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9 3:03:06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4462
李鉴澄(1905~2006),江苏吴江人,我国著名天文学家、近代天文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早年曾参与筹建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从事天体观测研究,解放后开始中国古天文仪器、古历法的系统研究,曾任《天文爱好者》杂志社首任主编,撰写或编写了《中国天文学史》、《自然科学小丛书》、《中国天文史料汇编》等天文学著作,为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905年1月20日,李鉴澄出生于吴江县松陵镇,6岁入私塾读书,先后就读于吴江第一初等小学、县立高等小学、吴江中学。192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厦门大学数学系,除系统学习数学外,还选修了中国现代著名天文学家余青松开设的经典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课程,毕业后留厦门大学物理系任教。1930年7月,余青松受邀担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并主持创建我国第一座近代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李鉴澄也被调到南京协助筹建。同年,他加入中国天文学会,从此开始了在天文学领域的不懈追求历程。
在紫金山天文台四年的筹建工作中,李鉴澄参与了从选址、设计、土木建筑到仪器安装调试的全过程,得到了锻炼。自1932年起,他开始利用先期落成的太阳分光仪观测日珥、黑子和光斑等太阳活动,利用小赤道仪观测变星,利用大赤道仪及石英棱镜进行恒星分光观测等。其中,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开创了我国现代观测研究太阳的先河,也是我国天文事业最早融入国际合作的项目。此外,他还担负着天文历算、日月食推算等工作,参加了我国首部《天文年历》的编制。1936年,他和高平子对河南登封告成镇周公测景台进行科学考察,亲自绘制了周公庙、周公测景台和观景台的平面图和立体图及地理经纬度和4丈圭表中石圭方位角的测量等工作。考察结果证明了郭守敬测量的可靠性,也证明了古代建筑上的南北方向为天文南北,而非磁南北,这一点对他1972年测量北京后门桥,发现北京中轴线基准线,以及后人探讨北京中轴线偏离问题都颇有价值。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紫金山天文台被迫停止观测研究,撤往大后方,李鉴澄作为先遣人员,护送大量仪器和图书历尽艰辛,辗转经武汉、长沙、桂林,绕道越南,1938年2月到达昆明,与余青松、陈遵妫、龚树模、陈展云等老一辈天文学家在昆明再次创业,建立了凤凰山天文台,坚持天文观测和研究。他在1942~1944年主管太阳观测期间,开展《日面爆发之分布》课题研究,描绘了500余幅太阳黑子图(每天一幅),计量太阳黑子的相对数、日面纬度、经度及过日心经圈时刻等,每三个月汇编一份观测报告,寄往巴黎《日面现象》杂志发表。他创立的“太阳黑子目视描记记录”在云南天文台延续至今。此外,他还协助余青松测定了凤凰山天文台的经纬度,1941年与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刘在明合作,对Dekock Paraskevopoulos 彗星进行了认真的观测研究,确定出新轨道根数。1944年,李鉴澄发表了第一篇天文学史专论《论周髀算经》,对其中的晷影、太
阳视直径、极星四游等的测量方法及其精度进行了很好的论述。他在文章开头的几句话——“新星之发现系属国人,实测记录载诸典籍,斑斑可靠”,为日后天文史家席泽宗编著享誉世界的《古新星新表》奠定了信心。
抗战胜利后,李鉴澄曾在重庆任教育部科学仪器制造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室主任,从事仪器鉴定工作。1947年调往南京工商商标局任审查员。后因该单位迁到广州,李鉴澄遂返回家乡,1950年初到安徽怀远东南医学院作教学工作。1950年5月到1957年7月,李鉴澄先后在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地震地磁台任研究员,并担任《东北科学通讯》主编。在此期间,他为东北地区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地震观测和研究网络,创立了长春地震台和黑龙江绥化地震台,配备了维开式地震仪和照相记录地震仪,恢复了哈尔滨、大连地震台的日常观测和研究工作,为东北地区的地震监测作了很多工作。
1957年7月,李鉴澄应北京天文馆第一任馆长陈遵妫之邀,到筹建中的北京天文馆任研究员和科学顾问,一直工作到1987年退休。在工作中,李鉴澄过去熟悉的太阳物理观测研究工作由于缺少仪器设备而无法继续进行。于是他利用自己多年从事天文实测的专长与经验和渊博的学识,致力于中国古代仪器发展史的探讨,沉浸于古代文献的钩沉索隐,对圭表、漏刻、晷仪、浑仪、浑象、漏水转浑天仪、仰仪和简仪等诸多古仪的形制结构、功能特征和历史演进作了精辟的研究。1964年,他发表的《郭守敬的杰出创造——简仪》一文最早论证出中国是第一个在天文仪器上使用滚珠轴承的,1998年发表的《晷仪——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仪器》一文被专家推崇为研究这种仪器不可不读的经典著述,而1991年与李迪合著的《中国古代浑仪结构的演变》一文详细地研究了中国古代浑仪结构的演变,堪称浑仪研究的总结性论说。此外,他还以其扎实的数理功底,对我国一系列的天文历法数据进行深入研究。他撰写的《论后汉四分历的晷景、太阳去极和昼夜漏刻三种记录》(1962年)、《古历 “十九年七闰”闰周的由来》(1992年)、《中国历代日月交食周期的研究》(1994年)、《岁差在中国的发现、测定和历代冬至日所在的考证》(1997年)等都是上乘之作,解决了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上的不少疑难问题。其中《中国历代日月交食周期的研究》一文,编制了中国历代交食周期表,归纳了六种计算交食周期的方程式,受到天文史界和考古界同行的高度赞扬,并在1999年被授予“世界华人重大学术成果”荣誉。
在此期间,李鉴澄还积极创造机会,开展天文观测工作。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时任北京天文馆教学观测组长的李鉴澄首先在北京天文馆开展了人造卫星的目视观测。在当时的情况下,用一般望远镜是无法观测到的,为此李鉴澄创造性地提出用多架经纬仪进行“拦截”观测。这种方法十分奏效,在到后来的系统光学观测中也得到应用。北京天文馆的观测点后来也发展成为北京人造卫星观测站,李鉴澄任负责人。此外,他还编写了《人造地球卫星问题解答》的小册子,开办人造卫星观测讲习班,为全国各地培训了一批专业人才和业余爱好者。
除了天文学的观测与研究工作外,普及天文学知识是李鉴澄着力进取的又一个领域。1930年起,他在当时著名的天文学杂志《宇宙》上发表了《星之权衡》、《星期检算法》等一系列文章,介绍猎户座大星云、恒星的自传、太阳黑子周期、日月食预报、彗星、新星与超新星等天文学知识的最新成果。1936年,他在《科学画报》上,分期介绍1935年4月至1936年4月的每月天象,图文并茂,言简意赅,深受读者欢迎,成为科普杂志上介绍每月天象图文的先导之作和范本。在昆明凤凰山天文台工作期间,在居民中宣传日全食知识,并传授用墨涂黑玻璃片观测日食过程的简单方法,破除当地迷信说法。1957年,我国第一份天文类科普期刊《天文爱好者》创刊,李鉴澄担任主编,他十分注重杂志的科学性,提倡朴实无华的文风,对资料、数据的出处及论述的严谨性严格把关,一丝不苟,使刊物质量得到保证,深受赞誉。1962年他编写了天象节目《谈天说地》。文革期间,他被打入牛棚,白天打扫卫生,晚上仍抓紧时间对手边仅有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与人合著了《彗星漫谈》等科普书籍。1980年,他又参与了《自然科学小丛书》的编写工作。
李鉴澄晚年的学术活动依然活跃。1975年他参加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撰写《中国天文学史》,主编《科学技术名词解释——天文部分》,1987年6月和1988年5月,两次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答辩委员会委员及论文主审人,1988年10月担任中国科技大学科学史研究生学位论文主审人,1989年任《彝族天文学史》研究成果鉴定委员会委员,1989年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中国天文史料汇编》编委,2005年参著《插图本中国古天文仪器史》。为了保存刘朝阳在中国上古天文学史研究的成果,实现老同学夙愿,李鉴澄不顾年迈体弱,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陈久金的协助下,选编整理刘朝阳的著述资料,并经四处奔走呼吁,终获科学史出版基金资助,在2000年出版了《刘朝阳中国天文学史论文选》。
李鉴澄见证了我国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历程。自1930年开始从事天文工作起,他先后任第12、13、15、16、17、18、19届天文学会秘书、编辑委员会委员,1942年改为天文学会永久会员。在1982年3月中国天文学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他作为从事天文工作50年以上,对我国天文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九老”之一受到表彰,1991年起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七十年中,他始终默默地在我国现代天文事业中开拓耕耘,淡泊名利,勤奋追求,做了多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在天文史界有口皆碑,实为后辈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