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27 3:05:30
作者:
沈云作,沈莹宝注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43

【作品原文】
文采风流五百年,
后贤讵必逊前贤。
井华老去冬花逝,
寂寞无人倍黯然。
【背景拓展】
盛泽虽是弹丸小镇,却有“黉宫(学校)蜚声”的美誉,历史上曾“人文蔚起,科第相望”,先后产生过二十四名进士、七十七名举人。
盛泽“文史之盛,权舆(起始、萌芽)于西村,发皇(发达、兴盛)乎孟硕”。史鉴(1434—1496),人称“西村先生”。他“博览群书,尤长于史,钱谷、水利之学问尤所深究”,时称吴中高士。卜舜年(1587—1620),字孟硕,是盛泽最负盛名的才子,他的著作颇丰,有《绿晓斋集》等行世,对盛泽后人影响极大。
入清后,又有“计甫草氏、史仲文氏、王任堂旭楼、杨辛甫、仲壬甫等风流儒雅先后辉映”。计东,字甫草,曾被史可法视为奇才。他云游四方,广交各地名士,“胸罗今古,才压俊英”,曾与各地名士结成“十郡大社”,传为文坛盛事。史善长,字仲文,“以诗名于时一,足迹半天下”。仲湘,字壬甫,“弱冠时,诗文已传播人口”。他收集“诸故旧”的诗作,编辑成《留爪集》。
至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李匏斋、沈蒙庐(即沈景修,著有《井华词笺集》)、施拥百、王冬花诸先生能文章,擅吟咏”,可谓人才辈出。
沈秋凡先生对盛泽的“文采风流五百年”深深怀念,因此发出了“井华老去冬花逝,寂寞无人倍黯然”的叹息。
【作者简介】
沈云,1864-1921,字秋凡,原籍浙江秀水(今嘉兴),生于盛泽。沈氏系王江泾望族,1860年为避兵祸,其父举家迁居盛泽。沈云先生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文学功底极深。曾先后受聘为郑氏小学和盛湖公学的教师。沈云还是南社的早期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