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江记忆 >> 丝绸之府 >> 庙港茧丝

庙港茧丝

2022/6/8 3:16:01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12931


第一节 缫  丝

旧时农户,家家自备丝车,春蚕茧熟,采茧以后,选出双宫茧等用以剥制丝绵外,全部上车缫丝,也有将其他下脚茧缫成粗丝,织绸自用,缫得土丝,出售于震泽、南浔两镇,丝经销行收购土丝,加工复摇成经,出口国外,民国年间,“辑里干经”曾闻名国际生丝市场。民国19年(1930年)前后,新兴改良缫丝工艺崛起,开弦弓村于民国18年(1929年)由费达生等创设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进行改良缫丝试验,从木制改良丝车到引进日本先进机械设备,1935年已建成拥有最新机械设备的缫丝工厂。其时丝茧商在全县各地申请开设茧行,向蚕农收购蚕茧,由于土丝质量难与改良丝竞争,蚕农逐渐由自缫土丝改为出售鲜茧,从此形成了茧行收购蚕茧,丝商收购土丝并存的格局,解放前庙港地区蚕农有缫丝,也有卖茧。

第二节 售  茧

解放后,蚕茧由国家统一计划收购,50年代初,县设立收茧委员会部署收茧,由蚕联社、外贸公司经营委托基层供销社代理收烘,各乡镇陆续设立茧站,蚕农开始按指定茧站交售蚕茧。1968年庙港恢复了开弦弓缫丝厂从大队联办到乡办,原料干茧全由外贸公司调配。1983年体制改革,改进蚕茧生产、收烘管理机制,茧站由供销社移交乡多种经营服务公司直接经营。长期以来茧丝生产分属农工贸三个部门,重量轻质。为搞好协调、理顺关系,在各个环节上挖掘内在潜力,提高茧丝生产综合效益。1988年庙港初步形成了一条龙管理体制,为全县首创。

一、茧站(行)

民国年间,不少产茧多的富裕农户,缫丝时间长,为防止出蛾,影响缫丝,置备木制烘箱,用以烘茧杀蛹。据新编《吴江县志》记载,民国19年(1930年)前后,改良丝厂兴起,各地开设茧行,茧商循章向蚕业取缔所申请领取行贴,收购蚕茧。民国23年有茧行34家,其中庙港开弦弓乡生丝精制合作社设行收购,仅供自缫。抗日战争时期,蚕茧由伪中蚕公司苏州支公司控制收购。民国36年(1947年)吴江县核定茧行6家,民国38年中蚕公司及各地丝厂设立茧行9家,庙港地区除开弦弓村外蚕农出卖鲜茧都载运到震泽、南浔及七都心田湾等地茧行。

建国后,县设立收茧委员会,先由蚕联社主管收购工作,委托各乡基层供销社代收代烘。1952年大庙区庙港乡于镇区狮子桥东征用民房首建庙港茧站,其时开弦弓村(震泽区开弦弓乡)东清河桥北堍也设有茧站。1953年小乡时期,利用寺庙屋宇在西溪庙港设立盛港茧站,罗家港建罗港茧站,其间大明港也曾设临时蚕茧烘灶。1974年蚕茧由外贸公司经营以后,为适应蚕茧生产发展,收烘茧量增加需要,庙港镇区茧站几次进行扩建,并改换新型烘灶,又拆除开弦弓老站。1976年于太平桥村建造新站,1968年金明、勇星两村被批准各建自烘茧站。1983年茧站由乡多服公司接收经营,茧站财产仍属外贸公司主管,公司协调各部门执行国家蚕茧政策,指导收烘业务,茧站收烘干茧满足乡缫丝厂自缫所需,仍由外贸公司统一调拨。1986-1990年间,随着全乡茧产的增加,为使得蚕农售茧,合理分布网点,于1986年新建罗港茧站,于1988年增建欢喜桥茧站,1990年又增设更楼港茧站,同时拆去金明、勇星两村自烘站。为调整镇区建设规划,1993年拆除庙港镇区老站,在镇西辟建新站1所。1995年止全镇有茧站5个。

解放初由收烘主管单位供销社调派干部担任业务站长,由区乡政府派1名行政干部驻站负责全面收烘工作,其他收烘业务员工由各地招聘,由县统一培训安排分配。1983年茧站由乡多种经营服务公司接收经管后,茧站站长、会计由乡委派,在乡镇政府领导下,执行国家收购政策,完成各期收烘任务。1985年茧站开办茧丝培训班,招收学员18名,由费达生邀聘苏州丝绸工学院教授及外贸收烘技师讲授蚕茧收烘技术,培训时间6个月,结业后分配充实了茧丝工作力量。

收茧 解放后蚕茧属国家计划收购,除留自留茧外,全部蚕茧交售到站。茧站开秤前作出收茧计划,协同政府生产等部门宣传茧价政策和有关规定,通知开秤时间,配备员工评茧、司秤、计算、秤场工、烘工等,重视收茧秩序循序收茧,采取排队编号及分村设台。蚕农交售后发给售茧凭证,凭以结算茧款。解放初蚕农卖茧,发放现金。1956年高级社开始集体卖茧,采取非现金结算,茧款由信用社银行结算到队,联产承包后1985年春夏两期向蚕农发付现金,现金付款易出差错。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茧款改由茧站在收茧结束后汇总结算到村,然后核对归户到组,发放到户。

烘茧 收进的鲜茧,为了适应常年缫丝之需,必须进行干燥处理,以利贮存。茧站按灶配备技术员工,解放初由无锡蚕区有经验烘工担任烘工煤工组长,以后通过学习培训,烘工逐渐由本地工担任。五六十年代,茧灶设备简陋,烘灶只能烧柴,称“柴灶”。70年代庙港镇区及太平桥新建站始改73型机动风扇煤灶,1984年庙港站又改了83型新灶。为提高烘茧效率,1984-1987年连年聘请苏州蚕丝高级工程师吴德基和震泽外贸站技师蒋玉昆等来站指导烘茧。烘茧技术性强,一般采取“五定”烘茧法(即一定烘茧时间、二定温度、三定干燥程度、四定量铺格、五定量加煤),以优质、高产、低耗、安全、经过头冲、二冲达到适干要求。茧站烘茧结束由外贸站会同丝厂进行干茧验收、检测、评定发放、适干等奖励政策。1988年庙港实行生产、收烘、缫丝一条龙管理体制,建立考核制度,干茧符合缫丝贮存,无重大霉变及其他事故发生,1983年起庙港茧站历届被省丝绸公司、外贸单位评为先进茧站。

二、茧价

蚕茧价格随外贸国际丝绸市场价格而上落变动。

解放后蚕茧收购价格由国家统一规定,50年代每担鲜茧稳定在100~130元,60年代每担110~120元,1958年前评茧采用手估目测方法,分红壮绿堆放,每日平均收购价与茧层率检验进行校对。1958年起全面实行茧层率检定价格的评茧方法,即以260斤烘折、320斤缫折的茧价核算单位换算成上光茧茧层率16%,上茧率100%作基准价。从茧层率15%~21%,每差0.5为一级,划分13个茧等级,评定标准按茧层率、上茧率定基本价,以解舒升降为评定价。1963年检测茧层率采取定量定粒,即称1斤鲜茧按大中型茧形比例抽样测验干壳重量,增加含水率和茧粒数两项补正项目,70年代初开始实行以干壳量为主,上茧率、解舒升降为补正茧级的评茧标准。80年代执行“66本”干壳量计算,又增加含水率升扣茧量的补正办法,价外实行奖励斤茧斤肥。1983年以干壳量8克、上茧率100%为基本价162元,干壳量每0.2克、上茧率5%为一个等级,级差分别为4元、5元、6元,增加方格蔟茧提升一级,是年全县平均担茧价201.46元,庙港为211.41元,比全县平均高9.95元。1987年茧价上扬,级差改为4元、6元、8元,庙港是年平均茧价为304.62元。1988年由于外地抢购蚕茧,造成蚕茧大战,庙港蚕茧有所外流,后与邻乡协调处理问题,秩序恢复,此后茧价干壳量9.2克调整基准价格,1995年执行基准介春茧为825元、早秋为550元、晚秋为570元,上茧率每降1点扣3元为基本价,按四项补正以后为评定价,春茧全镇茧站收购进站上茧7631.746担,平均担茧价为936.89元。1990年起凡测验结价,凭证采取密码传递,杜绝弊端,深受蚕农拥护,为全县创举。

1995年庙港镇茧站分布一览表

注:(1)庙港茧站为收茧总站;

       (2)1983年前庙港站自建站起由供销社调派站长,历任有:张文达、周家驹、史雪生、曹金明。 

1995年庙港镇各茧站春茧收购情况表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