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年07月30日 星期三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诗咏吴江 >> 近现代 >> 黄花鱼

黄花鱼

2025/7/9 3:09:31    作者:  沈云作,沈莹宝注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2096


作品原文

石首鱼来三月天,

埠头日日到冰鲜。

如何蒲绿榴红后,

冯铗空弹食客筵。

 

作品释义

  黄花鱼,又名黄鱼,因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鱼脑石,故又称石首鱼。

  蒲绿榴红:指端午时节。

  冯铗空弹:冯谖为孟尝君门客,曾弹铗而歌日:“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原意是怀才不遇之人希望得到应有待遇.这里借指无鱼。

   

背景拓展

  旧时,黄花鱼在每年三四月未开雷前开始大量上市,价格十分便宜,虽贩夫走卒、贫苦之家,也都买来尝鲜。到雷声一起.黄花鱼沉人海底,捕捞不易,鱼价也随之增高。

  黄花鱼是端午节的时新佳味。汪琬有诗曰:“三吴五月炎蒸出,楝树著雨花扶疏。此时黄鱼最称美,风味殊胜长桥鲈。”旧时风俗,五月初五端午节要吃“五黄”,即黄鱼、黄瓜、黄豆、蛋黄和雄黄酒。古人以为黄色可以解毒制煞,虽属迷信,但黄鱼、黄豆和蛋黄都富含营养,黄瓜和雄黄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故而吃“五黄”也应该算是按时令保健养生的习俗。

  到民国初年,每年春末夏初时,以冰块保鲜的黄花鱼已大批运到,而到了端午节家家想吃黄花鱼时,反而难见此鱼,故而沈秋凡先生慨叹:“如何蒲绿榴红后,冯铗空弹食客筵”。

  舟山渔场曾以盛产黄花鱼而闻名,但由于捕捞过度,到上世纪末,黄花鱼资源已近于枯竭。近年来,由于渔业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产量已有所恢复。

   

作者简介

  沈云,1864-1921,字秋凡,原籍浙江秀水(今嘉兴),生于盛泽。沈氏系王江泾望族,1860年为避兵祸,其父举家迁居盛泽。沈云先生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文学功底极深。曾先后受聘为郑氏小学和盛湖公学的教师。沈云还是南社的早期社员。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