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都,是现吴江区七个建制镇之一,2003年12月由原七都镇和原庙港镇合并而成,位于吴江区西南端,南连浙江南浔,西与浙江东迁为邻,北濒太湖,与洞庭东山、西山隔湖相望,素有“鱼米之乡”“蚕桑之地”的雅誉,今又有“光电缆之都”的美称。
精致小镇 从容七都
七都历史悠久,据毫里等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早在五六千年前,七都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了。春秋时期,七都地域为吴越界首,吴越五次水上大战均与七都有关,至今在丰民村还有一个名为“吴越战”的自然村。相传三国吴赤乌年间(238~251),在今叶港村东侧建有乔丞墓及孙夫人墓。南北朝宋武帝时(420~422),古泰伯祠改建为吴王庙,由此,遂有吴溇之名。
毫里遗址
吴越战自然村
吴溇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吴江置县,七都隶属吴江县。宋代,吴江县共分二十九都,七都拥有其三,即原庙港镇为五都,原七都镇为六都与七都。宋绍兴年间(1131~1162),设立因渎(隐读)巡检司,管辖五、六、七、八等都。元末吴王张士诚筑湖城,并从湖州大钱口至苏州开凿运粮河,均经过七都。清雍正四年(1726),析吴江县偏西地置震泽县,七都隶属震泽县。清宣统二年(1910),设吴溇镇,庙港为五都镇。民国元年(1912),吴江、震泽两县复合并为吴江县,七都重新归属吴江县,时设吴溇乡,庙港则为五都乡。民国34年(1945),庙港称大庙乡。民国37年(1948)2月,出现七都乡之名。
清乾隆《震泽县志》载五都、六都、七都
新中国成立后,原七都、原庙港曾设多个乡,1958年组建七都、庙港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乡建制。1992年,原七都、原庙港均撤乡建镇。
太湖·七都
七都境内湖荡密布,河港纵横。以前,东太湖南沿有七十二港三十六溇之说,这些溇港大部分在七都。镇北是三万六千顷的太湖,洞庭东山西山近在眼前,秀色可餐,收眼近观,芦苇青青,白帆点点,耳边不时飘来阵阵渔歌。太浦河、横沽塘河、中塘河、北塘河、横路港、东联圩港、西联圩港等河港横贯着,蒋家港、叶港、吴溇港、月字圩港、大圩田港、长圩港等河港纵穿着,长漾、稽五漾、迮家漾、南西漾、汪鸭潭、东藏荡、西藏荡等数十个大小不一的湖荡漾潭如繁星点缀在沃野之上……全镇水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
七都太湖风光
太浦河
长漾
水多桥也多。七都俨然是一个古桥博物馆,现全镇尚存有各式古石桥37座。位于东庙桥村的东庙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至今已历近八百个春秋,是吴江全区现存最古老的桥梁,但仍完好无损,静静地横卧在碧水之上。令七都人骄傲的是,七都不仅有全区最古老的桥梁,而且在全区现存四座明代桥梁中占有两座。位于望湖村的洪恩桥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让人称奇的是,该桥将底盘石和桥墩脚直接筑在地基上,充分显示了造桥者利用当地小粉土质等特殊因素而造桥的聪明才智。位于隐读村的广福桥,始建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明嘉靖十六年(1537)重建,该桥的拱券以分节并列和纵联分节并列两种方式砌置,具有明显的由明向清过渡的时代特征,这在吴江全区所有古石桥中是绝无仅有的。
东庙桥
洪恩桥
在七都不少古桥上,对联这一我国独特的文学形式展现着隽永典雅的身影。这些对联凝聚着七都先哲许多的心血和智慧,记载着七都悠久厚重的历史,其存在为七都古桥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双塔桥上的对联:“唯上上田,农桑兴大利;活泼泼地,兰若宛中央”,真切地描述了当时七都蚕桑业的繁盛景象和桥堍浮碧庵的美景。甫里桥上的对联:“万顷具区留禹迹;陆家甫里忆唐贤”,描述了大禹治水时在七都一带留下了足迹,记载了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当年隐居在陆家港的情景。儒林塘桥上的对联:“儒林东西分限界;笠泽南北砥中流”,记载了以前七都、庙港以五界亭河为界,其东属五都,其西为六都的地情。张公桥上的对联:“赤脚张三,威名震湖上;劫富济贫,恩泽布四方”,描述了清初太湖流域义军首领赤脚张三英勇抗击清军和劫富济贫的史事。
双塔桥及桥联
甫里桥
七都至今留有许多名胜古迹。吴越战自然村,是春秋时吴国与越国交战之地,至今在遗有许多传说的同时,还留有不少带着那场战争印记的地名,诸如箭浜、搪甏漾、东藏荡、西藏荡等。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庙港出土了不少春秋时期的青铜兵器,堪为当年吴越两国交战的实物见证。以前,七都一带的庙宇特别多。如原庙港镇沿湖有“一港一亭,一港一庵”之说,沿太湖47条港畔,建有寺、庙、庵、亭31处,庙港集镇一平方千米范围内,就有东岳庙、张老太庙、永定寺、土地庙、观音庙、圣堂庙等多座庙宇。随着沧桑巨变,如今七都一带的庙宇存数不多,但可圈可点的仍有好几处,其中浮碧庵令人瞩目。此庵亦名双塔寺,位于双塔桥西堍,清代《儒林六都志》称之为“六都第一胜景”,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后经修缮,形制为三进,第一进供王灵官菩萨,第二进供圣帝菩萨,第三进供观世音菩萨。前些年,双塔寺由上级宗教部门批准列为佛教活动场所。2006年11月6日,举行了隆重的佛像开光法会。此后,对寺进行了修缮,里里外外一片金碧辉煌。同时,又在后面新增一进,建起了气概不凡的大雄宝殿,大殿东墙外的水面上则“浮”起了一尊观世音大佛像,使整座寺与双塔桥互相映衬,展现着迷人的景色。
浮碧庵与双塔桥
民国间抄本《儒林六都志》卷首
七都的吴溇、庙港等集镇上至今仍存有不少老房子。作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吴溇孙宅可算是其中的代表。此宅亦名余薪堂,位于吴溇集镇妆桥之畔,建于清代嘉庆年间,距今约有两百余年,现存有三进。宅中的飞椽、海棠轩、落地长窗、砖雕门楼等构件都颇具建筑特色和文化韵味。
吴溇孙宅
七都至今留有好几个古村落。陆家港,位于七都镇中部,北濒太湖,在唐代时已成村落,东首的养鹅浜,相传晚唐诗人陆龟蒙曾在此隐居养鹅而得名。自明代起,陆家港形成街肆。至清代,商业逐渐兴起,民国后进一步发展,形成肉铺、鱼摊、茶馆、糖果茶食、酒酱、豆制品、小百货、烟杂、理发等行业,其中,施家、庄家、曹家、吴家等大户开的商店近20家。现老街上除存有甫里桥外,尚存有徐宅、庄国良宅、庄士杰宅及施家门楼等古建筑。
陆家港古街
陆家港新村
隐读村,在七都太湖边的最西端,那里“雨嫩桃花岸,烟轻柳叶矶”,波潆九曲,古杏笼庵,张帆而过此地,风光尽收眼底,是清《儒林六都志》所述“新定六都八景”中的“隐读耍帆”所在。从前,这里是隐士读书的地方,村上除了有与宋高宗、驸马吴瑞宇相关的天到桥、驸马府、龙船渚、浣衣池等遗迹外,还流传着清乾隆帝当年来村上与小孩对诗、与老人对弈的传说。如今,长长的村港上仍卧有朝阳桥、向阳桥等七座小桥,港水清澈,两岸屋舍鳞次,小桥流水人家风貌依然独好。此外,五界亭、双荡兜等古村落也彰显着浓厚的地域特色,展现着迷人的身影。
隐读古村
七都物质文化遗产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很是丰厚。源于吴越村姚氏公记保和堂戏班的木偶昆曲,流传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现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已故传承人姚五宝亲手教授的几位年青人现为此项目的传承人;七都太湖渔歌、风枵茶制作技艺、熏青豆茶制作技艺等公布为苏州市、吴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初创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金玉堂堂名曾享誉江浙沪一带,如今正在加强保护,发扬光大;网船会这一太湖渔民习俗,则在横古塘上重演辉煌,出会之日,水上舟船云集,长达数里,岸边人头攒动,盛况空前。
木偶昆曲
七都历史上名人辈出。“宋元以来,儒林里人文独盛,衣冠甲第,冠于一邑”。据不完全统计,共出进士37人,举人80余人,其中有宋代谢炎、谢涛、谢绛、谢景初、谢景温一门五进士;有明万历进士吴默,在京城会试中得第一名,人呼吴会元,后官至太仆寺卿;有明末清初抗清义士孙兆奎与松陵吴日生一起教习水师,起兵长白荡,后兵败就义于江宁。在近现代,七都更是贤达迭现。孙本文,为我国社会学奠基人之一,也是系统介绍西方社会学到中国的主要学者;孙本忠,为近代蚕桑学家,历任中央大学、浙江大学蚕桑系主任,解放后,先后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蚕学会理事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王孙乐,为知名书画家,其书法作品三次东渡日本,入日本《当代墨宝集》,生前是湖州市书法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孙云蔚,为果树学家、园艺教育家,编著出版《中国果树史与果树资源》《西北的果树》等多部专著,为发展我国果树事业和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钱康民、孙世实,是在抗日战争中涌现的两位革命烈士,他们的事迹令人敬佩,至今仍被人们深深怀念;项怀诚,曾任财政部部长,国家税务总局党组书记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
清乾隆《震泽县志》载谢炎、谢涛、谢绛
孙本文
七都物产丰阜,其中水产品种繁多,有“一腹金相玉质,两鳌明月秋江”的太湖蟹,有色白无鳞、细嫩透明的银鱼,有细骨细鳞、银光闪烁的白鱼,有晶莹如玉、肉嫩味鲜的白虾,有被称为“太湖人参”的鳗鲡,有肚皮长有小刺、身体涨大如球的鲃鱼,有在明朝时就被作为贡品的梅鲚鱼……其他物产也颇多,诸如雪里蕻、丁香萝卜、香青菜、熏青豆、饭糍干等,颇具地域风味。
七都庙港蟹市场
七都还是国内外一个重要的社会学调研基地。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自1936年首访起,在近七十年间,先后26次来到庙港开弦弓村,真实记录了这个江南水乡普通村庄(“江村”)的变迁,由此,吸引了一批批国内外学者来访,使“江村”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农村的窗口和社会学工作者心中向往的圣地。
20世纪30年代的开弦弓村
前些年,七都还开设了由国学大师南怀瑾主持创办的太湖大学堂,成为了一个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吸引了各方人士,有些人甚至专程从美国、东南亚各国赶来。
太湖大学堂
走进七都,体味着醇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着古朴素雅的江南水乡风光,真让人心醉神迷,留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