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越纵览 >> 吴地古今 >> 景点集萃 >> 无锡 >> 崇安区 >> 钱钟书故居

钱钟书故居

2020/7/13 0:37:46    作者: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6134

钱钟书故居位于无锡市健康路新街巷30号、32号,系钱家祖遗产业——钱绳武堂。钱钟书故居系钱钟书祖父钱福炯筹建于1923年,其叔父钱孙卿续建于1926年,占地面积为二亩四分八厘八毫(1600平方米),为七开间三进明清风格又吸取西式建筑之特点。祖父钱福烔题名为绳武堂,匾为当时江苏省省长韩国钧所书。钱福烔集经史语撰联悬于厅堂之上,勉励钱氏子孙勤奋读书,安份守业,和睦相处,继承家风。钱钟书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绳武堂敦厚质朴竞志奋进的门风,都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一、故居格局

截止到201337日,除小部分被拆毁外,大部分尚保存基本完好,钱钟书故居是无锡为数不多的书香宅第。这所宅第是一组江南常见的具有传统风格的民居建筑:前后共两进,面阔均为七间。1926钱钟书的叔父钱基厚先生因子女较多,在征得其父同意后,于后园西北角添建楼房三楹;之后又接建楼房一楹,因园内有一树盛开的梅花,故名梅花书屋

因为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叔父钱基厚及子女长期居住于此,故统称为钱氏住宅

故居大门东侧的三间房,除最东一间是家祠外,其余两间为先生的父亲钱基博教授寒暑假回家期间课子讲学之所,名为后东塾。先生少年时期常和几位堂兄弟在此读书、听讲、习字、作文。钱教授所著的一本散文集,就是以此塾为书名的,叫作《后东塾读书记》。

二、钱氏家庭

钱氏旧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极具历史人文价值。仅从本世纪以来,在爱国、爱民、爱学习的家风熏陶下,江南钱氏家庭中人才辈出。仅钱绳武堂一脉,有钱基博、钱钟书父子这样的文化学术泰斗钱钟韩、钱钟教、钱钟鲁、钱钟泰这样的科学院院士、学者教授,还有著名工商人士钱基厚、钱钟汉父子。在迎接黎明的日子里,钱钟汉受父亲委托,代表无锡工商界代表荣德生先生过江到苏北解放区,同我党领导人洽谈迎接解放大军解放无锡事宜,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有年仅22岁为革命惨遭杀害的共产党员钱钟仪烈士。钱氏家庭的众多成员为了拯救苦难深重的祖国,有的走上科学救国之路,有的走上实业救国之路,有的走上武装革命之路。

三、钱钟书文学馆


2001年,无锡市委、市政府决定对钱氏住宅30号进行维修,并筹建"钱钟书文学馆"2002年,由无锡市文化局负责,博物馆具体承担故居的修复,文学馆的筹建任务。根据古建筑"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钱氏住宅进行了抢救性维修,修复后的30号内主体建筑为平房两进,每进面阔七间;中有天井,天井两侧各有侧厢一间;东有备弄,弄低另有厨房、餐室、柴屋数间,后有花园。并布置了"钱钟书卧室""钱绳武堂",设计了相关的陈列陈设。

通过现代化的设计,展示钱钟书先生的生平,以"敏而好学人中之龙""辛勤耕耘文学大师""著作等身学术泰斗""饮誉全球光照后人""钱氏家族英才辈出"五个部分展览,突出钱钟书先生一丝不苟,穷极不舍,珍分惜秒的治学态度及取得的巨大成果和温和谦恭,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伟大人格,故居于200210月正式对外开放。200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市委宣传部命名为"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教育局命名为"假日新视野活动点"

钱钟书卧室

钱钟书大伯钱基成无子,钱钟书便继为嗣子。这里是他和伯母毛夫人的卧室,也是钱钟书的小书房。

四、故居保护

建筑出险

钱钟书故居管理中心主任梁溪清介绍,20131月初,无锡市文管部门在文物巡查中发现故居32号的部分房屋出现险情,遂开展抢修,预计春节前可修复,消除险情。尽管32号的产权归钱氏后人,根据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本应由现居的钱氏后人出资修缮,但是由于此次排险式抢修需要几十万元费用,考虑到个人无力承担,政府决定出资保护古建筑。

屋顶曾四次局部坍塌

新街巷32号故居有平房一间,独成小院,称梅花书屋,砖雕门额仍保存完好。在维修现场记者看到,70多岁的老匠人黄稚圭是拓碑技艺的传人,他和老伴登上数米高的阶梯,正在将由高攀龙后代书写的梅花书屋四个字拓片。

一旁的工人们正在将屋顶已经腐朽的椽子、桁条更换和加固。74岁的钱静汝是钱钟书的堂侄女,她提到,32号共有600多平方,产权归其父辈的七兄妹共有。如今老人们大多已过辈,留下她和老伴、子女六人仍住在老宅看房子。记者看到,故居的墙上竟然还有一个字。我们的房子早就是危房了!1996年这里拆迁,把我们的墙、窗户、地板都敲坏了,真是一片狼藉。最近几年,一到下雨下雪我们就担心,因为房屋的屋顶已经坍了四次,都是我们自己修缮的。钱静汝老人说,直到2000年故居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一颗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房子不拆了,但是关于故居产权转让的问题,我们和相关部门至今没有达成一致,所以还没搬走。

钱静汝老人称,十多年来,也曾有人找过她们,想要在这里开棋牌室等,我们也考虑过以房养房,但是开棋牌室肯定不行,必须是文化项目。通过政协委员提案等多次呼吁,此次终于迎来了政府出资的较大规模的修缮,钱静汝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古建筑的保护问题。我们愿意把故居交给政府,也希望可以尽快妥善解决十几年来的顽疾。

五、人物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育有一女钱瑗

钱钟书先生留学英、法,谙熟西方文化,但从不以此为傲。早在1945年,一位友人就在一篇记述钱钟书的文章中写道:他为人崖岸有骨气,虽曾负笈西方,身上却不曾沾染半点洋进士的臭味,洋文读得滚瓜烂熟,血管里流的则全是中国学者的血液。这段话很能再现钱钟书的风貌。打开《槐聚诗存》便可以看到许多怀念家乡与祖国和凝聚着爱国激情的篇章。

1938年,他留学英、法结束时,像他这样杰出的俊彦,当时在英、法找个收入丰厚的工作本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此时祖国正处在日寇侵略的水深火热之中,他怀着相传复楚能三户,倘及平吴不廿年(《槐聚诗存·巴黎归国》)的赤诚的爱国之心,毅然地回到了忧天将压、避地无之国破堪依、家亡靡?”(《谈艺录》)的故国。1949年北京解放前夕,有的人流亡国外,可是钱钟书偏要留在大陆。杨绛先生后来在《干校六记》中怀着诚挚的感情忆及这件事时说:默存常引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文革中,钱钟书受到冲击,并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杨先生曾问钱钟书:你悔不悔当初留下不走?钱钟书毫不犹疑地回答说:时光倒流,我还是照老样!表现了钱钟书对新中国、对中华这块热土和对安身立命基础的传统文化无限的热爱,不管国家怎样贫困落后,也不管在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曲折和苦头,自己受到过多么不公正的对待,他都不更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

几十年来,他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一道,历经风风雨雨、共度艰难险阻,也共享收获与成功。他始终积极地工作着,用他满腹才华和生花妙笔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提供着最好的精神产品,也为世界的知识宝库积累着财富。他为此贡献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和生命。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最重要、最可宝贵的品格。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