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庙港镇志 >> 第十三卷(文化教育体育)第二章(教  育)

第十三卷(文化教育体育)第二章(教  育)

2012/12/26 18:27:45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6226

庙港旧号“儒林”,人文独盛,衣冠甲第于一邑而得。庙港的旧式教育属传统儒家伦理教育,尊师重教成风,多有私塾。民国初,庙港已开始兴办小学。据民国2年(1913年)8月《吴江公报》载,五都乡有国立初级小学5所,入学学生118人。办得较好的是镇区庙港五都第二小学,该校是同里人晚清秀才沈珩伯创办于民国2年(1913年)。民国23年(1934年),全县教育有所发展,庙港十区(湖滨)为中心小学区,全区共有小学24所,学生2091人。其中完小2所,其时庙港(现辖区)有6所小学,均为初级小学,子女升读高小、初中,必须至震泽、南浔等镇就读。民国26年(1937年),日军侵华,庙港为游击区,湖匪、日寇交错往来,永定寺被毁,庙港小学停办,其他小学亦难以为继,时开时关,此间为抵制日伪奴化教育,一度又兴私塾。1945年抗战胜利,翌年庙港小学复校后,被县教育局定为中心辅导小学,开始增设高小班,管辖国民小学8所。

建国后,党和政府重视教育事业,学校教育得到发展,加快小学普及,教育制度有了大的改革,提倡教育必须与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为当地社会发展服务。50年代,在普及小学的基础上,贯彻两条腿走路方针,兴办民办小学。1958年,庙港公社成立后,原来11所小学增至22所。1958年又创办庙港中学,是年创设庙港普通小学和农业中学。“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开门办学,一度兴办耕读小学,但师资缺乏。1970年,中学增设高中班成为完中,又有部分小学开设初中班(戴帽子中学,后并为联中),其时中学学制改为二、二制,小学为五年制,取消高考制度,教育质量有所下降。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得到新生,1979年中、小学制及高考重新恢复,学校教育质量得到重视,小学四率(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中学三率(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逐年提高。80年代初开始重视幼儿教育,1982年全镇已有幼儿园24所,入园率达84.7%19851992年中、小学布局作了新的调整。1992年联中全部并入乡中,村小撤并了8所,教育走向规模集中。1989年成人教育中心学校成立。1992年成教由扫盲、脱盲、达标转入各类成人专业培训,庙港九年义务教育是年验收获得达标。

19891993年的5年中,庙港对教育的投入达689.5万元(财政及教育附加),设施不断完善充实,学校推行素质教育,教育结构从过去的单一模式转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等多种层次,构成了从“0”岁教育到终生完善的教育网络,幼教、小教、中教、成教并驾齐驱。

1995年,镇有中心完全小学1所,村小13所,合计60个班,学生1695人;幼儿园30班,入园幼儿653人;完全中学1所(其中初中18个班,学生908人;高中6个班,学生212人);成教中心校1所,1994年起开办全日制电视中专对外贸易专业1个班,27人。

 

第一节 私  塾

 

庙港位于县邑西南,滨临太湖为偏僻乡村,乡民沿河港散居,子弟读书,多入塾馆(私塾),清末,庙港各地遍设私塾。戊戌维新兴新学,改称学堂。民国后庙港设立公立小学,私塾与小学并存,民国4年(1915年),省公署颁布“整理私塾规定”,塾师须经考试任教,后又明令取缔,但废而不止。民国年间,私塾也使用新学商务印书馆课本,学国文、算术,私塾演变为私立小学。镇西合群村南盛港早有私塾,历史长久,民国初塾师有盛白山,后有盛正荣,其侄盛家邦教旧学直至解放初停办。民国8年(1919年)开弦弓张桂华开办私塾,初仅6名学生,1928年费达生在此建立合作丝厂后,学生增至30人,1936年初被县批准转为公立小学。民国17年(1928年)今更楼港村火阳浜张姓之家独聘塾师孙德宝单教其子,并容收邻居儿童3名入读。轮穗村凌景福私塾继其父(秀才),办学时间较长。该村还有沈亭山,设塾多年。民国18年(1929年)今五联村乌梅港设私塾,塾师张瑞荣,张善画“打翻字纸笼”。民国20年(1931年)合群村骆驼港盛云才,其子叶荣生先后设塾,在野鸭浜教书,港口张兜渔民子弟也来此读书。民国23年(1934年)富强村塾师谢仁生曾参加震泽塾师培训班,塾馆设在大明亭,授教儿童30余人。抗日战争前,庙港镇晚清秀才沈吉生,人称吉夫子,曾受聘于南浔富户邢家任塾师,后避难返里,在盐店弄西择屋教书,时有学生20余人。今张家港村南斗港姓叶老师于抗战期间设塾授新学国文、算术等课程。


第二节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过去一直由家庭承担。解放后,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逐渐形成了从0岁至学龄前期46岁的教育意识,构成新的幼教体系。

据资料记载,1923年庙港五都乡第二(国立)小学已设幼儿班。1946年庙港小学在地方的赞助下设幼儿园1个班,入园儿童约30人。由学校聘请杨瑛(女)任教师,不属县教育局编制,经费自筹。

建国后,重视幼儿教育。1958年,人民公社以下大队办托儿所、幼儿园。公社妇联选送有文化女社员到县参加短期培训,后担任幼儿园负责人,幼儿园在生产队就地因陋就简,择屋开办,有的幼儿园备有跷跷板、滑梯等设施,以唱歌、跳舞、游戏为主要活动,时办时停。1960年镇区开办镇、乡联办幼儿园,由公社妇联调开弦弓小学教师周杏娟任幼儿园教师,作为示范,每周六集中开会,负责辅导全社幼教工作。80年代后期,着重推行46岁的儿童学前教育。1979年庙港中心校附设幼儿班,易地到庙东街老银行后(今成人中心校址),单独设班成立乡中心幼儿园,入学儿童五六十人,先后由郎文莹、张明珠任幼儿教师。198219个大队设幼儿园,入园率为60%1989年全乡有幼儿园25个班,入园儿童596人,入园率为84.7%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强调教师资格,进行师资合格强化培训,庙港幼师合格率从2%提高到35%。幼儿授课按国家统一规定,有语言、数学、常识、游戏、体育和音乐,注重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发展。

19831995年庙港镇幼儿教育情况表


1995年,全镇幼儿班有28个班,入园儿童653人,教师34人(其中公办4人,民办30人),村幼儿班设大、小两班,镇中心幼儿园增设预备班,分大、中、小3个班,全园5个班,入园儿童180人,教师11人。教学设施有录音机、录像机、钢琴、磁性黑板等。

 

第三节 小学教育

 

清末,戊戌变法,制诏立学。民国2年(1913年)庙港五都乡,东从张奇庙港,西至丁家港,设有国民初级小学5所,其中陆家港小学于民国元年(1912年)9月创立,为五都第一小学。民国2年(1913年)2月,创立的有庙港第二初级小学,白甫港第三初级小学,盛家港第四初级小学。徐阳港第五初级小学,徐阳港之西学校组织形式多为单班复式,14年初级教育,学生6岁可入学,嗣后学校有所发展。1920年庙港第十区共有小学24所,庙港现辖区西到西五、东到富罗6乡,设有国民初级小学6所。1947年抗日战争开始,庙港沦陷,设在镇东永定寺庙港的第二小学被焚毁停办,在庙港一带,湖匪、日寇出入频繁,附近学校时开时关,无法正常上课。镇上失业教师,招十几个学生在东岳庙教读私塾课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学校先后由国民政府批准恢复和新设,改称“保国民小学”,1946年庙港镇区原小学经几个热心教师借民房4间复校。1948年被县教育局定为震泽区大庙乡的“中心辅导小学”,辅导保国民小学9所(见附表)。每所小学都为单班复式授课,每校学生只有3040人,入学率仅20%。庙港中心校设3个班,16年级学生约100余人,附设幼儿园1个班,入园儿童10多个,都是24岁,最多为5岁。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各类学校,其方针是“原封不动,先城后乡,先公后私”(对私立学校采取维持改造的办法,办理申请立案手续)。庙港小学原校长金绳武继续留职,1950年暑假后调到七都小学。教师董宗麟任校长,仍沿用42分级学制,即初小4年,高小2年,3个班,4个教师,下面接管8所学校,学生入学率为30%。至1956年,大庙区陆港至罗港5个小乡已发展小学11所,在校学生有500名左右,教职工为21人。19521956年,庙港的小学教育质量,为震泽片之先。1958311日省教育厅就小学教育问题发出通知:要求从1958年起,在4年内完成普及小学教育任务,使95%以上的学龄儿童都能入学,扩充学额,办二部制,增设民办班等办法。在此指示下,学校办到家门口,庙港人民公社全社小学,由原11所小学增至22所小学,教职工从21人增至115人,其中民办85人,学生入学率达60%左右。开弦弓大队小学在校生165人,教职工10人。庙港镇的庙东村小学更名为庙港公社中心小学,东起亭子港,西至丁家港,南达长漾滩,分成3个辅导片,由中心校联动东、西、南3个片辅导校管理下属18所小学。庙港中心校历年保持在5个班以上,学生200余人。完小毕业生多数就读庙港初中,1959年毕业生被保送震泽中学有3名,其中庙港中心校毕业生2名,陆港辅导校1名。

60年代初困难时期,中心校及各大队小学流生较多,班级学生不足,1962年起创办耕读小学,耕读小学半耕半读,师资缺乏。1964年重新转入全日制。全社有30名公办教师,70名民办教师,入学率达80%以上。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一度关门停课,嗣后成立“教育革命领导小组”,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1969年小学改为五年一贯制,中心校中心职能被终止。是年起小学先后开设初中班,称“五七”校,即“戴帽子中学”,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得到高度重视,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逐年提高。设在小学的初中班开始撤并为4所联办中学,仍由中心小学管理。1979年全社有21所小学,92个班级,入学学生3343人,毕业生43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3%1983年体改后,全乡有小学21所,86个班,学生2522人,毕业生527人,入学率为96.4%。中心校新校舍建成迁移到环湖路后,可容纳学生300人以上,加强了中心校的职能,联中改由乡中学管理。1985年国家颁发了教育发展纲要,规定沿海发达地区要在1995年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任务,全镇小学调整布点,1992年九年制义务教育通过达标验收,全镇有16所小学,62个班,学生1732人,毕业生304人,入学率100%,小学(包括幼儿)校舍面积为8191.6平方米,校园面积61.34亩。几年来庙港党政领导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了办学整体效益,合理调整布局,扩大中心校施教区。1995年全镇共有14所小学(包括中心校),56个班,入学学生169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其中中心校拥有13个班,学生560人。

庙港镇中心小学

庙港镇中心小学位于庙港镇北,太湖之滨。它的前身为19133月沈珩伯创办的庙港五都第二小学,至今已有82年历史。

民国2年(1913年)已是晚年的前清秀才沈珩伯接受民主思想,在家乡传播新思想、新知识,造福子孙,开办学校。在得到当时国民政府的批准后,于3月份开学,校舍借永定寺寺房,校名定为国立“五都乡第二小学”。初时2个班,逐渐扩展为4个班。沈珩伯既当校长,又当教师。他的儿子沈月贵、儿媳袁友慈也在学校任教。

沈珩伯为“都二”小学写了一首校歌歌词,其媳谱曲,歌词是:

太湖灵秀本毓钟,   三万顷,七二峰,

五都素号儒林里,   都二小学地适中,

读书乐融融,     读书乐融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将来头角尽峥嵘。

民国9年(1920年)沈珩伯病逝,吴江县政府委任袁友慈为五都乡初级小学校长。五都小学已是一所初具规模的小学,分4个班上课,课程设有国文、算术、常识、历史、地理、武术、唱歌、美术、体操,活动课时开展小足球运动。后因经费不足,教师减员,五都小学缩减到两个班。

1938年,日军占领庙港,永定寺被焚毁,学校遂停办。

翌年王永慧发起失业教师借东岳庙办了两个班,收了二三十名学生,教私塾课本,“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和算术。由于庙港处在游击区,日军扫荡,湖匪横行。东岳庙的私塾时开时停,经常只有十来个学生。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当地热心教育人士发起复校活动,上书国民政府,得到批准,是年8月借王永慧私房4间,开了3个班级招收学生8090人为庙港国民小学,边办学,边筹集资金修建校舍。1948年上半年修缮改建永定寺和土地庙毗邻残房为校舍,下半年迁入,改校名为“庙港小学”,校长金纯武。1949年学校开4个班级,学生数100名左右。

19508月,县人民政府委任的第一任校长董宗麟到任,正式接管学校,人民政府对旧校进行了整顿、改造,学校定名为“庙东村小学”,这一年学校学生达到200人以上。

19501957年,庙东村小学班级数保持在5个以上,学生数在200人左右,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60%以上,当时庙东村小学实质上是一所具有中心校职能的学校,它所辖的村校南达横路港,东起马港,西至西溪庙港,分东、西两片。西片由庙东村小学直辖,东片设娘娘庙港辅导校,近百名教师经常集中庙东村小学开会学习,庙东村小学校长有权调动教师,检查教师工作。

1958年,庙港人民公社成立,庙东村小学相应改名为“庙港公社中心小学”,由凌浩任校长,建立中心校辅导制。庙港施教区,东始亭子港,西至丁家港,南临长漾,分东、西、南3片。东片环良港俞福村小学为辅导校;西片陆港小学为辅导校(后改更楼港荣烂小学为辅导校);南片开弦弓小学为辅导校。为了让更多的农村儿童入学,增设许多村校,把学校办到家门口。村校总数23所,公派教师由十几名增加到三十多名。中心校班级数增加到7个,学生数突破200人,有11名教师。至19598月,中心校班级数减至5个班级6个班,流生猛增,学生人数只有160名左右,班级生源不足。

1962年,经济开始好转,为了让大批流生复学,中心校在永隆村办半耕半读班,上半年试点,下半年全面推开,半天劳动,半天读书,既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又发展了教育事业。

19638月,庙港中心小学校长由视导员兼任,1964年,耕读班逐渐转入全日制,全公社拥有近30名公办教师,70多名民办教师,村校31所,入学率达到80%以上。

为了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心校进行改建,改建后的中心小学扩班2个,共有7个班级,11名教师执教,学生增加到280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秩序被打乱。

1968年,庙港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学校由教育革命领导小组管理,庙港中心小学的职能被终止,并被更名为“庙港小学”。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恢复中心校辅导制,学校更名为“庙港乡中心小学”。

学校坚持以教育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提高办学效益。翌年5月,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十条,制订了《小学生课内常规》十八条,《一日常规》十条,并坚持开始五项班级竞赛(安全、纪律、出勤、两操、卫生),逐渐形成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的校风。

1979年开始创建校办工业——大中服装厂,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教育改革深入开展。

1982年中心校迁至现在镇北太湖边新址,新校舍总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初建教育大楼1幢,开8个班,可容纳学生800多名。翌年又建礼堂、门卫室、食堂。19858月,学校建立党支部。中心校对全乡学校布局作了合理地调整,合并了一些学校,高年级学生集中到中心校和3所辅导校,使各村校的教学工作有了新的突破。中心校施教区扩大后,多方出资又建了第二教学楼,全校共开了10个班,学生424名。

1992年,学校扩展到庄港边,占地达1.14万平方米,建成综合大楼1座,有较多的教学仪器和设备,较多的图片资料。藏书达到6600册,教学设施基本达标。同年底庙港撤乡建镇,学校更名“庙港镇中心小学”。

中心校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实践中,着眼素质教育,经常组织教师到外地参观、听课、学习。校内组织学科教研活动,长期坚持相互听课、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全校教师参观陶行知展览馆,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狠抓教育观念的转轨。深化校长负责制,强化目标管理,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健全“以法治校”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为了建设一支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的队伍,抓住一个方针(教育方针)的贯彻,二个素质(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三个观念(教育观、人生观、质量观)的确立,四个基础(义务教育基础、民族素质基础、人才基础、公民意识基础)的扎实。

近年来,庙港镇中心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文体作为学校特色,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吴江市级竞赛项目中多次获奖。19851992年,连续8年被评为县、市级文明单位;19921993年连续两年获得学校工作年度考评一等奖,被苏州市命名为“劳技实践教育示范单位”。

汤文庆辅导校长被评为全国先进教师,张克裘校长被评为省劳动模范,王梦龙校长被评为吴江市劳动模范,朱庭康等5人被评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个人或积极分子,张学青、戴云生两人被评为苏州教坛新秀。多人次获吴江市先进教师光荣称号。

庙港镇小学教育情况表


民国2年(1913年)五都乡学校

(摘自民国2811日《吴江公报》第7期)


注:民国2年五都乡有小学共5所,学生118人。

民国37年(1948年)庙港中心校辅导辖属保国民小学


 庙港镇中心小学教育情况表


19791995年庙港镇小学教育情况表


 1995年庙港镇幼教、小学分布情况表


 

第四节 中学教育

 

庙港的中学教育始于19589月,吴江县文教局委任原师范副教导杨定淦和其学生王廷贤到庙港创办中学,学校建于镇东永定寺废墟上,边上课,边建校。在经费微薄的情况下,艰辛办学。人民公社时期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批判、教育脱离政治、生产之人,组织学生勤工俭学。是年公社开办农业中学,因陋就简,先设在开弦弓大队谈家墩,翌年迁至合群大队果园场东。农业中学实行全日制,学校食宿一律在校,半天上课,半天参加农业实践。第一届结业毕业生25人。1961年开始调整中学教育,缩小学校规模,减少学生劳动时间,农中于1962年停办。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学学生停课“闹革命”,1968年学校复课,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成立校革委会,实行开门办学,取消升学考试制度,实行推荐招生办法。1970年中学开设高中班,全公社东、西、南3片有9所小学开设初中班(称戴帽子中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大量增加,教育质量下降。1978年起调整中学教育,19801984年,中学高中班停招新生,转办职业高中班(电工班),设在小学的初中班撤并为4所联办中学,又称联中。初中开始向三年制过渡。19791982年,切实保证初中质量,学生参加中考升学率在吴江名列前茅。1983年起联中改由乡中管理。

1985年,庙港中学重新恢复高中班。至此,庙港有完中1所,为当时全县13所完中之一,初中4所(联中),高中2个班,学生104人;初中22个班,学生1048人;初中毕业生256人,教职工74人。高中班由双轨转为单轨。从1990年起,兼担七都地区的普高任务。1990年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达标任务中,作了布局大调整,把4所联办中学全部撤并至乡中。历年来,庙港初、高中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受到市教育局、镇党委、政府以及周围群众的好评。

1995年,庙港中学有高中6个班,学生212人;初中18个班,908人,教职工97人,毕业学生302人,考取大学本科2人,大专(含高师)25人,中师61人,重点中学18人。

一、农业中学

195810月,庙港公社开办农业中学,首任校长戚梅珠(女),教师2人,当时先在开弦弓村谈家墩以周姓地主7问房屋作为校舍,招收全公社高小毕业生和有相当文化程度的青年70余人,分春12和秋12两班,设政治、语文、数学、农业知识4门课程,实行全日制,半天上课,半天劳动,实行“四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当时,粮油均由学生所在生产队划拨到校,定量就餐,学生很少缺课。农业劳动耕作区划在欢喜桥埋石湾,有稻田两亩多。

1959年,迁至合群大队果园场东,初借用濮姓民房5间和两龙梢屋为校舍,学生约100人,3个班。1960年,由在校学生搬砖运瓦建造新校舍4间,在合群大队第4生产队东小圩划稻田8.5亩,果园西北旱地7.2亩,作为农中劳动实践用地,教师67人。同年下半年新校舍背后搭建10数间猪舍、兔棚,农、副业并举,最多时饲养肉猪100多头。水稻栽培推行“水、肥、土、种、密、保、工、管”八字方针管理方法。农中设施从无到有,学生由少到多,最多入学学生超过200名。19617月首届结业25人,发给毕业证书,农中毕业生多数后来成为社队骨干。

时值困难时期,农中于1962年停办,1964年复办1个班,学生30多人,后即撤销。

二、戴帽子初中班与联中

1970年庙港西片金明、曙光、轮穗、合群,东片富联、五联、富强,南片开弦弓、行义港大队小学先后设初中班(时称戴帽子初中班)。1978年庙港初、高中及9所小学初中班,共有26个班,学生1162人,教师57人。1979年,开始调整中学教育,戴帽子初中班撤并,改为4所联中,西片金明、东片五联、南片开弦弓、行义港,初、初二共13个班,学生583人,教师25人,联中仍由庙港中心小学管辖。1983年起联中改由乡中管理。

为了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改分散为集中,1990年起联中陆续停办。金明联中于当年9月停办,到1992年联中全部停办。

三、庙港中学

庙港中学于19589月由杨定淦校长(兼书记)负责建校,利用原大庙废墟,占地10余亩(1959年又用桑地6亩,19603月再用桑地4亩,合计20余亩)。1958年第一期建校工程,建教室3间,宿舍10间(当时县文教局拨款1万元);第二期工程建教室3间,还有膳厅及炊事房(县文教局拨款1万元);第三期工程建宿舍10间,办公室4间,其他用房2间,学生勤工俭学用棚10间(县文教局拨款1万元)。当时建造教室均为平房,每间教室约70平方米,宿舍每间约20平方米,办公用房面积共90平方米。

19588月,由震泽中学代招盛泽、震泽、梅堰、横扇、七都、八都和庙港的小学毕业生110名,边上课,边建校。首届学生于1961年暑期毕业,共90余人,为庙港和七都、八都、横扇等地区培养了不少人才,许多人成为工农业生产骨干。

1959年困难时期,调整招生计划,招1个初一班,共55人(女生占20%),嗣后每年都招1个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处于混乱状态,一度停课关门,学校屡遭破坏,图书被窃,仪器被毁。1967年才开始复课,公社成立“教育革命委员会”派人驻校,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成立庙港中学革命委员会。1969年中小学制变动,中学为二、二制(即初中二年、高中二年)。1969年增设高中班(高中第一届于19731月毕业),庙港中学成为完中。1970年起学生升学和毕业都不参加考试。学校为了解决饮水问题,由吴江县文教局拨款开凿水井,建造水塔。1976年建造两层楼(12间)作为高中教室,后来又建3间平房作教室。

1981年开始,教育事业调整,撤销高中建制,停招高中班,庙港中学改为初级中学。1982年高中班毕业生有25人。普高停办后,改办职高班,招收职业班学员32人,为电工专业,学制二年,学生来自庙港、八都、七都、震泽等地。1985年毕业26人。1983年全乡设4所联中,归属中学领导。1983年和1984年庙港中学初中质量较好,每年都为震泽中学(重点中学)输送2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3年毕业后,大都升入高校。

1985年暑假,经县文教局同意,庙港中学恢复高中班,同年国家拨款和乡筹资建造第一幢三层楼——北大楼,西部是6间教室,东部是实验楼,又造了4套教工宿舍。后来在乡色织厂支持下,征用邮电局北面3.7亩空地,建造36套教工宿舍。1986年,建造了第二幢三层楼——中大楼,有8间教室和3间办公室。在扩大学校规模中,同中心小学协商,将空地交换了西北角原属小学的6间平房和5间偏屋,贴支5000元。

1987年,翻造了大食堂、厨房、锅炉房,添置了锅炉、蒸饭车,为教工造了10间小厨房,并筹建学生宿舍楼。

1988年高中部恢复后,第一届毕业生高考成绩仅次于震中、江中、盛中3所老完中,史、地单科成绩列全县第一,得到了社会好评。

1989年青年楼竣工(学生宿舍楼),征地5.7亩辟为操场,建造了187米围墙和水泥路。

1991年,先后造了南大楼、综合楼,围墙东部往南拓宽,建成250米跑道、足球场等体育设施,又组建了拥有16000册图书的图书馆和实验室、阶梯教室,通过了省教委的达标验收。1994年又创建了有17台微机的微机室。19934月在镇委、镇政府的关怀下,12套标准教工套房竣工。到1994年止,学校建设占地面积18054.54平方米(21亩),建筑面积7062.48平方米,共3幢教学楼,容26个班级;1幢综合楼,含校长室、理化实验室、电化阶梯教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馆;学生宿舍楼1幢共24间,食堂厨房可供四五百人就餐。199516套自建公助套房竣工(每套造价4万多元,每户教师出资2万),基本解决了教师住房紧张的局面。

几年来庙港中学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得到群众好评,中考按实考计算位于前五名左右,每年高考录取率达70%左右。体育位于全市第六名左右,音乐获市校歌比赛第一名,苏州市竖笛比赛第一名,吴江市第一名。

1995年初中有18个班,908人,毕业生263人;高中有6个班,212人,毕业生39人,教职工97人。本年考取大学本科2人,大专(含高师)25人,中师61人,重点中学18人。

 

第五节 成人教育

 

一、农民教育

民国15年(1926年)以后,在地方进步人士的呼吁下,全县地方民众教育一度活跃。民国18年庙港五都大明乡大明村于大明亭内开办农民夜校,附近入读青壮年学生约有30多人。民国22年(1933年),庙港第十区区公所设于永定寺,为县民众教育馆实验区,开办民众学校,提倡生产实践,除识字外还授农民以知识。民国24年国民政府规定中心保国民学校一律增设民众实习教育班。开办于教师王永慧家的庙港国民小学增设民众夜校1个班,近镇青壮年就读学生约有40多人。

建国后,人民政府实施工农教育,起初主要着力于扫盲工作,以后注重成人业余教育。1950年起村村办冬学,无规定读本,村农会大组长、村长配合冬学,宣传人民政府各项政策。对青壮年扫盲及业余教育历经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511952年,主要为冬学,各乡村都选送具有文化的青少年去县学习培训,回来担任冬学教师。大庙区政府附近庙西、庙东、张庙等6个村冬学夜校人数超过200人,镇东永隆村夜校后转为全日制民校(私立),教师沈长生,区社教师顾志超在通海村开办速成识字班约有34期。1952年区政府专职社教干部领导各乡村以团支部书记和妇女主任为骨干组织扫盲工作,时在北明村和陆港村设文化俱乐部为点,推动各乡村扫盲工作。第二个阶段是在19561958年,乡设扫盲办公室,领导坚持扫盲办班。1958年初,县规定在当年61日前扫除青壮年文盲,有不少知识青年被分配到大队,白天也搞扫盲识字活动。第三个阶段是19641966年,在扫盲学习经过一度松懈以后重新恢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扫盲业余夜校相继关门。1976年底开始,农村业余文化教育重新受到社会重视。19831985年,庙港乡设业余教育办公室,明确专职干部,扫盲工作逐步转移到各村以农校为主,注重扫盲后的巩固和提高。第四个阶段是19891992年,乡政府每年召开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把扫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确定各村扫盲任务,发文下达指标,实行行政负责制。1990年全乡1540周岁的农村人口12174人中,非文盲率已达96.49%1992年扫盲工作通过了市达标验收。

二、职工教育

职工教育始于1923年开弦弓村费达生创办的蚕丝改进合作社的夜校。在改良土丝工作中选择成绩优秀的农民,传授制丝常识,辅以语文等课程,提高员工素质,教授养蚕知识。如养蚕大要、栽桑大要、合作大要,并为农民设珠算、识字等课,提高村民文化水平。

建国后,为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1983年乡政府成立了业余教育办公室,孙觉良担任专职干部。全乡成教从扫盲工作逐步转移到职工教育上来,首先组织乡村办企业中的6880届初、高中毕业生的补课,19831986年全乡有1000余人参加。1984年乡多服公司在茧站设蚕丝培训班,招考初、高中学生18人,培训时间半年。是年年底结业后,分配到蚕丝一条龙岗位工作。1989年由乡经营管理办公室组织举办短期财会培训班,选择具有财会专业知识学校的毕业生,请农工部派财务专业知识教师授课,这批学生后来均安排到乡机关及企业单位担任财务工作。

乡办缫丝厂及丝织厂均有专用教室,成立职工业余学校。缫丝厂边生产、边培训职工。自19831992年已办48期培训班,每期培训16个月,培训总人数达1.05万人次,平均每个职工岗位学习时间达210学时。两厂不仅为本厂培训职工,还帮助贫困地区培养技术人才。

1994年工业公司职教科,培育职工教育专职干部,健全职教网络,各个企业职工学校均有一个副厂长分管,达到培训经常化、制度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培训,当年完成职工技术培训2932人,占年度计划120%。其中岗位技能培训1432人,特种工人培训140人,等级工培训80人,新工人岗前培训280人。共计完成职工文化补习教育850人,占计划的95%,其中初中文化教育400人,高中文化教育420人,中专以上30人;完成选送大专英语和财会大专班培训12人,完成了市局下达的任务。

19581995年庙港中学教育情况表


 

三、成人教育中心校

1983年乡政府设立业余教育办公室,明确专职干部1名,由孙觉良担任。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培训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成人教育工作从扫盲业余教育逐步转到干部和乡、村两级企业职工教育为主。19831985年,大规模组织培训企业中在厂的初、高中毕业生,有1000多人参加。1985年以后,继续发挥成教教育中心职能,教育重点是对乡办企业职工的培训。1989年县局批准成立成人中心校,专职干部由孙觉良担任。编制专职人员2人,借农业公司一层楼面作教室,年开办各类培训,有2000人次参加。办学开始,举办了电视中专行政管理班,招生30人,大都由乡机关人员参加,此班仅3人毕业,其余有些转吴江党校,有些半途辍学。成人中心校已置备有专用电视录像教学设备。

1994年成人中心教育工作从“游击战”转向“阵地战”,从分散办学向镇级办学转变。成人中心校开始设有专门独院的基地,学校专职人员增加到3人,首次招收全日制学历班,举办电视中专对外贸易专业班,招生时27人,此班至19957月毕业,结业23人。举办了电视中专企业管理成人中专专业证书班两期,毕业结业人数有30名,学员大都成为庙港镇、村企业主要骨干。

 

19911995年庙港中学在苏州市级以上获奖学生名单

饶春良 1991年江苏省中学生化学竞赛三等奖

盛 峰 1992年苏州市初中应用物理竞赛二等奖

沈勤芳 1993年、1994年参加吴江市中学生女子篮球赛,在苏州市中学生女子篮球赛中获冠军。

沈 瑾 1994年、1995年参加吴江市中学生女子篮球赛,在苏州市中学生女子篮球赛中获冠军。

周蓉洁 1994年第九届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二等奖。

周蓉洁 19951996年度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初中一、二年级组三等奖。

周蓉洁 1994年全国首届“民族杯”中国硬笔书法艺术(团体、个人)品位赛中荣获精品奖。

周蓉洁 1995年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书法品段级位评定中获硬笔项目一段级位。

沈建成 1995年江苏省初中化学竞赛一等奖。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