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江记忆 >> 历史琐记 >> 吴门琴瑟 越苑婆娑——散落于吴江各地的对联选注

吴门琴瑟 越苑婆娑

散落于吴江各地的对联选注

2024/9/10 3:08:38    作者:  陈志强 来源:  吴江通    【字 号:  】   点击量:41430

  同里北入口石牌楼

  冷家浜畔古音绕,犹闻昔日临安喜报;

  贴水园中琼阁开,争睹今朝同里秀姿。

  (据清乾隆《吴江县志》、嘉庆《同里志》等记载,同里人魏汝贤南宋淳祐四年(1244)得中状元,吴江知县李椿遂在同里冷家浜和吴江学宫左侧立状元坊;明洪武三年(1370)吴江知县孔克中在学宫左侧重立状元坊;2012年同里镇又重立状元石牌楼。此联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吴江区文联主席孙俊良书写。)

  黎里东入口

  揽胜桥边听吴门琴瑟;

  梨花村里睹越苑婆娑。

  (揽胜桥:在黎里镇东,原为三孔石桥,后遭损坏,2013年,当地政府改建为一座十三孔仿古桥;梨花村:为黎里的古名。)

  湖荡扬波,和黎川传说;

  宅园焕景,映闾巷帜幡。

  (湖荡:指禊湖、揽桥荡等黎里湖荡;宅园:指柳亚子旧居、端本园等黎里古建筑;焕景:焕发光辉。以上两联由黎里籍著名书画家马伯乐书写。)

  黎里揽胜桥

  南向:

  一泓碧水,波穿玉螮十三拱;

  两岸绿杨,枝映黎川千万家。

  (一泓碧水:指揽桥荡;玉螮:喻指揽胜桥;黎川:黎里的别名。南向两联由黎里书法家孙荣观书写。)

  昔日溉翁逢阻叹;

  今朝嘉客过虹欢。

  (溉翁:叶树枚(17671824),字云裁〈一作云栽〉,又字条生,号改吟,晚号溉翁。清吴江黎里人,叶绅裔孙,以工诗负盛名,有《改吟斋诗》、《改吟斋集》等。据载,当年他拜访挚友徐达源后返家,因风雪受阻于揽胜桥,遂作诗感叹:“此是家乡非客里,风波也受一宵愁。”)

  北向:

  揽胜桥边,夙昔广传蛇鹤事;

  梨花村里,如今喜迓乐游人。

  (蛇鹤事:传说黎里、芦墟两地相连,黎里地形像蛇,芦墟地形像鹤,为保两全,黎里造揽桥为弓,建中立阁为箭,以使鹤不敢鸣,蛇也不游。北向两联由黎里书法家陈九奇书写。)

  高阁临风吹玉树;

  揽桥积雪映蓬门。

  (联以黎川八景之一的“揽桥残雪”之意境而拟;高阁:指揽桥之西的中立阁;蓬门:百姓人家。)

  黎里迎恩坊

  喜报声中霞被黼黻;

  梯云桥畔波映簪缨。

  (迎恩坊:在黎里梯云桥西北堍;联切合黎里古代科举盛况;被:古同披。)

  黎里大陵桥

  河干已遁陵丘影;

  圯畔犹闻钟鼓声。

  (大陵桥:跨黎里镇西市河,南北走向,梁式三孔,俗称庙桥,初建无考,明成化十三年(1477)重建,清乾隆四十年(1775)又重建,后遭损坏,2014年,当地政府按原貌修复;河:指黎里市河;干:水边;遁:消失;陵丘:大丘、大阜,传说大陵桥附近市河边上原有一座大丘;圯:桥;钟鼓:寓道教场所的钟、鼓二楼,大陵桥南北两堍原有全真道院、财神庙和周宫傅祠,现全真道院石柱尚存,周宫傅祠已修缮一新。另钟鼓之声也指大陵桥北侧的禊湖道院。)

  近观南北双庙峙;

  遥望东西众虹垂。

  (双庙:大陵桥南北两堍原有全真道院和财神庙这“双庙”;众虹:大陵桥东西两侧有鼎新桥、登瀛桥、进登桥和明月桥等众多桥梁。)

  盛泽红梨园石牌楼

  遥想当年司马盛斌,筑寨屯兵围土造田,三吴两浙传佳话;

  喜看今日绸都儿女,抽丝剥茧织云绣锦,四海五洲扬美名。

  (红梨园:在盛泽旧十景之一的“红梨晚渡”附近,于2001年秋天开园,园中亭台楼阁参差错落,小桥长廊曲折逶迤,尚有一条名为“红梨舫”的巨型画舫停浮在宽阔的水面上;上联追述盛泽的历史由来。据方志载,三国赤乌三年(240),司马盛斌在青草滩至野和溪(即黄家溪)一带筑圩造田屯兵,后人称盛斌屯兵故址为盛寨,因该地西濒大水,寨又转为泽,于是盛泽之名便沿袭至今。)

  红梨渡畔万机争响,融圆明钟韵;

  绿晓庄前众贾纷来,涌华夏绸潮。

  (红梨渡:俗称俞家渡,在盛泽镇区西北桥北荡畔,即今红梨园附近,相传明代巨富沈万三曾植万株红梨树于此地而故名;圆明:指圆明禅寺,一作白马寺,故址在今红梨园南侧,宋代乾德年间(963968)由僧月觉所建,后历代均有修建。1941年,寺内之钟为日寇所夺,寺亦被毁。以前,盛湖八景之一的“圆明晓钟”即在此处;绿晓庄:即绿晓斋,在盛泽中和桥东桥堍,当时为明代诸生卜舜年居住之地。卜舜年为盛泽历史上著名才子,英年早逝,当地人为纪念他,将盛湖别称为舜湖,其地绿晓斋被称为绿晓庄。)

  绸府白龙桥,桥贯三江水,水光潋滟晴方好;

  梨园锦绣塔,塔迎八面风,风景妖娆雨亦奇。

  (联用顶针手法制成;后半联在内容上以苏东坡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化成;三江:泛指白龙桥周围之水;梨园:指红梨园;锦绣塔:为红梨园中的一座宝塔。)

  五聚鲈舜川鲫,鲈鲫千条翻碧浪;

  四乡丝盛泽绸,丝绸万匹放韶光。

  (五聚:盛泽东白漾西受市河水,南受东秀桥、东泾桥水,西北受柏家桥水,东北汇带福桥水,故称其形势为“五聚”;舜川:盛泽的别称。联用回复手法。)

  盛泽镜湖园鸿运桥

  镜波跃鲤穿环去;

  画舫载香掀浪来。

  (镜湖园:盛泽镇政府在镇近郊南修建,于2002年秋天开园。该园占地500余亩,水面面积约占三分之一,园内池水涟涟,亭阁错落,山石嶙峋,更有桃园、梨园、竹园、葡萄园等各种生态观光园区散布其中;镜:既取自镜湖园之“镜”,也取自碧水如镜之“镜”;跃鲤:鲤鱼跳龙门,切合桥名“鸿运”。)

  盛泽镜湖园镜湖堂

  堂畔桂香飘十里;

  阁前柳影映双亭。

  (桂香:镜湖堂处在桂花岛上;阁:指园中的镜园阁;双亭,指玉立于湖岸上的双亭。)

  震泽王锡阐纪念馆

  枕经藉史,纵观今古,锡华章与当世;

  推步验天,博采中西,阐新法于后人。

  (王锡阐:我国明末清初之际著名天文学家,字寅旭,号晓庵,又号余不、天同一生,吴江震泽镇人。1998年秋天,即王锡阐诞生370周年之际,其墓东侧原有的王贤祠被辟为“王锡阐纪念馆”;联嵌王锡阐之名。此联由费师夷、周德华合作撰制;由震泽籍著名美术家黄钟骏书写。)

  松陵顾野王纪念馆(顾公庙)石牌坊

  人传震泽岸边喝潮水;

  史载听江轩里制玉篇。

  (顾野王纪念馆〈顾公庙〉:坐落在吴江城区三里桥东堍,顾野王为松陵籍南朝梁陈间文字训诂学家,据清乾隆《吴江县志》载,顾公庙位于吴江北门外三里桥东,初建无考,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改建,后历经沧桑,消失于上世纪50年代,2007年恢复重建;震泽:太湖;喝潮水:民间有顾野王勇喝潮水、保住农田的传说;听江轩:为顾野王居处;玉篇:为顾野王的代表作,是与《说文解字》具有同等地位的古代文字学书;联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孙悦良书写。)

  黛瓦高桥迎绿水;

  红花繁树掩黄门。

  (绿水:指京杭大运河;高桥:指三里桥;红花繁树:映衬出三里桥生态园;黄门:既指顾公庙之大门,也指顾野王曾官居黄门侍郎。联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钱惠芬书写。)

  丹青美矣,为千秋妙笔;

  著述富哉,传百世奇书。

  (丹青:据史载,顾野王也是一位著名的画家,《陈书》上载:“野王又好丹青,善图写,〈宣城〉王于东府起斋,乃令野王画古贤,命王褒书赞,时人称为二绝。”著述富哉:顾野王除著《玉篇》外,尚著有《舆地志》、《玉符瑞图》、《分野枢要》等多部著作。联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张兴中书写。)

  松陵北七星桥

  一泓清水近连笠泽;

  九里石塘远接京杭。

  (北七星桥:位于吴江城区南郊,北接三江桥,南连南七星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文物遗存——运河古纤道上的一座纤桥,1995年,依盛泽白龙桥改建为三孔石拱桥;笠泽,太湖的别称;九里石塘:吴江城区观澜桥至彻浦桥的大运河驳岸,全长约九里,唐元和十五年(820)开始修筑,元至正六年至七年(13461347)复以巨石修筑,故又名至正石塘。)

  碧浪跃白鲈,直令季鹰辞主返;

  金风送斜日,但教尧佐系舟留。

  (上联用西晋张翰思鲈弃官归乡的典故;下联用宋代龙图阁直学士陈尧佐途经吴江不忍离去的史事。)

  轻撩水北三江薄雾;

  畅饮桥南四品甘泉。

  (三江:指北七星桥北面的三江桥,亦泛指吴江北面的江河,即吴淞江、瓜泾港、大窑港等;四品甘泉:指北七星桥南面的“甘泉”,唐朝时被“茶圣”陆羽品为“天下四品甘泉”。)

  水往月中流,灌浇两岸蚕桑地;

  人从虹上走,吟唱一方鱼米乡。

  松陵望泽桥

  南向:

  千艘鷁舸过虹去;

  九里石塘迎客来。

  (望泽桥:位于吴江城南运河古纤道附近,桥名中的“泽”指太湖;鷁舸:泛指船只;虹:指运河大桥。)

  北向:

  近观塘路十三螮;

  遥望洞庭七二峰。

  (十三螮:据清乾隆《吴江县志》载,九里石塘上共有13座桥。)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