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七都镇志 >> 第十一卷(文教体育卫生)第六章(卫 生)

第十一卷(文教体育卫生)第六章(卫 生)

2012/12/24 14:01:11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5793

 

   解放前七都地区缺医少药,境内仅有私人开业医生16人、药店5家。解放后,人民政府组织民间医务人员建立联合诊所和卫生院。之后镇村及企事业单位亦逐步建立医疗保健机构,先后实行公费、劳保、合作医疗制度,形成防治结合的医疗网络。妇幼保健和卫生防疫工作日趋完善,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人民健康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第一节  卫生机构

一、私人诊所

民国年间,七都先后有16人开设私人诊所,其中西医2人、中医14人,另有走访郎中、民间土医等。境内以隐读村陈子敏妇科和亭子港曹青儒喉科较有名。

民国至1952年七都地区私人诊所简表


二、吴溇联合诊所

19522月,个体开业医生邱特三、张诚、张民权、陈子敏、张人杰等12人组建联合诊所,个体医生走集体化道路。所址设吴溇集镇西,诊所面积110平方米,设中医内外科、西医内外科、儿科。下设隐读村、寺兜、陆家港(后并入庙港公社卫生医院)3个分诊所。诊所条件甚差,无固定资产,药橱均为私人所有,更无医疗设备。药品则大部分是中药,西药甚少,由各人投资自备。经济收入和盈亏亦各人自负。诊所上午门诊,下午出诊,急诊随请随到。50年代还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开展防疫与预防接种工作。同时协助血吸虫病防治,开展消灭血吸虫病工作。

三、七都镇卫生院

七都镇卫生院的前身是联合诊所,组建于1958年,定名为七都人民公社医院,设有中医内外科、西医内外科,中医妇科和针灸科,有医工人员12人。19634月,改称为联合医院。19751月,全县统一更名为人民公社医院。同年公社医院迁入广场路,新建门诊和住院部平房13间及附属房7间,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并增设放射科和检验科,添置30毫安X光机一台、显微镜一架,病床20张,有固定资产3.16万元,医工人员19人。19839月,随乡社体制分设,公社卫生院更名为乡卫生院。1985年下半年,卫生院又迁望湖南路,建二层新院门诊大楼和二层综合大楼各1幢,建筑面积1450平方米,并建职工住宅楼620平方米、食堂及辅助用房100平方米。当年,外科手术室购置手术床和无影灯及外科手术机械,病床增加至30张。有固定资产21.11万元,医工人员31人。1991年又建办公楼150平方米,添置200毫安X光机1台、6511心电图机1台及彩色B超机等。1992年撤乡建镇后,卫生院改称镇卫生院。1993年,卫生院扩建三层门诊大楼1幢,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1995年卫生院设西医内科、外科、五官科、妇产科、放射科、针灸科、推拿科、结核病防治和肠道门诊室、计免门诊室、B超室、胃镜室、心电图室、护理室、注射室以及防保组等。有医工人员39人,其中西医18人、中医3人、护理7人、化验3人、管理5人、勤杂3人。经1988年县技术职称评定,有28人取得技术职称,其中主治医师7名、医师7名、医士11名、护师3名。90年代,在上级医院指导下,通过培训进修,在提高技术基础上,能承担切除胃、胆、脾、阑尾、子宫肌瘤、氙气修补以及骨科复位矫正手术等。1995年门诊病人达4万人次/年,平均110人次/日,住院病550人次/年,平均16人次/日,病周转率0.53床/日。

1999年,七都镇卫生院有固定资产376万元,其中专用设备103.5万元。医疗卫生用房建筑面积2620平方米,病床20张,医工人员50人。


1999年七都镇卫生院主要设备统计表


四、卫生室

1956年,七都各生产队始设保健员。1968年下半年,光明大队率先建立合作医疗站。1969年合作医疗站保健医生改称“赤脚医生”,上岗前,由公社医院培训3个月,以后重点选送去吴江、苏州等医院进修。至1979年全社25个大队先后建立合作医疗站,配备“赤脚医生”62名,形成了公社、大队两级防治网络。初建合作医疗站,设备简陋,一般只有1间房屋、1只保健箱、1张桌子、1张观察床、1只药品橱。1971年春,南京铁道医院小分队来七都巡回医疗,在双石港村举办“赤脚医生”培训班。1983年,“赤脚医生”改称乡村保健医生,经过考核合格者发给证书。1985年,合作医疗站更名为村卫生室,当年共有26个。1986年各村开始创建合格卫生室,要求:房屋、设备、人员三配套,房屋要求面积40平方米,诊疗、治疗、药房(库)三室分开,设备要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人员要求有男有女。1994年起,七都镇村卫生室创建吴江市甲级村卫生室,房屋要求40平方米以上,诊疗、治疗、药房(库)、观察四室分开。叶港村为七都第一个吴江市甲级卫生室。同年,叶港村卫生室被评为苏州市示范村卫生室。翌年,长渠港村、双石港村、文义兜村、蒋家港村、桥下村、勇联村、勤丰村、沈家湾村、双荡兜村、丁家湾村、长村、薛埠村、李家港村等13个卫生室被评为吴江市甲级村卫生室。至1999年,全镇甲级村卫生室22个、示范村卫生室3个。乡村保健医生和保健员共50人,其中取得乡村保健医生合格证20人、取得乡村保健员合格证2人。

1999年村卫生室情况统计表

 

                                        续表

 

第二节  医疗保健制度

一、公费医疗

195211月吴江县公费医疗预防实施管理委员会成立,制订《吴江县公费医疗预防暂行实施办法》,对国家工作人员、公立中小学教职员、二等乙级以上革命残废军人、属国家财政预算编制的编外休养者和退休人员,均为享受对象,后又增加了人事局批准的小乡乡干部。实行公费医疗保健制度,凭公费医疗保健证到指定门诊所就诊,向外转诊须逐级转批。公费医疗使用范围以医治疾病所需医药费为原则,其经费开始规定每人每年18元,治病所需医药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60年代开始,公费医疗定额出现超支,以后不断上升,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补偿。1980年因公费医疗经费逐年超支,每人每年公疗经费调整为30元,医药费全部报销。1986年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由单位包干,国家拨给每人每年60元。1995年每人每年公费医疗经费又调整为110元,在提高定额标准基础上,分单位核算,盈亏由单位自理,超支部分由镇财政补贴或单位解决。单位将定额包干到人,超支部分按工龄等确定报销和自行负担的金额,对住院医疗适当放宽报销制度。1995年底全镇事业单位享受公费医疗201人,实际支出18.2514万元,超支16万元。1997年起,全市试行《吴江市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至1999年进一步完善医保改革,实行个人医疗帐户与社会统筹基金分开管理,分别行作。建立退休人员医保帐户和参保职工的就诊待遇。

二、劳保医疗

195610月国营商业和粮食局系统实行《劳动保险条例》,规定职工享受免费劳保医疗待遇,其家属的医药费也可报销一半,当年七都有12人享受劳保医疗。19589月,供销社系统实行劳保医疗制度,至1960年全乡有21人享受劳保医疗。1978年百人以上县属集体参照全民企业劳保待遇。1983年起实行集体劳保合同的单位均改为劳保医疗待遇。80年代末,随着医疗制度改革,工商企业依照《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因企业制宜,制定职工医疗保障制度。

1985年起,镇办企业职工劳保医疗每人每年24元,超支部分根据企业及家庭经济情况给予补助。村办企业参照执行。

1990年起,职工医疗费用实行包干,各单位自行制订医疗费报销制度。1995年全镇享受劳保医疗321人。1999年全镇享受劳保职工,镇办企业10584人,村办企业3260人。

三、合作医疗

1969年起,建立大队卫生室,配备“赤脚医生”后,逐步推行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合作医疗初期医疗基金每人每年3元,由社员个人和集体(生产队、生产大队)各半分担,采取队办队管形式,医药费用根据就医渠道给予报销。1975年合作医疗基金提高到每人每年4元,仍由个人和集体分担,管理形式为社队联办。1978年公社建立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由卫生院防保机构兼管。1984年对合作医疗进行整顿实行村办乡管。1990年成立合作医疗基金会。1991年起实行以镇为单位统筹的大额合作医疗现金收费制度,每人每年交纳基金3元,全年医药费在500元以上给予部分报销。


19911992两年共收医疗基金18.7995万元,共报销医药费18.1411万元,受益388人,得到补偿24.812万元。1993年修改实施细则,每人每年交纳基金5元,全年医药费在2000元以上给予部分报销。1995年共收基金24.812万元,共报销医药费24.7033万元,解决重病患者219人,结余部分留作下半年使用。1996年,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上升为吴江市七都镇农村卫生管理所,当年筹集医疗基金35.8834万元,报销医药费33.467万元,结余2.7146万元。1999年收医疗基金60.312万元,全部支付医药费外,超支4.070万元。

19991999年七都镇大额合作医疗基金收支情况表

 

第三节  卫生防疫

一、卫生运动

环境卫生  民国年间,七都公共卫生设施极差,镇上只有简陋公厕及坐坑茅厕。街头巷尾垃圾乱扔,粪坑、死水潭、臭水沟到处可见,蛆虫、蚊蝇孳生,肠道传染病常有发生。

解放后,在县爱国卫生运动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爱国卫生运动。50年代,开展以“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和麻雀,后麻雀改为蟑螂),讲卫生”为中心爱国卫生运动。60年代,在公社卫生组织统一管理下,开展保护水源,减少污染工作。农村推行以生产队为单位,粪缸小型集中,搭棚加盖,确定专人倒马桶,禁止河内洗马桶。至70年代,部分农户推行开凿家用小水井(灶边井)。镇区改建和新建5处公厕,配备环卫人员3人,负责倒马桶、打扫街道、清除垃圾。1980年,开展“除害灭病”春夏季卫生运动。19821983年,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以治脏为重点的市容整治。1984年起,爱卫运动与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相结合,在镇区开展“门前三包,门内达标”(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卫生达标)活动。1985年,卫生院、中学、供销社生产资料部、缫丝厂、化纤厂、群丰村、菱荡湾村等被评为县文明单位。1992年建太湖畔地面水厂,镇区受益1604人,普及率100%,并延伸9个行政村,供水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19959月,七都镇开始创建江苏省卫生镇和国家卫生镇,由分管镇长任爱卫会主任,下设爱卫会办公室,领导开展爱卫会活动。19951997年,整治臭水沟2条、露天粪坑150多只,消除垃圾1890吨、不卫生死角55处,参加者6500人次,青年志愿者活动659人次,组织单位卫生检查8次、行业大检查10次、街道保洁大检查9次。建公厕3只,改建无害化户厕3181户。置垃圾(箱)92只、果壳箱89只,购垃圾清运车1辆、吸粪车1辆、洒水车1辆、灭鼠药315公斤,实行社会消杀16825平方米、硬化道路3127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28.46%。配备环卫人卫23人、保洁专业人员18人、卫生消杀人员5人。19971月和19979月,七都镇通过苏州市和江苏省爱卫会考核验收,分别被命名为苏州市卫生镇和江苏省卫生镇。199912月,经全国爱卫办验收,通过为国家卫生镇。

食品卫生  1983年贯彻实施食品卫生法(试行)以来,七都镇食品卫生单位得到了发证管理,加强了监督力度。自1995年创建市、省、国家卫生镇以来,七都镇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个体户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提高,经过一年一次的卫生法规、卫生知识培训,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加强了自身管理,多年来无发生食物中毒。1999年全镇共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2户,发证率100%。食堂6户,发证率100%。个体户188户,发证率100%。从业人员367人,培训率100%。食物中毒无病例。


19831999年七都镇食品卫生概况表


                                        续表


二、预防接种

民国时期,七都地区无疫苗接种,霍乱、伤寒、天花、白喉、麻疹等时有发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的健康,提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医疗方针,每年开展预防接种,使急性传染发病率逐年下降。

1952年县卫生部门组织医务人员至七都地区,为群众免费接种牛痘、鼠疫、霍乱等疫苗,有效控制麻疹大面积流行和霍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以后还相继接种乙型脑炎疫苗、流脑疫苗、卡介苗、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制剂等。

1983年开始建立计划免疫门诊,实施7周岁以下儿童预防接种登记建卡制度。结合儿童保健门诊体检,每月810日有计划地通知儿童来院作健康检查,进行预防接种。要求周岁儿童完成“四苗”(卡介苗、麻疹疫苗、小儿麻痹糖丸、“百白破”三联苗)接种任务,有效制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1995年全镇计划免疫门诊,“四苗”覆盖率99.7%,儿童保健门诊日到院率90%左右。1997年规范接种266人,接种合格265人,四苗覆盖率99.6%1999年规范接种259人,接种合格258人,四苗覆盖率99.66%


19911999年七都镇“四苗”覆盖情况表

                                                    注:四苗即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麻疹、“百白破”。


19861999年七都镇各类疫苗预防接种情况表(人)


三、传染病防治

解放前,七都地区传染病流行,主要有霍乱、伤寒、白喉、疟疾、血丝虫病等。解放后,通过爱国卫生运动,对各种传染病采取预防接种、预防服药、处理疫点、隔离治疗以及法定传染病报告制度等一系列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1954年起,古典霍乱、天花在吴江县内绝迹,至1999年,白喉、脊髓灰质炎、流脑、乙脑、疟疾、百日咳等在七都已无例发生。麻疹发病,90年代年平均只有0.5人。

19861999年七都镇传染病情况统计表(人)

四、寄生虫病防治

疟疾防治  解放前,七都是恶性疟疾和间日疟流行区。每年秋季为发病时期,危害严重。

解放后,开展疟疾防治。50年代,进行全民性预防服药1万多人次,至1959年发病率降至180/万左右。1960年秋,由于自然灾害,人群免疫率下降,七都地区间日疟流行,年发病率为1500/万。经采取现症人治疗,抗复发和灭蚊防治措施后,病情得到了控制。1962年,疟疾再度流行,经组织抢救和综合防治措施,使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19741985年,恶性疟疾连续12年无病例。1975年间日疟疾发病率为5/万。1978年起,全社防治措施重点放在传染病源的检素和管理,对现症病人发现1个治好1个,对发热病人进行血检原虫。同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有疟史者服药,发现者血检。19821999年预防服药1128人次。到1999年,疟疾发病率一直控制在0.2/万以下。

丝虫病防治  历史上七都农村流行丝虫病,民间俗称“红丝筋”、“大脚风”。1952年起,县卫生部门进行血丝虫病防治试点,在群众中广泛宣传丝虫病的危害性,培训防治人员,调查掌握病情。1958年,对吴溇及附近大队血检4000多人,阳性20多人。1959年,全面复查复治,以后每年进行查治。19841998年血检5249人,阳性为0.02‰。经采用中西药结合、内外结合和对症与病原诊治相结合进行治疗,1999年未发现阳性。

钩虫病防治  解放后,查治钩虫病基本上是结合血吸虫病防治一起搞的。血防粪检同时检查钩虫卵,查出的病人在当地医院或大队卫生室治疗。70年代,在血防粪检普查时结合盐浮漂法检索钩虫卵162人,查出钩虫感染者41人,服用噻嘧啶进行治疗。1995年预防服药2110人次。

 

第四节  妇幼卫生

一、新法接生

旧时,七都地区妇女分娩都由民间产婆接生,因缺乏卫生常识和消毒设备,产妇与婴儿死亡常有发生。

1958年县卫生局分配2名妇保人员来七都,推行新法接生,培训旧式接生婆和新式专业接生员和助产员24人。1962年,又分配2名助产士,增强妇婴保健技术力量,基本上消灭妇女产褥热。1970年新法接生率达到100%1983年起,产妇大多住院分娩,至1989年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

1979年全面推行孕妇系统管理,建立产前检查、产程观察、产后访视、孕妇建卡的围产保健制度。1994年早孕妇建卡率达92.7%,孕妇建卡率达99.7%,产前7次以上检查率达84.3%,住院分娩率达100%1995年,基本上消灭新生婴儿破伤风。1999年产妇建卡2492,五次产检率80.71%,产后感染率和婴儿破伤风发生率为零,产后3次以上房视率87.55%

二、妇女病防治

1964年全社开展妇女病普查工作,翌年复查治疗1次,以后每3年普查1次。1997年至1999年共普查15742人次,查出子宫下垂、滴虫、子宫肌瘤、盆腔炎、阴道炎、卵巢囊肿、宫颈癌等疾病患者940人,占检查总数60%。对查出的妇女病,分别提供健康咨询,一般妇女病当地医院治疗,重症者建议去湖州妇保医院等地治疗。

三、儿童保健

1979年始设儿童保健门诊,普及儿童系统保健。婴儿42天至1周岁,每3个月检查1次,1周岁至3周岁每半年检查1次,3周岁至7周岁每一年检查1次。每年“六一”儿童节前为儿童进行健康检查。1988年又增加血色素检查,至1995年抽查血色素儿童共2111人,其中查出血色素10以下儿童307人次,占应检总数的14.5%。医院对健康状况差的儿童主动配合学校与家长,及时给予治疗。

199707岁儿童2136人,已全部建立保健册,受检儿童2023人,占94.4%。查出血色素10以下儿童240人,占总数的11%。二度以上儿童营养不良9人。上述儿童均现在已全部治愈,另有3名儿童有先天性心脏病,建议转院治疗。

 

第五节  血吸虫病防治

一、疫区疫情

七都地处太湖沿岸,湖滩较大,境内河港溪流交叉,是血吸虫繁殖之地。民国年间血吸虫病流行,以吴溇村大安浜和叶港村土地庙浜最为严重,病者骨瘦如柴,腆着“大肚皮”,全身乏力,不能劳动,俗称为“臌胀病”。如得不到有效治疗,丧命者甚多。

七都历史有螺面积144525平方米,其中湖滩74580平方米、河港29253平方米、田块39530平方米、河沟渠890平方米、其他290平方米,分布于13个大队。患血吸虫病者全社各大队均有。

二、灭螺治疗

1955年,吴江县血吸虫防治站工作人员首次到七都来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810月,七都公社党委建立血防领导小组,党委副书记兼任组长,各大队陆续配备血防专职人员,并培训保健人员,全面开展灭螺查病工作,同时对血吸虫病人注射锑剂治疗。1964年,公社医院成立血吸虫防治组。1967年,把灭螺工作作为防治血吸虫病主攻方向。1970年,公社重建领导小组,成立血防办公室,各大队建立血防小组,充分发挥赤脚医生和生产队卫生员的作用,广泛开展查螺查病工作。1972年开始用“三送三检”(即每人送3次粪便检查3次)的方法,对25217人进行粪检,共查出累计病人572人,给予锑剂口服治疗。1980年起,进行皮试和血清环卵试验相结合的综合查病,查出病人累计798人。1981年使用吡奎铜,全面取代以前药物。1985年有螺面积缩减144525平方米,血吸虫病人累计减少798人,病人减少99.75%1985年至1999年未发现钉螺和阳性病人。


七都镇灭螺情况表

 

七都镇血吸虫病病人下降情况表

 

第六节   

一、私人药店

旧时,七都有中药店5家,其中吴溇集镇有2家、乡村3家。设于吴溇永生堂业主叶寿荣,开业于清光绪(18751908)年间,为乡内最早药店,其次为隐读村的天仁堂、吴溇的立城堂、叶港村的同德堂、南浒港的大同堂国药号。各药店均自行组织货源,经营以中药材、中成药为主,兼营少量奎宁丸、消治龙药膏、阿司匹林、眼药水、痧药水、仁丹等常用西药。解放初仍有5家中药店开业。

二、七都西药商店

19564月,对私营药店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吴溇两家私营药店组成吴溇医药商店,南浒港和隐读村两家药店组成隐读村医药商店。1971年隐读村医药商店并入吴溇医药商店,更名七都医药商店。店址设在吴溇妆桥东路,营业面积100平方米,有仓库50平方米,经营中药材、中成药和西药,固定资产10万元,职工6人。1997年,七都医药商店迁至望湖中路。

解放前至1999年七都镇药店一览表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