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7 3:32:15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12607
霍维华(?-1636)万历四十四年(1616)任。字应庚,号钟西,(河北)东光人。万历三十四年丙午科举人,四十一年癸丑科周延儒榜三甲47名进士,授金坛知县,后调任吴江。
他到任的那年,黎里诸生秦道一等租下玛瑙庵前月湾荡12亩水面作为放生处,并约志同道合的秦六一等19人和僧正念、广恒、寂澄结社放生,遭到他的禁止。
吴江的田亩数自嘉靖十八年(1539)前后清丈定赋则后到他上任时,清晰的鱼鳞图册(即地籍图)已不复存在。几十年间,滨湖荡田不断坍涨,加之奸猾之徒的贪占瞒报,每亩正赋高达4斗,使普通老百姓不堪负担。万历四十五年(1617)七月,他聘请太学生陶公亮以及宁樨先、黄元国、周存敬、迮太和等人并亲自参与,白天逐田测量清丈,晚上登记造册编绘地图,直至第二年十月才完工。他又采纳周季华(名祝,号祝素)的建议,根据田地的肥瘠和自然条件,将过去的38则(即等级)改为9则;对年年有变化的坍涨地,根据测算定出相应变动的依据,使全县平均每亩正赋减少1升5合多。他还将田亩数、等则、应负担的赋额通知到各家各户。这样一来,国库并没少收,百姓却减少了负担。他所编定的履亩清册直到清乾隆十二年(1747)前后还在作为赋额征收的主要依据。周道登有《霍侯履亩清册序》记其事。正因为他在吴江有这份功劳,所以尽管入朝后因依附宦官魏忠贤而被人所不齿,但乾隆《吴江县志》仍坚持将他列为名宦。
万历四十六年(1618),他入朝述职,被留在京城。天启元年(1621)授兵科给事中。六月,原来执掌司礼监印的太监王安因病住在宫外,正在候旨回宫。大太监魏忠贤本是通过王安进宫的,当羽翼渐丰时就想自立门户,开始与王明争暗斗。霍维华的内弟、太监陆荩臣深知其中的底细,把这些事透露给霍。霍通过套同乡关系接近魏(其实魏是肃宁人),并在魏面前说王安的不是。魏乘机假传圣旨将王处死。这件事让吏部尚书兼大学士刘一燝和周嘉谟对霍的为人深恶痛绝,便利用每年的例行调动,将他调往陕西任佥事。后来,刑科右给事中孙杰说,霍维华在三月份处理沈阳、辽阳失陷于后金的事情中没有什么过错,是刘、周二人为王安的事将他赶出京的。魏得到这个口实后,便在二年三月将刘、周二人罢免。霍亦因奔丧从陕西回到老家。
天启四年(1624)冬天,朝中发生一连串变故。南京御史吕鹏云不愿意外派,请求留京。魏忠贤为了打击吏部尚书赵南星,便相继起用曾经受到赵谴责的一帮人,传旨要求吕鹏云、徐大化、孙杰都留在朝中,霍维华、王志道、郭兴治、徐景濂、贾继春、杨维垣官复原职。于是,霍维华便到刑科去任职。
他刻意攻讦东林党,弹劾御史刘璞、南京御史涂世业、黄公辅、万言扬,使他们一一罢官。他在奏章中重新提起,万历四十三年(1615)五月,郑贵妃手下宦官庞保、刘成指使蓟州(今天津蓟县)张差手持枣木棍殴伤慈庆宫守门太监李鉴的“梃击案”;泰昌元年(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以后)九月发生的致光宗死亡的“红丸案”;光宗的选侍李氏移居哕鸾宫的“移宫案”,极力诋毁刘一爆、韩爌、孙慎行、张问达、周嘉谟、王之宷、杨涟、左光斗诸大臣,谄媚颂扬范济世、王志道、汪庆百、刘廷元、徐景濂、郭如楚、张捷、唐嗣美、岳骏声、曾道唯,请求重修《光宗实录》,并要求史馆为魏忠贤立传等。昏庸的熹宗竞批准了他的奏折,下旨削刘一燥等五人的官籍,将王之宷下狱,免去李可灼的流放处分,命范济世为巡抚,王志道为朝官,重新启用唐嗣美等,并重修实录。
对此,内阁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要免刘一燥等的罪,有的说总督张我续应该问罪,尚书赵彦应该罢官,御史方震孺不应该下狱,韩敬应该复职,汤宾尹应该昭雪等等。所有这些议论都忤逆了魏忠贤的意思,魏忠贤便传旨进行谴责,大臣们立刻噤若寒蝉。
天启五年(1625)冬,霍任太仆寺少卿,第二年任太仆寺卿,不久又任兵部右侍郎主持部事。每次上奏章,他总不忘颂扬魏忠贤。七年,相继传来陕西镇压农民起义和击退后金围困锦州的捷报,他升右都御史,儿子亦被封为锦衣千户。七月,在评定克复锦州、宁远(今辽宁兴城)的战功时,他又进而代理兵部尚书行侍郎职权,荫子如前。不久,追叙三殿功,加太子太保衔。
霍维华和御史崔呈秀都是魏忠贤的谋士。他们所亲近的都是些侍奉在皇帝身边的人,因此凡是宫闱禁事都早就知道了。他进献的仙方灵露饮料,皇帝刚开始服用时感到甘甜可口,时间一长就产生厌恶,继而生病导致全身浮肿。魏忠贤怪罪下来,他很害怕,考虑到后果,就抢先向魏表忠心,并做出要把宁锦叙功时的荫子荣誉让给右佥都御史袁崇焕的姿态。魏知道他的心思,把他严厉训斥了一通。天启七年(1627)八月,熹宗驾崩,思宗即位,魏忠贤失宠。他就和杨维垣加紧与各方修好。十月,任兵部尚书,协理戎政。
崇祯元年(1628),凡依附阉党的大臣都被罢官,霍也在劫难逃。当时,辽东督师王之臣被免职,接替的袁崇焕还没到任,他就想谋取这个空缺,以保住自己的官位。皇帝已有意允准,但给事中颜继祖上奏章坚决反对,并言辞严厉地指斥霍的罪行。奏章中说,霍维华是极为狡猾的。当初阉党气势炽盛时,他依附他们为虎作伥;阉党失宠时,他就反戈一击推得一千二净。当年捏造攻击御史杨涟、左光斗的是他,杨、左下狱时出面相救的还是他。一个给事中三年间窜到尚书位置,朝廷一论功他必定晋级,不论功时他也升迁。所有这些,连他自己都难于自圆其说。由于颜的带头,指责抨击霍的人接踵不断,于是他只好引退。
依附阉党的案子审理结束后,霍被贬去守徐州。崇祯七年(1634),骆马湖淤塞,霍向治水尚书刘荣嗣建议,从宿迁到徐州挖一条200余里的水渠,引黄河水以利漕运。他本想在论功时借此事可以官复原职。不曾想,刘的花费超过50万还没做成功,结果被下狱判死罪。这件事使他十分沮丧。九年,边防吃紧,都御史唐世济推荐霍去戍边。从刘荣嗣下狱到让他去守边境,他终是无计可施,不久便在忧郁中去世。
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1644)后,过去与霍维华狼狈为奸的杨维垣已是左副都御史。吏部尚书张捷重提前面三朝旧事,竭力称赞霍的一片忠心。于是,霍维华与刘廷元、吕纯如(字益轩,吴江北厍人,曾任兵部尚书)、杨所修、徐绍吉、徐景濂等五人获得重新下葬祭奠、追赠封号的待遇。《明史》卷306,乾隆《吴江县志》卷23、44、54,乾隆《震泽县志》卷24.乾隆《河间府志》卷9,嘉庆《黎里志》卷12,同治《畿辅通志》卷39,光绪《东光县志》卷7,民国《重修金坛县志》卷5。《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中名“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