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江记忆 >> 历史琐记 >> 千年吴江行色匆匆民生风貌住行为先

千年吴江行色匆匆民生风貌住行为先

2022/12/13 3:05:06    作者:  韦利红、陈露 来源:  吴江通    【字 号:  】   点击量:11603

 

上世纪初吴江人依靠水路出行  

 

 上世纪30年代的吴江火车站  

 

 上世纪20年代的苏嘉公路桥  

 

 代表江南水乡民居特色的陈去病故居  

 

 曾出现在分湖的干栏式建筑  

   岁月匆匆,走在行色匆匆的城市里。

  赶路于玻璃幕墙、巨幅广告和湍急车流之中,总是心跳加快。而古风犹存、积淀深厚的吴江,却是个足以使时针放慢脚步的地方,每一回寻思城市的童年,都在实现心灵的回归;每一次寻根陈年旧事,都能抵达精神的家园。

  遥远的根脉

  今天,我们谈及吴江和吴江人的来历,首先想到的是马家浜文化。从吴江本土的考古发掘看,马家浜文化距离我们最为遥远,距今约六七千年。上世纪90年代末桃源广福村遗址的发掘,可以看出吴江最早的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的劳动与生活。

  磨光的穿孔石斧、弧背石锛和角骨制耜、凿、锥等,都足以说明当时的先民已经用磨制石器和骨角器开垦农田、栽种水稻、饲养家畜、烧制陶器和从事原始的纺织业。农业经济已成为当时主要经济生活,特别是栽培水稻,培育出粳稻,这是水稻种植的一大发展。而从墓葬的考证中,吴江最早的先民还处于以血缘为纽带的母系氏族社会。

  考古专家们还说,后来的崧泽文化应该是马家浜文化演变发展而成的。在吴江,从崧泽文化时期起,先民们就根据本地河流众多的特点,建起了沿河而居的生活环境,据考古发现,5300多年前梅堰龙南先民的住房都是沿河而建;到了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吴地一带更是出现了一种极具水乡特色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是一种以立木桩构成框架,建成高出地面的房屋形式,形制类似于湘西的吊脚楼或傣家的竹楼。这种“架空”的设计很好地适应了当时的水乡多沼泽低洼、多雨水洪涝的地理和气候特性,不可不谓是远古时代吴江人的一种来自于水的智慧。

  复原的童年

  吴江城镇以及民居的兴盛则始于唐宋。据《吴江县志》记载,松陵、同里、黎里、震泽等七大镇和其他集镇分别形成于唐、宋、元、明、清,市镇房屋多数是木柱、木梁、椽子的框架结构,砖墙瓦顶,沿街的铺面房子一般为二层楼。平望、同里、黎里等地的民居,都喜欢搭建伸向河面的水阁。同里镇地主豪绅名门望族众多,室宇稠密,粉墙黛瓦的深宅大院至今保存完好的仍有40余处,全镇明清建筑占40%以上,这些都显现了那个年代吴江人的居住情况。

  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吴江民居因为这份近水情缘而增添了不少匠心独运之妙,房、廊、桥、巷皆具特色。历史上,黎里等镇的沿河民居多建有廊棚,不但能遮风挡雨,也可成集聚市,成为了一道独特的街景。“最好步廊檐比栉,青鞋入市总无泥”、“滑滑不须烦蜡屐,酒垆鱼市满迴廊”、“长廊三里覆,无须垫角巾”皆是对这种“沿街有廊,雨后不闻屐声”景象的生动描写。

  而盛泽、同里等镇的弄堂也堪称一绝。盛泽的弄堂以量多、曲折闻名,人称“七十二条半”,弄与弄回环相扣,置身其中犹如进入迷宫;而同里的弄堂更为别致风情,繁华如明清街、古拙如富观小巷、谐趣如串心弄,长短不尽宽窄各异。

  与城镇民居相比,吴江农村又是另一番景象。据《吴江县志》记载,至解放初,自松陵至横扇沿太湖一线,耕种湖田的农民都居住草房,偶有砖木结构的平房。其余乡镇农民,多数住砖木结构的平房。西南部亦有极少数农民居住砖木结构二层楼房。而一些渔家则住于与远古时期干栏式建筑颇为类似的“台棚”中。

  居住环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早年吴江人的相对富足,这个城市的来源就是在这样的“童年”中孕育成长的。

  旧貌与新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吴江百姓多住砖瓦平房。但一般人家都是一家三代、七八口人挤在一两间房里,人均居住面积不过六七平方米。有的房屋质量也不尽如人意,一到阴雨天气,便是“房外下大雨,房内下小雨”,锅碗瓢盆齐上阵也阻止不了房内浸水的命运。当时“拆掉草棚盖瓦房,推倒平房砌楼房”、“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便是百姓心目中的“共产主义”。

  上世纪70年代,吴江人住房条件开始改善。其中,作为“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住上最新式楼房”的象征,1978年建成的轧钢厂职工宿舍在当时造成了不小的轰动。据设计者费师夷老先生介绍,当时轧钢厂一共建了三栋砖混结构的职工宿舍,每栋两层,每层十间,是吴江当时最好的居民住房之一。很多居民羡慕不已,都前去参观留影,几乎把它当做吴江城的一道风景。但包括轧钢厂宿舍在内,那时的住宅多为“筒子楼”。通常每户分得一至两间四五十平方米房间,自行隔出客厅和卧室,而厕所和厨房多为公用。

  上世纪80年代,吴江百姓开始住上了四五层楼的单元套房。套房面积多为六七十平方米,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但在上世纪90年代房改之前,住房多为单位统一分配,对于工龄、资质较浅的适婚青年而言,那句“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唱出了很多人的“烦恼”。

  然而在短短几年之后,经济的腾飞和房屋的商品化改革犹如一夜春风,城市里,朝夕之间无数高楼拔地而起;村镇中,日夜之差各色新居破土而出。

  如今,吴江城镇一家三口买套一两百平方米的新居早已稀松平常,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小高层、复式楼,甚至是别墅。而在农村,原先的草棚、瓦房被一幢幢新式“洋房”所取代。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吴江市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5.28平方米和52平方米。

  在追求“有房住”的同时,“住好房”也越来越为百姓所注重,吴江人千百年来“和谐宜居”的、“依水而居”的智慧得以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在百姓心目中,“滨湖时代”的来临将是他们住房改变的又一大理由。

  水乡泽国的厚礼

  从城乡居民居住环境的变迁中,可以想象吴江城市是如何孕育的,这种文明形态像这地球上的植物一样,从当初的自由生长发展到了与城市构架整体的同步而行。

  我们知道,除了住,出行也是百姓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水乡泽国的吴江一直被大大小小的湖泊河荡纵横切割,在缺乏现代交通设施和工具的年代,行路之难可以想见。因此,千百年来,水运成为了吴江百姓出行的最佳选择。

  据《吴江县志》记载,清代(及其以前),吴江县内交通工具主要是木船,它是赋予水乡居民的一份厚礼,承载了数千年的春秋。1863年(清同治二年)始有轮船过境。至解放前夕,本地籍轮船、汽车寥寥无几,木船仍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以摇橹、背纤、驶风、撑篙、划桨为动力。

  “家家棹小舟,目不识车轮”,正如清代诗人袁牧在《黎里行》中所说,无论是市镇居民还是乡里渔人,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经商办事,吴江百姓总习惯于从自家房前屋后的驳岸出发,轻轻荡起一叶小舟,悠悠然地穿行于盈盈碧水之间,摇橹声声伴着清越的吴歌四起。

  就是这只只朴质无华的江南小船,载过吟着“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的姜夔;载过从官场归来,准备“退而思过”的任兰生,而又终于在近代的汽笛声声中翻开了新的一页。

  渐远的废墟

  清末之后,洋务渐进,吴江的公路、铁路开始发展。但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水路客运仍在吴江人的出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据《吴江年鉴》记载,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由上海裕青洪记轮局开行上海—同里班,吴江境内始有轮船航班。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全县有客轮70班。

  相比而言,那时的摇客船(或称摇航船)就类似于现在的出租车。《吴江县志》记载,摇客船为无固定航线的载客船。船行到一地,船主常要在街上兜揽生意,故俗称跑街先生。摇客船流动性大,可以很方便地走村串户,弥补了航班船只能到镇不能入村的缺陷。

  相较于水路的兴盛,吴江的公路、铁路起步较晚。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吴江始建苏嘉公路,此为吴江公路运输的开始。而在吴江人的记忆中也曾有过一段铁路运输的经历———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苏嘉铁路筑成通车,但运行不足八年便毁于日军之手。

  当年的汽车站、火车站已在历史的风烟中湮没,如今连废墟都无从寻找,只能从仅存的老照片中去想像那些遗失的故有风貌。

  宽广的前程

  本世纪初,吴江逐渐由乡村向城市转变。

  当然,这种转变仍是建立在吴江人的艰辛奋斗之中的。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吴江百姓的陆路出行依然艰难。当时全县仅有嘉苏王线和平南线两条公路,路面为碎砖石铺砌,其余的乡道村道则多为泥路。百姓出行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乡村道路建设也很缓慢,有“建国三十年,筑路三公里”(1958年八都公社自筑土路三公里)的说法。

  改革开放后,“要致富,先修路”的观念让吴江各村、镇掀起了群众性筑路热潮。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原来闭塞的村庄开始有了顺达的出村之路;原来泥泞的乡路铺上了柏油、水泥;原来仅有行人往来的“单行道”被拓宽加长,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高低起伏的铃声宣告着“车时代”的来临。经过了千百年漫长等待,吴江百姓终于迎来了“出门不用愁,开车到门口”的时代。

  至本世纪初,吴江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如今,吴江纵向有苏震桃北段、227省道、苏嘉杭高速、苏同黎公路、南北快速干线等,横有松周公路、沪苏浙高速、318国道,这纵横交叉的一个个“井”字形构架,拉近了吴江与世界的距离,而与吴江民生息息相关的出行问题,也在近五年中得到了彻底解决。

  回首过往,无论是住还是行,从文明诞生的那一刻起,吴江便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民生风貌。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