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4 13:44:43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6197
清末时期,六都、七都仅有私塾教育。民国元年(1912)始设初级小学2所,翌年发展到7所乡立初级小学。1921年吴溇初级小学增设高小部,成为完全小学。民国34年(1945)吴溇小学改名为吴溇中心国民学校。至1948年,境内有乡立小学16所。
1950年七都地区有公立小学19所、私塾7所。1952年9月又设隐读村中心小学。1958年8月创办农业初级中学。1968年8月创办七都初级中学,1970年增设高中部。
七都的扫盲教育始于50年代初,经过30余年的不懈努力,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七都的青壮年非盲率达92.8%。之后,逐步开展业余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1986年9月成立成人教育中心,该校多渠道、多学科、多层次开展成人教育。90年代后,全镇幼儿教育、小学、中学和成人教育在巩固的基础上,深化教育改革,运用教育现代化手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第一章 普通教育
第一节 旧式教育
旧时七都私塾较多,富户自设家塾,供子女就读。一般儿童就读于本村塾师所设私塾。清末张港曹蔼人办时教馆,蒋家港村办儒林学堂,民国元年(1912)隐读村谭桂荣办家庭私塾收学生15人,经费自筹。民国4年(1915)沈家湾村冯月生办私塾。民国27年(1938)晟村贺长兴办私塾,学生20余人。民国30年(1941)横沽塘朱贞元办家庭私塾,塾师宋仁宝,学生20多人。30年代,境内自设的学馆有10余所。直至1950年尚有菱荡湾、邱田、黄洋、行军村、俞家兜、埃亩兜、许家港7所私塾存在。
私塾均一塾一师,学生人数不等,不分年级,年龄悬殊,程度参差。塾师采取分别教学个别辅导方法,学习年限不定,一般先从方块字启蒙,后学《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直至“四书”、“五经”。民国时期,逐步改用《新国文》等课本,并注重书法、珠算、尺牍等课程。私塾教育方法以个别授课为主,注重口读,只求背诵,不求甚解,塾师一般不解释字义,由学生死记硬背,背不出体罚。学生一天坐到晚,很少休息。塾师的束修(工资)不等,家塾教师比较优厚,乡村塾师按学生家境及程度高低由家长分摊。客籍塾师一般由家长轮流供应膳食,学生家庭生活条件好的多供,条件差的少供或不供,逢年过节还得向塾师赠送礼品,以示敬重。
解放前,由于学校设点较少,广大农村儿童仍有到就近私塾上学。解放初县教育局规定私塾登记,一律使用统一小学课本。境内办理登记的私塾有吴溇乡邱田村私塾、黄漾村私塾、行军村私塾、七都乡埃亩兜村私塾、俞家兜村私塾、菱荡乡菱荡湾村私塾、方家桥乡许家港村私塾。1952年这些私塾均被批准为民办公助小学,至1956年私塾全部转为公办小学。
第二节 幼儿教育
一、幼儿园
民国期间,小学对年龄过幼不能读一年级的儿童另行编班,称“半年级”,附设在小学内。1958年各生产队普遍办起了幼托班,不分幼儿婴孩,都在入托之列。保育员多数是中老年妇女,主要负责照料好幼儿的安全和日常生活。60年代初,不少农村小学亦附设半年级作为学前教育。
1975年七都公社首次开办幼儿园,教养员4人。1978年以后,各大队先后办起民办幼儿班,有的附设在小学内。1981年幼儿教育纳入县妇联分管,当年吴溇、薛埠、勤丰、李家4村各办1所幼儿班,共收幼儿百余人。1986年,创办中心幼儿园。同年全镇幼儿园发展到17班、幼儿375人,并设幼教辅导员1人,负责全乡幼儿教育业务辅导。各幼儿班基本达到”三有“(有教室,有课桌,有玩具)。1990年9月幼儿教育由县教育局接管,开始办理注册登记。
1999年,全镇幼儿园(班)共32班、幼儿868人、幼儿教师43人,幼儿入园率96.8%。
二、中心幼儿园
七都中心幼儿园创办于1986年9月,当年设2个班,幼儿74人。1993年秋,镇政府投资150万元开始建造幼儿园新校舍,至1994年8月落成。内建二层育苗楼1幢和配套辅助房10间,占地4995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全园有教室4间,办公室、接待室、食堂、厨房、会计室、保健室、储藏室各1间,另有午睡房及床位200只。园内铺设草坪,种上花卉,并有秋千、滑梯、趟板、攀登架、木马等大型活动器具。
1995年又建造多功能活动房90平方米,并陆续增添幻灯机、收录机、电视机、摄像机、VCD、音箱、钢琴等。当年有大班、中班各1班、小班2班,入学幼儿127人,园长韦政瑾,教职工14人。其中园长1人、教养员11人、管理员1人、炊事员1人,入园儿童全部在园内午餐。
七都中心幼儿园是中心小学附属单位,兼负全镇幼儿教育业务辅导工作,业务上受市教育局教研室指导。幼儿统一从3周岁入园,并按教育部《幼儿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要求,统一设语言、常识、计算、音乐、体育和美术课,为升入小学打下良好基础。并根据幼儿特点,早晨安排生活卫生习惯检查和晨炼,午间有午睡,课外有游戏。1995年经苏州市教委和吴江市教委验收,被评为一类幼儿园。
1997年,投资105万元建爱心楼1幢,建筑面积1680平方米,内设教室6间,以及办公室、图书室、科学发现室、结构游戏室等。1999年有小班2班、中班、大班各3班,幼儿238人,教职工28人,幼儿入园率100%。当年该园被评为苏州市教育基本现代化达标和常规管理先进单位。
第三节 小学教育
一、发展概况:
清末废科举,兴办学校,倡导新学。民国初,学堂改称学校,推行壬子学制,规定小学修业期限为7年,分初等小学3年、高等小学4年。初等小学由乡办,高等小学由县办。民国元年(1912),六都、七都境内里人孙祖经、孙钧儒借用民房创办乡立儒林初等小学(蒋家港村)和薛埠初等小学,学生共49人,为最早小学。民国2年相继开办吴溇、因读、和喈兜、七都桥下、大家港5所国民乡立初等小学。此时共有7所初等小学,收归乡办后,分别定名第一至第七初等小学。
民国10年(1921)吴溇初级小学被批准办高级班,改名吴溇国民小学,归震泽学区,是全县最早改办完全小学的第一批。民国11年推行壬戊学制,改小学为初、高两级,初级4年,高级2年。民国20年(1931),乡内有完小1所、初级小学9所,学校统归县立,教育经费统归教育局支拨。抗战前夕,七都地区有小学16所,18个班,民国26年(1937),七都沦陷后,学校一度停办,教育受到严重破坏,吴溇小学被敌伪军所驻,内部设备几乎全毁。民国34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推行国民教育,小学复称国民学校,冠以镇、保名称。完全小学改称中心国民学校,初级小学改称保国民学校。吴溇小学更名为吴溇中心国民学校,辅导全乡各保国民学校。还开设私立小学。至解放前夕,七都地区有中心国民学校1所、薛埠、旱巨、沈家、隐读、丁家、方桥、双荡、妙智寺、晟村、爱庄兜、陆家港、迓君里等12所保国学校。入学儿童500余名,学龄儿童入学率40%左右。
1949年秋,人民政府接管小学后,把原中心国民学校和保国民学校分别改名为中心小学和初级小学,并冠以地名。对私立小学采取维持改造办法,办理申请立案手续,向公办过渡,并将办得好的私塾有计划地转为民办小学。1950年下学期七都地区吴溇乡有中心小学1所、薛埠、旱巨、行军、邱田、黄漾、沈家6所村小。大儒乡有李家、六苏、双石、方港、横塘5所村小。陆港乡有大家、倪家2所村小。七都乡有隐读村、西村、埃亩兜、丁家、俞家、北庄6所村小。方桥乡有方桥、许家、东庙、虹呈、长田、爱庄兜、陆家港7所村小。菱荡乡有桥染、文义、街头、田溪、双荡、永昌6所村小。1952年春,邱田、黄漾、行军、埃亩兜、俞家兜、菱荡、许家7所私塾,由县教育局批准为民办公助小学。至是年底均转为公立小学,同年,大庙区设文教助理员,主管学校工作,并建七都乡隐读村中心小学,首任校长吴函华。学校业务实行辅导区制,由中心小学予以辅导。1954年吴溇乡中心小学辅导区有13所小学,其中私校2所,七都乡因渎村中心小学辅导区有19所小学。当时村级小学大多是单班复式,有的是1~6年级大型单班复式,如北庄小学。村小校舍多数是庙宇或民房。1957年撤区并乡后,撤因渎村中心小学为辅导小学,吴溇中心小学更名为七都乡中心小学,并大儒乡6所村小划入七都乡,全乡共29所小学,分4个教学片,由4个片的辅导小学辅导片内学校教学工作。1958年叶港、蒋家港、倪家墩、大家港4所村小划归七都中心小学辅导区,此时全乡有33所小学,附设2个民办班,共有学生1575人。1960年农村学生流失严重,教育事业进行调整,1962年全社只有1200余名学生,学龄儿童入学率达70%左右。为了辅助普及小学教育,提倡因陋就简、自选教师开办耕读小学,至1964年就地开办19所19班,学生500余人。办学形式有全日、半日,也有午班或晚班,校舍均借民房。学生半耕半读,教师半耕半教。1965年全社小学25所44个班,学生1736人,教师52人。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公社小学秩序混乱,部分教师被冲击,受“审查”,一度“停课闹革命”。至1967年开始复课,1968年全社的小学下放到大队办学,学校教育日常工作,由各大队的贫下中农管理。提倡“学校办到家门口”。除渔业大队为初小班外,全社初级小学几乎都发展为完全小学。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逐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育事业重又发展,教学质量普遍提高。1978年,恢复中心校,吴溇小学复名七都中心小学,重建辅导区,恢复“文化大革命”前小学辅导区的组织。1982年根据普及小学教育的要求,全乡小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和毕业率均达100%,并获县人民政府颁发的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合格证书。1983年冬,整顿民办教育事业,将冗额民办教师安排到乡村企业工作,并逐步将民办班收归公办,民办教师逐年转正。1985年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新体制,小学县乡共管,以乡为主。乡政府建立教育管理委员会,设分管教育的副乡长和文教助理,领导管理学校。乡政府有发展教育事业的自主权、对教职工的人事管理权、对教育费附加征收的使用权。县政府则在宏观上加以管理和监督,在业务上加强督促指导。1992年吴江县人民政府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提出高标准高质量达标要求。七都镇投资710万元,改善教学设施,调整学校布局,扩大学校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全镇保留1所中心小学、4所完小、13所初小,校舍全部更新,90%以上改建为楼房。1995年七都镇开始创建教育现代化示范镇。
1999年又调整布局扩大规模,全镇共设9所小学,其中中心校1所、完小4所、初小4所。
民国元年(1912)七都地区小学情况一览表
民国二年(1913)各小学情况一览表
1948—1949年七都地区小学一览表
续表
1949—1950年七都地区公立小学校班数统计表
续表
1995年全镇各小学情况一览表
续表
1999年七都镇小学情况一览表
注:教职工中不包括外借或校办厂人员。
1999年七都镇幼教、小学事业情况表
二、教育与教学
民国建立后,初等小学设置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课,并加授自编乡土教材。高等小学授历史、地理、英语等。民国9年(1910),高等小学又加授常识。初等小学三年级起设算术课,还增加金融行情补充教材,以适应学生将来就业需要。民国19年(1920),高小常识改为自然,另加授社会课程。抗日战争时期,学校无统一教材,教师自编油印教材,选择一些宣传爱国思想的古文进行教学。日军侵占七都后,一度强制对高小学生进行奴化教育。抗战胜利后,一至四年级设置国语、算术、常识、音乐、体育、美术、劳作、故事、谈话,五至六年级改常识为公民、历史、地理、自然。
1951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小学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儿童7岁入学,小学为6年制。一至四年级设语文、算术、体育、图画、音乐,五至六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地理,对学生废止体罚,进行说服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废止“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要求教师掌握5个教学环节,即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提问、布置作业。还学习苏联教育法,学生学习成绩考核取消百分制,采用五级计分法,至1962年重新恢复百分制。
1958年下半年起,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开设劳动课。小学规定每年教学时间为39~40周。1963年,学校根据中共中央颁布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强调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的原则,设置语文、算术、自然、地理、体育、音乐、图画、劳动等课程。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生的操行每学期评定一次,只写评语,不评等级。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出学校教育要以阶级斗争为主课,以《毛主席语录》为教本,在师生中推行“天天读”。1968年推行五年一贯制,恢复语文、数学课,体育课改为军体课,三至五年级设学农课,并编写村史、家史作为乡土教材。教学方法强调走出去,请进来,实行开门办学,取消考试制度,学生入学用推荐的方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体制进行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要求学校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学校制定了教师工作条例、教师师德规范、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小学生守则、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等。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各科教学大纲,恢复和健全教学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
1981年秋,学校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小学计划(修正案)》,设思想品德课、语文(讲读、作文、写字)、数学、自然、地理、历史、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课,每周另设7课时的课外活动。学生每周在校活动总量为31~34课时,每节课为40分钟。全年教学时间为40周。
1982年秋,恢复六年制,全乡小学统一课程设置,教学秩序严格执行“三表”(作息时间表、课程表和课外活动表),增加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为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各校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开辟第二课堂活动。控制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按教学大纲教学的要求,教材的内容给学生留适量的家庭作业,二至六年级学生一般每天家庭作业量为半小时至1小时。1983年学校开始实行国家体委颁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小学3~6年级的9~12岁学生为儿童组,参加体育锻炼为短跑、耐力、跳跃、投掷、技巧等5项测验,并将5项总分达标等级定为及格、良好、优秀三级。施行达标测验后,七都中心小学每年达标平均在90%以上,农村学校达标率在60~70%。
1986年4月,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9月,江苏省制定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具体细则,小学实行六年制义务教育,儿童六周岁半入学。
1987年起,根据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办好乡(镇)中心小学的意见》,七都中心小学加强了对全乡小学教育工作的管理,实行学校工作月报制度,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督促检查全乡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全三级教研网络,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全乡各小学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并根据省教学改革纲要提出的“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改原则,改进教学方法,质量逐步提高,各年级合格率均在95%左右。
1990年省教委颁发《关于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意见》文件,实施素质教育,逐步实现整个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同年吴江市取消初中入学考试,所有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试就近升入初中。1991年全市中心小学取消统考,命题权下放给乡镇。近五年来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科研究,提高了学生素质,七都学生在各类省、市竞赛活动中,共获奖51项:如1994年江苏省小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自然竞赛,分别获二、三等奖。1995年获宋庆龄基金会《现代小学数学》邀请赛银奖。小学生习作在全国作文竞赛和刊物上获奖50多篇。
三、学校选介
七都镇中心小学 前身为清末董增生、马仁大所办的私塾,设于吴溇积谷仓,学生约10余人,经费自筹。民国2年(1913)改私塾为吴溇乡立第二初等小学,创办人盛世彦,设1个班级,学生26人,全年经费200元。民国9年(1920)张锡瑜继任校长,翌年设高级班,改称吴江县公立第九小学。民国15年(1926)由邱树诚任校长,次年新建校舍,建造礼堂3间、教室9间、特种教室3间、办公室3间、图书阅览室1间、儿童自治活动室2间、会客室1间、教师宿舍4间、学生宿舍4间、娱乐室1间,还有操场园圃、农场等。教学设施较好,当地群众称“洋学堂”。校舍建后更名为吴江县吴溇乡中心国民学校。是年开设3个班级,学生100余人,并招收本地和南浔等地寄宿生,嗣后又改名吴溇小学。民国25年(1936)张掌珠继任校长,改称吴江县七都乡中心国民学校。民国26年(1937),吴溇沦陷,学校停办。抗战胜利后,学校由县政府接收,董其明权理校事。翌年张锡瑜代理校务,校名为溇渎乡第四保国民学校,成立辅导区,辅导乡内各保国民学校。1948年区乡合并,又改名吴江县震泽区七都乡中心民国学校,学级编制为3个班,其中单式1班、复式2班,学生132人,教员5人,职工1人。1949年5月初七都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学校,1950年秋孙锦贤任校长,正名为吴江县大庙区七都乡中心国民学校,校址在吴溇妆桥西街,仍开设3个班级(一年级单式1班,二、三年级和四、五年级复式各1班),学生132人,教职工6人。1954年设4班,1956年发展为6班,其中增设民办1班,成为双轨制的完小。1957年又改称吴江县七都乡中心小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心小学受到冲击。1969年1月学校下放到吴溇大队办学,更名吴溇小学,学校由大队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管理。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肃清了极左影响,教学秩序趋向稳定。1978年恢复七都中心小学校名,并重建学校辅导区。1987年学校迁移妆桥东街原农机厂所在地,新建教学大楼和综合楼各1幢,建筑面积844平方米,耗资11万元。1992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乡政府又投资21.20万元建造希望楼1幢,建筑面积739.8平方米。至1995年学校占地9671.5平方米,建筑面积1741.7平方米,设有足球场和篮球场及喷泉,植有花卉、竹木、草坪,绿化覆盖率25%以上,已形成学校园林化格局。
该校1990年4月苏州市教工会授予“先进工会”。1993年中共吴江市委、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市教育局授予“常规管理先进学校”,市爱卫会授予爱国卫生先进单位。1994年3月中共吴江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支部”。
1995年设12个班级,教职工49人,学生555人。1998年8月,投资99万元又建科研楼1幢,建筑面积1793.3平方米。1999年扩大规模,设21班,学生923人,教职工66人。解放以来历任校长有孙锦贤、俞骏、王玉明、赵学莲,俞志明、倪正言、谢林福、俞振达、丁学明、周金林。
隐读小学 前身为民国元年(1912)谭桂荣所办私塾,学生15人。翌年吴佩秋创办学堂,学生50余人,校址载德堂。同年收归乡立小学,改名为吴溇乡立第四初等小学。民国25年(1936),学校迁至纯嘏堂,另在港北沈家厅设1个班级,学生70余人。抗日战争期间,学校经费无着而停办。后又继办私塾,学生40余人。抗战胜利后,又复收归县办,学生30余人,校名为隐读村国民初级小学。1949年设1个班,学生66人。1950年复名隐读村初级小学,校址迁祠山庙。设1个班,学生60余人。1952年,隐读村小学上升为七都乡隐读村中心小学,校长吴函华,共设2个班,学生70余人,教师3人。1957年,撤销隐读村中心小学建制,更名隐读村辅导小学,有4个班级,学生百余人。1958年改隐读小学为勤丰小学,有4个班,学生110人。1964年,大队增办半耕半读1班,1970年增为6个班,学生150多人,是年增设“戴帽子”初中1个班。1981年新建校舍12间平房,有6个班级,学生148人。1992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村投资30多万元建造新校舍,占地3055.67平方米,建筑面积774.15平方米,校名仍为隐读小学,校址迁东占桥南。1995年有6个班,学生163人,教师8人,为七都教学片的完小辅导校。1999年,调整布局,有6班,学生199人,教职工12人。
文义小学 文义小学前身为七都乡迓君里国民小学,创办于民国35年(1946)二月,校舍设在迓君庙内,1个班,学生42人。解放后更名为文义小学。60年代初借民房办学。1967年开2个班,学生88人,用庙屋4间为校舍。1982年新建校舍,占地668.8平方米,建筑面积353.52平方米,开3个班,学生110人。1990年设4个班,学生132人,教师4人。1991年学校遭龙卷风袭击,损毁严重,乃拆资20万元,重建校舍于公路边。1995年有5个班,学生120人,教师7人,为菱荡教学片完小辅导校。1999年调整布局设6班,学生239人,教职工14人。
四联小学 四联小学前身是由前浜兜、街头、双荡兜、长渠港4所小学合并而定名一所完小。1992年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在镇政府指导下,经双荡兜、钮家兜、长渠港和前浜兜4个行政村协商后联办,校址在4村交界处的助字圩。同年5月投资28.92万元,破土动工,占地5081.5平方米,建筑面积734.87平方米,设6个班,学生215人,教职工10人。1995年有6个班,学生252人,教职工11人。该校为方家桥教学片的完小辅导校。曾被吴江市教育局评为农村常规管理先进学校。1999年,调整布局扩大规模,设12班,学生506人,教职工25人。
勇联小学 勇联小学前身为金家浜、大家港、倪家墩3所单班小学。1980年3所小学合并拆迁于百亩圩北滩,建造10间平屋、1间办公室及活动室。设4个班,学生150人。1992年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时,又重建新校舍,校址南洪圩,占地3134.57平方米,建筑面积521.91平方米,开6个班,学生160人。1995年下半年起,高年级学生并入邻校,完小辅导校改为村小。
李家小学 创办于1947年,1978年有4个班级,学生125人。1995年后,全镇调整学校布局,双石、勇联两小学部分学生并入李家小学,当年校舍占地面积2607.8平方米,建筑面积5880.2平方米,设6个班,共有学生264人,为大儒片完小辅学校。1999年调整布局,设6班,学生209人,教职工12人。
第四节 中学教育
一、发展概况
本世纪60年代中期七都地区尚无普通中学,学生小学毕业后,要去吴江、震泽、庙港等地初中读书。1958~1961年创办七都农业初级中学,先后在大家港、光明、勤丰、双荡等大队办学,后因各班师资不足,经费困难,公社决定合并为一所农业中学,定名七都农业初级中学。1959年办2个班,学生152人,教师4人。1960年设1至3年级各1个班,学生209人,教职工13人。1961年设3个月学制,1至3年级,学生117人,有毕业生47人,教职工5人。课程设置有语文、数学、政治、农业。大队划出农田1块作为劳动生产基地,聘请老农当技术指导,所得收入全部充实经费,不足部分由公社补助。1962年,农中停办。
1968年8月,创办“五·七”学校,始为初级中学,开初中1个班,招生49人。1970年更名为七都中学,有初中2个,高中1个班,学生156人,教职工9人。至1977年初高中共8个班,学生386人。还有11所小学附设初中班22个,学生650余人,教师22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对学校布局进行调整,1982年停办高中,开设职业高中蚕桑专业班,学生48人,初中9个班,学生498人。同年停办小学附设初中班,开办永民、幸勤、勤丰、胜旗、益旗5所联办初中,学生共438人,属七都中学管辖。1992年联办初中撤并,勤丰、幸勤联中并入七都中学,永民、益旗联中并入胜旗联中。至1995年,七都、胜旗两所初级中学计有22班,学生1114人,教职工98人。1997年,胜旗联中并入七都中学。
二、教育和教学
1968年创办初中时学制为2年,开设语文、数学、农业基础知识、军事体育和革命文艺等课程。但由于“左”的思想干扰,削弱了文化课教学。
1970年增设高中班,学制为2年,设政治、语文、数学(包括三角、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工业基础知识、军事体育等。1978年七都中学在全国高中数学、物理竞赛中分别获得二等和四等奖。1982年至1993年,七都中学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获一等、二等、三等奖各1项,物理、化学竞赛中各获二等、三等奖1项。1984~1985年,连续两年初中升学考试,陈瑛、沈康分别获吴江市中考“状元”称号。1979年初中二年制转为三年制。1980年县教育局对高中进行调整,七都中学停止招收高中生。
三、学校简介
七都中学前身为“五·七”学校,创办于1968年8月,始设初中1个班,学生49名,附设在吴溇小学内。1970年9月“五·七”学校更名为吴江县七都中学,建平房4间,当年招收两年制初中2个班,学生104人。与此同时创办七都首届两年制高中1个班,学生52名,教职工9人。1972年5月建立中共七都中学党支部,濮亚飞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是年高中发展为3个班,初中5个班,学生400余人,教职工23人,成为单轨制完中。
1979年恢复初中三年制,有初中毕业班4班,学生208人,高中4班,178人。1982年停办高中,开设职业高中蚕桑专业1个班,招收学生48人,时有初中9个班,计有学生498人,教职工42人。1986年3月建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楼1幢,建筑面积466平方米,耗资6万元。1992年勤丰、幸勤联中并入七都中学,当年共有初中17个班,学生935人,教职工63人。同年镇政府投资100万元,新建二层18间教室教学大楼和综合楼各1幢,建筑面积2909平方米,另建200米环形跑道、足球场和篮球场各1块。
1998年又在易地新建七都中学,耗资2500万元。新校舍以教学楼、实验楼、科技楼为主体,以餐厅、学生宿舍等其它建筑为辅助,以校园三分之一的标准运动场为活动场所。1999年有20个班,学生903人,教职工78人,学校占地面积55212平方米,建筑面积21366平方米。历任校长有濮亚飞、倪富华、沈志方、屠新祥、詹德声。
七都中学创办以来,培养高中班毕业生757人、初中毕业生9800人。学生毕业后,毕业生绝大部分在七都乡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也有一部分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大专以上毕业生381人、硕士生38人、博士生8人、国外留学生13人(其中6人已学成归国)。
胜旗中学 1976年9月创办,校址设在双荡兜村,与小学同在一处。初建校舍占地320平方米,建筑面积173平方米。学生来源于双荡兜村和长渠港村,当年招收初中1个班,学生40人。1984年秋,校舍迁至双荡兜村梦荷湾西,占地1294平方米,新建10间平屋,建筑面积360平方米,设2个班,学生78人。1987年永民、益旗、联中并入胜旗中学后,扩建教学楼1幢,建筑面积296平方米,有5个班(初一初二各2班,初三1个班),学生246人,教职工11人。1992年镇政府投资26.5万元又建三层教学楼1幢,建筑面积846平方米。1991年起,为提高教学质量,初三学生并入七都中学。至1995年校舍占地6097平方米,建筑面积1677.7平方米,有6个班,学生304人,教职工19人。自1985年起到1989年,已有5届初中毕业生,毕业生总人数212人。有12人升入吴江市重点高中,2人升入中等专业学校,63人升入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其余毕业生大部分在本地乡村企事业单位工作。1996年有7个班,学生360人。1997年,全镇调整布局,扩大规模后,胜旗联中并入七都中学。
第五节 教师队伍
民国时期,七都地区仅有21名教师。解放初期,小学每2班高年级配备教师3人,低年级每4班配备5人。1985年起,中小学师生分别按1:25和1:30配备。1999年全镇共有小学教师164人、初中教师78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35人,初中专任教师67人。教龄30年以上的小学教师有22人、中学有9人。小学高级教师51人、一级教师37人、二级教师29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19人、二级教师28人、三级教师8人。
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教师的思想建设、业务学习和文化进修,以提高教师素质。50年代震泽区举办星期学校,组织文化较低的教师学习。小学教师分期分批进吴江师范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学习。1978年后中小学教师通过函授学习和高等学校自学考试,提高到中师或大专以上水平。至1999年,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59人、中师74人、高中2人。学历达标教师135人,达标率98%。初中教师大专以上学历60人,占90.8%。
教师的政治待遇也有很大提高,教师享受国家机关干部同等待遇。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被授予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有的还当选县、乡人民代表。
旧社会,教师待遇菲薄,生活清苦,月薪150斤大米。解放初期教师工资以大米折实单位计算(每单位大米7斤)。1955年实行货币工资制。1956年工资改革,有了大幅度提高。1963、1979年,又有两次调整。1981年采取先补后靠再升级的办法,凡1978年底前参加工作的晋升1级,少数工龄长、工资低的优秀骨干教师升2级。1982年对大学、中师毕业生普加1级。1985年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并增加教龄、工龄津贴和班主任津贴。1993年职务等级工资改革,又有一次大幅度调整。1995年按2年一次正常调整工资。1997~1999年,工资正常晋升2次,职务、职基调整各2次。此外,教师生活福利也有了提高,1952年教师开始享受公费医疗,1985年起享受镇煤气补贴。
第六节 经 费
清末教育经费筹自乡行政征收杂捐和收取学田租息,民国元年(1912)起,在田赋(忙漕)县附税中规定的提成充作教育经费,辅以学田租息、各种杂捐以及向学生收取的学费按县占3成、乡占7成拨发。民国以后,教育经费逐步改由政府拨给。民国16年(1927)起,由县教育局拨款,学费上交。因县财政收支不平衡,教育经费不能按时按月发放。抗日战争期间,学校教育经费无着落,教师拿不到薪金,农村学校因而停办。解放后,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每年文教局向学校下拨办公费、基建修缮费、图书、体育费和民办教师补贴等。各校勤工俭学收益和学校办厂利润,作为经费的补充。
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后,七都乡中小学费,由县(市)教育局以1984年实际下拨的正常经费数额为基数,拨给乡财政使用。此后事业发展、改善办学条件和民办教师待遇所需增加的经费,由乡征集的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及乡财政中解决,学杂费留校作为经费的补充,校办厂和利润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福利及补充公用事业的不足。1998年单位和个人捐资助学260.69万元,其中企业141.8336万元、行政事业单位29.0758万元、其他46.5557万元。1999年镇财政拨给教育经费1201万元,教育附加拨给348.74万元,两项经费共1549.75万元。
1998年七都镇捐资助学名录单位:元
续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