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胜古迹 >> 园林老街 >> 黎里(汾湖) >> 芦墟老街

芦墟老街

2024/6/4 3:30:16    作者:  顾永翔 陈志强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37629

  芦墟老街位于吴江市汾湖镇芦墟社区,沿“扌”字形市河展开,北靠太浦河,南至南栅港,隔芦墟塘与浙江省相望,西濒分湖,东达槐字港,全长2440米。街宽3~7米,路面多次整修,2008年用混凝土浇筑。

  古芦墟在今太浦河北岸的芦北村一带,名北顾里,三国时已成村落,南朝梁太学博士顾野王之子安饶、安文卜居于此,遂有此名。唐景龙二年(708年),在古芦墟南建泗洲寺,香火颇盛,居民南移,芦墟逐渐繁荣起来。宋元明三代,在此设分湖巡检司署,芦墟由村落发展为小镇,清康熙年间(1662—1722),“居民至千家,货物并集,设官将领之,乃始称镇”,至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民日增,贸易益盛”。

  芦墟老街至今较好地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市河自北向南逶迤,在其北口有一座拱形小石桥,名叫观音桥,原名泰生桥,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现存之桥重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桥顶望柱上四头石狮惟妙惟肖。位于镇南的登云桥,重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桥面石上刻着“八宝纹”图案,颇具特色,桥身上的对联也很有文学色彩。

  在市河两岸尚遗有不少古建筑。沈氏跨街楼位于东南街116号,其原主人为沈泳霓(1884—1932)、沈泳裳(1885—1951)兄弟,建造于民国12年(1923)。宅坐东面西,四开间五进,占地面积1093.74平方米。第一进为船厅,贴临市河,正中置有一座两落水河埠。船厅与第二进门屋一起构成跨街楼,楼下便是人来人往的东南街。第二、三、四进为楼房,后面均置有石板天井,并有两座砖雕门楼,额语其一为“棣萼联辉”,寓意沈氏兄弟在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双双考中秀才;另一为“吴兴世泽”,告示宅主沈氏祖籍为吴兴(今浙江湖州)。第五进是平房,也临河(此河已被填没),中间为走道,贴河建有河埠及河埠屋。

  怀德堂位于西栅15号,五开间,三进深,建筑面积1471.16平方米,坐北朝南,贴临西栅港,建造于民国15年(1926)。第一进为平房门厅,其屋顶向前披下,形成有别于江南一般廊棚的廊街,与东侧的骑楼连成一体,延至街口。第二进、第三进均为楼厅,分别名为“玉树堂”和“怀德堂”。宅内雕刻颇为精美,特别是仪门头上的大幅“三国·长坂坡”尤是栩栩如生。

  许氏跨街楼,南起西南街130号,北至西安弄口,始建于清末,坐西面东,临市河中间为一3米多宽的淌水河埠,街路西侧为正屋,通宽五间,四进深,连同后埭附属房舍,大小近百间。第一进为二层,楼下是商铺,楼层跨街而过,延伸至东侧的廊棚,形成跨街楼。第二进是正厅,为挑高单层建筑。第三进是楼厅,为主人起居之所,里面的雕刻很是精美。

  此外,位于东南街黄家弄2号的清末建筑善宝堂、泰丰路623号的民国建筑陆宅也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

  芦墟老街的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蜚声海内外,芦墟山歌是其代表项目。芦墟山歌以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歌手、广阔的传唱地域和丰富的作品蕴藏,在我国民间歌谣领域中独树一帜,2006年1月,作为吴歌的一个子项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芦墟摇快船也于2007年由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芦墟民国时期的春联也颇具特色,镇上一百余家商店几乎每家均撰有春联。

  芦墟老街历史上名人辈出。南宋儒学提举陆大猷,元代书画家陆行直,明代万历进士、兵部主事袁黄,明末抗清将领洪祖烈,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廉吏陆耀,清中期诗人、书画家郭麐,近代南社诗人沈昌眉、沈昌直兄弟,均声闻遐迩。

  芦墟老街上的土特产也很多。以春秋吴国相国伍子胥的传说而名的子胥蟹(紫须蟹),明清时就销往周围各地的分湖米,元荡莼菜,“绉纱”馄饨,“生禄斋”月饼等,均颇具特色,赢得镇内外人们的青睐。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