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1 3:23:31
作者:
张可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4451
这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剧作家张可久客居吴江时所作的一首散曲。该曲表达了作者独自一人客居异乡,内心的孤独与凄凉之情。
【作品原文】
三高祠下天如镜,
山色浸空濛。
莼羹张翰,
渔舟范蠡,
茶灶龟蒙。
故人何在,
前程莫问,
心事谁同。
黄花庭院,
青灯夜雨,
白发秋风。
【作品注释】
垂虹:桥名,在吴江(今属江苏)东,一名长桥。桥上有垂虹亭。
三高祠:吴江人于宋代所建,以纪念范蠡、张翰、陆龟蒙三位乡贤。祠在垂虹桥东。
张翰:晋人,字季鹰。曾为齐王司马同召为大司马东曹掾,因为思念吴中的莼羹、鲈鱼,毅然辞官回乡。莼,一种圆叶的水生植物。
范蠡:春秋越国大夫,曾辅佐越王勾践兴越灭吴。相传他功成后即以一舟载上西施,同泛于太湖之中。
龟蒙:陆龟蒙,字鲁望,晚唐人。隐居不仕,以茶酒自娱。
【作品译文】
三高祠下水面如镜,倒映出上方的天空。
那清空朦胧的山影,也同样浸在水中。
到了这里,令人怀想起祠中三贤的高风:
张翰因为思念家乡的莼羹,辞官回到吴中;
范蠡功成身退,驾一叶扁舟遨游太湖,自在从容;
陆龟蒙整日伴着煮茶的灶炉,甘做江湖上的隐翁。
联想自己,故人不知何处,前途不堪想象,更无人理解心中的苦衷。
庭院里菊花又开了几丛,我在昏暗的灯下守听着夜雨,任秋风把新添的白发吹动。
【作品赏析】这首散曲以两句景语领起,以下接连用了三组鼎足对,显得整饬凝练,气象苍古。作者擅长以词法入曲的风格,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高祠下”两句,描绘了垂虹桥一带水平如镜,山水相映的景色。这里不仅风光如画,还有令人向慕的人文景观——纪念范蠡、张翰、陆龟蒙三位先贤的三高祠。这两句虽是纯客观的白描,但行人(尤其是客子)到此不会无动于衷,这是必然无疑的。
“莼羹”三句是第一组鼎足对。这三句将三高祠的三位祠主同与他们关系最密切的事物并列在一起,表现了作者缅怀前贤的苍茫心绪。张、范、陆三人除了高风亮节的共性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即他们都在故乡的土地上得其所哉。对于“客垂虹”的作者来说,这一点不可能不使他受到强烈的震动。
由“故人”三句组成的第二组鼎足对,就从历史走回了现实。这三句多含有自问的意味(“前程莫问”一本作“前程哪里”,则三句都属问句了),却是不需要答案的。“故人何在?”——眼前的他孤独,凄凉,在客乡根本找不到朋友。“前程如何?”——漂泊的人儿掌握不了命运,还是“莫问”的好。“心事谁同?”——自己的乡思客愁说都说不过来,哪还能指望有人来理解和同情呢。这三句沉郁悲凉,可谓是伤心人别有怀抱。
末一组鼎足对跳出眼前风景,直接回顾这一时期“客垂虹”的生活实况。“黄花庭院”见出秋寓的衰飒,“青灯夜雨”点出客夜的惨切,而“白发秋风”,更是添出旅人的病老来了。这三句未言“愁”字,而愁情已透出纸背。作者借景生情、借景述情,表现出老到的功力。
这首小曲在艺术上还有个特点,即对仗精工而不露痕迹。如“莼羹”、“渔舟”、“茶灶”中“莼”、“渔(借作“鱼”)”、“茶”都属饮食门,“黄花”、“青灯”、“白发”中“黄”、“青”、“白”都为颜色。鼎足对较诗词的偶对要多出一句对仗,散曲作者是不放过这种逞才机会的。
【作者简介】张可久(约1270年—?),元散曲家。字小山。一作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庆元(今浙江鄞县)人。先以路吏转首领官,后曾为桐庐典史,至正初迁为昆山幕僚。因仕途不得意,晚岁久居西湖,以山水声色自娱。他与马致远、贯云石等词曲唱和,尊马致远为先辈。一生专力写散曲,尤致力于小令,是元代后期最负盛名的散曲家之一。今存小令855首,套曲9套,在元代散曲作家中数量之多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