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江记忆 >> 历史琐记 >> 吴江的宋桥

吴江的宋桥

2022/6/25 3:01:05    作者:  芜晨 来源:  吴江通    【字 号:  】   点击量:1494

  地处苏杭之间的吴江是水的国度,也是桥的世界,至今尚存有各类古石桥200余座,其中东庙桥、思本桥、香花桥为宋代时所建造,这在江南各地中是颇为少见的。

  东庙桥 如意寄予吉祥

  东庙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太湖之滨的七都镇。该桥建于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梁式三孔,东西走向,全长21.5米,中宽2.1米,堍宽2.75米,高4.31米,中孔跨度为4.6米。全桥除民国年间增置花岗石栏石、望柱外,其他均由初建时的武康石构筑。武康石也叫紫石,石面布有细小的蜂窝眼,颜色深赤,原产于浙江省武康(已于1958年并入德清县)。宋代及元代时,江南一带常用这种石头来造桥,东庙桥上的大部分构件为此石,可佐证其最初建造年代确实是在宋代。同邑吴国良先生对古桥深有研究,他对东庙桥的构造技术曾作了细致的描述:该桥的“底盘石和排柱浑厚稳重,排柱与横系石平接严密,受力匀称,三孔桥面架设六根石梁,石梁间铺设石板。每根石梁都是两端为31厘米,中间增至51厘米,外侧又凿成弧形,这不仅可增大压力,减少受拉力,而且使得整个桥面略成拱形……石梁之下的长系石上尚有四个直径为18厘米的半月形孔,此乃建桥时安置托木所用。”东庙桥不仅历史悠久,其雕刻艺术也颇为精湛。桥次孔石梁边端分别刻有四朵形状各异的如意云。这图案为“八宝纹”之一。所谓“八宝纹”,即是指双胜、金锭、火珠、万卷书、犀角、双犀角、珊瑚枝和如意云。桥上刻上如意云图案,寓意吉祥,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给古朴的东庙桥增添了些许飘逸的气息。

  思本桥 诗人叶茵施善举

  思本桥俗名思汾桥,拱形单孔,东西走向,坐落在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兴村辽浜。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该桥由宋代叶茵建造。叶茵是南宋宝祜年间(12531258)有名的诗人,他在崇文好诗的同时乐于善举,曾为里中修建多座桥梁,思本桥即是其中之一。思本桥全长22.5米,中宽1.85米,全由武康石筑成,拱券以全拱并列法砌置。该桥桥孔的高度为4.5米,桥高为9米,两者之比正好是一比二,因此,桥孔与水中的倒影相接,为一个标准的整圆。来到思本桥下,只见石级上长满了一种名叫络石的绿色藤蔓,只留出中间一条细细的桥路,看来这是行人踩出来的。据当地人说,以前,这藤蔓攀满了整座桥梁,远远望去仿佛是一条苍龙横卧在碧波之上,桥上未置栏石,走在狭狭的桥顶上,浓浓野趣油然而生。桥西堍,竹林翠绿,芦苇青青;桥东堍,瓜果累累,水杉挺立,一派田园风光。举目而望,镌有花纹的桥梁在灿阳的映照下,透射着古朴逸秀的色彩,一株苍翠的枸杞从石缝里伸展出来,枝上的颗颗小红果点缀着紫色的桥身,煞是好看。撩开桥堍下的树枝花草,只见竖有一块石碑,上面的文字映入了眼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思本桥”。

  香花桥 麒麟寺曾香火旺

  吴江的另一座宋代桥梁———香花桥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震泽镇龙降桥村,其形制与七都的东庙桥相仿,也为梁式三孔,但形体稍小,未设栏石,完好程度也差一些,全桥主要构件,如排柱、石梁多为武康石,石梁之间的石板和两桥台夹杂一些青石、花岗石,留有后代修缮的痕迹。香花桥在当地呼为“香火桥”,其正名和俗称都与佛事有关。“香花”与“供养”连之,乃是佛教的一种礼敬仪式,而“香火”,指香与灯火,为供奉佛前之物。据当地人说,以前香花桥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南有南港,北有北港,两港西接徐家漾,流至东边合二为一,构成了一个独脚圩。圩头有一寺院,名为麒麟寺,当时香火颇旺,寺院里的和尚为方便香客进香,用香客所捐的香火钱建造了此桥。如今,寺院没有了,但寺院建造的桥已历七八百年了,依然安稳地躺卧在绿水之上。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