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诗咏吴江 >>  >> 三白荡

三白荡

2015/3/28 23:04:00    作者:  沈啓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11397



《三白荡》是明代诗人沈啓的诗作,是一首七言律诗,从诗中我们能感受到三白荡的辽阔。


作品原文

一迈征帆岁月徂,

烟波犹拟洞庭湖。

遥村雨暗灯明灭,

低树天连岸有无。

唤客春愁三荡草,

可人秋味十斤鲈。

方舟不竞怀先德,

推让遗风独在吴。


   

背景拓展

三白荡位于吴江汾湖高新区西北部,由北三白、中三白、南三白三个湖荡连缀而成,故名三白荡。三白荡水域面积6.68平方公里,周长20076米,常水位2.88米,湖泊容积1877万立方米,湖底平均吴淞高程0.07米。三白荡水域面积较大,在汾湖高新区众多湖荡中仅次于元荡。近年来完整的保护性开发,让三白荡变得更加秀丽。现在的三白荡湖畔绿树成荫,曲径通幽,风景优美。2005年2月,三白荡被列入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
    
只要聊起三白荡,三白荡,无风三尺浪,有风丈二浪的说法总会被附近居民反复提起。这个说法据说还与太平军有关。当年太平军抵达芦墟,逼近上海时,上海的官僚地主和买办雇佣洋枪队前往芦墟镇压。这时,驻扎在芦墟的太平军很少。太平军领袖想到芦墟湖荡众多,而三白荡又是到芦墟的必经之路。于是就编了三白荡,无风三尺浪,有风丈二浪的歌谣,组织一批民歌手到青浦、朱家角、金泽、练塘一带传唱,大肆宣扬芦墟三白荡水深浪急,风浪甚高。不久,洋枪队船行到青浦淀山湖时,恰遇狂风暴雨,只好停留避雨。一路上,他们到处听到这首歌谣。心生恐惧的洋枪队放弃了攻打芦墟太平军的计划,溜回了上海,太平军倚仗三白荡躲过一劫。

其实,在三白荡畔还广泛流传着一个乾隆下江南的故事。传说,乾隆下江南,沿京杭大运河顺流而下,当御船抵达金家坝牛长泾东口子上时,只见白浪滔滔,水天一色,当地文武官员闻讯乾隆皇帝要过三白荡,纷纷跪下劝说:三白荡,无风三尺浪,有风七十二个顶头浪!乾隆皇帝见文武官员都跪在船头苦苦哀求,就信以为真,传旨回大运河往南走。自此,三白荡无风三尺浪就流传开了。


作者简介

沈啓(14901563)字子由,号江村,南直隶苏州府吴江(今属江苏)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任南京工部主事,凡官军俸粮、解额积兑之数无不周知。官至湖广按察副使。罢归,以著述自娱,著有《吴江水考》,全书分五卷:第一卷含水图考、水道考、水源考等三章;第二卷含水官考、水则考、水年考、堤水岸式、水蚀考、水治考、水栅考等七章;第三卷、四卷、五卷均为水议考,记载历代太湖治水名人的议论,其文体有奏疏、公移、上书等种。是一部记载太湖水利的重要文献。成书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时年74岁。(时隔329年,于光绪十九年(1893),吴江县人黄象曦(字亮叔)又续编《吴江水考增辑》。)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