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0 11:01:25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18071
南社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1909年成立于苏州,其发起人是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他们都是同盟会会员,孙中山先生之忠实信徒。与孙中山先生同盟会呼应,取“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在辛亥革命时以诗文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倡民族气节,反对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为辛亥革命做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准备。作为爱国主义者﹑杰出诗人的柳亚子先生以为:“南社对于辛亥革命,不无微劳。”且辛亥革命后,南社又参加了反袁反军阀斗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南社1909年11月13日成立,活动中心在上海。社员总数1180余人。“南社”的成立和发展,标志着文学为革命服务的目的性更明确了,文学的战斗性和群众性也大大地加强了。1923年解体﹐以后又有新南社和南社湘集﹑闽集等组织。前后延续30余年。南社的主要作家有柳亚子﹑陈去病﹑高旭﹑苏曼殊﹑马君武﹑宁调元﹑周实﹑吴梅﹑黄节等。
南社成员以同盟会会员为骨干,多是知识界革命激进分子,其活动中心在上海。辛亥革命前夕,在绍兴、沈阳、广州、南京相继成立南社之分社,分别称作越社、辽社、广南社和淮南社。武昌起义后,又在上海、广州、杭州、北京、南京等地设通讯联络部门,称作南社之分支机构。此时社员已有300人之多。此后,入社者日众,最多时达到1200余人。辛亥前后,在孙中山先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号召之下,创办报纸、出版刊物,鼓吹革命,宣传民众,拥护共和之声浪,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势如潮涌。在数十家报刊中,其创办人、主持人、编辑和负责撰述重要文稿的南社社员,计有百数十人,故南社荣获同盟会宣传部表彰,时有“文有南社,武有黄埔”之盛誉。五四”运动兴起后,南社迅速分化解体,陈望道、曹聚仁、陈德征等人先行投入了新文化运动。后柳亚子、叶楚伧、邵力子、胡朴安、余十眉与之联合,于1923年在上海成立“新南社”,旨在推动新文化运动,社员有200余人。廖仲恺、何香凝、朱季恂、沈定一,还有新文学家沈雁冰、教育家杨贤江等人,也是它的成员。
翌年,主张保存国学的部分南社社员,以傅熊湘为首,又组织了个“南社湘聚”,参加者百余人;其中有的竭力反对新文化运动,有的主张新旧文化兼容并包。
1935年,为纪念南社“籍诗文号召天下,鼓吹革命”的精神,由柳亚子出面,联络南社、新南社的部分社员,又成立了“南社纪念会”,并吸收了社外热心支持者蔡元培、章乃器、钱昌照、曾虚白、赵景琛、刘海粟、黄苗子、郑逸梅等人参加,会员近400人。
南社湘聚的活动到抗日战争爆发为止。柳亚子领导的“新南社”成员,抗战期间在重庆、香港、福建等地,组织过诗社,其最后的活动是纪念南社成立40年时在北平举办的“南社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