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北厍镇志 >> 概述

概述

2012/12/20 15:08:53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5114

概  述

 

北厍镇位于吴江市东南部,历史上称“吴根越角”之处。距吴江城区25千米,东靠芦墟镇的荣字、秀士、新友等村;南临分湖、太浦河;西连黎里镇的新华、大联村和八坼镇的联盟村;北接元鹤荡、三白荡以及金家坝的石前、梅田村。

在清代北厍属吴江县久泳乡二十八都、二十九都管辖。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分别由吴江县同里区(一区)、黎里区(四区)、芦墟区(六区)管辖。自1957年起,直属吴江县(市)人民政府管辖。

北厍属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四季交替有序,雨水来量充沛,日照时间充足,无霜期长。据1959年至1995年气象资料显示,境内年平均气温15.7℃;年平均日照时数2086.4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26天;年平均降水量1045.7毫米。

全镇总面积49.439平方千米,占吴江市总面积的4.2%,其中可耕地面积31.153平方千米(合4.9729万市亩),分布于127只圩围内。镇区面积规划为2.61平方千米,已建成1.3平方千米。下辖行政村27个、渔业村1个、街道办事处1个。

全镇总人口2.810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161人(内含渔民726人)。20世纪80年代前,全镇在籍人员均为汉族,以后陆续有少数民族婚嫁来厍,至1995年计有壮族7人、彝族1人、布依族1人。

解放前至1966年期间,北厍的交通运输完全依赖于水运。往返吴江至上海、芦墟至苏州的客货轮船,每天各有1班途经北厍镇区停靠于镇西轮船码头,1958年,增开一趟途经北厍的芦墟至苏州方向下午班。往来于邻近集镇的有民营航船、单位自备运货船以及专业载货木帆船。1966年,沪平公路通车,开往上海的客货轮停运。1979年修筑了厍星公路,北厍从此结束了“非船难行”的历史。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运航道随之也得到彻底改善,南有太浦河东通青浦、上海,西达震泽、湖州;北有八荡河(八坼至元荡)北去昆山、长江,南往嘉兴、杭州。

北厍地处太湖流域,河网交错,湖荡密布。境内大部分地势低洼,逢到汛期一雨成灾的情景经常出现。解放后,各级人民政府加强水利工作的领导,每年冬春时节发动群众开展修圩筑坝和开挖沟渠等工程活动,但因圩围多、险工地段长,不能摆脱洪涝的危害。1974年,中共北厍公社委员会作出“建设联圩大包围和开挖厍星河”的决定,分别于1975年、1976年建成了南片联圩大包围和西片联圩大包围,同时装有大流量的排涝泵,在险工地段堆筑块石和水泥板块护坡。水田受益面积达44810亩,占总面积的85%。1975年开挖了从北厍到黎星的“厍星河”,将东片部分大队也并入南片大包围,扩大了粮田的受益范围,为北厍的汛期安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北厍境内有丰富的水资源,宜于水稻及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故而是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可在解放前,政府当局忙于内战,无暇顾及工农业生产,加之长期受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生产力极其低下。在当时,水稻亩产“双石头”、“五斛头”(合稻谷200—250千克)算是丰收年了。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同时发动农民开展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等生产技术革新活动,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1958年,全镇水稻亩产274千克,比1950年增长24.26%;三麦亩产55.5千克,比1950年增长140.2%;油菜籽亩产28.1千克,比1950年增长55.4%。1981年以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粮食油料产量大幅度提高。分田到户前的1983年全镇水稻亩产465.9千克,比1950年增长2.113倍;三麦亩产217.5千克,比1950年增长9.41倍;油菜籽亩产97.8千克,比1950年增长5.43倍。

北厍是人多田少地区,东片、南片尤为突出。农家历来重视副业生产,以补充农业收入的不足。掼砖坯、捕捞、做蛋糕、养殖等成为传统副业。1958年起虽然将农村副业列入重要生产项目,开辟和扩大了养殖、种植等业,种类有鱼虾、生猪、家禽、蜂蜜、肉兔、长毛兔、黄草、蚕桑等,经营方式以集体为主,私养(种植)为辅,但受到以粮为纲的制约,极左思潮的干扰,副业生产发展速度不快,全年总收入徘徊在20万元左右。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由种植水稻改为养殖水产品的面积逐年扩大,品种由单一的青、草、鲢鱼发展到有加州鲈鱼、罗氏沼虾、白对虾、螃蟹等优特水产品。全镇各类水产品产量每年在3000吨左右,比公社化时期的年产100吨增长30倍。20世纪90年代渔业村在外荡育成青壳河蛤,出口日本。养殖水产品已成为全镇经济支柱之一。养猪则是另一主要副业。1978年前集体饲养和农户饲养并举,此后全部由农户自养,每年向社会提供肉猪1.5万头左右,农户自宰自食肉猪8000头左右。

北厍的工业起步较迟,解放前仅有米行兼营的大米和油菜籽加工工业,解放后开始陆续新增农具厂、修造船厂等小型企业。乡镇工业的政策放宽后乡镇(队)办工业像雨后春笋般发展,产值与利润不断提高。1977年,全镇工业产值(不变价,下同)为123.38万元,利润15.27万元。经过10年时间的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全镇已有镇办企业12家、村办企业135家,拥有固定资产9850万元,从业人员9500人。行业有制鞋、医保用品、纺织品、工艺品、机械制造、电器、印染、化工助剂、包装、印刷、汽配、装潢装修、建筑等,其中真丝绸时装、牛羊皮鞋、医用手术巾、色织涤棉布等产品相继荣获部优、省优产品称号。液压电梯、芳砜纶、树脂、真丝绸涂层面料、F级玻璃纤维绝缘管、HGK远红外开关、SH—6纺丝油剂、WE—90喷水浆料等产品在市场极具竞争力,畅销全国。北厍乡镇工业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外向型经济比重大,至1991年,已有合资企业15家、海外企业2家。出口产品有真丝绸时装、皮鞋、医用手术巾、色织涤棉布、针灸针等,远销日本、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1991年,完成外贸收购2.208亿元。1995年完成外贸收购6.0997亿元,北厍因此被江苏省、苏州市政府列为外向型经济重镇,誉为“外向型之花”。1995年以后,企业实行转制,环境更宽松,发展步伐更快。

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全镇涌现一批先进的骨干单位∶改革的“领头羊”——达胜皮鞋总厂,镇办企业的“小康之家”——吴江绣服总厂,外贸生产中的“金凤凰”——吴江医疗保健品总厂;还出现几个各具特色的村,如玩字“皮鞋村”、黎星“化工村”、浮楼“铜字村”、汾湖“钢铁村”等。上列单位,为推动全镇乡镇(队)工业的加快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相应提高。但在1960年至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生活水平又大幅回落,1960年人均收入68.18元,人均口粮156千克(稻谷),人均口油(菜籽油、棉籽油搭配)0.86千克。自1963年起,逐年有提高,据1983年统计,人均收入324.60元,人均口粮328.7千克,人均口油1.71千克。至1995年农民生活大幅度提高,人均收入为4307元,人均口粮300千克,人均口油9.5千克。农民生活水平高低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住房的变化。解放前后农民的住房普遍为檐高不足2.5米、房宽不到3米、四壁没有大窗户的砖瓦平房。每户占有面积大多在40平方米左右,且大都为2代、3代同居。20世纪70年代起,部分农户翻建平房,少数经济宽裕户才翻造为二层楼房。1980年开始农村掀起建造楼房热潮,仅1986年全镇建造楼房就有665户,建筑面积61288平方米,折合楼房间数2590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不仅限于数量多,而且追求房屋质量坚固、外观式样别致和内部功能齐全。在镇区和部分村庄欧式的小洋楼连片成群。据统计1995年全镇共竣工楼房面积14314平方米,总造价1045万元,每1个建筑平方米的平均造价为730元(含土地批租金)。

北厍的教育事业,随着时代的变迁,日趋完善发展。在晚清和民国时期,北厍境内有16所公立初级小学,基本上每村设有私塾,虽儿童可以就近入学,但大部分儿童因家庭贫困无法上学,当时的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40%。解放后,教育事业得到新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北厍辖区内办起32所公立和私立小学校,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上升到90%左右。各村都建立了冬学民校,为因失学的青壮年文盲补习文化课,此“扫盲运动”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半文盲。同时,全日制小学的设施也得到不断改善,学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100%。1985年起,加快了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进程,北厍中心小学成为全镇小学教育的核心,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教学质量、学校管理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990年后连续被评为“吴江市文明单位”,1995年还被命名为“吴江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1958年创办北厍中学,学校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成为一所现代化教育设施基本齐全的完全中学,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教职工有105名,在校学生1060名。

北厍镇农业和乡镇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外贸生产领先于兄弟乡镇,赢得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江苏省人民政府于1986年10月批准北厍为对外开放重点工业卫星镇,翌年1月又批准北厍乡改为镇建制,成为全市首家撤乡建镇单位。自1984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省和中央领导到北厍视察、调研,先后到来的有(按来厍时间先后排列)李岚清、费孝通、陈焕友、谢华、宦乡、惠浴宇、赵紫阳、杜润生、刘济民、王子强、韩培新、顾秀莲、薛驹、吴锡军、阎颖、马宗臣、王艮仲、汪道涵、雷洁琼、张光年、郭建、崔乃夫、阎明复、于光远、刘成果、吴阶平、万国权等。

北厍独特的地理环境,招引历代名人纷至沓来。据传,春秋时期锻造刀剑能匠“风湖子”设制造刀剑场所于打铁港、墩头港,他锻造刀剑的技艺水平与当年锻刀能人干将莫邪齐名,为吴王阖闾称道。南宋高宗皇帝赵构于建炎三年(1129年)南渡时驻跸梅墩,葬梅妃于攀桂桥北堍,敕命建东岳庙于梅墩村东北方。境内分湖的周围自然景观列有“分湖八景”,其中“蒲汀鸳浴”、“陆氏桃源”两景在北厍地域。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杨维桢于元至正九年(1349年)三月游览分湖后写有《游分湖记》;明代苏州四才子之一沈石田来分湖游览后,以分湖为题材写有诗篇传世;清代同治朝吴江县令王寿迈到分湖滩察看叶小鸾墓地,会同叶氏亲族共商修理坟墓事宜。现代柳亚子、叶楚伧等前去叶小鸾墓地凭吊赋诗作画。柳亚子在1949年3月28日作《感事呈毛主席》七律诗中有“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句,将分湖比作东汉严光隐居的富春江,从此分湖更是名重全国。

北厍人文荟萃,自古至今名人辈出,最负盛名的为“四大望族”∶叶家埭叶氏、西濛港徐氏、大胜柳氏以及葫芦兜张氏。明清两朝,叶氏家族中考取进士的有11人,中过举人的有34人。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祠中叶绅、叶绍袁、叶绍颙等3位名列其中。其中叶绍袁一家以“满门风雅”名驰大江南北,三女叶小鸾为中国历代十大才女之一,六子叶燮所作《原诗》一书为清代诗学奠定理论基础。徐氏一门既有明末著名文学家徐釚,又有抗清英雄徐鑛,还有清代名医徐灵胎,另有徐釚姑母、著名女词人徐灿,徐灿是继叶小鸾以后又一个列入中国历代十大才女。被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誉为“人中麟凤”、“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民主斗士爱国诗人柳亚子出生大胜(港上)。柳亚子的高祖柳树芳热爱乡邦文化,用20年时间收集分湖一带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编纂成《分湖小志》、《分湖竹枝词》。柳兆薰(柳树芳次子)写有大量日记,上自清咸丰九年(1859年),下至清光绪二十四年,长达39年,记下无数史实。柳树芳父子俩遗下的著作,为后辈留下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柳无垢(柳亚子小女)于解放前担任过毛泽东、周恩来与宋庆龄保持联系的信使。张应春烈士生于、启蒙教学于葫芦兜。张孝嗣(张应春高祖)善画能刻,他汇编的《清承堂印谱》3集共800余幅为稀世之物。张贡粟(张应春堂叔父)是位教育家,曾任省立苏州中学教导主任、吴江师范学校校长、私立育英中学(震泽中学前身)校长。许君鲸(从母姓,张应春堂侄)解放前参加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在中共苏州市委任职。1955年5月毛泽东在《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第三批材料》中点名“苏州一同志”即指许,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成员,1979年平反。北厍在科学技术领域中,也有一批出类拔萃人物,其中有祖籍沈家港杨承宗,是向法国玛丽·居里夫人学习放射化学的惟一中国弟子,为中国放射化学基础研究的创始人,曾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梅斌夫为我国首创具有高效、低残毒性质稳定的有机硫抗菌新型农药“401”、“402”的科学家;铁路专家张廷桢曾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修建滇缅铁路、成渝铁路,解放战争期间及解放初期参加修建津浦铁路、湘江大桥和鹰厦铁路,为南昌铁路局的技术骨干;全国著名眼科专家朱莲舫,曾为宋美龄治愈眼疾;江苏省著名中医何建章,刻苦钻研儿科,形成何氏儿科特色,前去求诊者门庭若市。

北厍虽处在苏州、嘉兴、上海中心地带,但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属于偏僻地区,这为聚集地方力量进行各种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在历史上曾走过曲折坎坷的道路,也有过成败荣辱之经历。清顺治三年(1646年)春,吴易领导的反清白头军在分湖、梅墩的战斗中英勇奋战,使清兵溃不成军惨败而逃。同治元年(1862年)夏,太平军在南参、新珠港一带击败了清兵的围剿堵截计划。大革命时期的1927年春,中国共产党上海区委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中国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戴盆天,为逃避国民党右派势力的追捕暂住北厍沈家港。抗日战争时期,有多股抗日武装集结于北厍地区,当时外界称北厍为“小重庆”。解放战争时期,北厍成为中国共产党青吴工委地下活动基地之一,在珍字埂组建党支部,培养发展基本群众,在配合党的武装斗争中建有功绩。

书中所列的人和事,其影响之大,成就之辉煌,有目共睹,值得北厍人骄傲,他必将激励北厍人永远奋力拼搏、不断进取,继续谱写历史新篇章。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