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江记忆 >> 历史琐记 >> 吴江县蚕种场发展史

吴江县蚕种场发展史

2024/7/22 3:34:37    作者:  史嘉俊 庞缓荪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4502

  吴江县滨临太湖,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民风淳朴勤劳,深得地利人和之胜,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镇南太平桥桥联云:“千家城廓蚕桑地,万顷烟波鱼米乡。”确是生动写照。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由于以友声蚕种场为首的蚕种制造场的先后建立,科学养蚕事业在我县兴起,促使我县桑蚕丝绸生产得以蓬勃发展。这里即以友声蚕种制造场为主,概括叙述我县蚕种场的发展历史如下:

  一、友声蚕种场的创办

  1924年,我县新法养蚕事业之先驱者费达生、李权等老先生毕业于江苏省女子蚕桑学校。该校推广部鉴于我县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于推广科学养蚕,改良品种之新技术。乃协助费、李两位及郑蓉镜、张秀和,周漪琴等共五人,每人筹资一千贰百元,共集资金六千元,在吴江南门外首创友声蚕种场,由李权任场长,费达生任经理,张秀和任技术指导,周漪琴负责事务工作。经营第一年,生产蚕种4000张,定名为五星牌。当时由无锡蚕业推广部经理代销,因品种优良,颇得信誉。后因业务扩大,于1930年在吴江南门外扩建场址,占地60多亩,逐步建造改良蚕室、催青室、冷藏库等房舍设备,并栽种桑地60亩,苦心经营,为吴江科学蚕桑生产事业之推广作出了贡献。

  二、蚕桑事业的发展极一时之盛

  育蚕与蚕种息息相关,原来我县蚕农均采用土制蚕种及浙江余杭种等土种,因质量低劣,影响蚕茧丝绸生产之发展至巨,致使我国徒有数千年蚕丝的生产历史,反而落后于东邻日本。为求事业之振兴,友声蚕种场不但致力于提高技术,改良品种,更于1933年设立了技术培训班,招收学生黄亚民,蔡荣玉等十余人,传授蚕桑技术,培育骨干力量,为进一步发展蚕桑生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深受我县蚕农的欢迎。友声场的五星牌蚕种,为在太湖之滨的庙港、横扇、七都、八都及本县南部桃源,铜罗(严墓)、青云,南麻诸地的蚕农纷纷采用,一时大有供不应求之势。在此兴盛发展的形势下,为了扩大蚕种之产量,友声场乃在北门设立分场,由李权负责经营。1933年由费彝锦,施文卿、沈培生等在西门外创办天元蚕种场,生产龙虎牌蚕种,质量不亚于友声蚕种场的五星牌。其后,蚕种专家宜兴人张志煌又在下塘街开办了永康蚕种场。当时,吴江的蚕桑生产事业真可谓极一时之盛了。

  三、受国民党的压榨和日寇的摧残

  对蚕桑事业的蓬勃发展,国民党反动政府非但不加引导支持,反而层层设卡,阻碍此新兴事业之正常经营。巧立名目,设立所谓蚕种“取缔所”检验所,常派出所谓检查员或督察员到各蚕种场,以对蚕种检查验收为名,行敲诈勒索之实。各场经营者唯提心吊胆,忍辱周旋。1937年日寇侵入吴江,人心凄惶,费彝锦、丁宗福,丁定春等为维持生产,撤至庙港赵家浜,租用民房,继续养蚕。但不久又遭盗匪抢劫,以至无法进行再生产,无奈只得将人员解散。在吴江的友声场,亦遭日寇洗劫,将冷藏库、蚕室等毁坏殆尽,所栽桑地也被砍伐破坏,生产不能继续,被迫停业,蚕农无法,只得购用日制蚕种养蚕,倍受盘剥。

  四、解放前夕种场易主苟延残喘

  1945年日寇投降,各场大多易人经营,恢复生产,为满足广大蚕农之需要,继续育制蚕种:友声场改由施育德经营,改名为义兴蚕种场,年产将军牌蚕种6000张;北门友声场改由周敬祥经营,年产五星牌蚕种3000张;天元场改由李权,周元恭经营,年产龙虎牌蚕种3000张;永康场仍由张志煌继续经营,年产双龙牌蚕种2000张。(解放初出盘给沈雅云、陆正丹)

  这一阶段之初,沦陷区人民从日寇铁蹄下解脱出来,原以为抗战胜利,各业均可得以复苏,再图中兴。讵料国民党反动派夺取了人民抗战胜利的果实,不但没有让人民得到休养生息的喘息之机,相反政治上采取黑暗高压法西斯统治,经济上置国民经济面临全面崩溃于不顾,巧取豪夺,使通货急遽膨胀,物价一日三涨。在这种形势下,各场经营者无不忧心忡忡。各场工人大都因工资收入菲薄,生活难以维持,不得不纷纷另谋出路。以至到最后几家蚕种场人员,连同资方及职工在内总数仅共20余人。各种场惨淡经营,还是落得个奄奄一息的境地。

  五、吴江解放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1949年4月吴江人民迎接解放,搬掉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再不受帝国主义和反动统治者的欺凌压迫了。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吴江工商各业经营在包括几个蚕种场的经营者在内,通过学习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接受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各蚕种场一起敲锣打鼓进入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行列,成立吴江县蚕种场统一经营,在历届党支部书记、厂长的领导下,依靠科技人员和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使整个蚕种场改变了面貌。在生产活动中,李鸿兴、汤如松等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周义图等人,不断改进技术,加强管理,促使蚕桑事业繁荣发展。蚕种年产量从合营之初的38000张增加到1983年的71548张(每张蚕种14克)。而且质量大大提高。以前每只蚕茧抽丝不过500到600米,最多不过800米;现在的蚕种所育养结出的蚕茧每只能抽丝1300—1400米。丝的质量也已赶上了解放前我国蚕丝业的劲敌日本的水平。现在吴江蚕种场的桑地面积已扩大到300多亩,职工人数逐年增加,现有工人100余人。81年开始,场方又搞技术下乡,由场方派出技术人员下乡,与蚕农签订合同,共同经营,双方共同获利,并且同时提高了蚕农的技术水平,深受蚕农欢迎。

  瞻望未来,我们相信,在党的十二大正确路线指引下,特别是在中央1984年一号文件贯彻以后,我县蚕桑事业的发展,必将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兴旺发达的新局面。

  (本文承我县蚕桑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著名蚕桑专家费达生同志提供可贵资料,并蒙松陵镇游九思同志支持召请蚕种场老前辈吴叔云,李鸿兴,周义图等同志座谈,介绍了许多情况,退休工人徐宏珍同志也给予不少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