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望族 >> 名人简介 >> 现代 >> 沈同 >> 吴江竹丝墙门里走出的俊杰:沈同

吴江竹丝墙门里走出的俊杰:沈同

2020/12/22 0:28:11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38045

吴江自古文风淳朴,孕育出几多学者名人。自春秋起,两千多年间涌现了范蠡、陆龟蒙、王锡阐等杰出代表。近现代的新式教育盛行时期,也活跃着一批乡土志士,为中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如:王振之、沈叔明、费揽澄、黄叔亮、钱崇威、杨纫兰等。

松陵玉带河畔尚书巷内的沈宅,位于著名的三角井吴尚书府邸隔壁,原建筑始建于明朝,画栋雕梁,古朴雅致。清朝年间,盛泽丝商沈永清相中此地段南临碧水、北倚闹市的上好风水,遂购下古宅,精心修缮后,举家迁入,定居松陵。沈家院落的正门表面由大小一致的竹篾片钉成斜方块组合,四扇长长的黑漆竹丝大门独特又低调,精巧花格里隐隐透出主人闹中取静的逸士风格。由此,在松陵城,竹丝墙门也成了沈宅的代称。



1939年,沈同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博士学位

沈永清的儿子沈叔明(又名沈天民)热心教育,与吴江的进步知识分子费揽澄一起创办了雷尊殿小学(吴江县立第一初等小学堂,现称吴江实验小学),为首任校长。191129日,沈校长初为人父,竹丝墙门里喜添男丁沈同。

沈叔明酷爱书籍,每次去苏州、无锡等地,必大捆大捆地带回,他陆续购置了大量经史子集和博物学、教育学丛书,由于家境愈渐清寒,也常常借来名典抄录。沈同从小看着父亲灯下埋头读书、写作,家中又时常有好学之客提着灯笼来书室夜读,耳濡目染,他也跟着学习写字,用柳公权的玄秘塔字帖临摹。四岁时,他进了江一小学(雷尊殿小学),成为该校最年幼的学童。六岁那年,他在学校家长会上表演写字,当场磨墨挥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八个大字赢得来宾们的赞许。沈同七岁时,沈叔明病故,但他的自小熏陶却极为深远,受父亲影响,乐教、勤研、重道、笃行的榜样精神在沈同幼小的心灵扎下了根,并伴其一生。

吴江自古有青草滩、松江、松陵、笠泽、枫江、鲈乡等别称,沈叔明曾遗下一张题名为“枫江雁影”的集体照片就取枫江之称,是吴江雷尊殿小学全体老师在校园内的合影。照片里有宝山县请来的博物学教师,有外省姓韩的拳术教师等等。沈同六岁时就在学校学会两套拳术和一套单刀,高年级还学了撑竿跳高等体育项目,当时的课程既提高心智,也强健了体魄,培养小小学童敢于面对困难、接受挑战的坚韧劲头。

失去父亲支柱的家庭异常拮据,沈同的母亲叶寿琴日夜为“衣装店”缝衣挣钱,还采桑育蚕,精打细算维持生计。沈宅里,叔伯同院落,伯父们也节衣缩食,尽力资助。懂事的沈同身为长子,深受勤俭、坚毅的母亲感染,他自幼勤奋好学,孝顺长辈,爱护弟妹,努力分担母亲的劳累。他每日起早煮粥,清扫庭院,读书习字,晚间陪同母亲一起做针线。他喜欢写毛笔字,练字用纸不是价钱最便宜的就是反复使用过的旧纸。有一次,学校举办作文展览,要求学生购买统一规格的作文本,沈同不忍开口向母亲要钱去买,就请母亲按规定的大小自订了一本。第二天,高高兴兴交上去的本子被老师生气扔地上,沈同难过得流泪不止,他忍住内心的痛苦,说明原因,拾起本子递给老师。放学回家,他怕刺伤母亲的心,没有勇气将发生的事告诉。然而无情的现实更激励了稚童奋发进取的决心,他更刻苦地学习,十二岁那年考入吴江中学,后又顺利考入苏州高中,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

为了支持沈同的求学路,含辛茹苦的叶寿琴与亲朋好友一次次筹措学费。亲人的恩情,沈同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当奋发图强以回报。一双黑皮鞋磨穿了鞋底,剪块厚纸板衬垫在里面继续穿,艰苦的生活下不气馁,更坚强勤勉。二十一岁那年,他在自己的一帧小照上写下:“孤儿阿同,父丧十有二载,一艺无成,却还炼得一身傲骨,愿今后:拓吾心胸,健吾体魄。庶几学术素志得所伸”。1936年,他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学习,主修动物营养学及生理学,后获康奈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44年10月,沈同在西南联大南区生物系实验室

1939年8月,时值抗战军兴,学成归来的沈同满怀抱负,辗转奔赴昆明西南联大。是年冬天,他被中国植物生理学奠基人之称的汤佩松教授推荐到贵阳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担任营养指导员,跋山涉水,冒着战火深入湘赣山区考察前线士兵的膳食状况,提出改进营养的建议。1940年起,任西南联大生物系副教授、教授。1946年,任清华大学生物学系教授,同时在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农学院兼职讲授生物化学和营养学等课程。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来到北京大学生物系,历任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1956年访问苏联,同时赴比利时参加国际生理学会。1961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62年赴广州中山大学、兰州大学讲学。1964年出版《核酸的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由刘培楠、梁植权、沈同主编。1965年赴斯里兰卡访问。197812月起,参加《英汉词典》的编译出版工作。197912月,随中国科技代表团访美……他曾先后兼任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物学哲学委员会主任等职,也长期担任《营养学报》、《生物学通报》、《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和《中国生物化学杂志》等权威报刊的编委。



1980年1月,中国科技代表团访美参加AAAS年会时合影。前排左二为沈同

沈同研究领域涉及面广,均为工作所需,具前瞻性。他带领同事率先在北大创建了生物化学专门组,早在1953年就开展生物化学的教学和研究,1956年他主持组建了我国综合性大学首个生物化学专业和教研室,成为中国高校理科培养生物化学高级人才的最早和最大的基地之一。他曾担任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生物学专业小组副组长,教育部高校理科生物学教材编审委员,1980年由他领衔主编的《生物化学》上下册教材,第一版荣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列入《中国优秀科技图书要览》。1992年,他又同王镜岩主编出版了第二版,被各校广泛使用。

1992年117日,沈同逝世,终年81岁。一位吴江竹丝墙门里走出的俊杰,以其敬业求实、默默奉献、淡泊宁静的一生印证了他曾说过的那段话:“在生命的宇宙中,个人只不过是那么一点儿,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但是,一个人应该尊重自己,应该力争在生命的宇宙中有自己的一份贡献,留下自己的痕迹。”他18岁高中毕业时就定下的努力方向“追求真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时刻激励着他“要像父亲那样做人民的好老师”。崇高的信念支持他成为业界楷模,不论在学术上还是教育上都倍受众人敬重和爱戴。沈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富有开创性,对待学生像对子女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从不呵斥,主张正面引导,和蔼平等地讨论问题。他以一生致力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为中国生物化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综合大学第一个生物化学专业奠基人。2013年新近出版的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生物学卷里,有沈同的学生朱圣庚教授撰写的沈同部分,详细记录了沈教授毕生的光辉成就。

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奠基人之一的费孝通,曾在《忆小学乡土教育》一文里重点提到沈氏父子。费老深情怀念使他终生感到亲切和温馨的沈校长,也记得当年一起坐前排的好友沈同,昔日嬉戏玩耍的同学于1933年在清华园里又相聚言欢,乡音未改,性情未变。此后,两位吴江同乡几次成为同事,直到老年。

作者注:谨以此文缅怀著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生物化学界的权威沈同教授。作为松陵土著,起先我对沈同教授一无所知,根本不了解本地出了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的名人,也未同尊敬的母校老师沈鲁(沈同的侄子,原吴江实验小学校长)联系过。为了收集吴江古城的旧闻轶事,近几年来先后结识了马老师(吴江老照片海量拥有者)、蒋老师(吴江教育人士)、杨老师(沈同的侄女婿)、倪老师(旧影迷)等热心地方文史的前辈们,得以开拓视野,知晓沈氏一族的杰出事迹。我有幸阅读了部分珍贵的书信和文集,其中沈同的表妹(其姑妈的女儿)张惠英写的一本幼年回忆录《小巷深处一人家》深深吸引了我。文中记录下她童年在松陵五舅舅(沈叔明)家的生活,与五舅母和表兄妹们留下的一段快乐时光。老一辈人历经外患与内乱,在颠沛流离中艰难度过,快乐的时光并不多,而“小巷深处”的快乐源自亲情,源自对松陵的眷顾。沈家后人多数散居在海内外,然而在他们的书信札记中依然流露出对故土吴江的关注,情思萦怀少小时,故乡的点点滴滴变化也时刻牵动着游子的心,因为根系吴江,情牵万里。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