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8 3:06:36
作者: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2587
凤仙荡,又名凤仙庵荡,位于黎里镇西北。湖荡面积0.65平方公里,湖泊周长5528米,平均湖底高程0.04米,最低处原0.81米,正常高水位2.88米,相应容积185万立方米,历史最高水位4.3米,相应容积277万立方米。
凤仙荡的周围分布着青石、汤角、乌桥等村。村民们世世代代一直依荡居住,捕鱼、务农为生。凤仙荡水路畅通,东有饿煞港,通西陵荡;南有百步桥港,通前村荡;西有水车港,通张鸭荡;北有滑沿路港,通长畸荡。荡里水清且活,鱼虾自外荡游来,还有自生于此,鱼类主—有青鱼、草鱼、花鲢、白鲢四大种类。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也有村民围养鳜鱼。荡面一直清澈,水光潋滟,时而还有鱼儿跃出,增添湖荡几分动感。
之所以称为凤仙荡,是因为当地曾经有座凤仙庵,荡因庵而得名凤仙荡。据清嘉庆《黎里志》记载,黎地曾有”奉先荡”一称。奉先荡即村民习惯呼之的凤仙荡,20世纪50年代后一直沿用此称。
在凤仙荡里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说的是天宫中有个百花0,0中奇花异草应有尽有,万紫千红竞相斗艳。内中”四花”为仙,即春之水仙花,夏之凤仙花,秋之菊花,冬之腊梅花。凤仙仙子长得俏美,又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她栽种的凤仙花,开得茂盛艳丽无比,很得0主宠爱。这也惹来莲花的妒恨。话说一年黄梅时节,荡边不少村民因湿邪侵身,得了淤血肿病。经医总不见痊愈。据云—医好这病,非得以凤仙花入药不可。但周围一带从未有过此花。村民们肿痛难消,只能叫苦连连。
那阵阵呼喊声直上云霄,惊动了凤仙仙子。她获悉人间有此病况,急不可待欲将凤仙花种撒落下去。继而想到此举当先向玉皇奏请允准后方可行,不然,将招来大祸。她急往玉皇殿赶去,途遇莲花。莲花见凤仙匆匆的样子,问明情况。莲花听后,窃喜,佯作焦急状,—仙子速去行事,至于奏报一事自告奋勇代其去办。凤仙信以为真,道谢后即离开天界。当花种落地后,荡边四周即现大片大片鲜艳的凤仙花。花光紧连着水光,映照出绚丽的红光。村民们见此宏伟场面,个个心花怒放,纷纷摘下花朵入药,当即肿消瘀化。众乡亲对天跪拜,感谢凤仙仙子治病之恩。凤仙撒花除病之事,莲花并未奏告实情,而是隐瞒真相在玉皇前诬告凤仙,说凤仙目无天规,不向玉皇奏报,其擅自作为应该严办。玉皇偏信莲花,不容凤仙一辩,也不顾巡游赶来的0主求情,当场就废去凤仙之仙号,还贬其下凡为尼姑。而莲花因告发有功,取代凤仙封为夏仙。凤仙并不因失去这一切而难过,相反为解除村民病痛而安心。当村民们得悉凤仙遭遇后,无一不为其鸣不平,为不让凤仙在人间无一居所,当即就将荡边一庙改为凤仙庵,与周边玉皇殿分庭抗衡,以表达众乡亲对凤仙的敬爱之情。庵边那荡也起名为凤仙荡,又称凤仙庵荡。这是传说,但在传说中,从荡名来由上,表现了黎里民众对真善美的追求。
凤仙荡不仅有美丽的传说,而且见证了黎里历史上一起重大事件。150多年前,这里的湖面上,并非波平澜息,而是风急浪翻,枪声四起,一场激战正在进行。咸丰五年(1855),范隅乡(即今黎里镇辖区)汤家圩陆孝中等人组织农民3000多人,向地主发起了一场抗租斗争。农民的暴动震惊了吴江知县、苏州知府。二月初,他们派兵近千人,动用六七十艘兵船,前往镇压。得讯后,农民出动400多艘民船,手持锄头、棍棒,在凤仙荡上与清军对峙。他们不畏强暴,敢于面对持枪架炮的清兵,拼命搏斗。终因寡不敌众,惨遭镇压。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地主、清军。这次农民暴动参与人数之多(3000多人),发动范围之广(七十二只半圩头),为黎里镇历史上所罕见。
凤仙荡水长流不息,不停地流向6方,那水流声似乎在向后人述说那个美丽的传说。
凤仙荡水波动不止,有力地拍打荡边岸滩,那拍打声似乎在讴歌那场壮举,讴歌那种敢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陈伟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