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望族 >> 名人轶事 >> 血脉相承中的感动——访张素孙女张末梅、孙女婿金建陵

血脉相承中的感动

访张素孙女张末梅、孙女婿金建陵

2020/11/24 0:26:16    作者:  宗芸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4831

 

  ▲张末梅作画 

 

   ▲金建陵每天清晨必定登录“中国知网”网罗信息 

 

 金建陵、张末梅夫妇  

   张素是南社中的“布衣诗人”。

  搜索关于张素的资料,大多与另两个名字联系在一起,张末梅和金建陵———张素的孙女、孙女婿。

  他们一路追寻祖父的踪迹,了解祖父的生平和思想;他们因祖父而与南社结缘,继而挖掘更多的南社史料。

  那份血脉相承的感动,矢志不渝!

  书香门第“草根派”

  张末梅和金建陵的家位于长江与秦淮河相交的一个普通居民小区里。家中的布置很简单,墙壁留白的地方都悬挂着书画,客厅中的一幅“智者乐水”的书法与周边环境甚为协调,这四个字也是两人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

  “我祖父是个淡泊名利的人,我们选择住在‘水’附近,忙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也是祖父精神的一种延续吧!”

  张素生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张末梅是他二儿子所生,今年59岁。张素去世时,张末梅还没有出生,她从没有见到过祖父,她对祖父的记忆仅限于老家的那个“小阁楼”。

  “家里有个小阁楼,上面摆满了书画,年久积灰,妈妈关照我们‘不要上去乱翻,那些都是祖父的重要东西’。”张末梅回忆。在“文革”时期,一家人一起撕碎书画,销毁资料,祖父的“重要东西”就这样毁掉了。“还有祖父作画或是写诗用的印章,我们把它们分批扔进家附近的垃圾桶,后来怕被发现,又把它们扔到河里。”张末梅说,那时候年纪小,又害怕,从来没去翻看过祖父的东西。

  长大后,张末梅时常听长辈们谈起祖父,知道祖父是举人,在老家丹阳小负盛名。由于祖父写的诗词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反映当时底层人民的生活,在丹阳,很多人口口相传着祖父的诗词。

  尽管出生书香门第,但是张末梅没能读完初中就参加工作了。念初三时,“文革”爆发,她被迫停止了学业。她对知识、文化极为渴望,后在南京的浦口铁路子弟小学教书,因工作出色,被推荐进入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76年,她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尧化门铁路中学教书。张末梅说,她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每天都要与学生进行交流、思想碰撞,教师还是一项幕后的职业,策划教学、传播知识。

  张末梅虽已退休,却又“迷”上了学习画山水画,丈夫金建陵则是南京市下关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督学,也是省作家协会的会员。此外,他们双双担任中国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的理事。

  追寻祖父 走近南社

  张末梅和金建陵都是学中文出身。也正是这样的经历,他们才知道“南社”。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春节,夫妻两人向堂叔阿舟叔拜年。由于夫妻两人是学文的,阿舟叔将偶然得到的一本张素生前写的《草间集》交给他们,希望他们能将张素的作品进行整理,出版成集。这是一本线装的毛笔字手抄本,诗集的后面还有一篇著名方志学家唐邦志写的《张孝廉挥孙传》。从这篇传记中,两人得知祖父是南社成员之一。

  “我教书的时候,看到《汉语大词典》中引用祖父的诗文作为范例,当时心里只是念叨一句:祖父可能水平还是蛮高的。但是没有想到,祖父居然是南社的成员。”张末梅说。

  这一发现引起了张末梅和金建陵极大的兴趣。他们的内心仿佛一下子走近了南社,顿生要追寻祖父踪迹的强烈愿望。带着搜集、整理祖父诗词的使命,两人在教学工作之余,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解祖父的生平和思想历程的状态中。他们买来了柳亚子的《南社纪略》和郑逸梅的《南社丛谈》等书籍,从中查询关于祖父参加南社的记载和祖父写的诗词。

  然而,祖父在生前编辑的诗词手稿,大部分在抗日战争中遭劫,又有一部分在“文革”中被毁,寻找祖父的手稿难上加难。两人开始注意搜集南社的各种资料,多次回到老家丹阳,走访同是南社后裔的林友筠、杨纪璋等人,试图寻找祖父的遗稿。

  在搜集、整理祖父诗词的过程中,张末梅和金建陵逐渐去寻找与之有关系的南社中的人和事,一步一步地走近南社研究的领域。1995年,两人加入中国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

  1998年,金建陵被确诊患肾癌,两人仍旧没有停下研究南社的脚步。经两人的不懈努力,他们在上海图书馆发现了《闷寻鹦馆诗钞》和《瘦眉词卷》,并与《草间集》和散载于报刊的张素轶文结集,花了一年时间将文字输入电脑,分上下两册出版发行了《南社张素诗文集》。他们不单单是关注祖父张素的文学及思想,而且有明确的学术研究方向,重视研究成果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同时,金建陵为每一位南社成员建立档案,这些都成为南社研究中珍贵的资料,他还创新地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科学地对南社史料进行挖掘,学术研究具有较高的政治高度和敏感性。

  在他们的书房里,有许多关于南社的书籍。在研究南社的20多年时间里,金建陵共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140多篇文章,其中半数以上与南社有关,他还出版了30多本书,其中有四五本都是与南社直接有关的书。他还向南京图书馆捐赠关于南社的书籍85本。

  为了能即时捕捉到有关南社的信息,每天早晨5点钟,金建陵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到电脑前,打开“中国知网”,输入“南社”和“柳亚子”,搜索新一天出现的信息。“全国范围的论文,只要其中出现‘南社’或是‘柳亚子’,我就能搜索到。”金建陵说。

  张氏后人人才辈出

  从张末梅和金建陵口中得知,张素后人都有所造诣,侄子张阿舟和孙女张先梅曾参与造就了两个“中国第一”。

  张阿舟,是张末梅的堂叔。他是共和国首架飞机制造特等功臣。

  他1920年出生在丹阳,1937年考入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他是该系的第一届本科生,19448月,进入英国布列斯托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194912月获哲学博士学位。

  新中国成立后,19501月,他即在我国驻英国人员的组织下,经香港顺利回国,1951年进入新成立的航空工业局,激情澎湃投入到新中国的航空建设中。他主持“初教5”飞机的静力试验,成功制造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并荣获特等功。

  19555月,张阿舟调南京航空学院(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历任第三、五、六、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是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素有南航“王牌教授”的称号。1986年,他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沈元、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季文美、航空研究院副院长胡溪涛联名向邓小平同志上书《千方百计尽早提供和使用国产干线飞机》,四位老专家也因此获得了“航空四君子”的雅称。2007318日,国务院正式立项,上马大飞机制造项目。温家宝总理曾有言:“让中国的大飞机飞上蓝天,既是国家的意志,也是全国人民的意志。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做成功,实现几代人的梦想。”

  今年920日,他在南京逝世,教育部部长周济送来花圈吊唁。

  也就是他,得到了张素《草间集》的手稿,并将手稿转交到张末梅手中,寄希望于后人将张素的文学思想和做人品德发扬光大。

  张先梅,是张末梅的大姐。她毕业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是新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公路的总监理。

  “我们家庭里的孩子大多选择了上理科,大概是认为应该增强理性思维吧。”张末梅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都毕业于名牌大学的理科专业,而她,因为推荐名额指定了中文系,才读了文科专业。

  文化遗产一脉相传

  低调、执著,这是张末梅在追寻祖父踪迹时最深刻的感悟。她说,每一次找到关于祖父的资料,她在增长对祖父的认识时,内心都充满敬佩,祖父的低调,是不求权不求名不求利,政治立场和观点却非常鲜明。她最推崇那段描写祖父的话,“长不逾中人,貌质厚,寡言笑,慎交游,重言诺,严取与”。

  她记得小时候妈妈念叨的一句话:“张家很穷,但是家风好,人品好。”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她也一直受到了“慎交游,重言诺,严取与”家风的影响。

  张末梅与金建陵因祖父而与南社结缘,在担任中国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的理事之后,他们成为研究会里学术联系最广泛的会员,交流信息,绝不藏私;他们更淡泊功利,实实在在做事,保持可贵的学术品格。

  他们觉得,南社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领域。它处于中国文学的转变时期,一方面,有过辉煌历史的古典文学已进入垂暮之年,另一方面,西方文学正越过重重波涛进入古老的中国。在我们接受的文学史教育中,近代文学截止于晚清,现代文学又始于“五四”,独独忽略了清末民初这一段,也就是南社的鼎盛时期。可当人们在思想解放之后欲走近这个空白区的时候,寻找资料的困难就像一个个路障横在路上,使人们不能一下子接近。研究南社,就是要“抢救”南社的资料,还原南社的历史。

  在南社研究逐步兴盛时期,金建陵将学术研究的方向确定为南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他搜集到的大量史料表明,毛泽东从走出韶山,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每一步都与南社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南社张素诗文集》出版发行后,张末梅和金建陵向丹阳市图书馆、档案馆等有关部门赠送了100册,感谢各界帮助他们圆了为祖父出版诗文集的梦想。张末梅的手机中储存着一条信息,是一位研究张素诗词的丹阳人在看了诗文集后发来的信息,写着“南社结缘忆柳林,地灵人杰有挥孙。华章数卷传天籁,原是丹阳一举人”。

  在为南社诗人张农的《葫芦吟草》做校注之后,两人又热心于注释工作。“引据文字,必须信而有徵,提供出处”。目前,他们正在着手做张素诗词的注释工作。同时,他们也希望有人来做柳亚子和其他南社成员诗词的注释工作,以便让更多的后来者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