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望族 >> 名人轶事 >> 一代学界巨擘的赤子情怀——记吴江籍著名科学家杨承宗先生

一代学界巨擘的赤子情怀

记吴江籍著名科学家杨承宗先生

2022/11/19 3:36:11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6303

    伊莱娜·约里奥·居里夫人的高徒;
    新中国放射化学的研拓者、奠基人,中国著名的放射化学家;
    “没有勋章的‘两弹一星’功臣”;   
    中国化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会理事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中国第一所自费走读大学--合肥联合大学创始人;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安徽省第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第三至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
    ……
    这一圈圈耀眼的光环、一顶顶熠熠生辉的桂冠,谁才有资格拥有和佩戴?它们是属于一位老人——一位九十八岁高龄的吴江籍著名老科学家、教育家杨承宗先生。
    这么一位德高望重、业绩辉煌的吴江籍学界泰斗,也许并不为大多数吴江人所熟悉,笔者也是近期在搜集整理吴江地方志资料,在通过各种渠道网罗了大批有关吴江籍名人资料时,才对杨老的事迹有了一些初步和感性的认识。
    为了进一步挖掘和整理杨老的资料,吴江市档案局决定派员到北京杨承宗先生家里去征集材料。2008年11月18日,笔者等一行三人踏上了北去的旅途。
问学西洋
    杨承宗1911年9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八坼镇。其父杨蔼如从事民族实业,母亲张氏出生于书香门第,知书达理,因此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32年杨承宗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理科,先后执教于上海爱国女子中学、暨南大学和安徽省立第一高等工业职业学校。1934年秋他到国立北平研究院物理镭学研究所从事放射化学及测量研究,师从玛丽•居里夫人的高足——郑大章先生。当时,中国放射化学刚刚起步,资料、仪器奇缺,举步维艰,在郑先生的大力支持下,他决定赴法国留学,并不负师望,在中法庚款留学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但好事多磨,因抗日战争影响,直至1947年,在严济慈先生介绍和诺贝尔奖获得者伊莱娜•约里奥•居里夫人的举荐下,他才获得了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资助,赴法国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进修放射化学。居里实验室具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一流的工作环境及设备条件,杨承宗抓住机会探索未知世界,几乎每个工作日都要泡在实验室里十几个小时。他的勤奋、谦虚、友善也赢得了同事的瞩目和导师居里夫人的悉心指点。在这里,经过五年的历练和熏陶,他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赤子归来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沸腾了无数海外学子归来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杨承宗便是其中的一位。1951年6月,杨承宗先生在获得巴黎大学理学院科学博士学位后,毅然决定放弃国外一切既得的优厚待遇和工作条件,踏上了归国海轮。
    为了发展新中国的原子能事业,他用钱三强托人带来的国家的外汇再垫上自己的积蓄购买了十三箱实验器材、书籍资料,这为中国日后近代物理所开创时期开展原子能实验研究工作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他还向导师伊莱娜•约里奥•居里夫人要了大约10克碳酸钡镭标准源,后来,他将其无偿地捐赠给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这是国际标准,也是我国开展铀矿探测用电离辐射计量研究唯一的借鉴实物,十分珍贵。归国之前,时任世界保卫和平理事会主席的约里奥•居里先生听说杨承宗要回中国,特地约见他并诚恳相告:“……请转告毛泽东,你们要保卫和平,要反对原子弹,就必须拥有原子弹。原子弹不是那么可怕的,原子弹的原理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你们有自己的科学家……”
    1951年10月,杨承宗历尽曲折,辗转经香港回到祖国。
 
献身科学
    回国后,杨承宗被安排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为原子能研究所)工作,所里明确“以原子核物理研究为中心,充分发挥放射化学研究,为原子能应用准备条件”的办所方向,当时,所里的科研工作分为四个大组进行。第一大组组长为赵忠尧;第三大组组长为王淦昌;第四大组组长为彭桓武;杨承宗担任第二大组即放射化学组组长。二大组在杨承宗的领导下,创建了国内第一个放射化学实验室。建国初期,一穷二白,许多事情都要从零做起,在连质谱仪都没有的困难条件下,他领导全所科技人员开展了天然放射性元素的提取、纯化、分析、测定,铀化学及从矿石中提取铀的研究,重水的制备和测定,反应堆用石墨的制备工艺的研究,光谱分析,辐射化学的研究等,试制成功了新中国第一台质谱仪,培养了一批科技骨干队伍,初步奠定了我国核化学研究的基础。
 
    杨承宗先生在危险工作面前身先士卒。1953年,中子物理研究组急需中子源。在当时条件下,要找到现成的中子源是不可能的,但铍与放射性元素氡和钋进行核反应则可产生中子,成为中子源,问题是氡和钋从哪里来?这时,杨承宗想到抗战前的“北平协和医院”(即现在的北京协和医院)处于医疗上的需要,曾向美国买了507毫克镭的提氡设备,这507毫克镭属于很强烈、很贵重的放射性物质,密封在一个玻璃系统的容器里,容器外加保险柜封闭、锁牢。但在抗战时,日本人将玻璃系统搞坏了,并没有修理好,只是把一个接通玻璃系统的橡皮管通到楼上边放空。到这种放置强烈放射性物体的地方工作,首先应该穿上特殊的工作服装,还要有全套防护设置,但当时条件下,根本没有这些设备。为了让无辜病人免遭无谓的放射性伤害,为新中国制备出第一个中子源,杨承宗凭着他对放射性的知识和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带着两名助手,责无旁贷地开始了一项危险而又艰难的修复氡气发生和收集装置的工作,一举成功。但杨承宗的右眼却因受到超剂量放射性照射而导致视网膜剥离,最后失明了。他无怨无悔,他愿意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上世纪60年代初期,苏联毁约停援,撤走全部专家,带走全部资料,给我国核工业的建设造成很大的损失和困难。为了尽快攻克铀水冶方面的科技难关,1961年4月杨先生奉调到二机部五所(铀矿选冶研究所)担任业务副所长,负责科学技术的领导工作。五所的主要任务是将各地土法冶炼的重铀酸铵进行纯化。杨承宗带领大家艰苦奋斗,开展了铀产品中二十多种微量杂质元素的分析测试方法的研究,经过  系统调研和科学试验,确定了工艺流程和设计图纸,研制出实用的仪器和设备。对于重要元素的分析,他要求建立两种不同原理的方法进行比较,以保证测定的各项数据准确无误。他常到实验室指导试验,帮助解决试验中关键性的技术难题。经过两年多的日夜苦战,全所共纯化处理了上百吨重铀酸铵,从含铀万分之几的铀矿石中制备含杂质不超过万分之几的纯铀化合物,生产出足够数量的二氧化铀和四氟化铀2.5吨,凝练创新成果几十项,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试爆提前3个月准备好了合格的铀原料,得到中央专委和国防工办的嘉奖。
 
    面对这些,他一直低调地说:“事情做出来就好,别的什么也没想。”表现出崇尚科学、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心系教育
    杨承宗还是一位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长期从事业务研究工作,在近代物理所工作期间,开设了专业课程,为我国发展自己的原子能科学技术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1955年,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放射化学研究室与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应用研究室两个室的主任,编写了讲义教材,开办放射性同位素应用讲习班,为全国各地开展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培养了王方定、林念芸、朱润生、张家琨、朱培基等一大批优秀从事核化学和放射化学的领军人才。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后,杨承宗担任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首任系主任。文革期间,杨承宗也受到了不公正的 待遇,教学一度中断。1978年11月他开始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曾带过20多名博士和硕士生。在60多年的科学研究生涯,他编著了《关于β射线的散射现象》等专著多种。他的学生,有的成为院士,有的佩戴上共和国勋章。他虽未获得这些荣誉,但其功绩绝不亚于他们。
    1980年,已是古稀之年的他非常关心青少年教育工作。当时,先生身在安徽,当他听闻一个学生因差0.2分竟上不了大学的情况后,有感于安徽的大学太少,高考分数线太高,致使很多资质很好的学生得不到深造的机会,国家急需人才而又拿不出更多的钱办大学,于是,创办一所新型大学的念头又在他心头大胆酝酿,他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积极奔走,多方呼吁,在省、市委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力支持下,终于率先创建了全国第一所自费走读大学——合肥联合大学,并出任首任校长,为数以千计的高考落榜青年搭起了通往求知殿堂的桥梁。为江淮儿女干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现在该校已经更名《合肥学院》,发展成为拥有20多个系(部),在校生15000多人的颇有影响和实力的特色院校,正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各类专业建设人才。
乡音未改
    这样一位名人的档案资料太值得征集进档案馆了,这是乡土教育难得的教材。为此,我们通过与杨老的家属电话联系,表达了去拜访杨老并且征集材料的想法,得到了杨老及其家人的欢迎,也才有了此次的北京之行。
    已进入冬季的北京,寒风凛冽,最低温度已达零下4度,最高气温也只有5度。那天下午2点钟,笔者一行就来到了在中关村大街的杨老住所门口等候。3点半我们准时按响了门铃。杨老女儿热情地邀请我们进门。一进入客厅,就看到一位身穿灰色中山装精神矍铄的老人从木凳上站起来走向我们。因为事先看过杨老的照片,我们料想这位肯定是杨老了。笔者立即走上去,说:“杨爷爷好!”杨老先后与我们握手,和蔼可亲地连说“你们好,快坐下”。
    落座之后,杨老就和我们唠起了家常,我们用家乡话(这是杨老执意要求的,他想听家乡话)攀谈着,他把我们看作家乡的亲人,不摆一丁点架子。我们聊了很多,说到了他年少留学法兰西、他的赤子情怀、他的科学奉献、他的教育心结、他的老家八坼……
    期颐老人的每日起居极有规律。他每天上午都是自然醒来,一般10点钟吃早饭,早饭前先在室内做两遍自编的健身操,早饭后由女儿陪着到室外去散步。下午1点钟左右吃午饭,接着午睡。下午3点钟左右醒来开始工作。晚上正常时间吃晚饭,11点钟左右上床休息。
    杨承宗先生的事迹和科研成就不仅反映出他平凡而高尚的品格魅力和爱国情操,而且也为青年一代科技人员树立了行为楷模。杨先生敢为人先、深谋远虑,他为事业奋斗的生涯,就是孜孜致力于科研、治学、育人的生涯。几十年如一日执著耕耘、乐此不疲。如今,98岁高龄的杨先生依然乐观豁达、襟怀坦荡、谈吐幽默、思维敏锐,身体也还算硬朗。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祖国科学事业前进的步伐,因为他的一生就是和科学事业联系在一起的。这也许正是他健康长寿的 秘诀。
    当笔者一行表达了欲征集杨老的档案资料建立名人档案的想法后,杨老连连说:“你们来晚了!来晚了!”我们才知道已有许多珍贵资料被北京和安徽的有关单位征集去了,现在杨老只能把身边仅存的资料整理了捐献给家乡的档案馆。杨老的女儿拿出早已整理好的资料,杨老一张张地翻给我们看,并且仔细介绍着情况。随后他在赠送给吴江市档案局的《杨承宗教授九十五华诞纪念文集》、《科教报国50年大师风采(一)》两本书籍的扉页上签下赠词,并在笔者的诚邀下,为吴江档案局题词“兰台瑰宝”。最后,笔者又把整理好的杨老的简历拿出来请他过目。他仔细地看着,不时沉思着斟酌着,最后他用笔改动了两处,并签下名字日期,表示认可。
    最后,在笔者一行准备离开时,老人起身恭送,极尽长者之风。作别时,老人说:“一个人啊,越到老越想家、越爱家乡,多么想回家乡看看啊……”
那一刻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点酸酸的……
    后记:从北京回来之后,市档案局编研征集科工作人员立即开始了紧张的整理编目工作,现已整理出文件资料14件(其中包括书1本、画册1本、博士学位证书1张、聘书2张等等),照片37张,光盘1张,为建立杨承宗名人档案打下了基础。
(转引自《吴江日报》2008.12.9,B12版)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