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7/7 3:01:26
作者: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5914
凤凰公园地处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城西北部,凤凰路11号,南北长542米,总面积为2.7公顷,1990年始建。
一
、其内风光
公园内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茂林修竹、花木扶疏,风景优美。因公园附近原有两座青石砌筑的名为双桥又名凤凰桥的桥梁。公园由此得名。全园分饮绿湖、碑林、珍竹园、山水园、花圃、儿童乐园、牡丹园、梅园和意园阁等九个景区。
二、主要景点

浣纱女
在园中屹立着一座大型浮雕,名为“浣纱女",这其中还有个美丽的故事:公元前528年左右,楚平王听信谗言,将大将伍奢全家300多口抄斩,唯独伍子胥幸免于难。伍子胥逃入吴国界地,在今高淳固城沙滩头村附近迷失方向,见一女子在河边浆纱,便上前问路,浣纱女得知伍子胥乃忠良之后,给他浆纱米汤为其充饥,并为伍子胥指明通往吴国的道路。行走片刻,伍子胥回头一望,见浣纱女立在原地,心中起疑,便又折回身来。浣纱女知其心意,便转身跳入溪中,舍生取义。数年后,伍子胥带吴兵伐楚,雪耻之日,伍子胥来到当年浣纱女舍身相救的溪边,将在楚宫内缴获的三斗三升“金豆子”撒在溪中,黄金港以此而名。
浣纱女舍身灭口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据记载,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游历高淳时,被浣纱女义举震动。当时县令郑晏提出为浣纱女立碑,并请李白撰写碑文,李白欣然答应。在碑文中写道:“子胥东奔,乞食于此,女分壶浆,灭口而死。声动列国,义形壮士,投金濑沚,报德称美。”

唐代石刻井栏
井栏凿造于唐元和六年(811)。据《溧阳县志》记载,此井栏原在溧阳县西门零陵寺内,宋元祐五年(1090)被迁至东门外报恩寺,后又迁至溧城镇楠木厅(狄氏宗祠),1991年移至溧阳凤凰公园内,并建“唐井亭”加以保护。
井栏(即井圈)外形似覆置(倒扣)的巨碗,麻石质地。平沿,短直颈、圆肩、腹壁微斜直,肩部有三圆孔,等距离分布,孔径5.5厘米。井栏高54厘米、口沿内径86厘米、腹壁外围408厘米,口沿处厚近11厘米。
井栏外表腹壁有阴刻行楷21行91字铭文:“维唐元和六年,岁次辛卯,五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沙门澄观为零陵寺造常住石井栏并石盆,永充供养。大匠储卿郭通以偈赞曰:‘此是南山石,将来造石栏,流传千万代,各结佛家缘,尽意修功德,应无朽坏年,同沾胜福者,超于弥勒前。’”刻字刚劲有力,难能可贵的是麻石质地粗糙易碎裂,要在这样石质的表面镌刻如此流畅的文字实非易事。虽历经近1200年,字迹仍清晰可见,可见书者是高手,镌者亦是能工巧匠。据考查,此井栏是我国留存至今唯一可见的珍贵的唐代石刻井栏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