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8/13 3:42:48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199
9王德錡(1901-1984),江苏青浦县商榻渔荇(郞)村人,字振威,一字二痴,号秋厓,后更名大可。祖辈世代耕读,幼年父亲和祖父相继去世,6岁(1906年)那年全家传染上白喉,祖母、姑姑、叔祖父又病逝。9岁时,随伯祖母和母亲移居周庄镇后港,与兄长德钟一起就读于沈氏两等小学堂。13岁小学毕业,考入吴江中学,1914年冬德钟搜集先人著作辑录成《青箱集》,德錡撰写了一篇跋,表达他继承祖辈遗志,报效祖国的决心。
15岁,随兄嫂参加南社。1917年8月,与社友联名,在上海《民国日报》上公开支持柳亚子为论诗发生的一场激烈笔战。中学毕业时,正值五四运动爆发,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游行,宣传,演讲,抗议政府对学生的迫害。1920年转学进上海正风文学院。1923年10月与兄长一起在上海参加新南社成立大会,拥护新南社精神,“鼓吹三民主义,提倡民众文学,而归结到社会主义的实行。”
1924年秋,江浙战争爆发,周庄涌来了不少难民。德錡协助兄长与南社社友费公直、朱璧人等筹建红十字会周庄分会,救济难民。组织医务人员施诊给药,救护伤员。德钟操劳过度而病倒,周庄红十字会就由德錡支撑,被推选为理事。战乱平息后,他仍然热心于红十字会工作,每年种痘施药。
1927年秋,兄长德钟逝世,德錡悲痛无比,撰就一副挽联:“门庭本冷落,唯兄与弟相期努力支撑,卅载经过勉藉俭勤维旧业;疾病久淹缠,累月经年倏痛掉头尘世,一家号哭强平悲咽慰重闱。”又作《哭大觉大兄》80句长诗,追忆兄长的爱国事迹和勤奋好学。德錡在正始社社友的支持下,得到柳亚子、陈去病的关照,编辑兄长德钟的《风雨闭门斋遗稿》和《王大觉先生追悼录》,于1930年春出版。
1930年,经表兄叶楚伧推荐,德錡参加了国家考核,安排在国民政府文官处第三科任乙等书记官。七七事变后,国府西迁,德錡以老母年迈不愿远离故土而回到周庄。战前留在南京的财物在日军屠城时被毁被焚,为了铭记这民族仇家国恨,他更名大可。他请内弟制作了一架短波收音机,为的是及时收听抗日前线的战报,撰写成文章,在周庄秘密传阅,激励民众的抗日信心。
有一天,德錡到芦墟岳母家,一个日本鬼子突然从后门窜了进来,内弟媳躲藏不及而被抓,全家人吓得不知所措。德錡愤怒至极,他抢上前去,厉声高喝:“她有病!”日军一惊,松了一松手,弟媳趁机溜走,终于没有遭到污辱。日军恼羞成怒,一脚把德錡踢倒,又掠了一包财物,才恨恨离去。从此德錡的小腿上留下了鸡蛋大的一个伤疤,他常常指着伤疤教育子女,“这是国恨家仇的纪念物,我们千万不能忘记敌人铁蹄下遭受的屈辱!”抗战期间,妻子瑞书染上肺疾,久治不愈,于1944年6月去世。1948年初,在亲友的敦促下,与金泽镇的池梅英结婚。长子之泰考入交通大学就读,在父亲德錡的支持下,积极参加“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的学生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德錡在金泽织草包、制砖坯,自食其力。闲暇时间,赋诗撰文,歌颂劳动的乐趣,更歌颂乡镇的变化,一直劳作到1971年。
德錡不仅工诗文,而且多方擅长,他善于下棋,爱好书法丹青,特别是一手书法,颜筋柳骨,风神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