活环境。

还喜爱写诗作词,有相当部分的诗词在报章杂志上发表。1952年于上海寓所逝世。

张应春(1901—1927)  张应春,1901年11月11日生于吴江县黎里葫芦兜

村(今北厍镇黎星村)。字蓉城,号秋石,被捕后曾化名金桂华。应春从小就读本村私塾和国民初级小学,16岁随父进入黎里女子高小,她勤奋好学,各科成绩均佳,数学尤为出众。1920年夏,她高小毕业,考入上海中国女子体育学校,很快地接受“五四”以来的新思潮,孜孜不倦地追求救国的真理。1922年,应春从体校毕业后,到福建厦门担任体育教员。暑假,应春小腿患丹毒,回家乡医治。1923年秋,张应春经柳亚子介绍到松江景贤女子中学任教。在松江她先后结识了共产党员侯绍裘和国民党左派朱季恂,还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前锋》、《向导周报》和《松江评论》等进步报刊。使她深受教育和熏陶,不久,由侯绍裘介绍加入了改组后的国民党。

1925年春,张应春离开景贤女中,回到吴江县家乡,任教黎里女子小学。她的齐耳短发,在故乡遭到某些人的非议,有的小孩跟在背后叫她“盛泽尼姑”,但她坚强的意志不为所动。为了使更多的妇女从封建礼教的毒害中解脱出来,在她的倡导下,在黎里镇创办了一所暑期妇女学校,应春被公推为主任教师,负责教务工作。同期,国民党吴江县党部在黎里镇召开追悼孙中山先生逝世大会,张应春与柳亚子、省党部代表侯绍裘(中共党团书记)一起登台,发表演说,坚决拥护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全场为之感动,受到听众的热烈赞许。

1925年8月,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的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在上海成立,张应春当选为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妇女部长,她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她在工作繁忙之中,还坚持到培养革命干部的场所——上海大学听课,如饥如渴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思想不断进步。是年秋,由侯绍裘介绍,经中共江浙区委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兴奋地写信给柳亚子先生说∶“我认为入了党,当然以党为前提了,一切多(都)可以牺牲的,至于使命呢?我们恐怕无异吧——革命,孙中山先生遗给我们的使命吧?”表达了她崇高的革命理想和精神境界。入党后,根据党组织安排,仍以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妇女部长的身份从事妇运工作,1926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张应春作为江苏省的妇女代表参加了大会。在会上,她提出了关于妇女运动的两项议案。

为了指导妇女运动,扩大革命宣传,经中共江浙区委批准,张应春决定创办《吴江妇女》,于1926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创刊,应春在创刊号中说∶“我们吴江的妇女,……就要来为自己的自由,为自己的经济独立,为社会上法律上教育上,求种种的平等”。张应春担任主编,兼任发行和校对工作,并亲自撰写文章,还指导市、县妇女运动工作。

1926年3月12日,张应春与柳亚子、侯绍裘等在南京参加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奠基典礼。上午,应春在纪念会上登台演讲。中午,她手执“拥护国民会议”的旗帜,带领各界妇女参加示威游行。下午,国民党右派突然袭击柳亚子等人,应春挺身而出,护卫了柳亚子先生,安全脱身。同年3月18日,北京发生“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学生惨遭枪杀。张应春立即起草了《江苏省党部妇女部为反对段祺瑞惨杀北京市民宣言》,并参加了上海群众反对段祺瑞惨杀北京市民的游行,冒着危险在游行队伍中向群众演讲。还在4月8日出版的《吴江妇女》第二期上撰文《悼北京为爱国惨死的女烈士》。1927年3月22日,上海工人在周恩来、罗亦农指挥下,取得了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喜讯传到吴江,黎里镇各界群众集会庆祝。张应春在会上发表演说,激励群众支持革命。

1927年4月2日,根据中共江浙区委指示,江苏省党部由上海迁至南京。此时,张应春已被任命为中共江浙区委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中国济难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此外仍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妇女部长。应春由于积劳成疾,正在吴江家里治病休养,她一连接到侯绍裘的三封急电,她面对险势,毅然往南京赴职。4月9日,蒋介石突令逮捕共产党员,捣毁了省、市党部。10日晚,中共南京地委在南京大纱帽巷10号召开省、市党部及各革命团体的共产党员主要负责干部紧急联席会议,研究应变措施和对策。11日凌晨2时,会议正在进行时,被50余名暴徒包围。侯绍裘、刘重民、谢文锦、许金元、文化震、钟天樾、梁永等人同时被捕。当天,张应春从上海抵宁,会同中共南京市委兼妇委书记,亦是国民党南京市党部执行委员兼妇女部长陈君起,前往大纱帽巷10号联络,潜伏在那里的侦缉队特务,当场将她俩逮捕。在狱中,张应春英勇顽强,坚持斗争。虽经严刑逼供,将她吊打一天一夜,昏过去又被冷水泼醒,可她只回答“我是共产党员”一句话,表现了共产党人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一无所获的国民党特务,将张应春装入盛有石灰的麻袋,用刺刀活活戳死后,连夜用汽车秘密运到通济门外九龙桥下,抛入秦淮河中。应春年仅27岁。

张廷桢(1907—1984)  北厍镇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担任过津浦铁路徐州工务段工务员、剧工程师、工程师兼段长。抗日战争时因战略上的需要,修筑滇、缅、成、渝铁路,他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冒险亲临工地现场。解放战争期间,参加津浦铁路抢修工程,支援解放大军南下。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湘江大桥、鹰厦铁路建设以及闽赣两省境内铁路基建管理等工作。历任南昌铁路局总工程室高级工程师,江西省铁道学会离退休会员学术研究组组长。1976年,离职休养。此后还积极参加铁道学会工作,参加南昌铁路总局全局技术职称考评以及路史、桥史的审定工作。

朱莲舫(1909—1983)  沈家港人。民国24年(1935年)7月毕业于上海东南医学院六年制医学系。先在上海南洋医院、华光医院工作,后受陕西省立医院之聘任眼科医师、主任医师。26年(1937年)返乡,与周自强在黎里镇合开同仁医院,医院设门诊、住院两部。1950年歇业。1951年,因历史问题被捕(为宋美龄治愈眼科病),同年11月释放。1952年重返西安,在西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任眼科主任、主任医师。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当选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全国委员。1956年至1982年间,曾先后十次被评为陕西省、西安市的先进工作者、陕西省劳动模范。历任西安市第四、五、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西安市第六、七届委员。他从事眼科医疗工作50余年,精通眼科专业理论,掌握国内外眼科技术发展情况,有丰富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能把握眼科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施行复杂的眼科手术,具有较高的带教能力,特别是对眼底病、白内障手术治疗有很深的造诣。曾多次在《中华眼科杂志》和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主持编写《眼科汇编》3册。领导施行的“全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单疱病毒角膜炎”课题系列荣获省、市科研成果奖4项次。是西北地区及全国很有影响的眼科专家。临终前嘱咐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科研单位供医学研究用。其遗体至今仍保留在西安医学院。

柳无垢(1914—1963)  字小宜,柳亚子次女。民国15年(1926年)入上海大同大学附中读书,16年随父亲流亡日本,翌年返沪继续在大同中学求学。“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活动,组织游行、演讲、贴标语、办壁报。21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23年涉嫌共产党被国民党当局逮捕,经营救出狱返沪。24年9月赴美国,在佛罗里达州劳伦斯大学攻读社会学。在美期间,收到几经转辗的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信、诗词和照片,便将其中一部分发表在美国《先锋论坛报》上。26年6月回上海,28年9月赴香港,参加宋庆龄主持的保卫中国同盟,任秘书。3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任桂林中学高中部英文教师。31年6月,到驻昆明的美国新闻处工作,33年,进入美国战时情报局工作,将毛泽东的《论诗久战》译成英文在国外报刊上发表。抗日战争胜利后,到美国驻上海领事馆工作。38年8月,陪宋庆龄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11月,入外交部新闻司工作,其间曾多次申请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她政治上的宿愿。1954年,翻译宋庆龄的《为新中国而奋斗》和萨洛杨的《人间喜剧》。著有《美帝对台湾的侵略》、《现代英语会话》等书。

何  庚(1924—1977)  河北深泽县人,语文学家何容之子,台湾学者何欣之弟。早年求学北平,民国32年(1943年)穿越敌占区抵达陕西汉中,就读于西北联合大学外文系,因参加学生运动被除名。后到四川入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新闻系就读。民国35年随校迁苏州。民国36年参加京(南京)、沪、苏、杭学生“5·20”运动,“食不及饱,席不暇暖”地拼搏。民国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继续从事学生运动。解放后历任《苏州报》编委兼副刊主编,苏州市人民出版社副主编,中共苏州市委秘书,苏州市第三中学、第二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62年调吴江工作任震泽中学、吴江中学校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不公正待遇,于1969年冬带薪下放落户来北厍公社东风大队第三生产队(今梅墩村3组)参加农业劳动。1971年9月任北厍中学负责人、校长,1975年9月调任盛泽中学党支部书记。1977年3月病逝于苏州,终年53岁。

何庚身材短小,学识渊博,性格坚毅,待人诚恳。在北厍期间,他坚持参加田间劳动,因他生得短小又犯有严重肺气肿病,干部群众劝他干活不要太较真,而他必定要完成一天的工作任务才罢休;他勤奋好学,农闲或雨天休息时,在居住处看报读书钻研学问,很少到邻居家串门闲谈;他以非凡胆魄抵制江青反革命集团对教育的破坏,在北厍中学任职期间,亲自上课并和教研组教师共同研讨教材,整顿教学秩序,全校师生为之振奋。他上的英语课,受到全校师生好评。亲自创办北厍中学电机修理厂,既为学生提供参加实践活动的场所,又弥补学校教学经费的不足。他淡泊名利,无意于职务的升降,也淡薄于家庭观念,直到33岁才结婚,第一个孩子出生已是35周岁了,他的夫人不无感慨地说∶“与他结婚20年,相聚的时间不足10年”。好与普通群众交往,但于生活或工作上遇到困难时,不轻易麻烦他人。他落户在生产队时,因不会使用烧稻草的灶头烧饭做菜,只得改用煤球炉,当时的煤球是属于计划供应物资,为不让当地领导为难,便要他夫人(在苏州工作)设法购买煤球,然后趁大队有便船去苏州时带回。何庚是一位行政16级干部,而在日常生活中是一派普普通通,平民本色。

许君鲸(1928—1988)  葫芦兜人,本姓张,随母姓。张应春堂侄,终身未娶。童年在外婆家度过,就读于上海中法学堂。民国32年(1943年)回苏州父母处继续求学,开始接触文艺,参与“文心”图书馆和“艺声”歌咏团(均为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的活动。著有诗歌、杂文发表于本地和外地的报刊上,笔名鲁炽。民国36年(1947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是年的6月冒然离家,奉命去苏北解放区,在通过国民党部队驻防的封锁线时被扣押监禁,后因查找不到去解放区的真凭实据而放回苏州。此时,他和弟弟张君虎(进步青年,1948年加入中共地下党)被苏州国民党政府列入“黑名单”,无法立足,经组织同意,托人介绍到望亭乡下从事教育工作直至苏州解放。解放后,先后在《苏州报社》、苏州市店员工会、中共苏州轻工食品工会总支、中共苏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等部门工作。1955年5月,被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成员,受审查遭监禁达一年,得到宽大处理,调往苏州教师进修学校当教师。1957年反右派时,以他在课堂教课时坚持胡风反动理论为由,被开除党籍执行逮捕法办,遣送至苏北滨海东海农场、青海唐喀木农场劳动改造。20世纪60年代被解除劳教送回苏州,当时无接收单位,又无固定住所,一度成为无业游民,流落街头。后经朋友多方奔波,落实到苏州市上方山蔬菜农场,作为“四类分子”实行监督劳动。后又转到苏州市天平山果园。1979年3月,中共苏州市委为其落实政策,纠错平反,恢复党籍。1980年10月,调入苏州市博物馆,任保管部主任,抱病工作到1988年5月白缢身亡。自缢前立下遗言∶“顽疾缠身,久治不愈,形同废物。今年逾花甲,生活日难自理。活着徒然是社会和亲属的累赘,平添麻烦,还是先走一步罢。许留八八年五月。下面四本期刊是资料室借来的,请予归还。”

梅斌夫(1900—1992)  别号江枫,北厍镇人。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药学家,上海市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九三学社成员、全国植物病理学会顾问。1926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1946年,任育英中学(震泽中学前身)训育主任、常务级任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讲师、上海宇宙药厂工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会卫生部天津华北制药厂工程师、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长期从事植物有效成份和抗生素研究,致力于麻黄素化学研究与工业生产。尤其对链霉素、榛皮素、大蒜素等研究颇有成效。1950年8月,负责创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元素微量分析室,为该所的分析室奠定了基础。1958年,全国大搞土农药运动中开始对大蒜素的研究,发现大蒜对主要农作物的植病细菌和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化学合成大蒜素及其一系列同系物,经反复试验后获得成功,是当时土农药试制、生产中全国惟一的科研成果,首创我国具有高效、低毒、性质稳定的有机硫抗菌新型农药401和402。该项发明由浙江省平湖农药厂进行生产,供应全国,广泛应用于防治水稻、小麦、大麦、甘薯、棉花、油菜的主要病害。402经改良后,对西瓜的蔓枯病、辣椒病害及马铃薯环腐病也有很好防治效果。该项发明获1964年国家计委、经委、科委颁发的二等奖,他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被中外名人研究中心收入《中国当代名人录》。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