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0 3:49:38
作者:
孙惠芳
来源:
吴江通
【字 号:
】
点击量:12123
陆龟蒙
平望之名,取自“一望皆平”之意。说起平望,自然绕不开水光接天、烟波浩渺的莺脰湖了。
据史书记载,明清时期曾有“莺湖八景”之绝胜:平波夜月,殊胜晓钟,远帆归浦,驿楼览胜,烂溪野店,荻塘柳影,桑磬渔舍,元真仙迹。
平望莺湖以它柔媚旖旎的风光,引来无数文人墨客驻足观赏,让颜真卿、张籍、范成大、汤显祖等名士流连忘返,就连清朝两位有名的皇帝康熙、乾隆巡游至此,也诗情大发,对平望莺湖颇多溢美之词。
清朝诗人查慎行,浙江宁波人,金庸的祖先,也曾慕名到过平望,陶醉于莺湖的湖光山色,挥毫写下《临江仙》一词:“屈指邮亭刚第一,眼中长路三千。东风吹梦到江天。故乡桑苎外,无此好山川。”
莺湖八景之一
殊胜晓钟
过平林诗
唐 陆龟蒙
月落西林欲曙天,
莺湖风静水如烟。
前朝废寺无僧在,
犹有钟声警客船。
此诗初读感觉颇有张继《枫桥夜泊》的韵味,相同的时间、相近的地点、相似的钟声与客船:诗第一句就交代了时间———月落而天边曙光初现;第二句明确了地点———莺湖,风平浪静,烟波迷蒙。此时“平波夜月”的景象也许已经落幕,但诗人却听到了前朝遗弃的寺庙里忽然传来的一声又一声的钟声,声声敲在客人的心坎上,仿佛在倾诉着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落寞。明朝吴江才女叶小鸾的母亲沈宜修也写下了“钟声帆澹霭,寺影月青苍”的诗句(《暮春舟行夜泊莺湖望月》)。
宋治平四年,有僧名如信,云游四方,路过平望,见天光水色,风景幽静,就定居在此。不久又选取莺湖东一方圣土,创建寺宇,作僧众居住及讲道说法的场所。因寺院无名,被朝廷下令撤毁。后复得诏许,如信又在湖西重建。建中靖国元年,宰相蔡京经过平望,在寺院内,正遇如信弟子法升在书写《金光明经》,法升就向蔡京请赐寺名,蔡京回京后践约,奏赐额“殊胜”。
“殊胜晓钟”从古远的时代敲来,一路敲不尽如烟的往事,敲响在一位又一位过往的客人心中。如今,钟声依旧,每天早晨随着寺钟响起,人们的心灵也为之净化。平望实验小学中间的那幢教学楼,取名为“书晟楼”,“书晟”,取自“殊胜”谐音,就源于八景中的“殊胜晓钟”。“书晟楼”还有“得晟而书”之意,蕴含着平望学子将大书兴盛、光明的未来。
这首诗的作者陆龟蒙,曾隐居在吴江太湖边一个叫陆家港的小村庄里,陆家港是太湖七十二港中的一个,距离平望20公里左右。此地名传说与陆龟蒙有关。
有一天,他来到了这个小村庄,并在此暂作停留隐居。这位大名士一住进这小村庄,可不得了了。从此,留下隐士风流,佳话一段。这个并无陆姓的村庄为纪念他,更名为陆家港。
这里还有一个养鹅浜的小村庄,村中有条小得不起眼的河浜。传说陆龟蒙隐居在陆家港,经常为村民写信,但凡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村里人都会请先生写诗、题字、作对,而人们纷纷以送鹅的方式来回报。先生将鹅养在村口的一个小浜里。如此这般,先生天天在树荫下写字,天天在浜里洗笔,那些村民送来的白鹅下了水,回到岸上就成了黑鹅。如今“养鹅浜”的小地名,还时不时地在老人们口中传述。人们指着一处小河浜说,这是陆龟蒙从前养鹅的地方。
这里还有一座小桥,是甫里桥。桥本身不特别,是一座小巧的单孔平板直桥,重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始建年代无据可考。以前站在桥上可以望见美丽的太湖风光。在这座桥上刻有一副对联:万顷具区留禹迹,陆家甫里忆唐贤。禹迹是相传大禹曾在此治水,唐贤是陆龟蒙。这副桥上镌刻的楹联,似乎为这个村民口耳相传的美丽传说打上了更为真实可信的烙印!
也许诗人隐居于陆家港时,曾划着小舟慕名而来平望莺湖观赏游玩;也许是去往苏州的路上偶然路过此地,为莺湖湖景所动,留下了这首小诗。无意中,也为我们家乡留下了最宝贵的一笔———历史上最早的一首关于莺湖的古诗。
和陆家港的村民一样,“莺脰湖畔忆唐贤”!
莺湖八景之二
远帆归浦
莺湖
元 赵时远
莺去湖存事渺茫,
梵宫占断水云乡。
四周烟树画图阔,
六月桥亭风露凉。
远近征帆归别浦,
高低渔网挂斜阳。
翠微深处一声笛,
惊起眠沙白鹭行。
诗人赵时远元朝人,也有的认为是宋朝人,估计是夹于宋元之间改朝换代时,应和赵孟頫同时代人,说不定也是宋朝赵氏皇族的后裔呢!
这首七律对仗工整,意境悠远,画面优美,有如一幅散淡苍茫又意蕴悠长的水乡水墨图:莺湖传说渺茫,湖上寺院占断水乡,四周烟树广阔,桥亭风露夜凉。远近见归帆,高低晾渔网,深林一声竹笛,惊起白鹭成行。
《平望镇志》上面有一小段文字记载着它的概况:面积2.4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米左右。纳烂溪、頔塘来水积聚成湖,水甚清澈。宋嘉熙庚子年(1240年)大旱,莺脰湖底龟裂,还有废井街陌旧迹。
一个湖,因为有个婉转袅娜、有声有色的名字,就更加诗意了;一个湖,因为有着美丽奇特、土生土长的传说,就愈发罩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关于莺湖,当地老百姓口中流传着很多情节跌宕色彩离奇的有趣传说:
莺湖的名称如何得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此湖以其形似莺的脰(脖子)而得名。二说,此湖也名莺斗湖,传说这里原是一片旱地,两只神莺在此相斗,陷下去而成了湖。故有诗的首句“莺去湖存事渺茫”一说。
另外,近千年深厚的文化积淀,也赋予了莺湖神秘的色彩,演绎出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无数,老百姓口中流传着金睛银鱼、金猴大败倭寇、渔民打捞金项链等故事:
据说,有位渔民到莺脰湖捕鱼,撒下鱼网,结果捞到了一段金项链,神奇的是,这条金项链怎么拉也拉不尽。这可喜坏了那位渔夫,贪心的他不停地捞啊捞啊,从早捞到了晚,金项链装满了小小的渔船,他还不罢手,结果小船承受不了重量而沉入河中,贪得无厌的他最终也一起沉入湖中,落得人财两空的结局。
还有一个金孩脚踩梅花桩,打败石猴,把倭寇赶出了莺脰湖的民间故事:明代,倭寇侵扰吴江县,在平望莺湖当中的平波台,利用豢养的石猴张榜摆擂台,扬言若胜了石猴,就撤卡离境。石猴产于非洲原始丛林,体型高大,性情凶悍,一声长嘶似山呼海啸,令人毛骨悚然。有几个血气方刚的青年人去比武,都负伤累累而归。众人望而却步。倭寇见无人敢较量,气焰嚣张,在地方上滥施淫威。当时有一个顽皮儿童,全身生毛似金猴,众人谑称“金孩”。金孩只身撕榜打擂台,决心除石猴为乡亲吐气。这一天,金孩从岸边踩左右梅花桩各30根跃上平波台。登上台后,金孩先以守为攻,以柔克刚,使石猴想逞威却无隙可钻,恶火攻心而欲发不能,嗷嗷嘶叫。金孩见时机成熟,向石猴扔了几只鲜桃,又从腰间抽下绸带挥舞。石猴口吃甜桃,学步跳舞得意忘形。金孩趁其不备,把绸带绕一个“捉狗结”,套住石猴头颈,用力紧勒。瞬时,石猴四肢乱蹬,气绝而亡。倭寇见败,狼狈逃遁。因此当地百姓也叫平波台为平倭台。
莺湖八景之三———
元真仙迹
莺湖八景中,烟波浩渺的莺湖中,浮于水面的小小平波台,也许最具有浪漫瑰丽色彩了:金孩抗倭的故事,使烟雾迷蒙的水汽中更蒸腾着一股壮怀激烈的豪气;而莺湖八景中关于“元真仙迹”的传说,使千年以来的莺湖,流动着仙气,蒙上了道家的神秘气息。千百年来,无数后人前来平波台,流连于湖光水色之间,凭吊怀念张志和,听道悟道,赋诗抒怀,希冀能沾点莺湖的灵气与仙气。这就包括平望本地女诗人吴琼仙:
莺脰湖词四首
(其一)
清 吴琼仙
湖光十里碧粼粼,
蟹舍渔庄自在身,
细雨斜风归亦好,
平波台上问仙人。
吴琼仙,即袁枚大才子的一位非常出色的女弟子,包括她丈夫与公公,都和袁枚走得相当近。
吴琼仙,清朝人,生于1768年,卒于1803年,天才早逝。字子佩,一字或号珊珊。翰林院待诏徐达源(邻镇黎里人)妻。嗜吟咏,著有《写韵楼诗集》、《双巢翡翠阁小札》。吴琼仙在丈夫徐达源入京城时曾倾心赠言:“门深似海,戴安道非曳裾之人;米贵如珠,白居易岂长安之客?望早归之。”此等见识,也属女中豪杰了。幸运的是,夫妇诗趣相投,同声耦歌,穷日分夜,甚为相得。
袁枚曾经自吴地一带游访时,为吴琼仙之才所动。袁枚在他的《随园诗话补遗》中大赞琼仙:“吴江徐君星标善奕秋之技,予既为铭墓,其子山民达源、媳吴珊珊琼仙俱工诗。”
琼仙还擅长绘画,犹喜摹写花鸟。可惜,死时只有36岁。死后,曾刻其画像、诗篇于石上,筑于平望莺脰湖中的平波台上,供后人瞻仰。不知现在还能否找到女诗人的遗迹?
吴琼仙这首莺脰湖诗是四首中的一首,前两句写景,赞美了湖光十里的美景;后两句抒情,敏感者能联想到张志和的《渔歌子》中“斜风细雨不须归”之句,诗中的“仙人”就指张志和。据说张志和在这里得道成仙,《神仙传》专门为他作传,称他为“元真子”,因此留下了“元真仙迹”的古迹。
据张志和年谱记载:大历九年(774)冬十二月,张志和43岁。张志和在湖州东平望驿莺脰湖,因酒醉溺水而逝。
但后人逐渐将其演绎成了张真人得道升天的美丽传说。宋张君房编辑的《云笈七签》、宋李昉等编辑的《太平广记》、南唐沈汾的《续仙传》都有记载说:“真卿东游平望驿,志和酒酣,为水戏,铺席于水上独坐,饮酌笑咏,其席来去迟速,如刺舟声,复有云鹤随覆其上,真卿亲宾参佐观者,莫不惊异,寻于水上挥手,以谢真卿,上升而去。”此出世场景,极尽铺陈之能事与想象之丰富,将志和成仙的情景渲染得神奇瑰丽,富有浓厚的道教色彩。
上天为两位耀世千年的人物,安排的生离死别的戏场,竟然就在我们身边的这个普普通通的湖中。
又说,张志和的哥哥曾到此为看淡功名、鱼樵泛舟的弟弟招魂,写下了“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桧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的词,词里充满了兄长的叮咛关怀之意。
张志和留给莺湖的传说,让后人说了又说,写了又写。清王藻留诗伤古:“自去烟波钓徒后,何人占断水云乡?”连那享不尽荣华富贵的乾隆皇帝,也来凑热闹,路过莺湖时写诗说:“此间谁是相宜者,闻道前人有志和。”
莺湖八景之四———
溪桥野店
莺脰湖浩浩荡荡,渺无涯际,西连湖州由页塘,太湖之水和天目之水汇合而来;东接烂溪,北通大运河,往来樯帆不断,落日余晖之中,片片归帆,络绎不绝。
离平望镇有三里地的烂溪之上,曾有一座古桥,叫竺光桥,因横跨烂溪,也叫溪桥。因烂溪相隔莺脰湖,到平望镇上,交通不便,出市维艰。因此,便有人在此设摊叫卖,渐渐,茶店酒肆也应运而生,小村子也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集市了。也因此,逐渐形成了莺湖八景之一———“溪桥野店”:
烂溪
宋 宋伯仁
几家篱落傍溪居,
只看青山尽自如。
隔岸有桥多卖酒,
小篮无处不提鱼。
细读此诗,感觉宋朝的溪桥一带,老百姓生活富足安逸,其乐融融,颇有世外桃源的况味———
湖上美景如画,诗中融合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的元素———小桥流水人家。远处湖面上鱼帆点点,水天相接处,青山隐约。溪桥边,篱落疏疏一径深,虽只数间矮屋,但茶幌招展,酒幔飘扬,酒肆林立。“溪桥野店”尽管简陋,门前对联“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着实吸引了来往人群。过往客人在酒店小驻片刻,让醉人的酒香驱散旅途的疲惫,可谓情意绵长。湖中水产丰富,当地百姓赶集时,人人手挎菜篮,篮中的鱼儿活蹦乱跳,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溪桥西侧原有一片傍湖滩地,岸柳成荫,绿草如茵,是绝妙的休息之地,有茅屋野店,或饮酒闲谈,或坐地远眺,波光水色,领略莺脰湖胜景亦是人间快事。
特别是在傍晚,涉足溪边,湖面宽广,碧波澄清,晚霞斜照,心旷神怡。极目远望,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波光粼粼,帆影点点,有诗为证:“水阔天空飞落晖,征帆片片逐风归。一湾疏树烟初晚,两岸人家半掩扉。”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春雨潇潇、杏花盛开的时节,“溪桥野店”更是生意兴隆。客人进入酒店,顿觉怡荡的春风,婀娜多姿的杏花,香气扑满店中;坐在垆边卖酒的姑娘,捧出新酿制的美酒,劝客品尝;独坐小酌的客人,迷恋着这对岸的出墙红杏,迷恋着拱桥中的莺啼燕语。杏花红红,莺啼声声,天色濛濛、酒香郁郁,怎么不令人陶醉。
烂溪,在以前,是人文荟萃的地方,所谓人杰地灵也。名人因烂溪的灵气而生,烂溪也因名人而名声在外:
鲁迅,姓周,大家都知道他是浙江绍兴人,可大家都不知道,他还和平望烂溪有着血脉相连的渊源呢!鲁迅的祖先早先居住在烂溪一带。烂溪周家,是当时的望族,绍兴周家就是从这里搬迁过去的。明时有一高官叫周用,弘治十五年进士,累官至吏部尚书,曾写有《烂溪》一诗,描绘了家乡烂溪的景象:“我屋城南隅,密近清溪流。日薄野树乱,沙细群鱼游。时时问亲戚,泛泛行虚舟。平地望一雨,深竹鸣双鸠。农事贵及时,实与公私谋。长官尚平恕,缓征待兹秋。”
翰林院检讨潘耒,是顾炎武的弟子,居烂溪遂初堂,后有诗集即名《遂初堂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烂溪人在湖水里打捞着生活食粮。他们的命运,与水紧紧地相贴在一起。烂溪不仅是鱼米之乡,而且盛产珍珠。王叔承中秋夜在烂溪草堂观采珠看到的是:“采来溪蚌大如斗,明珠历历开光辉……溪蚌开明月,吴珠出素秋。”隆庆时,江南大旱又毒热,不少人都渴死于乡。烂溪人因盛产蚌珠而幸免于难。烂溪的蚌珠,有径寸夜光者,有五色圆走盘者,乡人后卖出换得米粮,甚至卖到了国外。
明朝吴江人王叔承,早年弃举子业。诗极为王世贞兄弟所称赞。他性嗜酒,常醉。有一次,他泛太湖到吴江归烂溪,在溪桥酒店狂饮,留下诗《泛太湖至吴江归烂溪一路桃花盛开纪兴》:“一枕波涛浸客梦,满船风雨出口门。囊中尚有鱼虾直,好问吴姬绿酒中。千岩古树几浮槎,数尽寒英起暮霞。百折清溪归亦好,五湖春水遍桃花。”
莺湖八景之五
荻塘柳影
舟过荻塘
宋 沈与求
野航春入荻芽塘,
远意相传接渺茫。
落日一篙桃叶渡,
薰风十里藕花香。
荻塘河,一条紧傍318国道由西向东与之平行的运河,全长约60余公里。它跨过江浙两地,东起平望,和流经平望镇的太浦河与京杭大运河相通;西自湖州,城东二里桥起,途径升山、织里、南浔。荻塘河历史久远,据史书记载,该段河道于东晋永和年间由吴兴太守殷康所开,因河道两岸盛开芦花,故名“荻塘”;唐贞元八年湖州刺史于頔,率领民众,重修荻塘,民颂其德,改名頔塘,古頔塘上不仅有凉亭、拱桥,还有纤夫拉纤的古纤道。明万历年间,知府陈幼学改土塘为石塘。民国十一年(1922年),地方绅士筹资重建石塘。建国后,又几经修缮。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荻塘帆影”亦为古代吴兴(即现湖州市)的十景之一。
平望是江浙沪交通要冲,去往湖州方向,如果走水路,必然“舟过荻塘”。荻塘河两岸,一路风景绮丽,连绵不绝,舟行水上,犹如一幅幅江南风光之画卷扑面而来:翠绿的荻苇,两岸垂杨依依,悠悠不尽的碧水,依偎着一望无尽的塘路,纠缠着无边无际的田园,令人视野开阔、情意绵绵。过往文人墨客,一路欣赏着荻塘美景,自然会留下不少诗词佳篇与精彩的故事。
唐代僧侣皎然以文会友,画舸在頔塘中悠悠然而行,他观赏着如菊的寒花、如枫的霜叶,感受着纷纷的萤影、切切的虫声,“心闲清静依禅寂,兴逸纵横问句章。”
明徐师曾寒居頔塘,读书之余,“每乘野艇荠鲈脍,闲旁篷窗数雁行”,感受着“霜露相鲜秋寂寂,水天交映晚苍苍”,向友人发出了“何时能跃西塘马,长忆伊人水一方”的情感。
这里因交通位置的重要,既是温柔富贵之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年曾战事不断,吴越战争时,荻塘河畔曾经战马奔腾,硝烟弥漫。太平盛世,这里堤岸宽畅平坦,直达湖州,有邮差信使奔马来往,络绎不绝。这里成了江南泽国少有的驰骋之地,“荻塘跃马”成了这一带少有的豪气冲天之景象,有竹枝词唱道:“吴越分疆通此湖,萧萧驿路戌烟多。闲来好倩丹青手,绘得寒塘战马图。”
宋代诗人沈与求的这首诗,描绘了荻塘一带的美丽风光,芦荻初芽,春临荻塘,夕阳在山,碧波荡漾,荷香十里,村歌互答,丰收在望,怡然自得,仿佛王维笔下辋川风光,像是孟浩然诗中故人农庄。但是,诗中的“远意”一词点明此诗有寄托。那么,诗人是怎样通过舟过荻塘时所见的景象来写“远意”的呢?首先要弄清“远意”是什么。
沈与求(公元1086年至1137年),字必先,湖州德清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元年,卒于高宗绍兴七年,年52岁。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登进士第。金人入寇,赞高宗亲征。累进知枢密院事。卒,谥忠敏。诗人生于北宋与南宋过渡时期,国家动荡,山河分裂,朝廷中形成主战派与求和派两股势力,沈与求是个坚决的主战派,他与抗金名将张浚有来往,但他的主张肯定与昏君奸佞不合拍,难以在朝廷立足,退隐便是最好的一条路。也许,诗人乘船路过此地,想起这里曾经是英雄豪杰挥戈鏖战之地,可如今却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眼见着祖国北部大片河山落入敌手,自然长吁短叹、心痛不已。诗人又看到这里民风淳朴、景色明媚,于是产生了归隐之心,借这诗景寄托深刻用意,意在说自己“归去来兮”,“胡不归”?!
莺湖八景之六———桑磐渔舍
平望,水产丰富,渔业兴旺,当地很多人以打鱼为生。同时这一带自古盛产丝绸,紧邻的盛泽镇就是全国著名的“绸都”。当地老百姓多以种植桑树养蚕为主,乡村田野,除了水稻田之外,多数是连绵不绝的桑树田了。清乾隆皇帝就有“泽满鱼虾船作市,地多桑柘树成阴”的诗句,形象地概括了我们这里最常见的景象。
“桑磐渔舍”自然也就成了莺湖八景之一了:
桑磐渔舍
无名氏
桑村正迩湖之浒,
茅屋连云住渔夫。
家家活计在鱼虾,
斜日腥风生网罟。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查找了很多资料,都无法确证,无奈之下,只好暂时冠以“无名氏”了。
诗中有几个字,需要梳理一下,以排除阅读的障碍。
“迩”,读“ěr”, “闻名遐迩”的“迩”, “近”的意思。
“浒”,读“hǔ”, “水边”的意思。
第一句“桑村正迩湖之浒”交代了莺湖边有桑地,桑村紧靠湖岸,这正是水乡农村的风貌特征。
诗中还有最后一个字“罟”,这是个生僻字,大家都没见过,从“网”“古”声, “罟”字读“gǔ”, 《说文》中解释为“罟,网也。”
花草茸茸,竹树葱郁,几片茅屋,笼蔽门户,鸡犬相闻,竹篱渔网。桑磐村上,树丛湖畔居住着十余人家,以蚕桑捕鱼为业,生涯全仗在这十里烟波。
桑磐,原是一个村落的名字,在平望莺湖南滨。据说村上曾有个巨大的桑磐泉,巨潭净滑无泥,水面方圆二三丈,洄漩清澈。此泉上涌如铁锅内烹水,泉眼四散,汲取它不仅味甚甘洌,而且每担比一般湖水重六斤。当地人用此泉酿酒,酒特别醇浓,相传茶圣陆羽和颜真卿、张志和三人为好友,他游玩平望时曾在此品泉。
桑磐村最热闹最有趣的时节是春潮鱼汛。春水盎盎,鱼抢新水,调皮地涌上湖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使人从心底漾起丰收之情。我们品过“元真仙迹”,可以想象:在皓月当空时,渔歌互答,载月而归,若风雨晦瞑,玉浪琼涛,孤舟蓑笠,独钓寒江,则是一派渔家景象。
听人说,桑磐村上,曾有古色古香的金城王庙,石鼎形如磐石,口围二尺五寸,边界高一尺一寸,底平无足。四面雕佛像莲花,并有阴阳镌刻,记有宋代重修字样。庙内红豆、金橘、牡丹三种奇花异果,吸引了过往来客。
其实,这庙宇是当地渔民祈福之处,曾给桑磐带来了福音,每当出湖时分,人们总要来此祈祷一番,救济金神灵保佑平安丰收。
桑磐人安居乐业,“总道此处堪避世,桃源空向画图看”,“惟将觞咏共赓酬,却笑人寰徒攘攘”,“尽有桃花源趣,还连处士家”。不少人求学在外地,晚年却不忘归隐桑磐。宋代孙锐,他世居桑磐村,咸淳十年登进士,佥判江西卢州,后来宋亡,就隐居桑磐村,自号“桑磐野老”。戚勋,是明朝桑磐村人,少有才华,明亡,清入关后,就闭门教授,不复应试,不愿为满清鞑虏效劳,聚有一百多名弟子。晚年隐居桑磐村,以吟咏自乐,清真闲淡得陶杜之遗风。
桑磐村,江南的一个普通的小乡村,却犹如世外桃源,人们闲居此地,养蚕捕鱼,时闻欸乃声,具有一种特别的神韵。
莺湖八景之七———平波夜月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回目是《名士大宴莺脰湖,侠客虚设人头会》,描写了8位名士游平望莺脰湖的情景:两边船上点起五六十盏羊角灯,映着月色湖光,照耀如同白日,一派乐声大作,在空阔处更觉得响亮,声闻十余里。两边岸上的人,望若神仙,谁人不羡?———真是满目风景醉客船!
书中所写乃平望莺湖八景之一———“平波夜月”。此景闻名遐迩,引来无数文人墨客驻足观赏,兴致勃勃挥毫留下赞美平波夜月的诗词。
暮春舟行夜泊莺湖望月
明 沈宜修
掩映桃花醉,
参差菜陌香。
钟声帆澹霭,
寺影月青苍。
诗人沈宜修(1590—1635)字宛君,江苏吴江人。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就成长于一个“一门风雅,人才济济”的大家族中。她为著名文学家沈璟之侄女,明末文学家叶绍袁之妻。她的子侄个个成龙成凤,她的父辈人人声名在外。她本人在这样的家族中从小耳濡目染,再加上聪颖好学,才智过人,因此也是才智超群,工画山水,能诗善词,著有诗集《鹂吹》,收录800余首诗。值得一提的是,其五女八男均有文采:长女叶纨纨、次女叶小纨、三女叶小鸾、五女叶小繁、三儿媳沈宪英均工诗词,并著有诗集。尤以叶小纨、叶小鸾文名最盛。著名的诗论家叶燮是她的第六子。这样一个文人荟萃的大家族是每位成员的骄傲。1636年,叶绍袁将爱妻和子女的作品编成历代家族史上少有的《午梦堂集》,流芳后世。
好读书的沈宜修,但凡有空闲的时候,喜欢博览群书,经史词赋,过目即终身不忘。又喜作诗填词,其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构思新颖,颇具少女气,见者无不赞其有谢道韫之风。本人才华横溢,丈夫家学深厚,门当户对,夫妻琴瑟和谐,志趣相投。下面又有一群风华绝代才情横溢的儿女,他们夫妻二人正当壮年,这样一个融融乐乐、慈亲友爱的大家庭,玉树芳庭、书香满室,弥漫着文艺的氛围,又怎能不快乐呢?清朝文学家张潮曾云:“值太平世,生湖山郡;官长廉静,家道优裕;娶妇贤淑,生子聪慧。人生如此,可云全福。”用来描述这时的叶家生活,可谓至当。死时“婢女哭于室,僮仆哭于庭,市贩哭于市,村妪、农父哭于野,几于舂不相、巷不歌矣”。
再看这首诗,诗题很长,但交代清楚:时间在“暮春”之“夜”,地点在“莺湖”,事情是“舟行夜泊”,然后“望月”。诗中所写,意象万千,风情万种,诗人运用多种感官描摹了莺湖望月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水乡桃花醉人,乡野菜垄夹杂着泥土的清香;远处,钟声悠远,江上雾霭笼罩,烟波迷茫,帆船点点;岸上,寺影隐约,轮廓初现,更显神秘;皎皎明月,高悬皓空,月色青苍,倒映水中,静影沉璧。此情此景,虽没有吴敬梓笔下热闹,但更是水乡夜月的真实面目,平静朦胧,清新典雅。
莺脰湖中水泊天,平波台上柳如烟。在凉风习习的夜晚,徜徉于平波台上,此时夜幕低垂,水天凝碧,水轮忽现,皓魄呈空,浮光耀金。如若荡舟湖面,水天一色,烟雾迷蒙,使人心开目明,飘飘然有出尘之想。历代名人经过此地,看到此景,留下了诗篇无数。
早在五代时,最后一位吴越王钱俶,励精图治,舟过平望莺湖,好吟咏的他于是诗兴大发,留下了“宵征还有兴,皎皎玉轮圆”的诗句。
宋朝的杨万里,冬天大雪,夜泊平望,打更之声不绝,犬吠之声入耳,有感而发,写下《平望夜景》一首:“二冬冬,三当当,夜泊平望更点长。新月无光湖有光,昨宵一雪今宵霜,犬吠两岸皈人忙。”
宋朝马思道八月中秋过平望,与莺湖主人一起在夕阳坠影、明月浮光时跫然出户,携琴命觞。“邀姮娥于清府,访冯夷于沧浪,驾兰舟以夷犹,据篷席而慨慷”,歌咏以陶情,酣酒以适意。
清朝出生于吴江南麻的文人钮琇,在平波台上发出“楼台如梦夜如年,凉露泻银蟾”的词句;曾发出“平波台上问仙人”之慨的女诗人吴琼仙,也有“近水人家先得月,垂杨时节未闻莺”的佳句……
月半之时,大家会去莺湖欣赏明月吗?
莺湖八景之八
———驿楼览胜
平望驿道
元 萨都剌
左带吴淞右五湖,人家笑语隔菰蒲。
风涛不动鱼龙国,烟雨翻成水墨图。
越客卧吹船上笛,吴姬多倚水边垆。
鉴湖道士如招隐,一曲他年得赐无?
元朝诗人不多,后人曾推崇萨都剌为“有元一代词人之冠”。
唐朝在平望设置驿亭以后,长堤的旁边民居稍集,南来北往的人也开始有憩足之所。平望驿也就名声在外。
唐代文学家张祜途经平望,写有《平望驿》诗,发出了“何堪秋草色,到处重离群”的感慨。
唐末文学家罗隐凭栏远眺,倾听吴歌,情趣倍增,欣然命笔《秋日泊平望驿寄太常裴郎中》。
“画船如山水上奔,小船似鸭避湖滨。红旗清盖鸣钲处,都是迎来送往人。”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路过平望驿楼时眼中热闹繁华之景。
与萨都剌同时代的元朝的张观,经过平望,写下《过平望》一首,“驿路三千客,春风十里萍。逢山青未了,回首又长亭。”
清代诗人查慎行,是写过《射雕英雄传》等著名武打小说作家金庸的祖先,在平望驿楼上,极目远望,吟出了《临江仙》词:“两岸菰蒲闻笑语,人家只隔轻烟。……故乡桑苎外,无此好山川。”
清朝皇帝爱新觉罗·弘历路过此地,好“到此一游”的他自然也少不了挥毫吟诗,留下了一首《平望》诗:“景霁风微湖似镜,轻帆十里畅人心。楼台远近称吴望,老幼扶携渐越音。泽满鱼虾船作市,地多桑柘树成阴。吾民庶矣思藏富,惟有祈年志倍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