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江记忆 >> 丝绸之府 >> 庙港蚕桑

庙港蚕桑

2024/1/7 3:08:36    作者: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14499


庙港栽桑养蚕,历史悠久,从毗邻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的文物研究分析,距今已有4700多年。晚唐诗人陆龟蒙歌咏太湖洞庭景色诗词中说:“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是当时沿太湖村落蚕事的写照。明初朝廷鼓励农桑,洪武二年(1369年)吴江已有桑1.8万株,宣德七年(1432年)又增加到4.77万株,从此吴江境内普遍植桑养蚕。庙港地处县之西南,田少地多,有利栽桑。明末清初,已是桑树蔽野,殆无旷土。蚕桑生产历来是庙港农村主要副业,过去有“吃饭靠种田,用钱靠养蚕”之说,史志也有“蚕箔落地,有钱栽秧”的记载。

民国13年(1924年),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校长郑辟疆与费达生、胡咏絮等来开弦弓村建立育蚕指导所,推广改良种及育蚕新技术,民国16年又成立合作社。据新编《吴江县志》记载,民国20年(1931年)全县产茧6.8万担,庙港产茧4000担,为历史最高水平,但以后发展缓慢,加上抗日战争及国际丝价的影响,蚕桑事业日趋萎缩,至解放前夕已奄奄一息,全县产茧2.3万担,庙港仅1800担。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蚕桑生产采取“积极恢复,大力发展”方针,从安排桑苗,发放贷款等,支持蚕桑生产,经4年时间,蚕桑生产得到恢复,1954年产茧5618.2担,比解放前增加两倍多。1961~1963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蚕桑生产遭受严重影响,粮桑种植矛盾突出,桑地间作种粮,桑树衰败,蚕茧总产下降,1963年全年仅养蚕2427张,张产20.1公斤,产量滑入解放后历史低谷,年产茧只有976.6担。1962年中央决定对蚕茧采用重奖政策,逐步摆正了农副业位置,发展蚕桑生产,大力开展培育桑苗,同时改进栽桑养蚕先进技术。1978年实行定张、定单产、定工、定产值、定报酬、超产奖励的“五定一奖”责任制。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蚕农生产积极。1980~1983年庙港实施江苏省各部委下达的“提高蚕茧出丝率的研究”课题,获得了试验成功,促进了庙港科学管桑养蚕水平,使全乡蚕桑生产进入历史新的发展阶段。1984年年产茧达8835.8担,为苏州地区产茧重点乡之一。1984年调整产业结构,拓植桑园面积,三年稻田改桑4153亩。1985年第一年增桑2794亩,增养蚕种4323.9张,总产茧突破万担大关,达12761.368担,为全县3个万担乡之一。1989年蚕茧总产超双万担,1992年总产达24012.422担,为历史最高年份,此后国际丝绸市场价格下滑,茧价回落,蚕农积极性受挫,1995年总产降为17821.8担。 

第一章 栽  桑

庙港虽以蚕桑为副业大宗,但历来桑叶不够自给,要依靠浙江乌镇、桐乡和吴县洞庭山等地供应,每当蚕期大眠(五龄)放叶,缺叶农户摇船四出买叶,时称“开叶船”,其时庙港及陆家港等集镇均开设叶行(经纪商),代客买卖桑叶。过去养蚕,丰欠不稳,有些户不按桑养蚕,俗称“养空头蚕”,致使桑叶供求价格高低悬殊,紧缺时价格昂贵。民国年间,上山“贴考叶”高达拾洋三担(时约合米100斤),叶多时无人问津,故有“仙人难断叶价”之说。民国初年是栽桑极盛时期,到1934年,蚕桑出现颓势,1935~1936年江苏省政府发布“训令”,振兴蚕业,劝导开辟苗圃,培植桑苗,省建设厅连续两年向吴江颁发湖桑5万枝,无偿配发给有关各区。但至解放前,桑树衰败现象仍未改观。


1959~1995年庙港镇蚕桑收入情况表

建国后,号召恢复发展蚕桑,50年代开始自育桑苗,60年代发展嫁接桑苗,桑苗自给有余。为扭转过去重蚕轻桑的局面,70年代进行大面积老桑改造,并加强了科学培桑除虫管理,亩产桑叶逐年增长,1985年平均亩产29.46担,比以前23.5担提高了25%。1985~1987年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稻田改桑地4153亩,到1988年桑地面积增至8969亩,比1984年多3705亩,增70.4%。改革开放以后,全乡经济飞速发展,因交通道路设施、公私房建筑用地,桑地逐年挖废。1984~1994年,累计挖废面积1639.564亩,1995年桑地面积为8326.3亩。

1985~1987年庙港镇田改桑分村面积表    单位:亩

第一节 育 苗 

解放前,庙港栽桑不育苗,桑苗从浙江海宁周王庙等地输入。建国后从组织互助组起始自采桑果,淘籽育苗,同时到外地学习桑苗嫁接技术,是年陆港乡胡福宝互助组培育桑苗10亩。1956年高级社发动儿童采集桑果,收购淘籽育苗,多余桑籽交售供销社支援外地。60年代全社生产队普遍培育桑苗,1961年全社培苗305.74万枝,其中联三大队最多25万枝,从此嫁接苗自给有余,外调支援苏北如皋、东台等地。1970年起桑苗滞销,育苗减少。1985年开始在庙港村2组租地7.472亩以直生苗湖桑硬株扦插,因成活率较差而未推广,1988年,庙港、七一、富强三村通过到吴县胥口参观学习绿株扦插经验,试插2.6万枝,成活1万多枝,最好成活率达70%,1989年全乡绿株扦插技术培训落实到户,共扦8.2万枝,成活5.38万株,达65%,七一、富强、庙港3村在上年基础上扩种3万枝,民字浜村统一安排培苗人员,成活1万株,成活率90%。是年嫁接桑苗有30万枝,初步恢复了自培自育。1991年绿株扦插140万枝,成活80万枝以上。1992年林业部科技开发中心在罗港村搞全光雾绿株扦插,培苗约25万枝。 

第二节 栽 培

一、桑树品种

解放前桑树品种有:荷叶白、桐乡青、红皮大种等,农户都于港滩屋边栽植几枝火桑,仅供稚蚕用叶。解放后不再栽种,1958年由县苗圃推广湖桑32号。1962年引进一之濑、剑持等裂叶品种,后因产量低叶质偏硬而淘汰,70年代推广湖桑7号、199、197,80年代从浙江引进的桑苗大都是湖桑32号,90年代仍以湖桑32号为主要品种。

二、桑树型式

历史上农户于桑树行间,习惯栽种蔬菜,故树型养成中高干式,行距1.30米,株距1.20米,亩栽400~450株左右,桑苗栽植第1年在高30厘米处剪定,当新芽萌发长至15厘米时,选留生长健壮、着生位置匀称的新梢3根,当年保持3根或2根株条。翌年春在枝条离地1.30米处剪定,留拳2~3个,第3年夏伐,5年以上肥培较好的桑地,亩产春叶1000斤以上,南部田多地少,圩岸漾滩则多数为低干桑(俗称马地桑、孵鸡桑)。1964~1968年全社进行老桑改造,开始采取中低干树型,即定植后离地30厘米处剪定,选留3根新梢,第2年离地50厘米处春伐,亩栽增至500枝以上,这种树型,亩株密、成林快、产叶量高。1983年冬开始在开弦弓村推行密植速成桑园,3个队共种23.1亩,降低树干、加密株数,行距1.30米,株距50厘米,亩栽1000枝,栽植后当年于离地20厘米处剪定,选留萌发新苗3根,在5月下旬盛叶期新梢有7张叶片时,留叶4片,剪去其梢,当年即可采叶饲养晚秋蚕,亩产茧63公斤,1984年冬春扩种277亩,1985年全乡达1011.5亩,占新桑田改桑面积的36.7%。

三、拓植桑园

1974年得到县有关单位同意,将红卫大队(今开弦弓村)门前一片稻田改种桑树,实栽面积86亩,时称“百亩大桑园”,作为全县栽桑养蚕示范大队,1979年该队建立丰产试验桑园,开弦弓小学搞1亩,双代店搞1.27亩。1984年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桑园面积,1985年全乡栽桑300万枝,20个村栽种新桑2946亩,其中稻田改桑2794、386亩,户均1.36亩,使桑地面积达8057.43亩,增桑53.1%,创新栽桑面积历史记录。1986年11个村改桑160.05亩,1987年16个村改种1198.997亩,3年田改桑面积共4153.433亩,1988年全乡桑地总面积为8969.217亩,新桑当年种、当年养蚕、当年得益,开弦弓村田改桑最多为528.495亩。

四、肥培

历史上桑地多间作,春夏用肥主桑,秋冬用肥重菜,施肥因户而异。肥料种类有:猪羊灰、大粪、豆饼、沙桑夷、河泥、脚干泥等。

建国后,增养夏秋蚕,桑树需肥量大,加强肥培,采取科学用肥,讲究氮、磷、钾肥料要素质量,肥料种类除家积有机肥外采用化学肥料。春肥一般浅耕普施猪羊灰,作为催芽肥,再施碳铵或复合肥、钾肥为长叶肥,夏伐后谢桑肥,秋肥根据不同地块,追施肥料,满足两秋用叶,冬肥贯彻结合冬翻普施泥什肥、脚干泥等。1969年冬县蚕桑部门推广用螺蛳壅桑,改良土质,从平望运购螺蛳1970担,干港积肥是传统增桑措施,1987年干港25条,施用桑地1000亩,是年冬经县介绍,由上海市环境卫生质量管理部门送来生活垃圾2万吨,共施桑园1820亩,翌年又装来1万余吨,供施南片稻改桑500亩,1988年每亩产茧215.1斤,比1982年170.73斤增加24.8%,1992年最高达267.7斤,是1959年的4倍。

五、除草

寸草尺根,影响肥力,桑地除草,历来是管桑必要措施,春季除草一般用锄头,结合施肥浅翻覆草。80年代初联产承包以后,开始采取化学除草,施用草干灵农药,省工省时。

六、整枝

整枝历来称修桑,解放前修桑使用工具有:桑梯、桑铲、榔头和桑剪,随带刮虫钯子,建国后沿用这些工具。联产承包后,出现使用手锯,中低干桑不再需用桑梯。修桑一般从春节开始到清明前结束。

七、剪梢

过去桑树不剪梢,60年代贯彻科学培桑,提高枝条发芽率,采取按水平剪梢,即条长5尺的剪去30%,4尺剪20%,桑条长短不一(含病梢)的实行非水平剪梢,剪梢时间要求于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为好。联产到户后,沿湖村农户有结合春季修桑同时进行。

八、桑地规整

庙港沿太湖地势低洼,桑地雨涝受渍,危害严重,1974~1976年间,结合平整地块,成片桑地统一开沟,使块块桑地不易积水,此后所栽大批稻改桑,先规范纵横沟渠,然后栽植,增强抗灾能力。1991年特大水灾,全镇8969亩桑地,其中4153亩改桑被淹2天,700亩桑地被淹,由于沟渠畅通,有利排水,渍害减轻。

九、病虫害防治

解放前修桑带刮虫卵,人工捉除树干桑虫,叶面虫害无法抗拒,故桑蟥、桑螟时有危害,夏秋桑树无完整叶片,虫茧累累,建国后重视防病治虫,除发动人工捕捉野蚕、桑尺蠖等,还使用各种农药,以防为主,60年代桑树主干涂抹石灰水,防治膏药病等发生,1962年开始使用敌百虫精等药剂,喷洒叶面防止桑蓟马、桑毛虫危害。1958~1975年,二次发现黄化型萎缩病,俗称“癃桑”,沿湖桑地普遍发生,每次均经及时挖除病株,防止传染,制止了危害。1983年联产承包以后,贯彻规范除虫。春期桑萌芽前及时喷施农药称“打白条”,夏伐后桑拳上又普施一次药剂,称“打白拳”,夏末秋初是桑树叶面桑蓟马、野蚕盛发期,所有地块施用防虫药剂,并严格剂量和农药药效期,以免影响早秋蚕用叶,早秋上蔟结束,及时喷打一次药剂,因距饲养晚秋时间较短,要求各村采取分片喷打,避免晚秋用叶中毒。

1990年桑螟大发生,严重地块叶片吃剩叶筋,秋叶质量受到影响,两秋蚕茧减产,早秋张产为43.8斤,晚秋52斤,为上年以来两秋张产最低年份。是年多种经营服务公司蚕桑指导站向上级汇报,后由苏州市多管局派蚕桑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王仁兴来庙港察看虫情,协助指导桑螟防治措施,做好晚秋饲养计划。1991年决定防治桑螟,不养夏蚕,全乡采取了点灯诱蛾,共点灯572盏,其中富强村点54盏,据统计一盏灯一晚杀蛾383只。桑树叶面及时喷打钾铵磷1000倍稀释溶液,得到预期效果,早晚秋均获丰收,早秋总产6702.9担,张产70.8斤,晚秋总产6751.7担,张产67.3斤,总产、单产都创历史最高记录。1995年桑螟再次大爆发,亩虫量高的地块达5万头,经摸清虫情,及时组织了灭多威10桶(2000支)、辛硫磷1吨(2000瓶),发动8次全面治虫,减轻了危害损失。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