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胜古迹 >> 园林老街 >> 松陵(太湖新城) >> 南厍

南厍

2023/1/14 3:19:16    作者:  沈昌华 陈志强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8425

南厍位于吴江市区西南约7公里,东临吴江至盛泽快捷通道,西近东太湖。街长近200米,宽2~4米。路面原为条石、块石、侧砖,现改为水泥。

南厍,明代时称为南舍属简村,“简村远帆”为吴江八景之一。当时这里为沿太湖渔民聚居之所,鱼商在此设铺营销,后商业渐兴民居渐多,沿南厍港北岸形成集市。从清代起,简村驻有太湖左营,主将为守备,守备署44间建于南厍港北,雍正二年(1724)港南建营房70间(现南厍港南有小地名“营房基”)。雍正十二年(1734),在署北三里许的小尾外圩设有占地为二十三余亩的教场。由此,南厍逐渐人丁兴旺,成为集镇。民国18年(1929),南厍称镇,1949年时为乡,现为松陵镇下属村。

东西向的南厍港穿村而过,村民夹港而居。以前,南厍是松陵一带入太湖的必经之路,常有过往船只在这里避风停泊过夜,也为周围渔民的栖息地。民国称镇时,镇上有数百米长的街道,茶馆、酒肆、剃头店、铁匠铺、药材店、烟杂店等鳞次栉比,早市尤为兴旺,街上卖菜摊担相接,从太湖里捕来的黄雀、野鸭也在这里上市。由于水路通畅,去松陵、横扇、震泽的航船从这里经过。1949年前至1956年对私改造时,南厍有名号的店家不少,其中有诚德堂国药店,达兴、德顺酱园,王福记、公和、大昌、大源南北货店,永兴、杨同兴、恒顺、汪福记烟纸店,李记、品记、徐记饭店,鑫仙、同兴、隆园、怡园、西城茶馆等。自围垦东太湖后,南厍不再是太湖的口子,加之与松陵的陆路交通得到畅通,逐渐减弱了作为集镇的作用,但现今这里仍存有10余家杂货店、熟菜摊等,还有几家茶馆,村上人保留着每天喝早茶的习惯。街上的早市也仍很兴旺,不少村民将捕获的鱼虾、野味拿来售卖。

南厍较好地保存着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2005年6月,由苏州市人民政府列入“苏州市第一批控制保护古村落”名单。街东有一古桥,名聚龙桥,拱形单孔,南北走向,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跨南厍港。该桥初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为邑人萧湘同妻史氏捐资建造,时名永隆桥。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重建,易为今名。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众人捐资重建,桥身砌有青石碑一方,其碑文为:“昔大明万历五年冬,本境萧湘仝室史氏独建永隆桥于斯,迨至大清康熙二十八年重加修葺改为聚龙桥,迄今一百三十年□墩毁环裂,倾圮在即,里中诸贤公助重建”。此初建桥的“萧湘”即徐师曾万历四年作墓志铭的萧隆之长子,萧隆当年为简村税长,隆庆六年卒。万历四年十二月萧湘葬父于东南尾圩(南厍港南)。桥的东西两侧均镌有对联,东向为:“文澜高壮银河色;虹势遥迎玉殿光”;西向是:“安梁累世朝金阙;凝秀千年映彩霞”。

街西也存有一座古桥,名永宁桥,拱形单孔,俗称新桥,跨南厍港,此桥也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初建无考,现存之桥为民国23年(1934)重建,其形制与聚龙桥相比,显得更为小巧玲珑。该桥的东西两侧也刻有对联,分别为“地位中央严锁钥;波光上下架虹霓”和“近通笠泽潆元气;遥接吴山毓秀灵”,联中的“吴山”在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境内,据清乾隆《吴江县志》载,当时此山的一部分属吴江,称为“吴山嘴”。

明代称为南舍属简村,濒临太湖。“简村远帆”作为吴江八景之一。有诗云:“万顷洪波三面山,绕村芦荻白鸥闲。飞蓬百幅参差见,极目疑从鸟道还。”说的就是从南厍西望太湖的景色。

当时南厍为沿太湖渔民聚居之所,鱼商在此设铺营销,后商业渐兴民居渐多,沿南厍港北岸形成集市。

清代起简村驻有太湖左营,主将为守备,守备署44间建于南厍港北,雍正二年(1724年)港南建营房70间。现小地名为“营房基”在南厍港南,署北三里许在小尾外圩有教场二十三亩多雍正十二年设。南厍逐渐人丁兴旺成为集镇。民国18年曾设南厍镇,1949年时为乡,现为松陵镇下属的村,在松陵镇西南7公里处。

南厍老街,沿南厍港北岸,东西走向长近200米,宽2—4米。路面有条石、块石、砖侧铺,现都改为水泥地面。昔日老街大部分为跨街廊棚,现仅存几处,大多已拆除。南厍港原直通太湖,渔船、运输船可在港内停泊。港岸均为石驳岸,间有河埠河桥。沿街北侧有茶馆、酒馆、客栈,南北货店、绸布、百货、竹木器、铁匠店等。渔民、船民在此上岸,可边饮茶边结网,也可在酒店随意小酌,在商铺购买生活用品。由于水路通畅,有航船从这里经过,去横扇震泽到松陵,乘客载货。现河道不通太湖,河床淤浅,石驳岸破落,老街商店仅存10多家杂货铺、小茶馆、熟菜摊,甚是冷落。居民出行都走公路。

南厍老街东原有东岳庙,内有三进大殿、九曲桥、放生池、老银杏,已荡然无存,街西有城隍庙,原来香火鼎盛,现仅存破落河埠一座。南厍港上原有桥梁甚多,现存单拱石桥三座,平桥一座。

老街东为聚龙桥,南北走向跨南厍港,长约4.5米,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为邑人萧湘同妻史氏独资建造,时名永隆桥。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重建易今名。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众人捐资重建,桥身砌有青石碑一方,刻工甚粗,其碑文为:昔大明万历五年冬本境萧湘仝室史氏独建永隆桥于斯迨至大清康熙二十八年重加修葺改为聚龙桥迄今一百三十年□墩毁环裂倾圮在即里中诸贤公助重建。

此“萧湘”即徐师曾万历四年作墓志铭的萧隆(字世高)的长子,隆当年为简村税长,隆庆六年卒。万历四年十二月萧湘葬父于东南尾圩(南厍港南)。嘉庆二十四年三月谷旦在清光绪《吴江县续志》附图上,此桥标为“聚隆桥”。现存桥石大半为青石,其余为花岗岩,东西各有桥柱联。东桥联为:“文澜高壮银河色,虹势遥迎玉殿光”西桥联为:“安梁累世朝金阙,凝秀千年映彩霞。”此桥现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

老街中段偏西有单拱石桥名永宁桥。跨南厍港南北走向,俗称新桥,长约3米。初建无考,民国二十二年(1934年)重建,桥石均为花岗石,保存完好。东西向桥柱联分别为:“近通笠泽潆元气,遥接吴山毓秀灵”,“地位中央严锁钥,波光上下架虹霓。”现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

老街东,原东岳庙所在三家村,南厍港上有一座宁境桥,初建无考,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重建为单拱石桥,1998年改为梁式。桥柱上原有西桥联:“万顷波涛来朝会,一拱吞吐莫明堂”,东桥铭:“中华民国乙酉年仲冬月,里人信善捐款重建,”现铭联石柱均已破碎,砌入桥身。

老街中段原符家桥,1956年拆除,太平桥为石平板桥,2005年修过桥墩。

南厍土特产原以太湖水产为主,老街上有鱼行收购后运往松陵等处销售,水产中以太湖三白(白鱼、银鱼、白虾),河鳗、太湖蟹著名。南厍原来芦荻丛生,每逢秋冬黄雀、野鸭到此过冬,村民网捕枪打,捕获后以传统烹调方法烧制出南厍著名的熟菜野鸭、黄雀,是远近闻名的野味。

南厍的商铺从1949年前至1956年对私改造,出名的老字号商铺不多。但有店名的字号倒有几家,其中诚德堂国药店,达兴、德顺酱园,王福记、公和、大昌、大源南北货店,永兴、杨同兴、恒顺、汪福记烟纸店,李记、品记、徐记饭店,鑫仙、同兴、隆园、怡园、西城茶馆等。1956年南厍商业都成立了合作社,有5个合作商店,以后都划归供销社,字号商铺都自行消失。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