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9/30 3:21:36
作者:
朱云云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8756
为了研究探讨搞活盛泽丝绸市场,最近我们按照县领导的意见,对盛泽丝绸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一次比较深入的调查,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和座谈访问,整理成这份资料,仅供同志们参阅。
一、盛泽丝绸发展的历史概况
盛泽丝绸以商品身份出现在市场上,开始于明朝中期。主要成就和特色与盛泽镇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从记载比较确切的资料来看,盛泽镇及丝绸业在历史上已经历了以下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1. 由村成市。明清时期县治以下居民点以规模大小分,依次为镇、市、村,盛泽在明朝初期还是一个只有五六十户人家的村,有所谓“食不能毕一豕”之说。至洪熙、宣德年间(1425~1435年),家庭织绸已很普遍,织绸技术逐步提高,成为当地一项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再经过成化、(1465年)、弘治(1488)等时期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以社会分工和劳动力买卖为前提的资本主义萌芽——工场手工业,当时在盛泽及黄家溪一带的农民,有财力的备机雇人织造,经济一般的在家中自织,而贫困农民则只能站在桥上,待人雇织,称为“找做”或“走桥”。至明朝嘉靖年间盛泽丝绸产销已很活跃,人口成倍增长,开始形成为市。这一阶段从明朝初期(1368年起)至嘉靖年间,(1522——1566年),约150多年。
2. 由市升镇。在这一阶段里,盛泽丝绸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曾这样描述过盛泽镇上施复夫妇发家的过程,夫妻两口最初仅有一张织机,由于精于养蚕、缫丝、织绸,织下的绸拿上市去,人家看时光彩润泽,都增价竞买,比往常多添银子,夫妻省吃俭用,昼夜营运,不上十年,就长有数千金家事,又买了左近一所大房屋住,开起三、四十张绸机,施复之富,冠于一镇。这时期盛泽丝绸已有绫、罗、纱、绢之分,花素、长短、轻重也有一定规格,商品生产已初具规模,产品销往中原各地,并作为贡品,进献皇宫宗室。盛泽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产品运销东南亚各国,开始了盛泽外贸出口的历史。至明末各地来盛泽采购丝绸的商人越来越多,沿市河两岸开满了丝行绸店,整个镇上络纬机抒之声,通宵彻夜,使盛泽进入了丝绸产销空前繁荣的重要时期。至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盛泽建镇,完成了由市上升为镇的历史过程。这一阶段从明代嘉靖年间至清康熙初期,也约为150年。
3. 会馆时期,是盛泽丝绸发展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乾隆九年(1745年)盛泽全镇已有4436户,人口达16682人,与明初相比,丝绸生产的规模扩大了几十倍,人口增长百倍左右,摩肩连袂,市河里船只舟楫塞港,产销两旺,市面繁荣,成为东南沿海丝绸集散中心和商业重镇。
各地商人为了便于采购盛绸,保护同乡商人的利益,或借盛泽繁荣市面立业谋生,纷纷在盛泽买地产建会馆作为固定的永久性贸易机构。从清康熙年间起,盛泽镇上先后建立会馆十余处,这些会馆是:清康熙年间,山东商人建任城会馆,山西商人建山西会馆,山东兖州府济宁州商人建济宁会馆,山东济南府商人建济东会馆。乾隆年间,浙江宁波、绍兴商人建宁绍会馆、华阳会馆。清嘉庆年间安徽省徽州和宁国州商人建徽州会馆等。
在一个建制镇上建立这样多商业会馆,在我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些外地人办的会馆,一方面拓宽了盛绸的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也为外地移民来盛泽发展商品销售和服务业创造了条件。这些建筑华丽,规模宏大的众多会馆,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盛泽丝绸市场的繁荣和在国内的巨大影响,这是盛泽丝绸发展史上的一大特色。这一阶段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到清道光年间(1821~1850),亦在150年上下。
4. 庄面时期。到清朝后期,盛绸的织造水平已相当高超,花色品种越来越多,以织绸为主要生计的农户已遍及盛泽四乡约25里方园的范围。光绪五年(1880年)英国人罗契受海关派遣到江南一带对丝绸生产进行了为期37天的调查,其资料证明,当时盛绸拥有织机8000台,超过苏州(5500台),湖州(4000台),杭州(3000台),绍兴(1600台),唯亭(500台)等地,有记录的丝绸品种有罗通纱、丹线绫、金银罗、纺绸、素绸、花绢、丝巾等五十六项,产品不但销向国内,而且外贸出口已占很大比重。
历史上,以采购丝绸为主要目的而建立的地方性会馆,已不适应多品种、大批量、广范围的销售要求,自道光以后,盛泽镇上绸行应运而生,相继创立六七十家。由于绸行销售的方式不受地区限制,选购方便,服务周到,因此各地来盛客商都向绸行购买绸匹,使绸行逐步代替了会馆的功能,大部分会馆从此门庭冷落,失去了繁荣旧观。例外的只有宁绍、徽州两馆,绍兴人经营练坊、染场、快班船、信局各业,徽州人在镇上经营茶叶、典当和运销,使这两个会馆在清朝后期续继保持兴盛,但“会馆”的含义已完全不同于前期,仅成同乡人工作介绍所和联络处的同义词。
庄面是盛泽绸行绸庄集中地点,它与周围丝行、染练作坊以及开设在上海、汉口、南京等重要商阜的分行组成一个功能齐全、辐射面广阔的销售网络。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出版的《无锡区汇览》上有这样一段记载,“盛泽有一特区,即所谓庄面上,有镇之东南部,为绸类买卖之集散地,每日上午八九时至下午三四时止,绸之营业总数,每年约五六百万金”。今镇上花园街南、庄面一弄、二弄、庄横头、徽州弄等处即为庄面旧址。
庄面的形成改变了盛绸传统的销售方式,提高了盛泽丝绸市场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对盛泽丝绸产销业的发展和提高具有重大的影响,这是盛泽丝绸发展史中又一重要的特色。庄面的销售形式一直延续到一九五二年前后。这一时期从清道光年间到解放初期,约100年左右。
二、盛泽丝绸发展的历史原因
相传丝绸发源于山西夏县西阴村,创始人是黄帝妃嫘祖,上下已有五千年发展历史。而明初还只是一个寻常村庄的盛泽,却能承上启下,发扬光大,集锦绣于一镇,扬芳名于四海,其中奥秘初探如下:
1.传统的蚕桑基础。盛泽地处太湖流域,气候温和湿润,从吴江县及周围地区相继出土的文物证明,太湖地区种桑养蚕的历史至少也有四千年了,西南震泽、庙港、严墓以及浙江乌镇、濮院、双林、德清、菱湖、王店等地都是传统的蚕桑产地,为盛泽丝绸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充足和优质的蚕丝原料。
据资料记载,春秋时期吴越之地已时兴蚕桑。五代时吴江属吴越国,吴越王钱镠乘北方战乱,闭关发展蚕桑,打下了基础。北宋灭吴越诸国,全国分二十三个路,吴江属二浙路,当年“二浙”一路所缴纳绢绸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可见宋朝时这一地区已成为国内主要蚕桑产区。明清时期,蚕丝业又有较大的发展,清康熙帝下江南时,沿运河途经吴江等地,在船上看到两岸一望无垠的桑树时,曾赞美说:“天下丝缕之供皆在东南,而湖丝之盛,惟此一区”。清末有这样的评论,吴江产品有三:同里米、震泽丝、盛泽绸。震泽丝清朝时在欧美市场曾颇著盛名,特别是以震泽西部七都乡一个村名命名的“辑里丝”,为国际商人公认的名牌产品。以震泽、南浔为中心近百里范围内所产之丝,加工成干丝出口,均名为辑里干丝。
2.独特的商品生产条件。盛泽位于蚕桑业兴盛的江浙交界处,而盛泽周围乡村地形低,适宜种桑的高地少,又因织绸收益高于养蚕、缫丝,使盛泽农民专心于发展家庭织绸业,他们从附近蚕桑区买进蚕丝,织成绸再卖出,以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为主要特征的商品经济,在盛泽一带早已出现,使宋、元以前只有苏州等城市里才有的织绸业,至明朝洪熙、宣德年间在盛泽农村得到发展。随着盛绸销售范围的扩大,丝绸生产和商品经销的规模越来越大,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梭、筘、籰、纡、车木等纺器配件成为独立的行业,炼,染、轴坊等后整理工艺都有专业工场。震泽历史上产丝不产绸,而盛泽却产绸不产丝,全乡镇从来没有过一家缫丝厂,而以震泽、嘉善、平湖、石门、桐乡、木渎、溧阳等地茧丝为原料,专业织绸,这样不但使盛泽发展成为丝绸集散的专业商业镇,而且还成为江浙蚕丝产地的蚕丝大市场。
3.开放的社会环境。盛泽镇的兴起依赖于丝绸商品的发展,而丝绸商品的发展又依赖于本地和外地客商的销售力量。在以丝绸为生的盛泽市民的心目中,历来把外地客商看作亲朋贵客。明清两代外地来盛泽的移民络绎不绝,一是做丝绸生意,二是借盛泽繁华市场经营各种服务业,三是出卖劳动力,使盛泽形成一个比较开放的社会环境。外来移民有浙江人、苏北人、安徽人、山东人等,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者为浙江绍兴人。明弘治吴江县志中已有关于绍兴人来吴江放鸭的记载,本地人呼为“鸭客”。清康熙以后,绍兴移民有增无减,一直延续到抗战初期。解放初期统计,盛泽镇上,有精练坊5家,灰练坊4家,轴坊70多家,彩坊18家,从业人员近千人,全部为绍兴籍人士,另外快班船、信局等业也主要有绍兴人经营。其次是徽州人,也是盛泽市场上比较活跃的一支力量,镇上茶叶、典当都为徽州人经营,徽州人还善于做丝绸小生意,本地人称他们“跑街先生”,又叫“背小包”。同时,上海等地人士也在盛泽办其他各种实业,在绸庄、丝行、银行、钱庄、饮食各行业中外地人的比重都很大。因此可以这样说,盛泽丝绸之兴旺,是借百家之力,集各地之长而结出的历史成果。
4.有利的地理条件。盛泽东近上海,北靠苏州,西接湖州,南连嘉兴、杭州,地处商品经济发展较早的杭嘉湖平原,江浙二省之缘,周围河港、荡漾纵横交叉,在水运为主的历史上,十分有利于原料和成品的集散。这是盛泽丝绸发展中又一重要条件。同时,盛泽地理条件上还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与盛绸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
一是清朝中期,盛泽黄家溪、浙江王江泾织绸业都有相当规模,与盛泽三地同为丝绸产销中心,几成鼎足之势,盛泽位于运河侧西十华里,而黄家溪、王江泾都旁依运河,地理条件比盛泽更为有利。清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军沿运河数度鏖战,黄家溪于咸丰十年(1861年农历4月24日),在兵火中夷为平地,同月26日王江泾亦焚毁过半,三地只有盛泽幸免于难。随后,两地绸商业主携资转来盛泽开业,无形中使盛泽绸业实力倍增。
二是吴江县自元朝起属平江府(今苏州市),宋时“二浙路”已分属江浙两省管理。1880年9月,英国人罗契在江南调查丝绸,来到嘉兴时他发现,嘉兴原有织机二千台,当地对每台织机每月课以一美元重税,织工不胜负担,纷纷把织机迁往盛泽,最后只剩下六台。
三是1930年左右,盛泽镇上郎琴记、美丽、民生、三民、大中华、勤业、永祥以及仁记等八家大绸厂,都是从经商开始,积累资本,然后在上海建厂,等到初具规模,陆续迁回盛泽,有力地加强了盛泽丝绸生产和销售的实力。
5.娴熟的织造技术。盛泽人以织绸为生,织造手艺世代相传,技术精益求精,历史上称盛泽姑娘“自十岁而外皆能纺绩”,丝织工人不仅素花皆精,而且熟谙前后各道工序,成为江南一绝。1937年,江苏省政府有位官员前往江南各县调查副业,在他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评论:“盛泽绸种类夥多,至数十种,盛泽绸使人欢迎之处,在薄而精,非他处所能及,而盛泽机织户职工又聪明多技能,自动运用心思,推陈出新,盛泽人织绸之手技似乎具有天才,无论何种花样,何等复杂,一经过目便可纺造”。清代后期,盛绸是国际市场上的抢手商品,出口的主要丝绸品种有“重纺”、“高丽纱”、“印度绸”,销售范围由东南亚、朝鲜各国逐步扩大到中东、欧洲、美洲等地区,1919年巴拿马赛会上,盛泽丝绸连获金质奖、银牌奖和名誉奖,盛绸以精工细织的特点在国际上赢得了崇高声誉。1929年诸凤春用柴油引擎发电驱动两台织机取得成功,首创电机织绸,第二年苏州电厂供电,电机织绸技术得到推广,促进了盛泽织造技术的进一步提高。解放后,盛泽丝绸行业向沪、苏、锡等地输送一批技工,成为当地丝织企业的技术骨干,以后还逐年为省内各地及辽、鲁、晋、陇、皖、豫、湘、川、粤、云等省培训了数以千计的技工。
6.健全的市场体系。这个市场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分工细、专业化程度高。清朝后期盛泽已形成由北大街、南大街及花园街组成的热闹商业区,而丝绸集散另有一专业特区——庄面来承担,各种功能都有专门的人员去完成,主要环节有:
丝行(经营茧丝的专门机构)→织户(织造丝绸的农户或工场)→船家长(收购本村绸匹的兼职农户)→绸领头(经纪人,为盛泽庄面独有行业)→绸行(经营丝绸的专业机构)→染炼后整理工场(从绸庄领料,加工后再送入绸行)→
↗分行(设在上海、汉口等地)→销往国内外。
绸行→
↘客商(来盛采购丝绸的外地客商)→销往国内各地。
农民卖掉手里的绸匹后,又从设在庄面附近的专业丝行买进蚕丝进行再生产。
二是服务体系齐全配套。为丝织业生产和销售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解放初统计,盛泽镇上有绸行88家,丝行66家,染场18家,练场9家,另有钢扣店7家,籰子店2家,梭子店5家,木作(主要是车木等)37家,银行7家,钱庄21家,组成了直接为丝绸产销服务的完整体系。其次,镇上还有茶馆48家(其中4家设有书场),旅馆10家,剧院2家,饭馆及饮食店37家,切面店26家,糕团店15家,为农民进镇和外地客商来盛经商提供了方便。同时镇上还有成衣店62家,衣庄7家,丝线作44家,作为丝绸业延伸加工和配套服务的部分,也为盛泽丝绸市场增添一定的特色。
三是内销外贸并进。盛泽丝绸不但销往国内各地,而且早已远销海外,最早的记载是明代万历年间,随着海上交通得到了发展,盛绸通过海运销往东南亚各国。至清朝后期,清政府在帝国主义压力下,被迫实行门户开放,使盛泽扩大了外贸出口量,进一步刺激了盛绸的发展,使盛绸在海内外提高了声誉。
三、盛泽丝绸解放后的发展和现状
由于盛泽丝绸在抗日战争时期,遭到日寇的严重破坏,解放前夕大部分织户被迫先后改成棉织,丝绸生产量已降低至抗战前的十分之一左右。解放后,盛泽丝绸工业如枯木逢春,得到逐步的恢复和发展。一九五○,全镇开动电动织机624台,生产丝织品1810匹(一匹约等于12尺左右,下同),人丝织品200匹,交织品700多匹,棉织14419匹。1553年国家丝绸公司和花纱布公司发放加工,使许多工厂的生产逐步走上了正规。至一九五六年盛泽已有丝织厂、纺织厂142家,其中大厂18家,中型厂50家,个体生产单位74家,全部从业人员为1641人。
1956年9月实行公私合营,全镇织造行业合并成6个布厂,1个棉织合作社,和平、大同二染厂。57年后,第一、二布厂合并成新华丝织厂,并首家恢复丝织;棉织合作社改名红旗布厂(后改为新联丝织厂至今);第六布厂改名新生丝织厂;第三、四、五布厂合并成新江丝织厂,64年后该厂丝织划在新生厂,棉织划在新联厂;和平、大同两染厂合并成吴江印染厂;大跃进时期,全镇脚踏织机合并成新民丝织厂。这就是今天“四新一染”五大丝绸骨干企业的来历。其后盛泽丝绸业以全新的姿态、生气蓬勃地阔步前进。解放后,盛泽丝绸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从1949年至1956年,盛泽丝绸从旧中国的破烂摊子中逐步得到恢复。
2.从1956年至1976年,经过公私合营、棉织转丝织,逐步形成“四新一染”的格局,使盛泽丝绸业得到初步发展,丝织品年产量从1000万米增加到2000万米。
3.从1976年到1983年,盛泽丝绸展开了全面的技术改造,重点进行了铁木机改铁机、狭机改阔机、素机改花机、配套了络并捻设备的“三改一配套”工作,翻建改造了大批破旧厂房,改变了“二老一差”(厂房老、设备老、配套水平差)的局面,盛绸面貌焕然一新,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83年丝绸产量达到4216.6万米,其中外贸出口真丝绸2040万米,真丝绸外贸出口量已达到全国的六分之一,丝绸织造生产能力开始超过四川、山东等省,产量、质量、水平花色等各个方面都可与苏州、杭州、湖州等市媲美,进入了一个全局性、全国性竞争阶段。
4.1984年以来,在中央开放、改革方针指引下,利用本县出口创汇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了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工作,到目前为止,仅二年多时间,盛泽绸业已签约14个引进项目,用汇额达1705.7万美元,分别从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苏联等工业发达国家引进国际上第一流水平的丝织、印染及其配套设备,使盛泽丝绸业进入了以现代化、世界水平的先进技术全面地改造企业,向高效率、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盛泽镇区丝绸销售的规模越来越大,市镇建设不断加快,使今天的盛泽成为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不但是全县工业的重心,而且是国内著名的丝绸产地和集散镇。
1985年,全镇(包括盛泽乡)人口达到6.59万人,其中市镇在册人口2.74万人;全乡镇工业产值达到55111万元,其中丝绸企业产值48266万元;丝织企业27个,印染厂2个,化纤厂2个(1个在建),丝绸研究所、试样厂、丝绸中专各一所;丝绸企业职工24850人;拥有丝织机5239台;年产丝绸织品7322万米,平均日产丝织品20万米,其中外贸出口真丝绸2196万米,创汇约5179万美元;全年消耗茧丝1836吨,化纤丝3818吨;全镇现有丝绸销售单位93家,销售量达到5065万米,平均日销售量达到14万米。
回顾盛泽丝绸发展的历史,联想到清光绪二年(1876年)重建镇西白龙桥时所刻的一幅浮雕对联:“风送万机声,莫道众擎犹易举;睛翻千尺浪,好从饮水更思源”,深刻地阐明了盛绸在历史的长河中几经兴衰、历尽沧桑,衰而复兴,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的含义。盛绸的发展,究其原因,其强大的生命力主要在于顺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规律,得到了社会经济发展强大的内在动力。盛泽丝绸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以商品生产为主线的社会经济发展史。这部历史集中反映了我国在自给自足封建经济基础上,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充分显示了吴江人民丰富的智慧和创造精神,这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最近,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拓宽和发展盛泽丝绸市场十分关心,已组织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多次研讨,并作出初步规划,分期实施,以促进丝绸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带动整个工业生产流通的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