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望族 >> 名人简介 >>  >> 顾大典  >> 道行诗书画吴中称绝 戏曲吴江派大典同功

道行诗书画吴中称绝 戏曲吴江派大典同功

2014/11/18 12:47:40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2461

  几年以前,太湖文化研究会编《笠泽园》一书,我承担松陵部分,其中有《谐赏园》一节。吴江北门内西北隅原有谐赏园,是明代戏曲家顾大典的园林,戏曲大家沈璟经常到谐赏园,与顾大典交流戏曲。后来在纪念沈璟诞辰443周年时,我与芦根荣合作编了《沈璟》一书,对沈璟与顾大典在谐赏园的交往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是写的是沈璟,顾大典只作为配角,因而对顾大典没太在意,参与编写的《吴江百贤思想品德故事》和《吴江名人录》等都未将他列入。最近苏州要编《苏州通史》,让我撰写其中吴江的部分人物传,其中有顾大典,于是,专门寻找了顾大典的资料,特别是在苏州大学见到了徐朔方先生的《顾大典年谱》,对顾大典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到他也是个不平凡的人物。吴江文联编印《吴江文艺》,有旧事一栏,于是就打开电脑,敲出以下文字……

  一

  松陵镇在历史上有过不少私家花园,有名的有盘野、臞庵、小潇湘和谐赏园。盘野在东门外学宫旁,是宋少师黄由的别墅。臞庵,在东门外学宫西,是宋大冶令王份归老处。小潇湘在长桥南,元淮南中书行省管勾宁伯让的居所,后归了曾当过明朝宰相的周道登。谐赏园,在北门内西北隅,明代吴江北芦墟人顾昺所建。

  顾昺年幼即有神童之称。与孙赓、陈策并称 “江南三才子”。辞官回到吴江,把家从北芦墟迁移到了松陵北塘,在住宅后面建了私家花园。“谐赏园”这名字,取自谢灵运《山居赋》:“在兹城而谐赏,传古今之不灭。”

  1541年,明世宗嘉靖二十年,顾家添了个男丁,一片喜气,这就是后来成为戏曲作家的顾大典。顾大典字道行,号衡宇、衡寓。

  顾大典虽然聪慧,在10岁时就写有《孤儿行》,见者辄恻然伤之,但考科举并不顺利。1561年,顾大典已21岁,这年秋试他又名落孙山,心情不佳,病卧逆旅,秋风萧瑟时百感易生,一途难忍,曾作过一首《秋怀赋》表达当时的心情。

  一直到六年以后,也就是1567年,他才乡试中举,名列第34名。第二年(1568年)以三甲第240名同进士出生,授绍兴府学教授。157030岁时应聘为江西秋试试房考官,1571年改调处州推官,为正七品。他到处州正是五月,心情很好,他从富阳到了桐庐钓台,经江中瞻眺,吟出了“于役值蕤候,时物正芬妍”的诗句。

  他在处州待三年,1574年到北京担任了刑部主事,后以母老需照顾为由,请改南京兵部主事,后升吏部郎中,为正五品。他工诗文,善书画,嗜词曲,在南京做官时,却杜门谢客,独自坐在屋内,从早到晚读书写诗,从《离骚》、乐府、汉魏六朝以及开元、天宝诸家,罔不挖讨涵咏。还经常招呼同道一起载酒游赏,遇到好的山水,就画画做诗,有时一夜不归,于是写有大量的诗词。1577年,他汇编《清音阁集》,收录为官期间所赋诗词245首,并序文。多为寄情与山水、景物、时节或赠人。

  1584年,顾大典被升为册东按察副使,为正四品。他为官清正,力拒请托,因而得罪了人。调整任福建提督学政,第二年春赴任。在这期间他“睇匡庐,泛彭蠡,穷武夷之幽胜,吊鲤湖之仙踪”,游历了福建的名胜。

  1587年,憎恨他的人说他当官时耽于诗酒并向上告状,他因而获罪被贬为禹州知州。于是顾大典放弃官职,后来又让他到开州做官,他也没有上任而回到了吴江。其实他弃官回乡的情绪不是出于偶然。“每存惬息就闲之意”是顾大典真实思想的流露,在他以前的诗中就有所表达。

  1578年秋,顾大典在闲居的官舍里,清宵孤坐,听着蟋蟀的叫鸣声,产生了游子的情怀,凄清感油然而生,写了《听秋蛩赋》,这里隐含着一种思乡之情。

  1581年,他41岁了,作了《怀故园赋》,更是表达了意欲归乡的情感:“魂何寝而不梦,梦何夕而不归。自筮仕而再迁兮,屡逐食而推移。展四体而率职兮,逾一纪而迄兹。”

  他与太仓才子王世懋有诗词交往,交往中也不时地流露出思乡归隐的情感。王世懋的《王奉常集》中记录了一首《顾道行学宪途中以诗见寄和答一首》:“驿途饶荔子,官舍美蕉花。何事悲青鬓,能言薄绛纱。吴儿多拙宦,闽吏易思家。莫遣沧江下,他时两钓查。”

  顾大典还是回乡了。他回乡时经过苏州,游历了虎丘,写下了《重登虎丘》一诗:“剑壑秋风起暮烟,寒泉落木自依然。翻因解组归来日,悔别青山二十年。”他离开家乡外出做官已二十年了,从青年跨入了中年。

  顾大典回到了吴江,在谐赏园里过着闲适的生活。

  二

  顾大典是个多才多艺的人。

  顾大典善画,他游南京画了《燕子矶图》。清代皕宋楼主人陆心源作《穰梨馆过眼录》,记录了他收集或所见的名画,就收集了《燕子矶图》并作了如下评述:“顾道行督学,画法沈森凉润,扫去近世卑庸之气。此燕子矶图,笔力真能扛鼎,可谓五百年来无此君也。”

  15894月,明著名诗人谢肇淛下第南归,便道来到了松陵见顾大典,他在《小草斋集》中记录了他们会面的情景:“十六日,宿吴江顾先生家。先生角巾出迎曰:贤旁得无劳乎?姑置丘壑中,风波逼人,无早自苦也。余唯唯退,则世卿(其子庆恩字)搦椠以待,曰:虎头(指顾)为幼舆(指谢)临池,请观。有徐元之者,也善画,以绯梅索余诗,余出扇索作小景。是日欢谑,翌日登舟。”在《小草斋集》中还载有谢肇淛的《顾道行山水跋》,其中记述了顾大典的画道:“道行先生尽从北苑仲圭来,而出以大雅,尽脱丹青家蹊径。余与唯和为先生最得意士,而得先生画各不数纸。今阅此幅,神气郁勃飞动,与余所得殳质甫许者仿佛相肖,非复可以形容筋骨相也。”

  1594年,明朝诗人徐熥晋京春试时,顺道造访顾大典,曾写有《垂虹桥别顾学宪先生》。他的弟弟、明朝诗人徐(火勃)曾在1592年到谐赏园见顾大典,顾大典在园中招待他,文酒朝夕。1595年在苕溪与顾大典相遇,后来他到苏州就到松陵来会顾大典。他在所著的《红雨楼跋》中写道:“顾道行诗画书在吴中称三绝。挂冠归田,一意翰墨。……此卷乃先生见赠者,未几下世。残山剩水,令人兴酒垆之悲。”

  顾大典传世作品有隆庆二年(1568)作于庐山望仙草堂《山水图》、万历十二年(1584)作《将隐斋图》、万历十三年作《燕子矶图》。万历十六年(1588)作《峦涧幽深图》轴,纸本,设色,纵131厘米,横39厘米,自题:“万历戊子夏日写,顾大典。”钤“大典私印”、“顾氏道行”、“督学使者”三方白文印,右下角有“夙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长方朱印,现藏沈阳故宫博物院。

  三

  顾大典最大的特点是妙解音律,所蓄家乐,皆自教之。他的剧作文词雅质,讲究构局之法,但欠自然,情节发展略嫌平直。

  顾大典回乡后,经常与友朋在谐赏园中做诗酒之会。当时,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戏曲艺术的勃勃生机。顾大典家中养有一班家乐,这种私人戏班以主人之招为主,宴会、来客时就在厅堂演出。他与当时的戏曲家梅鼎祚、王骥德等都有交往,梅鼎祚赞他为“无误可顾”。

  1592年,顾大典带了家乐进入苏州城,当时的戏曲作家张凤翼曾写有《顾学宪携声妓入城纵观连日作》等诗记载,他在《与顾学宪道行书》中也写道:“追陪连日,遂成年来第一场乐事,皆门下赐也……银杯之贶,在门下为琼瑶报桃。”追陪就是指妓乐入城。

  在顾大典辞官回乡不久,沈璟也辞官回到了松陵。沈璟是吴江松陵人,比顾大典小11岁。两人原有联系,1578年顾大典曾做诗寄沈璟:“别去较添白发,忧来谁共绿樽。尚忆津亭弭棹,不堪风雨销魂。”

  顾大典与沈璟两人情趣相投,每当顾道行有家庭演出,沈璟必加入,一起唱和,不亦乐乎。后来沈璟也建了戏班子,登台演出。他们互相观摩切磋。乡人纷纷效仿。后人认为多蓄声妓是从他们两人开始的。

  顾大典创作了《清音阁传奇》四种,其中有影响的是《青衫记》和《葛衣记》。他的剧作文词雅质,讲究构局之法。沈璟创作他的第一部传奇《红蕖记》是受顾大典的影响。沈璟与顾大典,逐渐形成了与汤显祖“临川派”齐名的“吴江派”。

  后来顾大典与沈璟对曲律的见解有所不同。明代戏曲家、戏曲理论家徐复祚在《南北词广韵选》中收录了顾大典的《葛衣记·商调·梧桐树》后写道:“独怪沈先生和顾先生同是吴江人,生又同时,又同有词典之癖。沈最严于韵,不与顾之何也?顾与张伯起先生亦最厚。岂其箕裘伯起而弁髦词隐也耶?”

  

  顾大典在戏曲历史上留下了闪烁的一笔,特别是《青衫记》中的词语,有的成了成语,为后世传读。

  “蛙鸣蝉噪”, 指蛙声和蝉声,使人听了厌烦,比喻拙劣的议论或文章。出自顾大典《青衫记·裴兴私叹》:“蛙鸣蝉噪,魂绕神劳。”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指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出自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大小三军,听吾命令。”

  “目眩魂摇”,指眼花缭乱,心神不定。出自顾大典《青衫记·郊游访兴》:“顾盼之间,目眩魂摇。”

  “风木之悲”,比喻不能奉养父母,也指丧失父母的悲伤。出自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怀风木之悲;壮岁鼓盆,久虚琴瑟之乐。”

  “旧燕归巢”,指从前的燕子又飞回老巢,比喻客居在外的游子喜归故里。出自顾大典《青衫记·裴兴归衡》:“似旧燕归巢,双语檐前。”

  顾大典的言行,也深深影响了他的儿子。顾大典儿子顾庆恩(字世卿)博学能诗,尤工绘画,超过其父。天启三年(1623)授云南澄江府通判,在石屏州有惠政,石屏人为他立祠东城外。

  据史志记载,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在连续大旱又遭连绵大雨之后,石屏土城墙崩楼塌,当时,顾庆恩署理知州一职。顾庆恩博学能文,他深感土城在御敌及抗灾等方面有诸多不便,只有废弃土城,改建砖城,才能够长期抵抗匪患。他的想法得到了当地人陈鉴(字虚白)的响应,陈鉴首先捐银2000两,于是士绅纷纷解囊,共捐得5000余两投入扩建砖城。

  顾庆恩征调人力,亲自处理扩城事宜,不到半年便盖起了东西两门,一年功夫又建成了南北两门,周长748丈(约2468米),城楼高、厚各2丈(约7米),引异龙湖水,外凿护城池。城内街巷、商铺、谯楼,依次有序摆开阵势,费用不加多而规模却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数倍,百姓惊叹道:非有神输鬼运,何其费省而功倍若此!在扩建砖城中不惩罚一个士兵,不打骂一个平民,却做到了如期竣工。顾庆恩在任内重文教,续修了《石屏州志》。因此,顾庆恩之后的知府涂一科颂扬他前任创下的伟绩:“顾公非有威驱势劫也,洁己以服人心,平价以慰众愿,不惜心力之劳瘁,日抚工役之辛勤,远方闻而就役者如归市。”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