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6/17 3:45:15
作者:
汪可伦 陈志强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5973
司前街位于吴江市平望镇区东南侧,南临頔塘,北与姚家弄相望,东接南前街、京杭大运河,西至市河,与南大街相连。街长108米,宽3米,路面原为石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为水泥路面。
司前街,因街北侧之地在宋建炎年间(1127~1130)宋室南渡后设平望巡检司而名。自在这里设置巡检司署后,不断有公干人员往来,需有憩足之所。于是,傍着巡检司署,沿着頔塘河岸建起了不少客栈,民居也陆续聚集,渐渐形成了街道。街上建有问莺馆、迎秀楼(又名霁月楼)等以前平望有名的建筑。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司前街以前是镇上的交通要地之一。民国22年(1933),这里傍頔塘建起了轮埠。当时,过境轮船每天多达20多班,可谓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由此催生了震昌、招商、戴生昌等3家轮船局,均傍着轮埠进行货物的集散储藏。后来,随着大运河改道,轮埠搬迁,司前街趋于寂冷。现司前街上己无商家,但民居林立,文物古迹尚有数处,依然较好地保持着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
街最东侧是城隍庙遗址。城隍庙正名为昭灵侯庙,祭祀唐太宗第十四子李明,初建无考,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改建,清康熙四十年(1701)、乾隆十三年、(1748)、嘉庆十二年(1807)、道光七年(1827)数度修建、重建。咸丰十年(1860),毁于兵燹,同治六年(1867),里人募建后殿、书厅。光绪元年(1875)建头门,四年(1878)造戏台,增高围墙,十二年(1886),里人募建翻轩三楹。新中国建立后,该庙改为粮库,现存粮厫四幢,院场千余平方米,殿宇已废,但存有一道长68米、高4米、厚0.48米的围墙,墙基用花岗条石砌筑,高处为1米,低处为0.6米,气势不凡。
城隍庙遗址左前侧有一古桥,名安德桥,1986年7月列为吴江县文物保护单位,由花岗石构成,拱形单孔,南北走向,全长49.8米,宽4.5米,矢高9.3米,跨度11. 5米。该桥亦名平望桥,西通頔塘,东连古运河,农舟商船,日夜不绝。桥初建于唐朝大历年间(766—779),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明成化十九年(1483)、清康熙、乾隆年间数度重建,现存之桥为同治十一年(1872)由当时的水利工程总局重建。安德桥跨度大,桥孔高,气势雄伟,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有“望极与天平”之句,南宋诗人杨万里也曾作有“乱港交穿市,高桥过得桅”之句。站在古运河东岸,隔河而望安德桥,只见一方桥孔把古镇人家尽揽腹中,《人民画报》曾在20世纪70年代介绍该桥的这一雄姿。
安德桥的南侧是小九华寺,该寺原名东岳庙,祀东岳泰山之神,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建,清康熙、乾隆年间先后增建后殿、大士殿等建筑。咸丰十年(1860)毁于兵燹,光绪年间予以重建。东岳庙香火颇甚,其胜状足可与安徽青阳九华寺媲美,故被称为“小九华”,为江、浙一带重要的佛教道场。该寺更因近代佛教领袖太虚大师在这里出家并在寺内亲植桂花树而誉满江南。1949年以后,小九华寺改为粮库,1970年,南侧又改为面粉厂。1996年,当地在原址重建,恢复了往日宏观。
街中段南侧有群乐旅社旧址。群乐旅社建于民国15年(1926),为吴梅先所建,先后有他和唐海金、叶洪昌经营,有床位50张。20世纪70年代,旅社关闭后改为公房,由房管所管理,现住有居民五户。该旅社为三层楼房,结构成“回”字形,中间筑有玻璃穹顶,藉以增加室内采光,底层磨石子彩色水门汀地面,嵌有龙形图案(毁于“文革”时期)。
街中段北侧有徐宅。该宅坐北面南,占地面积113.57平方米,建于民国21年(1932),为徐子筠所建,现存二进,为二层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七界,落地花格镶玻璃长窗(原为彩色玻璃),方砖铺地。天井西侧为厢房。宅内木构件上雕有祥云、花卉等图案,颇为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