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0月14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删除 >> 吴文化地名 >> 自然地理地名 >> 东太湖

东太湖

2020/12/8 0:25:06    作者: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17136

太湖,为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总面积2420平方千米。明代以后,洞庭东山与苏州西南诸山间的大缺口逐渐淤塞,形成一个狭长的湖湾,称东太湖,总面积约150平方千米,属吴江管辖的面积约85平方千米。吴江位于东太湖沿岸,湖岸线从松陵姚家庄村之北与吴中区交界处起,经松陵、菀坪、横扇、庙港到七都薛埠村与浙江湖州交界处止,总长约50千米。

关于太湖的成因,说法多种多样,一说属于“潟湖”,即由海湾淤塞而成;另一说是古代陨星撞击而形成的陨石坑,积水而成。

五千多年前,先民已经在太湖畔劳作,捕鱼狩猎、农耕种植、养蚕缫丝。吴江境内多有新石器时期文物出土,有石斧、陶釜、陶鬲、蚕纹陶罐、骨质渔标、黑皮陶贯耳壶、纺轮、网坠、渔标、稻谷等物品。尤其是珍贵的漆绘陶罐的出土,其中风格独特古朴典雅的“水鸟壶”,是吴江先民创制的一件实用艺术品,被列入国宝。

夏代时太湖称“震泽”,周代时太湖及周边广袤的区域被水覆盖,称为“具区”,又称“笠泽”。从松陵东太湖(菀坪)出土的吴国宝剑及吴、越两国的兵器,表明东太湖曾是吴、越两国争战之地。

东太湖是湖水东泄的通道,其主流古代叫“松江”。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年)于松江边设松陵镇,派兵镇守。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越王钱鏐割吴县南地与秀水北境,设吴江县,县治设于松陵镇。唐、宋两代建太湖堤、垂虹桥为利陆上交通,但加剧了东太湖淤积成陆。昔日茫茫水面逐年被围垦成圩田,普遍种植水稻,宋朝特别是南宋时期,东太湖沿岸成为“天下粮仓”。元末,张士诚攻取苏州,在东太湖开运粮河,修筑湖塘,疏浚东太湖沿岸的溇港,促进东太湖地区的经济繁荣。明代,在东太湖沿岸兴教办学,形成每条港口一座庵庙,几条港合有一所学塾的格局。

由于历年来的淤积和围垦,沿东太湖滩早已是良田万顷,圩田之间辟有7236溇,作为太湖泄洪的孔道。东太湖是太湖下游,地势低洼,水灾频频发生,历代东太湖农民与洪水奋争,抗洪排涝、修筑圩围是谋求生存的头等大事。为管理太湖地区水利,清雍正八年(1730年)在同里设太湖水利同知衙门。新中国成立后,为抵御太湖水患,开凿太浦河、修复东太湖堤并修建堤闸。

进入21世纪以来,吴江依托太湖区位优势和文化积淀,提出 “由运河时代走向太湖时代,建设滨湖城市” 的发展构想,20087月《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由江苏省政府正式批复。东太湖综合整治、滨湖新城的开发建设,旨在打造一个充满生机的生态新城,还东太湖水清岸绿的原貌。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