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 3:19:05
作者: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2993
吴江片区内现存古残桥,东西向。垂虹桥原名利往桥,在东门外古吴淞江上。吴江建城后,南、北两城之间横有宽阔的吴淞江,往来全靠渡船,风急浪大,船翻人亡时有发生。当时知县李问和县尉王庭坚劝捐得钱百万缗,准备兴办县学,得不到上面批准,便将此款用来建桥。
北宋庆历八年(1048)六月二十八日,桥建成,全长200丈,用木料万计,桥面建有护栏,桥的两堍建木坊,上面写了“利往”桥名,取意为利于百姓往来。桥上建有一亭,桥两堍还分别建有“汇泽”、“底定”凉亭。因为它是吴江境内最长的桥,也是江南最长的桥,民间俗称“长桥”。左江右湖,一座木桥蜿蜒其间,仿佛是长虹卧波,登临四望,万景在目,成了天下的绝胜之处,文人诗作中常将其比作垂虹。久而久之,“垂虹桥”的名字就叫开了。随后在元丰、建炎、德祐等年间,曾因风涛冲击或兵燹之灾而数度重建。木桥历史一直延续了270余年,该桥最长时是元大德八年(1304),为99栱。
泰定二年(1325),吴江州判官张显祖请嘉兴匠人姚行满主持,易木为石,重建垂虹桥,长130多丈,62孔,中间3孔可以通大船。桥墩四周以桫枋加固,桥面铺大砖,桥栏饰以狻猊,两堍建底定、汇泽二亭。此后,历经明清两朝近10次的修建,孔数增至72孔。到1915年时,垂虹桥堍两亭、桥面栏板等均已荡然无存,桥孔亦半陷陆地,仅存44孔,础圯柱斜,颓卧波心。1957年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由于年久失修,垂虹桥于1967年5月2日夜晚坍塌,给吴江的文物史上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目前,它仅存在东西两端27孔,吴江政府曾进行了修缮,并辟建了垂虹遗址公园。
垂虹桥在我国古代桥梁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它的建成消除了苏杭驿道的最后一个险要大渡口。自此商贾云集,墨客聚会,吴江成为车船之都会。历代文人歌咏垂虹桥的诗作,可谓浩如烟海。其中有宋朝的苏轼、王安石、米芾、郑獬;元朝的倪瓒、刺多拉;明朝的唐寅、沈周、文徵明、王世贞;清朝的吴梅;民国的陈去病等人的400余篇作品,这在桥史上也堪称“之最”的。
祝枝山的字、唐伯虎的画500年来几乎是妇孺皆知。现由美国著名收藏家顾洛阜(Jone.M.Clofd)先生收藏的《垂虹别意》画卷便是一件非常珍贵和难得的稀世珍品。此卷由唐寅(伯虎)作画,祝允明(枝山)题“垂虹别意”引首。它以诗文书画记录下了明代中期以沈周、祝枝山、文徵明、唐伯虎等为代表的数十名吴门才子在吴江垂虹桥畔送别安徽学子戴昭时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