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胜古迹 >> 江南古桥 >> 汾湖(黎里) >> 芦墟观音桥

芦墟观音桥

2024/11/19 3:02:17    作者: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6381


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分湖志》记载,观音桥原名泰生桥,始建年代无考。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镇上有识之士吴之湄等人募集资材重建泰生桥。该桥至今已有240“岁”,芦墟现存古桥中“年纪”最大,仍然整体良好。清季,西北堍空地上借桥身金刚墙建有小庵。庵里供奉观音像及关帝像。所以此桥俗称观音桥。该庵至1959年拆掉。

观音桥跨市河北口,西为杜字圩,东为当字圩(当字圩在市河与后河之间)。观音桥为单孔石拱桥,顶宽2.2米,拱券矢高3.2米。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置。东西桥坡踏步分别为18级和17级,石级已磨损平滑。桥顶望柱是芦墟古桥现存独有的石狮雕刻。自然界中的雄狮头大脸宽,筋肉健壮,吼声响亮,比虎、豹更凶悍,是名副其实的“百兽之王”。《汉书·西域传》记载东汉帝章和元年(公元84年),安息(在伊朗高原)国王派遣使者进献狮子的史实。观音桥上的石狮,雌雄成双,相向呼应。居左的是雄狮,右前足踏一个鞠,俗称“狮子滚绣球”,象征着征服寰宇;居右的是母狮,怀抱一只小狮子,俗称“太师少师”,象征着子嗣昌盛。雕刻表现了狮子的特点,广阔的前额,卷曲柔软的鬃毛,平适的鼻子,健壮的肌肉,足下的绣球,胸前的彩带和铜铃,又让人感受石狮的活泼可爱。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石狮曾被涂上水泥(现已清理),以至东北望柱石狮缺失。

由于花岗岩材质年久风化腐蚀,桥额上的桥名,间壁上的楹联,券石上的碑文都已无法识读。这与环境有关:200多年来,该桥一直处在市镇人烟稠密街区,有害烟雾、水汽,对花岗石的腐蚀加速了雕刻的漫漶。石级多有松动、移位。北侧金刚墙上部石缝中生长着野石榴和灌木丛,枝叶茂盛,金秋时节,花果点缀,宛若空中盆景。

观音桥是吴江市(县)文物保护控制单位。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