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越纵览 >> 钱江故事 >> 风情风俗 >> 传统工艺之嵊州竹编

传统工艺之嵊州竹编

2023/1/23 3:42:46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5362

嵊州竹编是浙江嵊州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嵊州竹编工艺分布在全市的产竹区,其中上规模的有市区、长乐、崇仁、黄泽、通源、石璜、甘霖等地区。竹编始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当时,勤劳聪慧的汉族劳动人民就利用竹子破篾编制简易的用具。汉晋时期,竹编往精细方面发展。明清两代,竹编工艺水平进一步提高,竹编器皿成为民间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用品。到清光绪年间,出现了竹编作坊。据《嵊县志》记载,清光绪初,细篾匠达90多人,以苍岩一带最多。民国26年(1937)“叶广华”篾篮荣获“浙赣特产联合展览会”优等奖。

嵊州竹编以编织精巧、工艺繁多、花色丰富著称。嵊州竹编有篮、盘、罐、盒、瓶、屏风、动物、人物、建筑物、家具、灯具、器具等12个大类,6000多个花色品种。

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一般要经过设计、造型、制模、估料、加工竹丝篾片、防蛀防霉、染色、编织、雕花配件、装配、油漆等工序,仅竹丝篾片工艺就有剖青、锯竹、卷竹、剖竹、开间、烤色、劈篾、劈丝、抽篾、刮丝、刮篾等众多步骤,编织技法更有龟背、插筋、弹花、穿丝等一百多种。

  嵊州竹编有竹编模拟动物、漂白、花筋、蓝胎漆四个特色品种,代表作有《六和塔》、《岳飞》、《苏武牧羊》、《昭陵六骏》等。竹编《九狮舞绣球》陈列在人民大会堂浙江厅,深受好评;竹编《沧海还珠》作为浙江省人民政府赠给澳门特区新政府的礼品,引来一片赞誉之声。嵊州竹编的编织方法粗细并存。细者能在一寸长度内编进150根竹丝,精巧细腻,薄如羽翼;粗者能充分利用竹材的弹性,巧插灵编,粗犷豪放,工致质朴。



  在长期的创作生涯中,嵊州竹编艺人们创新了漂白、花筋、蓝胎漆、防蛀、脱脂、模拟动物等六项工艺,首创并形成了四大工艺特征:竹编模拟动物、竹丝篾片的漂白、篾片烫印花筋和蓝胎漆器。所谓"花筋"工艺,是把印有各种图案的篾片,插在器物的中间和两端,印花一般有单层、双层和多层套色之分,颇具装饰效果。

  嵊州工艺竹编以造型精巧、编织细腻、气韵生动而著称,以其独具的艺术魅力,誉满中外。到20世纪八十年代,嵊州竹编已畅销到日本、美国、意大利、德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东方珍宝""世上精品"的赞誉,其中竹编"白尾海雕"受到美国总统卡特和邓小平同志的赞扬;竹编"奔马"得到了江泽民同志的赞扬。

  嵊州竹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除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外,还为研究竹编生产历史和江南农村的民俗民情提供了重要的考察线索。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式各样的塑料制品代替了竹编日用品,竹编需求量日益减少,竹编艺人难以为继,嵊州工艺竹编厂已于200211月停产,嵊州竹编后继乏人,亟待抢救、扶持。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5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6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浙江省嵊州市的俞樟根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