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望族 >> 名人轶事 >> 南社成员中的吴江女性

南社成员中的吴江女性

2020/8/11 0:18:06    作者:  来源:  吴江通    【字 号:  】   点击量:5722

  南社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爱国文化团体。在这个团体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是女社员,因为晚清时期,中国女性还深受封建势力的压迫,入学权、交友权、出入自由权、婚姻自由权、财产权都被严重剥夺,还沿袭着裹小脚的陋习,长期禁锢在家,生活在男权主义的奴役中。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南社能够聚集起一群女性解放的先驱者,已经认识到女性解放对强国强民的重要性,足见南社的先进性和革命性,意义非同寻常。

  吴江女性参加南社的人数大约在10余位。最先加入南社的是柳亚子夫人郑瑛,1909年加入,入社号为5;其后是陈去病女儿陈绵祥,1922年加入,入社号为1100。这两位都是柳亚子和陈去病的至亲,后来还有加入新南社的柳亚子的妹妹柳均权,女儿柳无非、柳无垢,另外还有毛啸岑的夫人沈华昪,还有其他女性。

  柳亚子认为,南社拥有这么多有英气、有才华的女诗人,是南社的骄傲。确实如此,吴江的南社女性,均有一定的著作留世,如陈绵祥的《秋梦斋焚余诗草》、《先考佩忍府君行略》;郑瑛编辑的《太原闺秀比玉集》;柳无非的《柳无非诗选》、《菩提珠》、《我们的父亲柳亚子》(与兄合作)、编辑《柳亚子诗选》(与妹合作)、《柳亚子自传、年谱、日记》(与兄合作);柳无垢的《现代英语会话》(编辑),翻译《人类的喜剧》、《阿莱罕姆短篇集》、《宋庆龄为新中国而奋斗》……

  吴江的南社女性,她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或柔或刚、或情或义,给南社以有力的支持。

  郑瑛,1888年生于盛泽,字子佩,号佩宜,别署红梨湖女郎,柳亚子妻子,比柳亚子小1岁。父亲曾任盛泽商会会长,在家里创办了盛泽第一所新式小学———郑氏小学,不少家乡名人如邵力子等,还有两个儿子郑传、郑之蕃都是这所学校的学生。父亲思想虽然算是开放的,但他却只收男生,不收女生,那时男女界限划得很清,没有男女同学的学校。郑瑛很想读书,却不能入学,只得天天站在自家小学的窗外旁听,再向兄长请教,才识得些字,能看信读报,但动笔能力差。以后在柳亚子的影响下,她居然能编辑一本书,实在不容易。她从小缠足,后来自己给自己放足,但双脚已有畸形,不能快步走路。

  郑瑛和柳亚子的婚姻,是父母做主的,两家原本就是亲戚与世交,但当时柳亚子在上海健行公学任教国文,看到家中的来信,不肯接受,因为他已经与别的女子自由恋爱,所以当即动笔向郑瑛写信,要求解除包办婚约。信落到郑瑛父亲的手中,郑瑛父亲与柳家交涉,引起了一场风波,柳亚子父亲写信给上海的儿子,坚决不同意退婚,否则断绝父子关系。最后柳亚子姑母想办法陪柳亚子到郑家,让他见见郑瑛,见面后再决定成与不成。这样柳亚子只得同意与郑瑛见面,见面后,郑瑛大方聪慧,知书达理,让柳亚子一下子对她产生了好感,于是就顺从了父母的意见。但柳亚子提出要求,婚礼要按新的办法办,首先得到了郑瑛的支持,双方家长也只好同意。于是婚礼不按繁文缛节的传统办法举行,由柳亚子策划办在女家,婚礼上只行鞠躬,不跪拜,郑瑛也毫无怨言地与柳亚子一起身穿便服,不戴四方红巾,简简单单入洞房,在这样的家庭举行这样的文明式婚礼,实属稀罕,围观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在全镇乃至全县争相传播。

  婚后,郑瑛对柳亚子体贴入微,承担起全部家务重担,支持柳亚子外出参加革命活动,两人配合默契,夫唱妇随地奔走于上海、重庆等地。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郑瑛机智地帮助柳亚子在家乡黎里复壁脱险。

  郑瑛和柳亚子恩爱一生。柳亚子平时脾气急躁,可对郑瑛一向温和敬重。柳亚子曾请友人镌刻一方印章“平生不二色”,表示对郑瑛的感情专一,1954年还为郑瑛写了两首祝寿诗,对郑瑛不遗余力地襄助他作了赞赏,以燕妮夫人作比拟:“怀抱平生马克思,最难燕妮共艰危。”

  柳亚子逝世后,郑瑛帮助整理6000余件珍贵文物,捐赠给了国家。

  1962年末,郑瑛在北京去世,死于喉部过敏症。喉部的风疹堵住了呼吸,不治而亡。

  陈绵祥,1900年生于同里,号希虑,秋梦斋主。8岁时,父亲陈去病任爱国女校教师,陈去病很重视女子受教育的问题,他将长女陈绵祥带在身边,注重对她的培养。正如陈绵祥在《先考佩忍府君行略》中叙述的:“不孝自幼追随膝下,备承诲训。”她自此一直跟着父亲走南闯北,鼓吹革命,拥护共和,追随孙中山先生。因为受父亲的熏陶,从小能诗善文。1922611日参加南社上海半淞园南社第十八次雅集,正式加入南社。一年后,南社出现分化,柳亚子于1923年在上海成立“新南社”,她就成为新南社的社员,鼓吹新文化运动。所以她和南社渊源很深,和南社元老级人物都十分熟悉。尤其和柳亚子不是兄妹,胜于兄妹,她叫柳亚子“亚哥”, 称郑瑛为“佩宜姐”,柳亚子叫她为“祥妹”。柳亚子的儿女叫陈绵祥为“好伯”(姑母)。19231029日,陈绵祥跟随父亲会同柳亚子、于右任等人,发表启事,宣布同意田桐主张,不承认高旭等19名南社社员的资格,此19人因为参加曹锟贿选,受到舆论谴责。1928年,她与父亲一起积极筹备在苏州虎丘举办的南社20周年纪念。此后她积极参加南社的活动。柳亚子去世后,她帮助整理柳亚子的很多诗词手稿,一度搞得很累。别人劝她不要参与了,她却说“亚哥的字迹只有我能认得”,也就是说非她莫属。所以《柳亚子诗词选》的问世,也倾注了她的一定心血。1985年,陈绵祥去世,终年85岁。

  郑瑛和陈绵祥等吴江女性在南社中所起的作用,虽算不上首当其冲,但也功不可没。她们都是南社主要骨干柳亚子、陈去病最亲近和最信赖的人。她们是女性中的佼佼者,是现代女性的前驱。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