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胜古迹 >> 园林老街 >> 松陵(太湖新城) >> 三里桥生态园

三里桥生态园

2023/11/14 3:48:16    作者: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11775

三里桥生态园位于三里桥村,京杭大运河西侧。1974年,运河切角工程改道。1997年,为保护三里桥,建三里桥生态园。200311月,三里桥生态园建成开放。

该园四面环水,为运河切角工程后新老航道间的一个人工岛屿,由三里桥与西侧陆地相连。此园绿化面积348696.5平方米(523),园内花树扶疏,池水潋滟,假山错落,为吴江市古运河风光带上的一块生态休闲绿地。园中草坪、湖泊、假山、花树与滔滔的古运河水相得益彰,充分展示了古运河的新面貌。

园内的景观有古桥三里桥和新建的顾野王纪念馆(顾公庙)

三里桥是吴江古桥中最高的单孔拱形石桥,东西向,建于元泰定元年(1324),明天顺六年(1462)、清嘉庆二年(1797)、光绪十一年(1885)三次重建。此桥原横跨京杭大运河,旧时是吴江县城通往运河以东乡镇的通道。198671日,三里桥被列为吴江县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三里桥生态园建成后,古桥成为生态园入口处。2007523日,国家文物局在《关于印发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简介的通知》中明确三里桥为“与古运河有关的文物遗存”。

桥长50米,宽4.65米,矢高12.5米,跨度16米;东桥台拱脚有纤道,台前宽1.15,南上侧为0.8米,背纤者可以从桥下通过。桥顶面石上有“轮回”图案,桥面石阶东为47级,西为45级。

原顾公庙位于吴江北门外的顾墟,祀南朝史学家顾野王。此庙原为顾野王之旧宅,宅内有一轩,名“听江轩”,传说其著名著作《玉篇》就诞生在这里。“俗传此地在吴淞江滨,常有潮患漂没田庐,顾公喝之,遂止,当地百姓称顾公为‘喝潮大王’”。顾公庙初建时间不详,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九月,吴江知县石处道因事来到顾墟,见一古祠甚为简陋,遂问随行之人,答曰为顾公庙。石知县进祠拜谒,见只将顾公之像“绘形于板”,且“衣冠不正”,于是,“撤除腐弊,改作基构,立其像,设榜以位号,春秋祀之”,并自作改建之记。明宣德二年(1427年),知县贾忠重建。成化八年(1472年),知县王迪修。崇祯七年(1634年),知县章日炌重修。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重绘神像。康熙七年(1668),增建两庑门楼,在祀三高祠(祀范蠡、张翰和陆龟蒙)的同日致祭,祝文中云道:“惟公居陈国之显官,任黄门之清职,制玉篇以深裨于士教,捍潮势以广益于农田,兹其美功合登祀典式……”。嘉庆十二年(1807年),祠圯,顾野王后裔贵诚修之未毕。十六年,顾公庙修缮一新。同治十一年(1872年),祠又重建。20世纪50年代,顾公庙改作学校,庙内顾公、顾夫人两尊塑像暂置于校内,随后,由乡民移放于夹浦桥附近的吴淞江边一个草棚里,后又请了回来。“文化大革命”初,顾公庙被拆除,两尊塑像则由乡民偷偷放置于苏州观音山中峰寺里。90年代,当地乡民们在顾公庙原址附近,搭建小型顾公庙,两尊塑像重回故地。2006年,在三里桥生态园内新建顾野王纪念馆(顾公庙),2007年下半年竣工。

新建的顾野王纪念馆(顾公庙)由石牌坊、山门和大殿组成。石牌坊为四柱三门,南北两向均镌刻着坊额,南向为“先贤顾公”、“秘书笃学”和“力辟道扃”,北向为“侍郎故里”、“古吴绍韵”和“梁陈遗风”,石碑坊上有对联四副,南向为“六朝冠冕皆如梦,千古文章迥独尊”(吴时森句,李双阳书);“人传震泽岸边喝潮水,史载听江轩里制玉篇”(陈志强、张舫澜撰,孙悦良书),北向为“黛瓦高桥迎绿水,红花繁树掩黄门”(陈志强、张舫澜撰,钱惠芬书);“丹青美矣,为千秋妙笔;著述富哉,传百世奇书”(陈志强、张舫澜撰,张兴中书)。大殿里有对联两副,前柱联为“六朝事业随流水,千古文章耀后人”(陈志强、张舫澜撰,孙悦良书),后柱联为“名垂史册,精书卅卷玉篇,益千年士教;德泽民间、勇捍数回潮势,保万顷农田”(陈志强、张舫澜撰,许建华书)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