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能传唱至今,说明了这种文化的活力,但是为什么会由盛及衰呢?
首先,生产方式的改变对渔歌的传播产生了很大影响。旧时的渔民“看天吃饭”“靠湖吃饭”。他们从事季节性捕捞,世代在太湖中漂泊,居无定所,为获取更多生产信息来源,与血亲和姻亲“抱团生产”。为了躲避自然灾害,有目的性地求神拜佛。在这些过程中,渔歌得到了发展。1977—1978年庙港渔村开展“连家船”改革,渔民逐渐上岸。渔船的生活起居功能逐渐减弱,渔民开始在陆地上定居,渔船作为生产和交通工具存在。近二十来年,随着陆上交通的日益发达,渔船的功能性也日趋单一化,渔民在渔船上的时间越来越少,过去“居于舟船、逐水而居,舟楫为家、捕鱼为业、退潮而歌”的生活一去不返。
▲渔民将渔船拖上岸
在生产力方面,劳动者从自由组合的“抱团生产”转向集体生产,再到改革开放以后的个体养殖、经销。由于渔村个体经济逐步发达,“公门”领头人的权威日益被边缘化。而且随着个体经济发达,渔民富裕之后,很多渔民的价值观也逐渐发生变化,城市文化开始渗入乡村文化,对于年轻渔民来说,如何把螃蟹养更大、卖更多钱才是重要的。从劳动资料上看,近年来由纯人工劳动到机械大规模生产解放了劳动力,劳动效率提高了,但是一定程度上也让人将劳动与渔歌分离开了。比如现在渔船基本不需要靠人力驱动,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唱渔歌似乎并不合适。再如,现在的船体基本都由金属、玻璃钢,甚至一些复合材料制成,轻快牢固、保险系数高,繁复的“船下水”“船上岸”仪式成为了过去式,也不再需要“号子”。
▲七都镇建设全国首个退捕渔民零工市场
其次,教育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一方面,50年代以前出生的庙港渔民基本上都是文盲,渔歌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代际传递,因此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漏、缺失等问题。近些年虽然经过抢救性收集、整理,但是很多歌词、曲谱还是散失了。另一方面,70年代以来,渔民逐渐在陆地定居之后,很多渔民子弟开始接受正规的文化教育。人们有了更多的信息来源渠道,也丰富了精神世界,同时很多年轻人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主观上对这些传统文化不感兴趣,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不深,不再将渔歌作为教育或娱乐方式。此外,越来越多的渔民后代不会讲本村方言,也影响到了用渔村方言演唱的渔歌的发展。
作为太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湖渔歌不仅仅是几代人生活生产的记录,也担负着传播文化、鼓舞斗志等重要作用。乡土文化不“乡”也不“土”,乡土文化体现了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特色。要传承和推广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渔村村民来说,首先要熟悉并且正视自己的文化。
《太湖渔歌》一书让口头相传的部分渔歌歌词和曲谱通过纸张保存了下来,但推广渔歌文化任重道远。七都昆曲木偶、芦墟山歌都为渔歌传承提供了参考,在传承和传播上,应发挥地域优势融合发展,一起保护和传承发展。
▲原创歌曲《渔家号子》演出现场
文化发展不能“借壳上市”,也不能“固步自封”,在妥善记录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对歌词和曲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适当改编,使其更符合当代审美。文化如果只是记录,那就只能成为记忆。费孝通曾提出“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能够满足人民需求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也只有依靠人来传承,文化才能保持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