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越纵览 >> 钱江故事 >> 风情风俗 >> 渔民号子唱出精彩人生

渔民号子唱出精彩人生

2020/8/29 0:40:52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4673

叶宽兴,生于1932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舟山渔民号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2007年“寻找渔民号子王”电视录像现场 图为叶宽兴表演的《溜网号子》

我叫叶宽兴, 19322月出生在岱山长涂岛长西村赵家岙的一个渔民家庭,我们家祖上三代都是渔民。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寒,我只读过几年小学,13岁就跟着祖父和父亲撑着木帆船下海捕鱼。那个时候,我们村里会“打”渔民号子人非常多,拿我家来说吧,我们祖孙三代都会打号子。我的爷爷叫叶财邦,是岱山县长涂岛打渔民号子的泰斗;我的父亲叶春元和伯父叶良民都是打渔民号子的高手。我从小就跟着祖父、伯父和父亲学来了几首最基本的、最常用的渔民号子,谁也想不到日后这几首号子会派上大用场,为我成为打渔民号子的领军人物奠定了良好基础。

渔民号子是渔民千百年来在从事海上渔业生产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音乐,是渔民们精神上的依靠和寄托,是生活在海上的渔民唱给茫茫大海听的歌。我们渔民出海捕鱼疲劳的时候就唱几句号子给大海听,既可以缓解压力、解除疲劳,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有时大家一起唱号子,工作的时候动作才能统一起来,方便一起行动。渔民号子唱的内容,其实就是渔民们出海捕鱼时的一些事情。在大海上从事渔业劳动环境十分复杂,有时候号子的作用不尽相同,演唱的节奏同样不尽相同,有的号子唱得急促,有的号子唱得舒缓。舟山地区各岛、各船所用的号子都有所不同,但节奏却大同小异。号子是舟山渔民的特殊音乐,也是舟山民间的艺术瑰宝。

17岁那年,我转行从事船运作业,在沈家门海运公司工作,一直干到60周岁退休。我在沈家门海运公司做运输船撑运的同时,还向老一辈船工学唱渔民号子。叶祥富、翁定生两位老船工和我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他们是当时普陀地区唱渔民号子的高手,叶祥富论起辈分来还是我的同族兄长,他们非常喜欢我,教了我很多首渔民号子,成了我的师傅。在他们的指导之下,我很快学会了各种渔民号子,掌握了拔蓬号子、起锚号子、拉网号子、摇橹号子、提鱼号子、吊水号子、测水号子等多种渔民号子的唱法。每次工作累的时候,我们就唱几首渔民号子解乏。后来我当了船长,我会经常唱号子给大伙解闷。慢慢地,我唱得比两位师傅还要好,并且能够在众人中领唱,两位师傅表扬我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我这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在船上度过,几十年的风里来浪里去的船工生涯,长期生活、劳作在“无风三尺浪,有风浪过岗”的东海洋面上,我形成了豪爽、粗犷、开朗的性格,练就了健壮的体格,和与大海拼搏的胆魄,拥有了一副洪亮高亢的好嗓子,积累了深厚的唱功。我到了中年,打号子的技艺已经是炉火纯青,成为了舟山地区唱渔民号子的佼佼者,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肯定和喜爱。我唱的“六一”大号气势豪迈、用劲足,最有代表性。在普陀区举办的历届文化遗产日活动中,我带队表演渔民号子,并积极参加省、市、区不同规模的演出,获得了大大小小的各种奖项。

2006年9月,我受普陀区航海队队长胡牧邀请,参与中央四台《走遍中国》节目的摄制,在“绿眉毛”号仿古船上演唱渔民号子。20079月,我参加舟山市《寻找舟山渔民号子王》电视总决赛,获得风采奖。2009年,我被评为浙江省第一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2010年,我被舟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舟山渔民号子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11611,我带领渔民号子表演队参加了第六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式暨“吴越流风”传统音乐舞蹈精品汇演,荣获汇演优秀节目奖。2011629,我带领渔民号子表演队在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型群众献礼活动——“心中有爱献出来”全省总决赛中表演,荣获三等奖。2011711,我带领渔民号子表演队参加了在舟山市举行的中国航海日庆祝活动,为大会增添了浓郁的海洋韵味。

我记得在解放前后,渔村码头处处可以听见高亢奔放的渔民号子。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手工化捕鱼作业逐渐被机械化替代,繁重的劳动逐渐变得轻松,这导致渔民号子的生存空间日趋萎缩,濒临消亡;文革期间,由于受“左”倾思潮影响,渔民号子一度遭到禁止,几乎灭亡。直到改革开放,渔民号子才重现生机。

我从心底里热爱渔民号子,所以我把传唱舟山渔民号子作为毕生的事业。退休后,我积极开展舟山渔民号子的传承工作。20086月,“舟山渔民号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此我感到非常自豪。舟山市委、市政府把舟山渔民号子的抢救、保护工作列入重点议事日程,对渔民号子的保护传承提出了要求,并落实了一系列抢救保护措施,这让我看到了渔民号子发展的希望。

2007年以来,我在普陀区举办的渔民号子培训班中任教,并在普陀区职教中心渔民号子传承基地担任辅导老师。我多次配合普陀区文化部门以“非遗进校园”为载体,让非遗项目走进校园,向学生们现场传授技艺,让学生在了解民间优秀文化的同时,尽情享受参与民间非遗活动带来的快乐。

2012年初,我参加普陀区三年一次的“名师带徒”活动,正式收渔民号子爱好者蔡真、郭琳、陈光伟、马志明、张永华、张正武、徐国华等人为徒,毫无保留地向徒弟们传授渔民号子的唱法。徒弟们在年底考核时均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我的心里非常欢喜。

2012年1025,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始录制《舟山渔民号子》光盘。中心用专车把我接到舟山市文化馆的录音棚里录音。他们告诉我,制作这个光盘是为了进一步宣传渔民号子,提高社会各界的重视程度。我二话没说,花了一天的时间把我所会唱的渔民号子连同海岛民间小调都唱了出来。

现在,我虽然已经80多岁了,但是为了传承渔民号子,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我都会努力工作下去。我现在到普陀职教中心授课,看到学生们进步很大,号子的音律节奏都能唱出一点味道来了,打心眼里为他们感到高兴。我这一代会打渔民号子的人越来越少了,也越来越老了,就算还能打,也打不出像以前那样的劲道和气势来了。为了不让这么好的民间艺术失传,我盼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学唱渔民号子、传承渔民号子,让渔民号子世世代代传下去,发扬光大。

叶宽兴徒弟唱号子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