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望族 >> 名人简介 >>  >> 殷兆镛 >> 殷兆镛

殷兆镛

2022/7/5 3:15:10    作者: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5298

一、人物简介

殷兆镛(1806—1883年),字补金,一字序伯,号谱经,江苏吴江人,晚清官员。道光二十年(1840年)进士。授编修,任大理寺少卿,充湖北、陕西、顺天考官,督直隶学政。历任礼、户、吏诸部侍郎。性耿直,关心民间疾苦。有奏议、诗文集等。

二、人物生平

殷兆镛的殷氏家族祖居河南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后移居江苏吴江(今江苏省吴江区)。 嘉庆十一年十月初一日(18061110日)戌时,殷兆镛生于苏州府吴江县(今江苏省吴江区)平望镇东溪湖村。

道光二十年(1840年),殷兆镛考中二甲殿试第二等)进士,选为庶吉士,授任翰林编修

咸丰四年(1854年),殷兆镛升任侍讲,进入上书房,教授惠亲王绵愉的儿子奕祥等人读书。不久升任侍讲学士,奉命教授道光帝第九子、咸丰帝九弟孚郡王奕譓读书,后多次升迁至大理寺少卿

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进犯天津,殷兆镛力主抗战,斥责主和派大臣,朝廷提拔他担任詹事

咸丰九年(1859年),担任兵部侍郎。朝廷诏令江苏诸省治团练,殷兆镛上疏陈述此事害处,言词十分确切。上海想借英国人、法国人助战,殷兆镛亦认为不可。

咸丰十一年(1861年),殷兆镛因母亲病故,于是回家守丧。

同治元年(1862年),殷兆镛守丧期满,继续回到上书房供职。不久授任詹事,升任内阁学士,屡次担任兵部礼部各部侍郎

同治六年(1867年),督安徽学政,史书说他能得士心。后任大理寺少卿时,弹劾将军奕山丧失黑龙江以北国土的行径:以边地五千余里,藉称闲旷,不候谕旨,拱手授人,始既轻诺,继复受人所制,无能转圜。奕山因此被革职留任。

同治七年(1868年),担任礼部侍郎,任期满后,仍然回到上书房供职,并先后任兵、工、吏、户、礼部侍郎[11] ,但始终未能成为尚书。因此,他自叙年谱便称为侍郎

光绪七年(1881年),殷兆镛因病辞官。

光绪九年(1883年),殷兆镛病逝于家乡。

三、主要著作

工诗文,著有《松陵诗经》、《玉尺堂诗文集》等传世。由他撰书的水木清华轩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皆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今已成为清华大学校园一景。

四、历史评价

《清史稿》:陶梁为文学老宿,吴存义、殷兆镛并侍从清望,存义视学滇、浙,能得士心,兆镛慷慨论事,於乡邦疾苦冀有补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