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5/2 14:02:00
作者:
王腊波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59544
一
志书条目,是志书编目中的层次(标题)名称。志书编目横分门类,分层设目,一般按部类、门类、目、条目依次分层。部类、门类层次最高,次下层次为目,条目层次最低。条目是志书直接记述的实体。
志书条目竖写,是志书一种基本记述方法。它是指撰写志书条目时依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沿着事物的发生、发展、转折、变化一直写到现状。运用好竖写方法是决定志书记述成功的关键。
竖写的基本要求有3点:一是要写好发端。抓住事物第一次出现的“发端”,先交代“来龙”,然后写好“去脉”,才能反映出事物之间的面目。二是要写好转折。事物的发展都有其本身的发展轨迹,抓住事物兴衰起伏的转折点,确定起关键作用的年份,以这个年份为中心,用客观的、综合性的资料和数据,铺开写(这个年份的)横断面,把事物发展到这个阶段上(横断面)的特征和因果写清楚,并体现出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三是要写好结果和现状,这是竖写的最后一个环节。已经消亡的历史事物把结果交待清楚,正在延续的事物则反映现状。现状一般以志书下限年份为依据。
志书条目用竖写法记述,它靠的是翔实的资料但又不是资料汇编。对资料要吃透,理出该项事物兴衰起伏的进程,然后选取那些最能体现该项事物特点的、反映规律性的、能彰明因果的资料(数据和典型事例),理出该事物的主线,串起一个个典型资料和数据,这样一来,一项事物的规律性的特点就自然地反映出来了。
竖写发端、转折点、现状,不可写成流水帐,而是要求常事不书,重点记载的应是属于具有开创性、标志性、历史性的事实。
二
当前,志书试写稿或初稿在条目竖写中常见的问题较多。主要有:
流水帐式:大凡记述年复一年的常规业务工作和其他社会活动容易产生流水帐式记法。
跨跃式:只有结果,忽略过程,或把十几年的过程高度概括,点到而不深说,然后引出下限时期的结果。使用的时间是跨年度时间,如1986年至1997年;或模糊时间,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80年代后等,甚至有的简单的过程也不写,直接写下限时期的结果。
教科书式:主要是讲原理、性能、工艺。
论说式:有的是阐述某事物作用、功能、意义的理论;有的是对某事物发生、发展、得失作出总结或评估;有的是对某项记述作事理性的说明解释。
复述公文式:条目内容只是地方党政部门制发文件的复述,而不见执行文件精神的作为,或者是复述了文件条款之后,写上“全面贯彻执行了”之类的抽象语言。
词条式:撰稿者为使读者看懂,对名词、述语作词条式的记述,即对名词、术词的解释。
演讲、报告式:有的条目记述,是“材料不够道理凑”,其文字犹如工作报告或领导人讲话,记指示、部署胜过纪实。
“蚂蚁上树”式:即断限参差不齐。有些章节由于缺材料,特别是缺统计数据,造成记事断限参差不齐,没有按凡例规定的断限起止记事。特别是下限不统一,哪一年有统计数据,就断在那一年,有的用不确定式的“截至目前”、“到现在为止”之类代替确切断限时间,形成记事时限像蚂蚁上树,有先有后。
“进行了”式:方志所记,多为动态事物,动词用得多。修志实践证明,用得频率最高的动词是“进行”或“进行了”。比如“进行了宣传动员”,“进行了岗前培训”,“进行了经验交流”,“进行了专项治理”等等。
三
志书条目竖写要讲究方法。一般应注意:
确定竖写条目。条目所记的事物一般是比较单一而又是相对独立的实体事物。确定竖写条目要从宏观上考察整体事物(即门类),从高层次往下看,根据横不缺要项的原则向下一层层分解。具体分解到哪一个层次(要项或条目)就开始竖写,这要看这个层次的实体(要项或条目)是不是相对独立的单一事物,如果是,就可以从这个层次(要项或条目)开始记述。有时,确定条目还要顾及整体性。一般说较高层次记述的整体性比较强,较低层次记述的整体性比较差,确定竖写条目是就高(层次)还是就低(层次),这要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事物应是上一个层次的,但记述内容单薄,也可以合并其他相近的事物成一个层次,下一个层次只列一个细目。如机械与电子,合列为《机械电子》,下一个层次电子记述内容不多,只列一个条目,与各大类机械产品条目平列。
掌握竖写内容。通常,竖写的基本内容不外乎起点、转折点、终点三大内容。竖写注意写好两端(起点、终点,或者称发生、现状),带好中间(转折点),写好三者在各行业中的表现,就把握了竖写的基本内容。为了做到记述的完整,我们既要从宏观上保持记述事物的完整性,又要从微观上具体记述某一史实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即所谓的记述六要素。为了便于进一步把握竖写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六要素进行进一步的展开:记述对象的发生、演变、兴衰过程;记述对象产生、演变的原因和结果;记述对象存在的形式和结果;记述对象的性质和状态;记述对象的功过和社会危害;记述对象的时间、空间地位;记述对象的规划和速度;记述对象的数量和质量等等。
把握资料要素。充分占有资料才能实现竖写。通常,志书的资料可以分为主体资料和辅助资料。主体资料构成竖写的主干,大致勾勒出所记述事物的基本轮廓,一般包括起点、转折点、终点等资料要素。起点和终点只有一个,而转折点个数是根据记述对象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主体资料一般时序性较强,各要素在竖写中是不可缺少的。辅助资料构成竖写的枝叶,它对由主体资料所构成的基本轮廓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从而就形成了一个血肉丰满、枝叶纷呈的形象的记述实体。辅助资料一般包括背景材料、条件材料、典型材料、统计材料和概括材料等要素,它从多方面铺陈背景、交待因果,并通过典型事例以及具体数据的概括性材料,加强对记述主题的表现力度。主体资料与辅助资料在竖写中有着不同的作用,二者相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记述单元。所以,不可偏废任何一方。
记述事物动态。事物的发展动态即事物的发生、延续、转折、飞跃等发展过程。一般说,事物的一个个转折点构成事物的一个个阶段横断面,一个个转折点或说一个个阶段横断面的变化,体现事物的动态。如果事物的每个阶段横断面各项数据齐备,且能形成可比性,那么就可从事物整体发展过程中去记述各个阶段横断面数据的对比,这样就可看出事物全程发展动态,事物发展脉络也就清楚了。
记好事物发展动态,主要是记好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写好阶段年份,或者说划阶段竖写。划分阶段的依据和办法是:一是按事物在本地的发端、发展变化和现状划分阶段。一般记述事物在本地发端和以后较稳定的一段时间为一阶段,现状至下限前或离下限较稳定的几年划一阶段,中间根据事业发展变化和特点划分若干阶段。二是按事物发展的主题要素(或标志)数据的起伏划分阶段,起一段,伏一段。三是根据事物自身发展特点划分阶段。事物自身发展特点最明显的是事物发展进程中最具开创性标志性的史实。只有选用开创性、标志性的材料,才能把事物发展的阶段写活、写实。四是按历史时期或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时期划分阶段。如七五时期、八五时期、十一五时期、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等等。
抓住发展主线。竖写不能面面俱到、漫无边际,写成“异年异事”的“大杂烩”。竖写应抓住纵述(发展)的主线,即把有关的重要资料用一条主线贯穿起来,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般以反映事业兴衰的主题要素为主线。记述多因果的事物一般用此法。如《玻璃生产》以生产力水平为主要标志,即总产值为主线,以此划出兴衰起伏的曲线,这个曲线可看作是主线,也可看作发展脉络。或者以决定事物盛衰的主要原因为主线。如禽、畜、昆虫的饲养,这个条目记述的主要是养猪,其他很少,要分清主次,详述养猪,其他有大变化的则记,没有变化的在某横断面写出数据则可。养猪的盛衰主要原因是政策,以政策的变化这个因做养猪盛衰的主线。还有以条目的主题思想为主线。有文章举例《侨汇》条目,经分析得出一个主题思想,即“发展同外国银行的通汇关系,沟通侨眷侨胞的联系,保护侨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增加侨汇收入的基本途径”。写《侨汇》条目,以这个观点为主线,围绕这主线,以起伏说明主题。
活用多种方法。重要的事物逐年记述。文不适而连之以表,表不详而系之以文。即所谓文表相济办法。规律无常的事物择年记述。有些事物在断限时间内变化不很频繁,且没有规律,就先记其起源时间与情况,再接着选择发展过程中有变化的年份写,无变化的年份则不记。规律明显的事物分段记述。事物本身发展有明显阶段性的,以各阶段自成一个段落的方法记述。发展渐进的事物跨年记述。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是渐进的,没有什么明显的质的区别或波浪起伏的,采取数年或10年一记的办法述其始末。
(原载《湖北方志》2005年第6期、《黑龙江史志》2005年第12期、《宁夏史志》2005年第5、6合期)
地方志编写的一般原则
(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1、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把握重大事件,鉴别历史资料,科学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
2、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客观记述经济转型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史为鉴,资政育人,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3、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要突出志书的时代特点、地方特点和行业特点。
4、树立精品意识,坚持质量第一的观点。
(二)必须严守志体
一是记述要真实,是什么就记什么,不要妄加分析。在一些方志初稿中,当记述某一事件时,首先分析发生这一事件的背景和条件,再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最后总结经验教训,结果写成了史体。
二是要反映规律,但不要总结规律。只以科学的方法,把各行业各事物的原本始末记述清楚,其中就包含了规律,即使所谓寓规律于记事之中。研究和总结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是志书的任务,而是专门学科、专门论著的任务。
三是只记事业本身,不作专业知识介绍。编写地方志只需把每一行业、每项事业的发展脉络记述清楚即可,即使一些非常特殊的行业,也不必作专业知识介绍。
四是重在自身行业或事业记述,不记或尽量少记有间接关系的事物。
五是要写出事物的动态,即事物产生、发展的过程,不能把事物记成死的静态的东西。
六是要采取点面结合的记述方法,力避“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如对公路桥染的记述,先对总的建设情况作全面记述,再分别对一些有特点的桥梁予以介绍。
七是要图文并茂。
(三)必须采用史笔
史笔也称秉笔直书,是史志家直言记载史实的一种笔法。采用史笔主要应注意以下3个方面。
1、文字表述要用史笔。文字表述采用史笔是对新方志编者的最基本的要求。一方面语言要简明、准确、流畅,文字要精练、朴实无华。行文中要努力做到言简意赅、文约事丰,坚决摒弃浮词,不堆砌辞藻,不故弄玄虚,切忌大话、空话、套话,更不能说假话。在使用判断词和定语时,要反复斟酌,注意分寸,不用或尽量少用形容词,切忌使用“大约、或许、可能”等不准确的言词和字眼。另一方面对事件的表述,思想要明确,章法要有序,层次要分明,条理要清晰。切忌把志书搞成杂乱无章的资料堆积。
2、对史实的记载要用史笔。编写新方志对史实的记述要真实、客观、准确。这就要求编者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做到秉笔直书,据事直书。
3、对政治运动的记述要用史笔。
(四)遵守疆界,不越境而书
(五)横分门类,纵向记述
志体与史体不同,在编纂形式上,史体是以时系事,志体是以类系事。史书以年代为经、以事件为纬,著撰往事,侧重于从纵的方面反映历史的连续性,而志体却要求分门别类地记述一方之历史与现状,“事以类从,类为一志”。它的特点是打破总的时间概念,注意按事物分类横排。志书在横排门类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区分各类事物的性质和遵从科学分类原则(这实际上是篇目设置的问题)。在纵向记述上应注意:一是纵述不宜溯源过远,而应侧重断限以内,需上溯的则上溯。二是切忌纵列文件,而应纵述事实,反映事物的变化发展。三是不要面面俱到,而应抓住主线,突出主要。四是不要逐年记述,而应纵述演变,写好事物的量变、质变和盛衰起伏,切忌流水账似的逐年资料罗列。
(六)横不缺项,纵不断线
新编地方志要求横陈“百科”、纵述历史,百科不可缺一科,历史主线不可割裂,即所谓横不缺项,纵不断线。横不缺项是拟订篇目要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方志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一个全字。所以称它为一方之全书。
纵不断线是编纂地方志需要遵循的另一重要原则。地方志为“一方之全书”,又是 “一方之全史”。横向看,方志反映一方之全貌;纵向看,方志反映断限内一方各项事业的兴衰起伏和历史发展脉络。因此,断线与缺项一样都会影响志书的质量,应加以克服。
(七)以事系人,生不立传
因记述某一事物的兴衰始末时涉及到直接或间接的各类人物。志书处理人、事的原则,要求只记该人与此事有关的内容,而不是介绍该人生平事迹。不是人人都系,只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八)述而不论,寓论于述
是指志书记述要忠于事实,不加分析评论,不直接作褒贬之说。虽不直接阐明观点,但要寓观点于资料的记述之中,用翔实的资料来说话,用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资料来体现正确的观点。这一原则,是由志书的资料性、真实性和著述性所决定的。
述而不论,主要是针对志书的主体部分,即“记”、“志”、“传”三体裁。这一部分的任务是把一方的自然、社会等各方面情况的历史和现状客观地、真实地记载下来。就志书整体而言,议论是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概述、章下序中。
(九)突出时代、地方、专业特色
编纂地方志应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的志书就没有光彩。一部志书是否优劣和有无价值,关键是看其有无特色。地方志的特色包括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专业特色三个方面。
1、时代特色。地方志是时代的产物,具有强列的时代感,时代性是地方志在时间方面的重要特征。当今涌现了许多新的东西,如通讯中的手机、Emil、网络,语言中的酷、哇塞、帅呆了、酷毕了等。不同时期编修的地方志无不体现着时代的气息。如首届修志体现了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由传统工业走向现代化工业,由传统生产方式走向现代生产方式的时代特色,反映了社会主义时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续志的时代特色就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全面进步。
2、地方特色。地方志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我国幅员广阔,地区性差异很大。编写地方志时,应注意挖掘本地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与外地的不同之处,予以详细记述,同时又要地突出一个地方的整体特色,地方上特有、特多、特好的事物必须浓墨重彩予以记述。反映地方特点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单独立志。二是提级升格。三是排列优先法。四是浓墨重彩法。
3、专业特色。反映专业特点为方志“三突出”原则之三。专业特点也叫行业特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指一地独有的行业或与外地相比占有一定优势的行业,反映这类行业特点同样可考虑上述四种方法;二是指一地内部各行业之间相比较各自具有的特点。反映这类行业特点一要采用浓墨重彩法,二要采取“详独略同法”,即对有特点的东西详记,对有共性的东西简记、少记或不记。
(十)必须严把统编总纂关。
统编总纂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各分志的拼接合成,它是一项十分艰苦、相当繁重的工作。统编总纂阶段是志书编纂的攻坚阶段,新编志书的成败,最终将取决于统编总纂质量的好坏。
任务:一是要处理好各分志之间的重复交叉。二是要处理好概述、综述与各分志主体的关系,使之协调一致,相得益彰。三是要统一全书体例,统一各类体载的运用,掌握全书各部分的基本平衡。四是统一文风,润色文字,对全书进行精加工。五是要严把政治关和保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