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7 16:05:17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7213
第一节 盛泽人口的历史渊源及姓氏概况
一、盛泽人口的历史渊源
吴越春秋时,盛泽地处两国交界,可为吴,可为越,因名合路。镇东南郊的新杭(今为旸桥港村)与王江泾接壤,仅一水之隔而分苏浙。“吴头与越尾,不必到江分”(宣统《闻川志稿》)。因地域的因素,盛泽王江泾两地居民很难区分。明清以来,许多土著盛泽人喜入秀水籍、嘉兴籍,如明末的卜舜年、清初的计东及同治间的王永义等均是,与王江泾水乳交融,这是盛泽人口的早期特点。
《祥符图经》中谓吴赤乌初盛斌在此结寨围田,可以说是对盛泽最早的开发。但文献中没有留下人口变动的记载。南宋绍兴时,仲基迁来盛泽,仲氏成为盛泽“老八姓”之一;淳熙间,临安(今杭州)人盛章封为吴江开国伯,“子孙蕃衍,散居城乡者甚众”(乾隆《盛湖志》),这是盛泽外来人口的最早记载。明弘治《吴江县志》中,有绍兴人来盛放鸭的记载,当地人呼之为“鸭客”。嘉靖后,盛泽日渐繁荣,外来人口始大量迁来定居。清顺治年间,金陵(今南京)人迁入者也很多,他们建会馆以凝聚同乡。其后,侨居盛泽较多的,有康熙年间的山东兖州、济宁人,乾隆年间的徽州、宁波、绍兴人及嘉庆年间的济南人。客籍人各有特点,一般而言,山西人富有资财,居盛后多为金融界要人(俗称“票号”);从皖南迁来者拥有巨资,开米行、酒坊、典当铺等,且具一定规模;宁绍人有部分开工场及商店,所收学徒必为宁绍籍人;绍兴人刻苦耐劳,多从事染坊、练坊、踹坊等行业。咸丰十年(1860)时湖州逃难来者尽至盛泽,人众比平时数倍”(光绪《吴江县续志》)。湖州、杭州人多有新手艺,多作新式机(龙头机)织工、纹制工及机器工匠。民国时,绸界客商渐多,有山帮(吴县洞庭山)、菱湖帮(属湖州)、翔帮(上海南翔)之称,在绸界比例高达十之六、七。
盛泽农村,土著乡民多事机织,大部分农田归客籍人耕种。客民中务耕者,多来自温州、台州、处州及绍兴等地,尤以绍兴为多。垦荒者亦多半为绍兴人,间或有河南人。由垦荒起家的绍兴人林三九、高念三等自置田地达千余亩。沦陷前,盛泽的客籍人总数逾万,约占全区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绍兴(含附近之县)人约5000,杭嘉人近2000。
建国初,一批党政干部被派至盛泽,首为山东人,次为苏北人。其后,逐年有由国家统一分配至盛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文化大革命”后,有部分苏州下乡知识青年留居盛泽(大部返回苏州)。80年代,因人才流动政策而调至盛泽工作的外地籍科技人员、教师有上百名。70年代以来,吴江县其它市镇来盛作工的逾千人(据同治《盛湖志》、《新盛泽报》、《新吴江报》)。
二、姓氏概况
盛泽镇最早的姓氏有8个。即:许、仲、沈、归、吴、卜、汤、王,称“老八姓”。“老八姓”之说约形成于明末清初(据乾隆《盛湖志》)。
1987年,盛泽镇共有姓氏218个(按户统计)。以下按姓氏笔划排列:
卜、丁、刁、马、于、卫、万、王、孔、倪、计、方、尹、邓、仇、韦、尤、毛、卞、贝、巴、归、叶、石、史、包、田、申、冯、印、卢、厉、平、帅、左、仲、许、祁、孙、刘、朱、吕、任、阮、汝、江、汙、庄、毕、关、华、池、邬、沈、吴、张、陆、陈、肖、何、孟、李、严、寿、汪、劳、邹、宋、岑、邵、沙、庞、邱、杜、苏、闵、芷、冷、怀、辛、余、迟、芦、言、来、宓、汤、郑、金、周、单、郁、范、罗、茅、竺、林、、季、居、宗、洗、郎、房、经、屈、杭、胡、杨、费、赵、施、钮、祝、洪、骆、柳、查、俞、姚、项、茹、娄、贺、封、郦、闻、姜、柯、钟、侯、柏、欧、相、高、殷、陶、徐、唐、郭、诸、顾、袁、翁、凌、贾、浦、梁、莫、铁、谈、夏、桑、秦、奚、紫、康、章、崔、戚、黄、曹、龚、堵、梅、祭、程、盛、蒋、董、温、韩、傅、惠、裘、童、屠、鲁、舒、谢、彭、褚、庾、喻、曾、富、焦、强、葛、詹、路、鲍、楼、窦、雷、阙、虞、腾、蒯、简、蓝、蔡、谭、滕、管、熊、缪、翟、潘、鄷、樊、颜、薛、戴、糜、濮、魏、皇甫、颛孙。
在这些姓氏中,人数最多的十大姓依次为:沈、王、张、陈、徐、吴、朱、周、李、杨。
第二节 盛泽望族
仲氏 盛泽仲氏始祖仲基为山东济宁人、其后裔以科举著名者代不乏人,可考者有明万历间进士仲景亨(又名仲嘉),工诗。其子绍颜为万历副榜,其诗文与卜舜年齐名。绍颜弟绍康、绍光,诸生,皆以文名。清康熙间举人仲枢著有《亦山诗文稿》。枢兄秉,监生,博学而具才名;弟仲楷工诗。仲枢从子周霈,贡生,中试后复姓仲。周霈子忠孚,监生,河南候补县丞。忠孚弟步墀,乾隆二十五年(1760)顺天副榜。忠孚子锦昼,监生,博综经史,其子孙游庠序中科第者踵接。步墀子锦奎,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周霈元孙仲孙樊,道光进士;孙樊弟孙茂,咸丰监生,授浙江宁绍道台。其从弟廷机,道光举人,任严州知府。廷机子朝桢,贡生,补浙江寿昌知县。孙樊子元熹,赐恤五品阴生,任知县。孙茂嗣子虎腾,任江南提标左营中军守备。仲氏有编方志的传统,乾隆《盛湖志》、同治《盛湖志》、《盛湖志补》均为仲氏所编。
周氏 明弘治进士周用之父赘于计氏,是为盛泽周氏始祖。周母家迁居烂溪之西,其子孙分居盛泽北荡、谢天港、五牛等处,科第不绝。用子兆南,嘉靖举人,任杭州织造通判、许州知州。兆南弟式南,亦嘉靖举人,赠太仆卿。兆南从子京,与式南为同科举人。兆南从孙应偁,万历进士,任宜春知县。应偁子文衡,崇祯举人。应愿与其兄(或弟)应偁为同科举人。用曾孙宗建官至监察御史。兆南从曾孙周灿任江西巡按。灿孙景?,清康熙进士;灿六世孙梦台,诸生,工书。
郑氏 郑氏源出周代郑庄公之后,三国时郑氏一支迁至丹阳,后又迁歙县。明万历间,郑培祚偕其弟培祉由歙县长龄里迁居盛泽镇,是为盛泽郑氏的始祖,此族称“世泽堂”,自南迁丹阳为第一世始,至培祚、培祉为第四十八世。明清以来,郑氏书香传家,第五十四世郑寿彭、第五十五世以泰及第五十六世恭燮、恭和,三代人均通诗文。恭燮之子慈谷为近代开明人士,对盛泽工商业、教育颇有贡献。慈谷子咏春、桐荪皆为学者,南社诗人,女瑛嫁给诗人柳亚子。咏春子郑重为厦门大学教授、海洋学家。咏春女郑蘅为浙江农业大学教授、蚕桑学家。桐荪长女士宁嫁给美籍数学家陈省身。桐荪子士京、士清为美籍教授、化学家、生化学家。另,近代蚕桑学家郑辟疆先世不详,是族为著名蚕桑世家。
王氏 清代,王氏在科举、政绩、艺文、善举、修志诸方面誉满乡邑。康熙监生王濂,捐职州同。子楠、孙鲲皆为监生,乐行善举。王氏话雨楼,名著江南。王鲲捐职州吏目,搜罗邑中文献,编撰《松陵见闻录》;选里人诗,编集《盛湖诗萃》。鲲子致望,贡生,续选《诗萃》,又撰《舜湖纪略》。“王氏累世著述,藏弃之富,甲于一邑,文献多赖以存”(乾隆《盛湖志》)。同治间王永义,为盛泽巨商,在战乱中保护盛泽。王永义之后王紫封,宣统时任盛泽总董。民初以降,其侄子湛霖任总董、局长等职,政绩颇著。湛霖从弟子宪,为绸界要人。王氏一门多业医,名医辈出。
此外,盛泽望族还有卜氏、沈氏、徐氏、洪氏、简氏、张氏等(详见“人物”、“教育”、“卫生”卷)。这些家族,往往彼此联姻,其声望或财势因而益显。如仲颐之姐嫁给郑慈谷,沈鹏之姑母为仲颐之母,徐氏与郑氏亦为表亲。建国后,由于社会变革和人们的观念更新,已不存在“望族”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