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指南 >> 方志编纂 >> 方志简报 >> 吴江方志简报32

吴江方志简报32

2010/4/3 13:48:00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4051


     吴江方志简报


32

          吴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10730

                                      

   

领导视察

      周志芳副市长对地方志工作提出四点要求(2)

    编纂动态

      平望镇召开镇志编纂材料征集工作会议(2)

大丰市大中镇来我市同里镇考察镇志编纂工作(3)

《吴江市电信志》编纂业务协调会召开(3)

我市上半年地方志编纂工作进展顺利(4)

     方志专家齐聚吴江为市志“工业”卷把脉(4)

     市档案局赴吴中、太仓考察二轮修志工作(5)

学术探讨

    苏州五县级市二轮志书总纂纲目特色综述(5)

读志用志

      《同里镇志》等志书全文上网后社会反响良好(14)

志苑人物

在《同里镇志》的生与梦间记录历史(15)

领导视察

周志芳副市长对地方志工作提出四点要求

712下午,市政府副市长、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周志芳在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委员薛建国的陪同下,到市档案局、市地方志办公室调研二轮修志工作。

调研过程中,周志芳认真听取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市档案局局长张志远关于全市二轮修志进展情况的工作汇报。她在详细了解全市二轮修志的进展情况,特别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后,充分肯定了市档案局、市地方志办公室已取得的成绩,并针对修志队伍相对不稳定、编纂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入志资料收集难度大、个别单位修志经费紧张等实际问题,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修志工作的重要性,要从行动上科学合理抓好编纂质量与编纂进度这两项关键工作,从而确保二轮修志工作顺利推进、圆满完成;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修志班子和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修志班子,从组织领导层面为二轮修志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三是要进一步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等有效方式提高修志队伍的业务素质;四是要求市档案局、市地方志办公室要未雨缪稠,对明年的修志工作早作安排。

调研结束后,周志芳还专门前往《吴江市志》编辑部看望了沈春荣和浦德琪两位副主编,并通过他们向其他编纂人员表示问候。市档案局副局长王怡、于振华参加了上述活动。(市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

编纂动态

平望镇召开镇志编纂材料征集工作会议

422,平望镇召开《平望镇志》编纂材料征集工作会议。镇党委副书记、镇志编委会副主任尤新民到会讲话,镇人大副主席、镇志编纂办公室主任胡锦刚主持会议,电信、邮政、交管、交警、国税、地税、环卫、防保等单位负责人及镇志办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上,镇志办工作人员对材料征集工作作了具体布置。

会后,平望交管所及时召开本系统镇志材料征集工作座谈会,落实镇志编纂材料征集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广泛开展资料收集工作,参加会议的前任、现任分管副镇长和镇交管所(站)历任所(站)长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材料及数据。

编纂材料征集工作会议的召开和会议精神的落实,为镇志编纂工作有序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平望镇地方志办公室)

大丰市大中镇来我市同里镇考察镇志编纂工作

425,大丰市大中镇(市府所在地)街道办一行三人在省志办市县指导处的推荐下,来我市同里镇考察镇志编纂工作。考察过程中,同里镇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褚土生、《同里镇志》主编计东升和市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科长朱建明,就组建班子和队伍、设置志书篇目、收集入志资料、修改志稿、志书出版等编纂工作中好的做法及志书出版后的若干思考,向客方作了详细介绍。客方认真听取了经验介绍,表示要在编纂《大中镇志》的过程中,虚心学习同里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的态度和志书编纂人员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要借鉴编纂人员依据系统、详细、真实的资料彰显志书地方、人文和时代特色的做法,要学习同时出版纸质、电子版志书更好地为地方建设服务的意识,同时对我市地方志部门、同里镇为他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表示感谢。考察结束后,《同里镇志》办还向客方赠送了纸质版和电子版志书。(市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

《吴江市电信志》编纂业务协调会召开

64,市档案局在中国电信吴江分公司召开《吴江市电信志》编纂业务协调会,中国电信吴江分公司、中国移动吴江分公司、中国联通吴江分公司的志办主任、编纂人员和市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业务指导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市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科长朱建明针对全市电信行业三足鼎立的局面,从四个方面对《吴江市电信志》编纂工作作了业务上的协调:一是3个承编单位要按照分卷编纂的模式,分设“电信”、“移动”和“联通”3卷,各自制定编纂篇目、收集资料和编纂志稿;二是3个单位要对机构、人员、设备、主要业务(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网络等)等一些重要的年度数据进行全面汇总,形成全市性的综合汇总表,作为附录置于整部志书后面;三是3个承编单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编纂计划,按照计划制定篇目、收集资料和编纂初稿,推进志书编纂工作;四是3个承编单位的编纂人员要加强学习和联系,在互通信息、相互学习借鉴中共同推进并圆满完成编纂工作。

这是《吴江市电信志》编纂工作启动以来召开的第一次业务协调会。3个承编单位都表示将按照这次协调会议的要求做好各项编纂工作。(市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

我市上半年地方志编纂工作进展顺利

    上半年,我市地方志编纂工作进展总体比较顺利。截至6月底,《吴江市人事志》完成评审工作;《吴江市军事志》、《吴江市老干部志》、《吴江市粮食志》、《吴江市电力志》4部志书初稿修改工作基本完成,现已进入单位内部审稿阶段;《吴江市审判志》完成初稿,至此我市已有20部志书完成初稿编纂工作。目前,尚存《吴江市工业志》、《吴江市检验检疫志》、《吴江市海关志》、《吴江市科技科普志》和《盛泽镇志》(续志)5部志书没有启动编纂工作。(市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

方志专家齐聚吴江为市志“工业”卷把脉

714,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举办的二轮修志第五次业务研讨会在我市松陵饭店召开。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陈其弟、诸晓春,苏州各市、区地方志部门的领导、编纂人员及《吴江市志》编辑部的全体成员近6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陈其弟主持。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集苏州全市地方志系统的智慧与力量,对《吴江市志》“工业”卷进行全面点评。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各市、区的专家准备充分,研讨过程中纷纷踊跃发言、畅所欲言,对“工业”卷的篇目、资料、内容、行文等方面提出了许多详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陈其弟在会议总结时要求我市地方志部门会后认真梳理研讨会的意见及建议,结合吴江实际对《吴江市志》“工业”卷的篇目、资料、内容、行文等进行认真、全面的修改,切实提高编纂质量。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市档案局局长张志远,市档案局副局长于振华出席会议,并表示要按照苏州的要求,认真梳理研讨意见和建议,扎实做好后续的修改工作,确保“工业”卷编纂质量。

本次研讨会,对提高《吴江市志》的编纂质量和我市编纂人员的业务水平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市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

市档案局赴吴中、太仓考察二轮修志工作

72627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市档案局局长张志远,市档案局副局长于振华,分别带领市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和《吴江市志》编辑部的同志赴吴中区和太仓市考察二轮修志工作。考察过程中,吴中区档案局局长陆卫平、副局长翁建明、《吴中区志》主编周凤鸣,太仓市史志办主任张志华、副主任王维强、《太仓市志》副主编苏华等领导、专家,分别介绍了各自二轮修志的进展情况和好的经验做法,张志远、于振华也分别向吴中区和太仓市的同行介绍了吴江的二轮修志情况,并请两地的同行对吴江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考察结束后,市档案局结合自身实际,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认真总结,认为要学习、借鉴吴中区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主编作用和把好责任编辑关、太仓市认真落实市史志办领导下的副主编负责制、两地都充分发挥地方志职能科室的作用等好的经验做法,从而扎实推进《吴江市志》的编纂工作。(市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

学术探讨

苏州五县级市二轮志书总纂纲目特色综述

二轮修志期间,苏州各市、区要分别完成《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志》、《苏州工业园区志》、《吴中区志》、《吴江市志》、《张家港市志》、《太仓市志》、《常熟市志》、《相城区志》、《昆山市志》等9部志书的编纂出版工作。截至20103月,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完成了对上述9部志书纲目的评审工作。这样,经过评审、修改后的纲目分别成为9部志书的总纂纲目。笔者对其中的《吴江市志》、《张家港市志》、《太仓市志》、《常熟市志》、《昆山市志》等5部县级市志书的总纂纲目进行了研究,发现这5部志书各有所长各有特色,现就它们的编纂特色作一个综述。

一、通志和续志两种编纂模式同时得到传承

二轮修志如何编纂,一直是方志界讨论的重要话题,并且围绕这一话题争论不断,争论的焦点在于二轮志书是编纂通志好还是编纂续志好。在苏州市范围内,笔者所看到恰恰是“不争论”,各自选择自己认为最适合的编纂模式开展二轮修志工作。在如何编纂二轮志书的问题上,吴江、张家港、太仓、常熟和昆山5部县级志书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常熟市鉴于在20067月完成了对《常熟市志》的修订工作,出版了《常熟市志》(修订版),修志基础比较扎实,提出了编纂通志的观点。吴江、张家港、太仓和昆山4县市则选择了编纂续志。这样,通志和续志两种编纂模式在苏州市范围内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编纂通志和编纂续志这两种编纂模式和方法在苏州五县市的志书中同样得到了有效的传承。

在上下限的设置上,同样选择编纂续志的吴江、张家港和太仓三县市按照续志模式,从上轮志书下限的次年开始编纂,一般不作追溯。如《吴江县志》上轮下限为1985年,本轮志书的上下限则从1986年到2005年。昆山虽然最终选择了编纂续志,但是《昆山市志》不是就续志而续志,局部很好地体现了通志的编纂精神。鉴于昆山市在1981年已经开始改革开放,为了完整记述昆山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昆山市志》则将本轮志书的上限追溯到1981年。昆山的这一做法,实质上是采取了“小通志”的编纂模式和编纂方法。

因此,就编纂模式而言,苏州五县市的二轮志书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编纂模式。这种编纂模式的不同,真正体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精神,很好地避免了志书编纂模式的单一化发展,对志书的编纂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二、“条目体”编纂体例重新受到亲睐

志书编纂,历来便有“章节体”和“条目体”两种编纂体例,由于一轮志书普遍采取了“章节体”的编纂体例,这样无形中使得“条目体”失去了传承与发展的机会,甚至于已经到了“不用自亡”的程度。相对于“章节体”而言,“条目体”的优、缺点都比较明显。优点主要有三点:一是简化了编纂层次,一般按照类目、分目、条目分层,三级直接可以到位;二是有利于突出重点,一般均系统记述相对比较重要的内容;三是有利于彰显志书的特色,以开门见山的形式直接让读者感受到志书内容所反映的地方特色、时代特色、人文特色等。缺点主要表现为志书结构不严谨、内容松散等问题。二轮志书是否还需要采用“条目体”来编纂,也是方志界争论比较激烈的一个问题。

在志书的体例选择上,吴江、张家港、常熟和昆山四县市选择了“章节体”,而太仓则一枝独秀选择尝试了“条目体”。也就是说,在苏州五县市的志书中,尽管“条目体”没有被广泛采用,但是它还是受到了太仓市地方志工作者的青睐并且被付之于实践。整部《太仓市志》将所要记述的内容分成建置区划、自然环境、环境保护、国土资源、人口、基础设施、太仓港、开发开放、经济综述、农业、工业、服务业、综合经济管理、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党派社团、公安司法军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民政、人民生活、风俗、人物等类目,类目以下设分目、条目予以记述。从《太仓市志》类目、分目、条目的设置来看,还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条目体”,“章节体”的痕迹还比较严重。从中可以看出,编纂者是在努力尝试“条目体”和“章节体”两种编纂体例的有机融合。如果能够将两者很好地融合起来,发扬各自的长处,消除各自的瑕疵,那么这种尝试将是“条目体”编纂体例的一种新发展。

《太仓市志》能够重拾“条目体”的编纂体例,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如果它能够和广东《端州区志》一样成功,它不仅将成为苏州市第一部采用“条目体”编纂的志书,而且其传承与创新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

三、对续志理念作了比较科学的定位

张家港、吴江、太仓和昆山四县市的志书是续志,因此涉及到续编理念的定位问题。关于如何续志,方志界也是有争论的。一种看法是,不管前志编纂的如何,续志从前志下限的次年开始续编,也就是说续志只编纂前志下限之后的史实,对前志一概不作补遗和勘误;另一种看法是,续志不仅要完成续编的工作,还要对前志进行补遗和勘误。随着续志工作大规模开展,第二种看法已经得到方志界的普遍肯定。2008年中指组颁布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第十六条中也对如何续志提出了要求:“续修志书处理好与前志的衔接,注意对前志的拾遗补缺、订讹正误。”《张家港市志》对这一要求作了很好的贯彻实施,在“志余”部类专门设置了“前志补遗正误”,强调续志要以“续编”为中心工作,同时完成对前志的“补遗”和“勘误”工作。这样,也就对续志理念作了比较科学的定位。另外,相对于其他同类型的续志而言,这也将是《张家港市志》一个比较显著的特色。

《常熟市志》尽管是编纂通志,但是它同样也需要对前志进行补遗和勘误。它是在编纂的过程中将补遗、勘误和编纂融为一体,重新编纂出全面、系统、真实的新的通志稿,而不再专门设置“补遗”、“勘误”部类。

四、有效吸收了前人和他人的理论研究和编纂实践成果

在编纂过程中,苏州五县市的二轮志书对前人和他人的理论研究和编纂实践成果作了很好的借鉴与吸收,依笔者之见,主要体现在对“志余”、“专记”、“史纲”、“索引”等体例的合理运用。

⒈志余。《常熟市志》和《张家港市志》仿照旧志体例,专门设置了“志余”部类。其中,《常熟市志》的“志余”分设“历史传记”、“ 文献辑存”和“友好交往”三章,采取章节体的方式系统收录考辩与存说、乡里传说、地方掌故、名人轶事、历代名人咏常熟选录、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常熟题词选录、国内外著名人士为常熟题词选录、常熟之最、重要文存、国际友城、国内友城、考察访问和民间交流等重要史料和特色史料。《张家港市志》的“志余”,不设章节,系统收录张家港(沙洲县)史略、历史大事年表(2811985)、重要数据列表(19491985)、张家港发展之最、张家港国家级荣誉一览、文件辑要、前志补遗正误等重要史料和特色史料。

⒉专记。“专记”这一体例,在上轮《苏州市志》编纂中得到运用,并且得到了著名方志学家仓修良教授的充分肯定。二轮《邗江县志》也成功地运用了这一体例。《张家港市志》、《太仓市志》和《常熟市志》则借鉴了上轮《苏州市志》和二轮《邗江县志》的编纂经验,开设了“专记”部类。《张家港市志》将“专记”予以集中归类,记录江泽民视察张家港市、李鹏在张家港市指导“三讲”教育、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创设始末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张家港市召开等重大史实和特色史实。《太仓市志》则将“专记”分散在各相关部类,如在“人口”部类设置了“中国生殖健康家庭保健培训中心”专记,在“太仓港”部类设置了“德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太仓”、“凤凰号下西洋”专记,在“开发开放”部类设置了“接轨上海”专记,在“科技”部类设置了“创建国家科技工作先进市”专记等。《常熟市志》也设置了“专记”部类,但是数量较少,其中“人民革命斗争”编的“红色经典沙家浜”的专记比较有特色。此外,《常熟市志》还以“附”的形式,在相关部类后面保存了一些比较重要、比较有特色的资料,这些可以视为“专记”的变形。例如,它在“建制区划”编附了“两晋至隋初,海虞、南沙、常熟等县沿革资料”,在“自然环境”编附了“地震记录”,在“城乡建设”编附了“老城区街巷”,在“民政劳动保障”编附了“历史上善举、义举”,在“经济综合管理”编设置了“计划经济时期各类票证简介”,在“国防军事”编设置了“日军在常熟暴行”,在“文化”编设置了“历次晋京及赴境外演出”等。《昆山市志》虽然没有设置“专记”,但是它在志末统一设置了“杂记”部类。

⒊史纲。《淮阴市志》编纂过程中,创设了“史略”这一体例。它把“总述”(“概述”)和“大事记”合二为一,是一种创新。它兼备概述、大事记的功能,又可避免“概述”、“大事记”的不足,具有很明显的优点。《昆山市志》大胆借鉴《淮阴市志》的编纂经验,将“概述”改设为“史纲”,将成为五县市中第一部设置“史纲”而没有“概述”的志书。《昆山市志》不是全盘照搬《淮阴市志》的“史略”,它在设置“史纲”的同时还保留了“大事记”这一体例。如果,《昆山市志》这一做法能够成功,无疑又是一种创新。

⒋索引。纵观苏州五县市的二轮志书,都设有“索引”。“索引”在上一轮志书中已经被运用,二轮志书再加以运用应该说谈不上是创新,但是五县市的二轮志书更加注重换位思考,更加突出要为读志用志做好服务。《张家港市志》的“索引”设置了“要目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表格索引”和“图片索引”,《常熟市志》的“索引”设置了“目与子目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引书索引”、“图照索引”、“表格索引”。这样,“索引”的内容就更加具体化,检索方式也就更加多样化,检索过程也就更加便捷化。

五、有效彰显了地方综合志书的三大特色

一部综合性的地方志书要能在群星闪耀的二轮志书里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有一定的特色。就一部综合性的地方志书而言,地方特色、时代特色和人文特色是最主要的三大特色。纵观苏州五县市的二轮志书总纂纲目,都不同程度地彰显了各自的地方特色、时代特色和人文特色。

⒈地方特色。在地方特色方面,《太仓市志》将“太仓港”升格为一级目录,详细记载港口、港区、新区等史实。《张家港市志》将保税区、工业园区升格为一级目录,详细记载张家港保税区、张家港经济开发区、江苏扬子江国际冶金工业园、江苏省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镇工业集中区等方面的史实;将“江苏沙钢集团”从“冶金工业”中分离出来,升格为“工业”卷的二级目录,从“企业建制”、“生产经营”两个方面系统记述沙钢的历史与现状;将“张家港港”升格为二级目录,列“港口口岸”卷首章系统记述其地理环境、码头泊位、港口生产和港口企业的情况;将“张家港精神”升格为二级目录,位列“精神文明建设”卷首章系统记述张家港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和弘扬、效应和影响;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从众多的创建活动中分离出来,升格为二级目录,位列“精神文明建设”卷下系统记述其创建历程。《昆山市志》将“开发区”升格为一级目录,分设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园区和专业产业园区三个两级目录,系统记述开发区的历史与现状,记述特色显著的“昆山之路”;“工业”卷中则设置“节能降耗”章这一两级目录,很好地体现了昆山工业率先走上了绿色、环保、循环的发展道路。常熟历史上革命斗争比较有特色,《常熟市志》将“人民革命斗争”从“军事”中分离出来,升格为一级目录卷,下设组织团体、武装力量和革命活动三章进行系统记述;常熟历史上藏书活动经久不衰、成绩斐然,针对这一实际专门设置了“藏书著述”编,系统记述历代官府、书院、寺观和私人藏书活动和藏书成果;针对历史上文艺流派较多的实际,在“文化”编中专门设置了“流派社团”章,系统记述历史上的虞山诗派、虞山琴派、虞山画派和民间社团。《吴江市志》根据吴江蚕桑、丝绸业的发展在全国领先的实际,将“蚕桑”从“农业”卷中剥离出来,将“丝绸业”从“工业”卷中剥离出来,组建“蚕桑丝绸业”部类,并且将其升格为一级目录卷;鉴于电缆光缆、电子信息工业是吴江市四大产业之二,将其从“工业”卷中剥离出来,升格为一级目录卷。

⒉时代特色。五县市的二轮志书除《常熟市志》外,均为续志,因此彰显各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与辉煌成果成为这一轮续志的显著时代特色。在这方面,笔者认为这4部续志有五点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一是通过设置“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开发开放”、“开发区(或保税区工业园区)”等部类,系统记述了各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和所取得的辉煌成果。二是通过设置“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等部类,突出了中国共产的领导地位,系统记述了各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拥护和贯彻实施人民大表大会制度、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三是通过设置“第一产业(工业)”、“第二产业(农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等部类,系统记述了各地“三产”改革发展的历程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也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科学发展的精神。四是相对上轮志书而言,更加注重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的记述。五是通过设置“新昆山人”、“人口”、“人民生活”、“精神文明建设”等部类,记述了本地人、外来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进程中巨大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记述了本地人、外来人在分享了改革开放成果后所出现的物质富裕、素质提升等发展状况,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精神。

⒊人文特色。上一轮志书人文特色的彰显普遍不足,二轮志书很好地吸取了上轮志书的教训,在编纂过程中将人文特色的彰显提到了一定的高度,这在纲目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常熟市志》是苏州五县市中唯一的一部通志,它的人文特色就相对显得比较突出。第一,凸显人文特色的编章节设置的数量比重较大。主要体现在“人口”、“人民生活”、“旅游业”、“人民革命斗争”、“民政”、“教育”、“文化”、“历史文化遗存”、“藏书著述”、“史志档案”、“新闻传媒”、“风俗”、“人物”,“新中国历次政治运动”等14编和“志余”中,编数占总编数(40编)的35%,实际比重可能会达到40%。第二,凸显人文特色的编章节设置比较有特色。“历史文化遗存”、“藏书著述”等编的设置,很好地凸显了常熟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和特点;特别是“历史文化遗存”编,独立于“文化”编之外,系统记述了境内的古遗址、名人墓葬、古建筑、石刻、文物藏品、革命遗址、纪念性建筑、园林名胜、古树名木等物质文化遗产和古琴艺术、白茆山歌、花边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物”编,既为古代和近现代人物立传,又为当代人物设置“当代人物传略”和“当代名人录”、“英模榜”、“其他特别贡献人物”等章节,很好地体现了常熟地杰人灵、英才辈出的人文特色。“新中国历次政治运动”编,开设“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反右”、“大跃进”、“社会主义教育”和“文化大革命”6章,系统记述了解放以来常熟历次政治运动的情况,凸显了历次政治运动对常熟所产生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历史影响,增添了政治领域的人文特色。“人民革命斗争”编,是独立于“国防军事”编之外的一个系统反应常熟地区人民革命斗争情况的特色编,这一编很好地引入地方党史的编纂理念和党史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入志资料,系统记述常熟地区人民革命斗争中的组织团体、武装力量和革命活动的情况,对于突出常熟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将起到很好的彰显效果,同时常熟地区革命斗争的人文特色也就自然凸显出来了。其他4部志书尽管是续志,但是在凸显人文特色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张家港市志》将“精神文明建设”升格为卷,分设“张家港精神”、“思想道德建设”、“城乡文明创建活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组织管理”和“典型事例选录”6章予以系统记述,值得借鉴;将“艺文”升格为卷,系统记述地情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译著等方面的著述,选择性记述诗词、散文杂文、小说童话、书画音乐等文艺作品;将“社会风土”升格为卷,系统记述居民生活、社会风俗、宗教、姓氏宗谱、语言、土特产等方面的情况;“人物”卷突破生不立传的旧例,为当代著名人物专门设置“人物简介”,既丰富了“人物”卷的记述内容,又很好地展示了当代著名人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和教化效应;全志最后所附的“历史文化”部类,分“旧时建制”、“古镇古村”、“物质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门望族”“历史名人”6章予以记述,很好地将续志与前志衔接了起来,同时也彰显了张家港独特的人文特色。《昆山市志》设置“历史文化遗存”编,分三章记述昆曲、昆山“三宝”和文物古迹;同时,还在“文化”编中设置了“艺文”章,记述政经、文艺和医学三个方面的著述情况。《太仓市志》设置了“风俗”类目,分“精神文明建设”、“风土民情”、“宗教习俗”、“节日习俗”和“陋习”5个分目进行记述;同时将“人民生活”升格为一级目录予以记述,除了记述市民的收入、消费情况外,还记述了市民的生活状况。《吴江市志》在“民情风俗”卷中设置“方言”章,除收录城区的松陵方言外,还系统收录境内芦墟、盛泽、震泽、桃源4地有区域性、代表性和特色性的乡镇方言,既符合吴江区域接壤复杂、境内大镇林立、方言各不相同的特点,又很好地弥补了首轮志书仅记载城区松陵方言的缺陷,从而很好地展示了吴江“十里不同乡,三里不同音”的方言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

当然,苏州五县市二轮志书总纂纲目的的特色还有很多,不是笔者一个人或者一篇文章所可以全部囊括的。同时,总纂纲目的特色要最终转化为志书的特色,还需要作很多的努力。首轮修志中,苏州各县市区的志书在江苏省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编纂时间最短和编纂质量最高两项荣誉都曾经是属于苏州市的。如今,二轮志书总纂纲目的特色已经如花朵一样绽放开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特色最终都能够化为二轮修志的丰硕成果。(市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朱建明)

读志用志

《同里镇志》等志书全文上网后社会反响良好

4月,市档案局、市地方志办公室按照《关于做好地方志书出版后挂接官方网站工作的通知》(吴档发〔201022号)要求,依托“吴江档案信息网”这一网络平台,以“可复制不可篡改”的方式,将《同里镇志》全文上网,形成网络版电子志书。《同里镇志》全文上网后,形成了足不出户即可阅读和利用志书的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方便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志书的阅读和利用,也有效地发挥了志书“存史、资政、教化”的社会功能。截至6183点,已经有5000人次的点击率,其中点击率较高的是“人物”、“丛录、“旅游、“艺文、“文化、“老宅、“文物古迹”、“退思园”等人文资源卷,一定程度上也为同里镇旅游经济的发展作了很好的宣传。不少读者和研究人员还纷纷打电话到市档案局、市地方志办公室表示感谢。

48,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党政办、地方志办公室也按照文件要求,重新在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网站专门设置“汾湖史志”栏目,按照文件要求将《芦墟镇志》全文上网。200510月,《芦墟镇志》曾全文挂接在当时的芦墟镇政府网站上,后来又挂在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网站上,并挂至2007年夏。

《同里镇志》、《芦墟镇志》是我市已出版志书中首次全文上网的两部志书,今年市档案局、市地方志办公室还要对《吴江市方言志》、《吴江卫生志》、《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志》3部志书实现全文上网,促使地方志书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市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

志苑人物

在《同里镇志》的生与梦间记录历史

阳光透着窗玻璃,洒进市档案馆的资料室。堆满材料的书桌上,布满手写记录的纸张熠熠生辉。

三位老人围坐在书桌旁,细致而认真地查档、编写,记录和挖掘一段段历史。

他们是同里镇的3名退休老干部:计东生、谭酉生和叶小润。最新编写的《同里镇志》上赫然印有他们的名字;正在编写的党史,他们仍旧不遗余力。

他们三人都不幸患过重病,至今都须每天服药,但他们乐观、执着,仍在用心续写自己的梦想。

镜头回放:

镜头一:每个工作日上午,三位老人早早来到同里镇志办公室,手写材料,再将材料输入电脑做成电子档案,历史经他们之手被还原入档案中。

镜头二:严寒酷暑,无数个中午,在同里的5路车站台都能看到,三位花甲老人提着材料,一起坐公交车去吴江市档案馆,1240准时到一楼资料室“上班”,到下午5点钟再赶上返回的公交车。

“主编”:工作无止境,时间亦无限

计东生是同里镇政府退休干部,是“老同里”,对同里历史文化非常了解,2003年,在他退休前夕接下了主编《同里镇志》的任务。

2000年下半年,计老在体检时曾被查出患有肾癌,经过治疗后身体有所恢复,退休后继续工作,不免让人担心他的身体。但是计老觉得,既然接下了这份工作,就是一份责任。

《同里镇志》的编纂,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仅搜集、查阅资料,计老就多次到苏州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往返都是坐公交车,每次去都要待上两三天。“镇志需要百分之百准确,写得越细,难度就越高,吃不准的事,就要反复验证。”计老说。作为主编,计老还要负责镇志的卷目确定、人员分工协调以及镇志全过程的编纂工作。

镇志初稿将近完稿时,计老又经历了一次生与死的考验。2006年,他又被确诊患有结肠癌。开刀、化疗,样样都是痛苦万分的事情,然而计老躺在病床上,心里想的全是镇志的编纂工作。他幽默地对前来探访的领导说道:“镇志没有编完,我还没有办法去马克思那里报到。”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坚定的信念,他又一次被医生从死亡的边缘拽了回来。化疗尚未结束,他又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2007年,由于母亲过世的打击,计老面部神经瘫痪,经过治疗有所好转,医生嘱咐他多休息。计老没有停下来。

计老说的话很平淡:“我可以自己掌握好工作和休息的时间,这对病情也有好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计老也提到,“周末在写文字,睡觉了还在思考”、“文字工作不能用时间衡量”。

2008年,《同里镇志》正式出版了。它以120万字的篇幅,全面、系统、客观地记载了同里镇(包括原屯村)区域范围内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历史和现状,而且在继承老《同里镇志》的基础上,做了很多创造性的工作。

当计老得知有私人要一次性购买10本镇志送人时,他高兴地笑了。

他认为:“同里需要一本更好的镇志收藏,也可以当作‘同里字典’,或是对外宣传,都有必要。”

刚刚结束完《同里镇志》的编辑,计老转身又接下了党史的编写任务。

“老宅专家”:精力有限、动力无穷尽

谭酉生是原同里镇房管所所长,人称同里老宅的“活字典”。在计老看来,他是编写《同里镇志》“老宅卷”最好的人选了。2004年,他被计老带进了《同里镇志》的编辑组。

而在2003年,谭老被查出患有鼻癌。化疗刚刚结束,他就开始了工作。

谭老在同里房管所待了20年,对同里的老宅颇为熟悉,在上世纪90年代就用3年时间制作了同里镇区的房屋分布图,此图清晰地标注了房屋的产权和层数。但是编镇志,谭老还要下很大工夫。他一次次到档案馆查材料,去现场看,还要向周边的人打听,深入调查了解,顺利完成了老宅卷的编写任务。不仅如此,由于此次《同里镇志》还有电子版和网络版两个版本,谭老找到了一位“电脑高手”仲其伟,将传统同里镇区宅地园林分布图与卫星地图相结合,完成了同里镇区宅地园林分布图的电脑绘制。

除此以外,谭老因为做事仔细、记忆力强,还承担了《同里镇志》的校对工作。“同一个事件,在不同的卷目或是章节中出现,一方面,要对事件的细节进行核实、统一;另一方面,还得确认是否具有重复的必要性。”其中的繁琐,只有亲身体会才能了解。

《同里镇志》出版后,谭老跟着计老继续转战“党史”。

“编辑能手”:“冷血”却心热

叶小润是同里镇原组织干事,1985年就曾编写过同里的《组织沿革》,2001年退休,20038月,计老确定她为《同里镇志》“党派社团卷”的编辑。

在叶小润的办公室,很早以前就破例配备了一台取暖器。因为在1989年,她被确诊为硬皮病患者,供血能力差,手脚一直冰冷,最严重时,她的血压上压88、下压60。在医院反反复复治疗了一年多时间,病情有所好转。十多年来,叶小润通过针灸、练习气功,保养身体。她认为自己很幸运,因为与她同期的病友现在都已不在人世了。

接下镇志编辑工作,对叶小润是不小的挑战。由于身体怕冷,在没有空调的办公室里工作,她几乎一直抱着热水袋。尤其是往返同里与吴江之间,一到冬天,叶小润得非常注意保暖,时常抱着热水袋去坐公交车。

在采访过程中,叶小润的手里也一直捧着灌满热水的玻璃瓶。她说,天气渐渐转暖了,不好意思抱个热水袋,只能随身带着一个玻璃瓶,灌点热水取暖。

工作中,记者看到,叶小润写得一手好字,笔锋铿锵有力,而且数据处理能力很强,“刷刷刷”几下,就记录并核实好满满一页的数据。(来源于2009413日《吴江日报》,作者为《吴江日报》记者宗芸,有增辑)

报:市委、市政府,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省地方志办公室,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送:市委各部委办局、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人民团体、市各直属单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市人武部,全市各修志单位,苏州各市、区地方志办公室,市档案局领导班子成员,存档。

                                                   

编辑:朱建明        审核:于振华        签发:张志远

                                                   

吴江市档案局、吴江市地方志办公室制         印数:30

                                                   

电话:63016912           电子信箱:wjdajdfzk@126.com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