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胜古迹 >> 园林老街 >> 松陵(太湖新城) >> 吴江水则碑与垂虹桥

吴江水则碑与垂虹桥

2022/10/10 3:13:15    作者:  朱逢庚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4890

  水则碑是刻在石碑上用以观测水位的标尺,太湖地区古代设置之处甚多。吴江水则碑是现代发现比较完整的一处,位于吴江县东门外垂虹桥(俗称长桥,又名利往桥)上,垂虹亭之此。明清以前垂虹桥是太湖的主要出水口,下接吴淞江,水则碑设于垂虹桥,所测得的水位对太湖及湖东地区富有代表性。

  吴江水则碑有二块,分嵌于垂虹亭北边桥墩的左(东)、右(西)踏步的墩墙上。据明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载:“宋宣和二年(1120年),立浙西诸水则碑,…则长桥年碑已立,正在此时。”又云:“今左水则碑已亡,惟右水则尚存垂虹亭右,而无上下二横六直,只有十八细直,直上亦无正月至六月字,只有七月至十二月字。又在石之上截,非若此图在石之中截也。又碑之正中,有正德五年(1510年)水到此,正德六年(1511)水到此之文,连贯写下,字大二寸许,尚隐然可辨。既连贯书在此碑,又无横格为限,所谓尽失古人建置之意者也。”可知右碑亦已更换。清黄象曦《吴江水考增辑》则称“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当时吴江知县仿原式重刻一块设置原处,称“重刻横道水则碑”,表示不是原来的古碑。据此分析,乾隆时的两碑,均已不是宋代的原物,左碑是“亡”后于乾隆十二年补立的,右碑是损毁于后正德五年(1510年)汛期前仿制立于原处的。

  1964年6月,水利电力部上海勘测设计院会同上海博物馆调查时,右碑(又称直道水则碑)仍在垂虹亭北侧岸头,碑顶尚为平正,碑底已受侵蚀,碑面虽有破碎和裂缝之处,尚可见到刻有七至十二月的细线,和正德五年水到此等字迹。

  左碑(又称横道水则碑)调查时是从桥下河里捞起来的,碑面字迹上部清晰,下部已模糊,但尚能看出痕迹,碑脚损去一角。1970年垂虹桥倒塌后清理航道时,两块水则碑亦作为废石,搬得不知去向。后来吴江县文管部门多方寻觅,始终没有找到。现在苏州市碑刻博物馆保存的一块水则碑,是清光绪二年(1876年)仿照吴江横道水则碑刻制的。这块碑原立于苏州市胥门外接官亭(面对胥江),移放于博物馆内的,并非吴江水则碑原物。

  明沈《吴江水考·水则考》载有对吴江水则碑的用途以及历史上几次洪水情况的叙述。

  “横道水则石碑,长七尺有奇,树垂虹亭北之左。碑面刻横道七条,每条条为一则,以下一则为平水之衡。水在一则,高低田都不淹;水过二则,极低田淹;过三则稍低田淹;过四则,下中田淹;过五则,上中田淹;过六则,稍高田淹;过七则极高田淹。若某年水至某则为灾,就记某年洪水痕至此。”

  原考又载:“正德五年(1510年)犹及见之其横道第六道中已刻有大宋绍熙五年水到此”,“第七道中刻大元至元二十三年水到此”等等。所以左碑是洪水水痕的记录碑。官吏可据以估计农田被淹范围和面积,作为减免田赋的依据。

  直道水则石碑,长七尺有奇,树垂虹亭北之右,右面一碑,分上下二横,每横六直,每直当一月,其上横六直,刻正月至六月,下横六直,刻七至十二月,每月三旬,月下又为三直,直当一旬,二季一十八直。其司之者,每旬以水之涨落到某则报于官,其有过则为灾者刻之,法如前。

  将每旬水情涨落向官府报告,如过则为灾的,才刻于碑上,记录具体时间。

  1964年调查时,曾量得横道水则碑每则间距为0.25米,对碑上的水痕高程接测水准,右碑上“正德五年(1510年)水至此”和“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五月水至此”,以“此”字底部作为水痕,测得的高程分别为吴淞零上4.30米和4.48米。据《吴江水考》载:“正德五年大水,其碑刻水到六则,与宋熙中同则”(指绍熙五年即1194年的一次大水),可知4.30米左右的水位高程,列为六则。

  清乾隆《吴江县志》称:“嘉靖四十年(1561年)大水比正德五年高五寸,则该年洪水位应在4.46米左右。”

  调查时两块水则碑不是宋置原物,而且两块水则碑的分则高程测得的资料,无法直接应用。这个问题,经上海勘测设计院研究论证,认为“六则”的高程为4.23~4.48米,五则高程为3.98~4.23米,四则高程为3.73~3.98米。《吴江水考》还称:“第七道中刻大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水至此,”依上法推知七则高程为4.48~4.93米。

  江苏省水利厅《太湖水利史稿》编写组以上海设计院编写的《从吴江水则碑探讨太湖的历史洪水》一文为基本资料,并参照历史文献和地方志书上对各次大水灾情、雨情等的描述,将自宋绍熙五年(1194年)以来至公元1954年的760年中“五则”以上的大水,作了初步的研究统计,水位在七则的有一年,在六则以上(包括六则)的有17年,在五则以上的有26年。

  上文介绍吴江水则碑位置时提及的垂虹桥,不只是一般的桥梁而已,也是一项太湖的古老水利工程。重虹桥是吴江塘路南北两段的连接点,吴江塘路是当时很重要的一条漕运牵道和通驿的陆路;垂虹桥本身桥长孔多,是通泄大洪水的主要口门,桥南是一望无垠的太湖,桥北是广达数十里的浩瀚大江(吴淞江),桥上建有垂虹亭,气势雄伟,景色清幽,引起了历代不少诗人墨客的雅兴,所以垂虹桥又成为吴江有名的名胜古迹。

  据清同治《苏州府志》载,在未建桥之前,“……县城为江流所判,民半居其东,半居其西,晨往暮来,事无细巨,必舟而后可故居者为不利。县当驿道,川奔陆走者,肩相摩,橹相接也,卒然有风波之变,则左江右湖,漂泊无所,故行者为不便。……”庆历七年(1047年)冬,大理寺丞知县事李问、尉王庭坚用木材建利往桥(即垂虹桥)。次年六月桥成。《宋钱公辅记略》记截了建桥及建垂虹亭的情况,“东西千余尺,市木万计,不两月,工忽大就,即桥之心,侈而广之,拘宇其上,登以四望,万景在目,曰垂虹亭。……及桥之成,行者便,居者利。”又云:“姑苏城南五十里,民屋数百,攘然沙渚之上者,今吴江县是也。东湖之流,贯城之中,隔限南北,横可以渡舟,今吴淞江也。隐然长虹,截湖跨江,便来济往,安若复道者,初作利往也。”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桥毁于兵乱,同年由都元帅宁王重建,仍为木桥,有八十五孔,大德八年(1304年)又增加十四孔,共九十九孔。泰定二年(1325年)改建为六十二孔的石拱桥。“长一千三百尺有奇,广中三梁,为尺三百,以通巨舟,……”以后明清两代,屡有修建,但长度、型式未变,民国四年(1915年)修桥时,仅存四十四孔。建国后,尚见到三十七孔,东面有四孔,已淤没成陆地,还可见到桥的形迹。1983年在桥西造房时,又在土下挖出三孔,与民国时期重修时的四十四孔相符。

  1967年五月二日晚,长桥西大孔及紧连的二小孔倒塌,东西诸孔又相继倒塌。历时九百二十年的古老工程,仅存东面淤没的四孔及新挖出的三孔的故迹而已。

  垂虹亭位于桥的中部,是游览休憩之所,历代名人文士对垂虹桥写下了不少诗篇。王安石有“他年散发时,最爱垂虹桥。”的诗句,宋书法家、诗人米芾在元垂戊辰年(1088年)游垂虹桥时赋诗亲自书写,刻碑置于垂虹亭内。诗曰:“断云一片洞庭帆,玉破鲈鱼霜(金)破柑,好作新诗继桑苧,垂虹秋色满东南。”宋钱公辅有:“湖光万顷与天接”袁桷有“驶风怒涛砉击喷”,元薄萨都刺有:“横截吴江一幅罗”,明高启,诗云:“行人脚底响波涛,驱石神鞭是孰操”,明某文士有“飞梁横跨碧波上,砥柱屹立洪涛中”,明陈策有“玉虹横画带银河”等描述垂虹景色的诗句。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皇帝过吴江时,到垂虹桥游览,也赋一诗:“垂虹蜿蜒卧长波,画戟牙樯薄暮过,灯火千家明如画,好风好雨视时和。”诗题为“晚过吴江”。

  历代歌诵垂虹景色的诗词甚多,此外,清同治五年(1866年)冯桂芬在重建垂虹亭时,作文描述垂虹亭景色,其中有“……垂虹亭南临吴江,北枕松江,云山烟树,风帆沙鸟在指顾间,吴下绝景者也”之句。明代画家唐寅还绘制有《垂虹画卷》。

  随着垂虹桥兴建,四周有不少建筑物相应产生,如桥东有接待寺(又称南寺),规模浩大,建有宝塔,咸丰十年(1860年)毁。宝塔在日军占领时拆除。“文革”

  前尚有残存建筑物多幢,“文革”中大部拆除。桥东北有文庙,建有大成殿、明伦堂等,现在吴江中学所在地。桥南有松陵庙,曾称太湖神庙,亦称水平王庙,建国初作粮库,现已拆除,改建为住宅。此外,长桥之滨并有翠娱园,为沈翌所居,即明太帝卿汉水西庄遗址。垂虹桥东西建有江泽、底定两亭及石狮各一对。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