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民风民俗 >> 其他习俗 >> 吴江风俗习惯

吴江风俗习惯

2020/10/4 0:19:29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25521

第一节 岁时习俗

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是新年的开始。凌晨子时,家家户户抢先开门鸣放爆竹,俗语“开门六响,人财兴旺”、“开门八响,田稻丰收”。早餐有吃汤团、小圆子、糖年糕、面条等食品的习惯,取团圆、甜蜜、长寿之意。此日有不动刀、不扫地、不会客等习俗。大人小孩上街都穿着一新。初二起,亲戚互相拜年,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用红纸包好钱给晚辈,称“拜年钱”。邻里见面互道恭喜,亲友间互访作客。春节期间,主人泡甜茶待客。有的地方甜茶用爆米或糯米饭糍干加糖冲就,甜茶后换冲清茶。县西南部盛行用熏青豆、胡萝卜干、炙桔皮、炒芝麻等泡茶待客。至亲好友来访要设家宴。拜年活动一般延续到正月十五日结束。解放后,春节定为国假日,各行各业放假3天。服务行业及工厂节日加班加发工资。各地在节前节后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组织对对联、猜谜语、套泥人、下棋、打球等各种文娱活动,以欢度春节。值此农闲,亲友均在家中团圆,农村盛行初二至初五间举办婚事。

二、接路头 

民间传说农历正月初五日是五路神(东、西、南、北、中“五路”)诞辰。这天,农村到处敲锣打鼓,鸣放爆竹,焚香点烛,迎祭路神,以求五路神保佑财运亨通。此俗商界尤为隆重,解放后不兴。

三、猛将会 

相传农历正月十三日是猛将王-刘府上天王诞辰。解放前,吴江县内有猛将庙多处,较有名的是芦墟镇城司村猛将庙、草里村猛将庙、屯村集镇猛将庙。十三日前,农村普遍举行猛将会,有日会和夜会之分。解放后此俗废。

四、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这天,有吃元宵(俗称汤圆)的习俗。元宵夜,富有人家门首挂灯笼,大的镇上提灯游乐,俗称灯会。民国4年(1915年)元宵节,因灯会发生火灾,政府禁止灯会。35年元宵节,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吴江县各地举行灯会,盛况空前。1984年,各镇举办元宵灯会。之后,各地名灯云集县城松陵镇,景象壮观。

五、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日,农民将年糕油煎加红糖而食,相传吃了可以健身强骨,干农活不腰酸,故谓之撑腰糕。民间有歌谣:“二月二,撑腰糕,夹糖糯米加胡桃,小囡吃之增智慧,大人吃之铁腰板。”

六、春台戏

解放前,每年农历三四月间,由地方筹资乡绅出面,请京戏班到农村搭台演戏。剧团往往挂名某某大舞台。搭台的地方地势要比较高,经常搭台且台搭得好,请的戏班子又是有名气的地方便有了名气。吴江县内有名气的戏台如芦墟的高升台、大胜台,八坼的次之。解放后,50年代中期,县工艺京剧团(原名龙凤大舞台)不仅春节期间到农村演出,农闲期间也搭台公演。50年代后期,春台戏习俗渐废。

七、清明 

公历4月5日左右是清明节。节前后数日,家家到亡人坟前焚烧纸钱,培土修坟。吴江县有做青团子、煮藕、粽子作为祭祀先人的食品之习俗。清明时节,孩子们盛行放风筝(俗称鹞子)。解放后,机关、学校、团体都组织到烈士陵墓扫墓,敬献花圈。

八、立夏 

立夏日一般要称称体重,有吃麦芽塌饼、青蚕豆、苋菜、蒜苗等以示尝新,还有吃咸鸭蛋、黄鱼、海蛳、芽菱、油氽臭豆腐干等食俗。此日,新媳妇要给娘家送夏衣,娘家还送凉席等。解放后,立夏尝新的习俗仍存。

九、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旧时,家家悬挂钟馗像,门前挂艾叶、菖蒲以驱邪,吃黄鱼、喝雄黄酒,用雄黄在小儿头额上写“王”字,幼儿穿用仿虎皮布制作的老虎衣、戴老虎帽。此日,户户裹粽子,各行各业休业,市商相互结帐。现在,门前挂艾叶、菖蒲及裹粽子习俗仍沿袭。

十、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日为天贶节。此日要晾晒衣物、书画,洗头,吃馄饨、面条。俗语“六月六,包点馄饨落一落”,“六月六,买点面来落一落”。为猫狗洗浴,以驱虱虫,民间谓此日是猫狗生日。

十一、雷斋 

相传农历六月廿四日为雷祖诞辰,松陵镇有雷祖殿(一作雷尊殿)。旧时,少数妇女自初一至廿四日吃素,谓之雷斋素。解放后,此俗已废。

十二、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日,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期,为乞巧节。妇女们置清水一盆,轻轻将绣花针投入盆中,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此俗现已不兴。七月七,西瓜即将落市,居民“买只西瓜切一切”,此俗至今流传。

十三、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家家焚烧纸锭或锡箔锭,供奉菜肴糕团,祭祀祖先。自此日起至晦日(月末一日)止,民间有用锡箔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放水灯(用纸做成荷花形,内置油灯,放人河港中随波漂流),称盂兰盆会。相传晦日为地藏王生日。这天,善男信女都到地藏王庙进香。夜晚在路旁、台阶下点棒香、蜡烛,俗称烧地香。解放初,仍有烧地香习俗。现在,中元节仅有一些老年人为亡人供奉菜肴,烧纸钱等,谓之过节,其他皆废。

十四、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这天,全家团聚进晚餐。晚餐后,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菱角、芋艿、藕、柿子等食品。此日,小辈要给长辈送月饼,出嫁的女儿要给父母送月饼,以表示思念娘家,亲友间亦互赠月饼。中秋吃月饼取团圆之意,此习俗至今沿袭。

十五、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日是重阳节。是日,各家以新糯米粉制糕,谓重阳糕。吴江县民间有结伴登高观田园景色和赏菊的风俗。

十六、冬至 

公历12月22日左右为冬至节。冬至前一天,亲友间以食品相馈送。旧时,馈送食品均用筐、盒盛纳,称冬至盘。冬至日晚饭称冬夜饭,吃得早,睡得早。民间认为冬至夜最长,要睡个好觉。出嫁女子在娘家吃好晚饭后,必须赶回夫家。此日拜祭祖宗,仪式较为隆重,故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解放后,此俗淡化。

十七、腊月初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吃腊八粥。该俗起始于寺庙庵堂,此日僧、尼以蔬菜、花生、白果、红枣、米等一起煮粥,供香客食用,谓腊八粥,相传食之能消灾祛病。以后,民间也仿效。解放后,部分人家仍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十八、腊月廿四 

农历十二月廿四日,民间称之小年夜。是日,家家户户打扫卫生,俗称掸檐尘,有除晦气、干干净净敬神迎新春之意。此日,家家户户做团子、作年糕。已出嫁的女儿要做2个或4个特大的团子,送到娘家孝敬父母。晚上,送灶神。相传灶神掌管各家祸福,每年此日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呈奏各家善恶。所以,每家备小纸轿一顶,将灶上的灶君神像请下来,置纸轿中焚化,或备纸马焚化送灶君上天,以团子祭送。除夕夜或年初四接灶神,各家在灶头上新贴灶神像,神像两旁贴联“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并祭以酒、菜、糕果。解放后,送灶神的习俗渐废,唯做团子的习俗在农村至今盛行。

十九、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无三十日的以二十九日代之)为除夕。除夕夜饭,家家聚宴,常年在外的已婚子女都赶回家吃年夜饭(称团圆饭)。晚饭菜肴丰富。尤其解放后,各家晚饭鸡鸭鱼肉齐全,并用其谐音及有吉兆特征者,如蹄子(提之),肉圆、鱼圆、蛋圆、虾圆(团团圆圆),豆芽菜(形似如意),青菜(有彩头),笋干(节节高)等等。民间习俗年夜饭不能吃完,必须有剩饭、剩鱼,取年年有余之意。夜饭后,全家聚坐,吃果点,通宵不眠,称守岁。长辈用红纸包钱赠给晚辈,称压岁钱(或称百岁钱)。子时一到,家家户户鸣放爆竹,辞去旧岁迎来新年。

第二节 生产习俗

一、小满动三车 

小满时节,蚕农治车缫丝,油菜籽上场后开油车榨油,用水车灌田准备插秧。丝车、油车和水车的启动都在小满节后。随着机械缫丝、榨油及电灌的出现,以及农作物品种的更换,此习俗渐废。

二、罱河泥 

冬春季节,农民罱河底污泥作肥料。一般由3人或2人一船,其中1人负责撑篙,把握方向,其余2人或1人负责罱泥。罱泥竹篓头分为大小两爿,大爿固定在粗直竿上,小爿固定在弯形竹杆上,两竿交叉成钳状。罱泥时,将篓头张开插入水底,撑住直杆往前推。然后合拢小爿,将泥带水拖入船中。船满后,用调桶将河泥调入田边泥塘沤肥。随着化肥的广泛应用,进入70年代,罱河泥已不多见。

三、蚕关门 

每年农历三四月为蚕月。旧时,蚕事前,蚕农纷纷到先蚕祠烧香膜拜,祈祷丰收。蚕月中家家闭户,户户大门贴红纸,相互间不往来,称蚕关门。期间,夫妇不同居,说话忌带“姜”字音,不割屋边草,称豆腐为白玉,忌“腐”字。蚕宝宝上簇后,蚕户方互相串门,并略事馈赠,以庆丰收,称“望山头”。采茧后设宴庆贺,称“落山酒”。此俗中,蚕月间互不往来有一定科学道理,可防止传染病发生。解放后,其他习俗均逐渐淡化。

第三节 生活习俗

  一、饮食

吴江县内主食以大米为主,佐以面粉。解放前,贫困人家常以米粥、瓜菜充饥。富裕人家,在入冬时,将稻谷春成米,上囤加发料,盖闷成冬舂米。米呈微黄色,煮成饭松软爽口。解放后,人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大米是主粮,杂粮仅用作调节口味。各类传统点心:米制品有年糕、团子、粽子、汤圆、八宝饭等,面制品有面条、大饼、油条、馒头、馄饨、饼干、蛋糕等。盛泽的盘龙糕、同里闵饼、芦墟八珍糕、黎里油墩、北厍海棠糕等是吴江县内名点。市镇居民每天上小菜场买菜,农民主要靠自种自养解决,荤素搭配视经济条件决定。80年代起,一般家庭的餐桌上日常有三四个菜,有荤有素。逢年过节或办喜事,菜肴更为丰富,一般有十几个菜。冷盆菜有皮蛋、花生、肉松、爆鱼、盐水虾、拌海蜇、白斩鸡、酱鸭、干切牛肉、羊肉、香肠等,热菜有炒虾仁、干贝、蹄筋、鳝丝、猪腰花、肉丝,清蒸鳗鱼、带鱼、桂鱼,还有糖醋鱼块、红烧整鱼、酱煨蛋、慈姑烧肉、香菇烧菜心等。大菜有蹄膀、整鸡、整鸭、八宝肚、方肉等。汤羹主要有银耳莲心水果羹、线粉鸡蛋汤、肉丝汤、莼菜汤、什景暖锅、甲鱼汤、鲫鱼汤、鲈鱼汤、鸡汤等。

吴江县内家庭腌制品主要有:1.腌菜。春季腌制油菜心,秋季腌制青菜、雪里蕻、萝卜、大头菜等。芦墟一带有来客请吃咸菜茶的习俗。腌雪里蕻与其他原料配合,可作多种菜肴,雪菜炒肉丝、雪菜炒三冬(冬笋、冬菇、冬菜)、雪菜炒豆腐干、雪菜炒蚬肉等都十分可口。腌制的青菜、雪菜晒干称霉干菜。霉干菜红烧肉是夏季名菜。2.晒酱。农历六月,将黄豆或蚕豆加碱煮烂,趁热与面粉拌和制成饼状,置于麦草上阴干,半月余擦去饼上霉菌毛,打碎后浸泡在盐水里曝晒半个月左右,即可食用。也有将晒成的酱放在甏里密封,置于屋顶上日晒夜露。这种酱称焖酱,别有风味。3.酱肉。腊月里将肉用盐腌几天,稍晾干,用赤酱油浸泡周余,晒干后挂在阴凉通风处,一般可存放到明年立夏。4.腌鱼。腊月里将鱼去内脏洗净,内外擦盐后放入缸内用石头压几天,取出晒干,挂在阴凉通风处保存,亦可食用至明年立夏。

  二、衣着

清末及民国时期,冬季及初春时,男女外装斜襟长棉袍旗袍、夹裤或斜襟短棉袄、棉裤,衣料颜色多蓝、黑。贫困者仅穿夹衫夹裤过冬。经济条件差的用土布作面料。经济收入好者,面料用直贡呢、哔叽、织锦缎,内絮料用丝棉或里料用骆驼绒等。富贵人家还穿羊皮、灰鼠、银鼠、狐皮大衣,长袍外加马褂。公务人员有穿中山装、西装裤,严寒时外罩呢服或毛皮大衣。春末夏初皆穿夹衣,服式与冬季大致一样。市镇部分男子穿长衫,农村30岁以上者有的穿斜襟短袄,束辗裙。农村妇女腰系围身,头包毛巾。盛夏时,农民男的穿对胸马夹、短裤,女的穿斜襟短袖衫或圆领衫、半长短裤;市民男的多穿短袖衫、半长短裤;知识界妇女上穿短袖衫,下着裙子,有长裙、短裙之分,颜色稍浅淡,脚穿圆口布底鞋,穿长统丝袜,也有少数女性穿短袖旗袍。衣料,劳动人民以自织的土布为主,富者则用质地较好的真丝绸、纺绸、夏布、米通纱、香云纱等。

解放后,男女服装改变较大。50年代,流行列宁装、解放服、学生服,农民仍着旧时服式,农村中老年妇女仍用包头巾。长衫、旗袍、老式折腰裤逐步绝迹。“文化大革命”期间,衣料颜色以黑、灰、蓝为多,并一度流行草绿军装。进入80年代,男女服装款式新颖别致,衣料颜色多样。西装、茄克衫风靡城乡,各式羊毛衫、腈纶衫、绒线衫作为外衣穿着。冬季及初春,许多人爱用两件棉毛衫作面里,翻垫丝棉内穿,再外着化纤或呢上装、皮茄克等。各种驼毛衫、羽绒衫流行,少数老年人偶有穿着棉衣棉裤。皮鞋成为市镇人的主要生活用鞋。青、中年的衣着无明显的城乡差别。

  三、发型

清代以前,男子12岁左右开始蓄发,梳成总角,16岁始冠,20岁行冠礼,女子将嫁簪冠。清代,男的满月剃发戴帽,留枕骨下少许头发,称“米囤”,三四岁去“米囤”,始留辫发,前半头剃光,后半头蓄发编辫子,拖在背上。女子三四岁留发梳辫,至14岁左右将辫子盘在头后。太平天国时,废辫留长发。

民国期间,成年男子发型主要有平顶、圆顶和三七分梳式。男孩多为蓬头、瓦爿头、光头。有的人家祈望男孩好养活,给孩子剃光头时在头顶中央留一撮长发。女孩留齐耳短发或梳辫子,有扫帚辫、铰链辫、羊角辫等。市镇青年女子一般留短发,已婚妇女多蓄长发盘在脑后,称“头发把”,也有少数女子烫发。

解放初期,男女发型变化不大,唯中青年妇女梳“头发把”渐少。“文化大革命”期间,男女一式短发。80年代,年轻妇女留长发、烫发盛行。烫发的发型有波浪式、菊花式、青年式,也有少数男青年留长发或烫发。

  四、首饰

吴江县妇女的首饰主要有戒指、项链、手镯、发簪、耳环、头钗,男子有戒指。婴孩佩戴银的手镯、脚镯、项圈,意在压邪,好养活。解放后,佩戴首饰者渐少,“文化大革命”中绝迹,80年代又逐渐流行。

  五、家具

解放前,富有人家都使用全套雕花红木、黄榉家具。小康人家使用杉木、松木家具。家具品种有中式雕花床、八仙桌、六人桌、麻将台、条桌、茶几、大橱、木柜、木箱、靠背椅、长凳、骨牌凳、藤躺椅等。解放后,五六十年代家具品种、式样无多大变化。70年代起,新婚必备成套家具,主要有大床、三联橱、五斗橱、被柜、写字台、百灵台、食品橱、床头柜、梳妆台等,款式先后流行苏式、沪式、捷克式等。80年代,流行组合式家具,多数人家都配置沙发、沙发床、钢折椅等。

  六、住房

解放前,农村中本地人的住房多数是砖木结构的平房,外地移民住干打垒草房,集镇一般是二层砖木结构楼房或平房。富裕人家住集镇深宅大院,石库门,封火墙。商店房屋沿街开门面,前店后住房,用“排门板”启关。

50年代初,没收地主部分房屋安排给市镇居民或农民居住,深宅大院由一户居住变成多户合住。70年代后期起,钢筋混凝土成为主要建筑材料。80年代起,农村建造楼房成风,民间口传“70年代翻瓦房,80年代造楼房”。新造的楼房有二楼二底、三楼三底,有阳台,底楼有宽敞的堂屋、厨房、杂作间等,楼上作睡房。少数人家还圈砌围墙。城镇居民新村的房屋结构,趋向水、电、卫生设施合理配套的单元式住宅,新公房一般大户面积50多平方米,中户45平方米,小户35平方米左右。不少人家搬迁新居后用墙纸、地毯、瓷砖、拼木地板等装饰室内。

  七、婚姻

解放前,吴江县内主要是包办买卖封建婚姻,从议亲、相亲、定亲到成亲,完全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婚配男女双方讲究门当户对,身价财礼,亦有养童养媳、调换亲等形式,男子可以纳妾,寡妇不准再嫁,婚俗礼节繁多。民国期间,吴江县的有识之士反对封建婚姻,提倡婚姻自主。民国12年(1923年)10月30日,黎里毛啸岑、沈华昪在苏州三新旅社举行文明婚礼,一时传为美谈。

解放后,实行婚姻自由的制度,男女自由恋爱结婚,部分虽仍有媒人介绍,父母撮合,但从相亲、恋爱、订婚到完婚,基本由男女双方自由决定。婚俗礼节较前简化,不再相信年庚八字,不行拜堂礼等。男女青年订婚,男方一般送些钱物。进入80年代,逐步流行男方馈赠女方金戒指、金项链等首饰,结婚讲排场。

  八、丧葬

民国年间,丧礼繁琐。人死后小辈为其擦身,穿寿衣后安放在门板上停放中堂,头前置油灯一盏,昼夜不熄,称长明灯。亲友闻噩耗前往吊唁,请僧尼做水陆道场,由小辈守灵,3日后将死者入殓。丧期长短,葬礼厚薄因人因地因时而异,贫家薄棺速葬,富家厚棺迟葬,有的要过“五七”才出殡。出殡时,子女披麻戴孝,送殡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将死者送到墓地。吴江县盛行土葬,土葬有地上葬、地下葬之分。地上葬停棺地面,用砖瓦砌小房,将棺围盖住,贫家则用稻草将棺蒙盖住。地下葬挖穴下棺,堆土成坟。从死者死日起,七天为一忌日,忌日设祭。七七四十九日后,举行一定仪式将灵位请人家堂。父母死后,子女守孝三年,守孝期间禁办喜庆,三年孝满除孝服,为脱孝。此时,焚化纸房给死者为冥房等。

解放后,丧礼简化,逐步取消请和尚念经等习俗。1968年6月29日,平望火化场开炉化尸,火葬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农村一般停尸一二天送火葬场,城镇则直接从医院太平间将死者送往火葬场。丧葬仪式主要是举行告别仪式或开追悼会,亲友送花圈、挽幛、挽联、被面等。死者的骨灰盒在家放一段时间后,择日安葬。

第四节 庙  会

  一、出会

解放前,吴江县内有多种出会活动。每年的新春、端阳、中秋、重阳节,一些乡镇的绅士商贾、名流富家,挨户摊派会资。出会时,观众人山人海,出会队伍一般以踩高跷、荡湖船开道,打莲湘、提花灯、刺臂吊香炉者及“拾玉镯”、“打渔杀家”等名戏的扮相者居中,后队是用小杠软轿抬着的各路菩萨,城隍老爷总是压阵。队伍中有民间艺人的吹吹打打,客串“宣卷”哼哼呀呀,热闹非凡。解放后此习俗已不兴。

  二、双杨庙会

始于清代,每十年举办一次,因会源在震泽镇东面的双杨村而得名。会期为农历三月。出会时,双杨村每圩出动一艘会船,船中央悬挂一面红色彩旗,上书“敕封护国昭灵普庇广佑王”,从昭灵庙鸣锣启航,每只会船上挂有学校、公会等旗帜,搭有楼台亭阁,或有男女少年扮饰的剧中人物,或有装着活动机关的木偶、草偶做摇经、调丝、打鱼、赶鸭等动作。会船经过之处,还不断有载着各庙菩萨的会船加入,使船队首尾相接长达数里。船队在震泽停留活动5日,在梅堰停留活动3日后,横渡北麻漾经坛丘而至盛泽,由东港穿过镇区,进入东白漾,沿镇东南面水道出沉瓦桥泊于西白漾。在盛泽停留5天,赛会进入高潮。西白漾里围观船只众多,到处旗幡蔽日,彩练飞舞,锣鼓声、管弦乐声不绝于耳。会船相连搭台演戏,上演京剧、昆剧、沪剧、文明戏、木偶戏等。赛会热闹非凡轰动数百里。因赛会耗资甚巨,震泽施子英曾函请官府禁止。民国13年(1924年)4月4日(农历三月初一日),由双杨绅士周心梅与双杨昭灵庙住持发起,震泽丝商和盛泽绸界等筹资举办双杨会,会期15天,18日在盛泽结束。赛会中,设展览会,陈列生丝及绸缎产品等,并进行贸易活动。以后,双杨会再未举办。

第五节 新 风 尚

  一、婚姻自主、婚事新办

1951年10月,吴江县开始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刹住收养童养媳之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婚事新办,寡妇再嫁得到社会支持。50年代初,震泽区贯桥乡庙浜村农妇沈凤珍,结婚3年后丈夫病故。她与同村青年费阿巧相爱,婆婆不准,凤珍、阿巧在村民和舆论支持下自主结合。黎里区章湾乡有6位寡妇冲破旧礼教束缚,改嫁组成新家庭。解放初,一些干部结婚带头移风易俗,不置嫁妆,不置成套家具,只是拆铺并床。70年代以后,为倡导简朴健康婚礼,一些党团组织为结婚的青年男女举办集体婚礼,也有的青年男女举行旅行结婚,节省一大笔办筵席的开支。

  二、学雷锋做好事

1963年3月5日起,吴江县人民响应毛泽东主席号召,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出现路不拾遗,一人困难众人帮,义务劳动等新风尚。震泽镇粮管所团支部发动团员青年,为72户缺乏劳力、无人照顾的老干部、老知识分子、烈军属家庭每月送粮上门,一直坚持至今。1966年,横扇公社五星大队(现为圣堂港村)农民张仁官家失火,一家5口一时无家可归,公社干部、党团员带头捐助衣服、粮食、钱、生活用品。全公社群众自动捐助,共捐助粮食、粮票近千斤,衣服数十件,人民币800余元。当年底,由政府帮助新建房屋4间,使张仁官很快恢复家园。同年,一艘装有5000多公斤粮食的米船路过横扇镇,不慎触障进水沉没。时值寒冬半夜,船工呼救,200余群众闻讯赶来抢救,粮食及时搬到岸上,而群众未取半分报酬。梅堰公社平安大队陆海荣,在学雷锋活动的头三年中,自购胶水为乡亲义务修补胶鞋几百双,不收一分钱,为群众提供了较大的方便。

  三、五好家庭

1980年,吴江县妇女联合会组织开展以思想品德、遵纪守法好,学习、工作、劳动好,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好,移风易俗、文明生活习惯好,计划生育、教育子女好为主要内容的“五好家庭”评比活动。五好家庭不断涌现,到1985年底,全县共有6434户五好家庭受到表彰。其中:全国妇联表彰的4户,省妇联表彰的9户,市妇联表彰的55户,县妇联表彰的475户,乡镇妇联表彰的5891户。

  四、“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吴江县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是在1981年全国开展“五讲四美”和文明礼貌月活动基础上,逐步开展起来的。1983年12月13日,中共吴江县委成立“五讲四美三热爱”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五讲四美三热爱”指: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总的要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全县各地注重思想教育,加强基层党校、青工政治学校、业余文化学校、文化中心的建设,以自卫反击战中老山英模事迹报告、辽宁省曲啸的演讲录像及中国科学院南极考察队的考察报告为教材,在全体人民中开展理想、纪律教育。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下半年,全县组织收听老山英模事迹报告共1281场,听众达174329人次。坚持为民服务,参加公益劳动,成为“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一种形式,全县建立为民服务队、助耕服务队、包户小组和学雷锋小组929个。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