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平望镇志 >> 第十二卷(社  会)第四章(风俗民习)

第十二卷(社  会)第四章(风俗民习)

2012/12/23 19:11:48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6260

  

第一节 四时八节

 

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称“年初一”(建国后改称春节),为一岁之首。清晨,开门便放鞭炮、高升,谓开门炮仗,迎接新的一年开始。全家穿新衣,门上贴春联,如“爆竹一声除旧岁”等字样,室内挂年画。全家起来吃糖水圆子,作为增加一岁的标志。老人清早起身上茶馆吃橄榄茶、汤包、大肉馒头等,以示庆新岁。这天不烧饭,不扫除,逢人不说污秽语。年初一有的户内中堂还悬祖像,家主率子女堂前跪拜,设香案,分敬天地神。从正月初一延伸到正月半,亲友互相拜年,互赠礼物,互请吃喝,给儿童红包压岁钱。男女老少看戏,游市场,尽情欢畅。年初五为“路头”生日,商界有接路头(财神)等习俗,现已废除。建国后,春节仍是人民最重视的一个节日,自初一至初三为法定假日。党政军民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向烈、军属,残废、复员军人发慰问信、送慰问品、贴春联,以示荣誉和关怀。

二、元宵节 即农历正月十五,家家做汤圆吃,象征着全家大团圆。旧时还将新灶君像放置灶山上神穴中,供上祭品,名为“接灶”。乡村农民是夜进行“点田燃”,又称照田财。用稻草把点燃后,到自己的田角落进行熏烧,口中还念念有词:“烧烧田角落,明年收成三石六”。是夜群集出灯会,市街两旁商店都悬挂着兔子灯、月亮灯、西瓜灯等各种式样的灯笼。各行各业敲锣打鼓,鞭炮声响不停,满街欢腾闹元宵。建国后,出灯会、闹元宵、照田财等风俗渐渐消失,但农村中照田财的旧俗近年来有复苏趋势。

三、二月二 即农历二月初二,以年糕煎熬食之,谓之“撑腰糕”,俗云可免腰痛,此俗现仍有沿袭。

四、清明节 江南农谚:“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植树造林,莫过清明”,人们有踏青扫墓的习俗。在清明前后数日,各家上坟祭扫祖墓。建国前,都以化纸箔长锭、上菜肴、点香烛祭供。建国后,仅以培新土、插松柏,以示怀念。机关、团体、学校组织人员前往烈士陵园扫墓,敬献花圈,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五、立夏节 农谚:“立夏三朝遍地锄”。立夏日的习俗有秤人体重,谓不疰夏,食麦芽塌饼、酒酿、芽菱、荸荠、杏子、青蚕豆、油氽豆腐干、汤面饺等习惯。

六、端午节 亦称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民间节日,也称当午、重午、重五、中天节。过去这一天吃黄鱼、咸蛋、黄鳝、黄瓜、雄黄酒,并将雄黄酒洒在墙壁角、床底等阴暗处,在儿童额上用雄黄书一“王”字,身上胸前挂大黄、香袋,在门上端和床上挂上蒲艾大蒜。并在正中午,室内烟熏苍术、白芷、芸香,以示祛邪,驱蛇虫(俗称驱五毒),免灾难。建国前,门上还悬钟馗像,庙台演出白蛇传。这天,农村家家裹粽子吃,意在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七、夏至 民间风俗此日小儿不坐门槛,据说夏天不会打盹。农村中习俗女儿出嫁下一年的夏至,娘家要为女儿送凉枕、蒲扇各一对和夏衣若干件,名为送夏衣。

八、六月初六 为天贶节,俗呼“猫狗生日”,为它们洗浴。从这天起,人可以下河洗冷水澡了。俗云“六月六”,买点面来“落一落”,家家吃面,有的人家吃馄饨。

九、七月初七 俗云“七月七,买个西瓜切一切”。农历七月的时候人们有看云像的习俗,就是根据你的想象而有象征性的云像出现。夜晚乘凉观天河,讲牛郎织女故事,看秋云幻变,名为“看巧云”。

十、中元节 即阴历七月半,旧时为三大鬼节之一。家家以菜肴、糕团祭祀祖先,还供水果为祭品,焚烧纸钱、锡箔为阴币,有的还做水、陆道场,搞“放水灯”等迷信活动。建国后,虽大力破除迷信,但在七月半前后,有些户祭祀祖宗的习俗仍有存在,称之为过“七月半”。

十一、七月三十 相传是地藏王诞辰日,是夜傍晚各家门前沿阶燃烛,以棒香插地焚烧。镇、乡老太婆到小九华地藏殿,供糕点、坐蒲团(坐蒲墩)、烧香念佛,直至天明。建国后这个习俗已废除。

十二、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简称八月半,如遇晴天,是夜月亮明媚皎洁,全家团圆“赏月华”看“划龙船”,称“赏中秋”吃月饼,每家做汤团,以庆团圆。晚上在庭院点燃香斗祭月宫,香斗底部用线香扎成花盆状,中置木屑,自下而上加扎五至七层束香呈塔状,插上小纸旗,上书“月圆人寿”字样,并配红烛点燃。小户家贫则点小香烛。建国后,“香斗祭月”已废,食月饼习俗仍保留。

十三、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谓重阳,亦名登高节。这天,老人要到较高的高墩、高桥去登高观望,心旷神怡,可以手脚轻健,故又称老人节。民间还有吃糕和赤豆糯米饭的习俗。俗云:“九月九,糯米饭烧来韧绉绉。”此俗现仍有沿袭。又说:九月重阳,“菱头消烊”,意思说:重阳以后气候逐渐转寒,西北风一吹,菱头被冷风打散而枯黄。

十四、立冬 作为冬季开始的节气,上一节气为霜降,农业上有“霜降捉(割)早稻”的习惯,到立冬已割完。故农村有“立冬无站稻”的说法。

十五、冬至 俗云:“冬至大如年”,“有嘛冬至夜,无嘛饿一夜”。家家备菜肴,点香烛,焚烧纸箔,祭祀祖先,喝冬酿酒。此俗建国后已废,但近年来部分户仍有保留。

十六、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腊八粥”之俗。它的来源有以下两种说法:一为释迦牟尼佛成道日。故佛寺、大刹用黄米、白米、红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而成。后通行于民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粟之类煮成五味粥、七宝粥供佛,寺僧以粥饷施主,以结善缘。二相传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被捕进京之日,当时百姓闻之皆惊惜,无心做饭菜,以米菜混而煮成此粥食之。以后成为纪念抗金英雄之意。每年腊里镇上每晚有专人提灯击梆敲锣穿街走巷喊叫“寒冬腊月,火烛小心”,称“叫火烛”。他们还喊叫:“水缸满满,柴仓清清”,“前门撑撑,后门关关”,“前门照照,后门看看”等,大意是气候干燥,容易引起火灾,冬夜漫长,要防盗防偷。建国初,各街居民组组织专人每天傍晚时到每户检查水缸、灶口、门窗有无不安全因素,以示督促,现已废除。

十七、辞灶 俗称“送灶”。一般首先在农历十二月二十日~二十二日的三天中,家家都用长柄扫帚或用稻柴扎在竹杆上,扫檐尘搞好清洁工作,名为“掸檐尘”。二十四日为“小年夜”,清晨用粳糯米粉作皮,用夹沙糖或用猪肉、萝卜丝作馅蒸团子,也有光用米粉做年糕的。蒸团子后,用蒸团子的水给小孩洗脚,据说不会生冻疮。傍晚,将年糕和团子放置灶山上祭供,并点上香烛,用稻柴扎成三脚柴帚,焚烧纸箔,将灶君神像一起焚化,意为送灶君爷上天过年。此俗已废。做团子,掸檐尘仍沿袭。

十八、年三十 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农历十二月三十日),谓之除夕,俗称“大年夜”。家家户户贴春联、贴福字、挂年画。春联如:“百无禁忌,万事如意”。“爆竹一声,万象更新”。商界贴“一本万利,财星高照”。农家则贴“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农家牛、羊、猪、鸡、鸭棚也贴上“六畜兴旺”的红字条,预祝新一年的好光景。下午还祭祀祖宗。过去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外出亲人都得回家,购买糖果、水果、酒菜,晚餐全家人围坐圆桌吃年夜饭,按辈次挨坐,品尝酒菜,连平日滴酒不入的妇女儿童也要喝一点甜酒,这是一年中最丰盛的宴席。宴罢长辈给小孩压岁钱,名为守岁钱。孩子们玩烟花,放月炮、鞭炮,直至半夜。在关门前。燃放关门炮仗。灯烛通明,香烟缭绕,名为守岁。将吃剩的年饭,盛在箩筐内,上面放桔子、长生果等以取吉利。辞旧岁,迎新年,建国前富人“过年”,穷人“过关”,债主四出讨债,晚上提着灯笼上门催讨,穷人无力还债,只得外出避债,过年后才敢回家。建国后,这种情况已不复存在。

 

第二节 民俗风情

 

一、婚丧喜庆

1)婚姻 建国前,男女结合全凭父母之命,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正所谓“在家从父”。一般妇女不准出家门,有习俗语“躲十八”之言,象枷锁一样紧紧地套在妇女身上。包办婚姻被视为一种常规,如发现子女自己恋爱,轻则辱骂、囚禁,重则毒打,甚至赶出家门。因而有的在洞房花烛夜,方可见自己的丈夫是什么样的人。此外还有童养媳,换亲、抢亲、鬼攀亲、抱牌位亲等特殊婚俗。欲娶某女为媳,先请媒人到女家讨得女方生辰八字,再请算命先生排一排八字(算命)看男女方是否相克,如相配的要交媒人钱和聘礼。女家收下彩礼,回赠“允吉”,意为同意,随即订婚。结婚日期一般择黄道吉日,俗称“好日”。到时男家备礼送至女家,然后由女方陪送嫁妆,新娘出嫁。上轿前,须由姐妹为新娘梳妆,新娘换上大红礼服,兄弟抱新娘上轿。新娘坐轿时一定要哭,称之“哭发”。到男家时婆婆不能与新媳妇直接见面,以免“热面冲”。首先到正屋拜堂成亲,还要吹打,接着新娘拜见婆家长辈亲属,称“会亲”。入夜,朋友闹新房直至深夜才休。

民间风俗,新婚的第二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在娘家不能过夜,称“回门”。婚后的一个月内亲戚处不宜走动,待婚后的第一个春节里新婚夫妇由亲及疏、由近及远赴各亲戚家作客,称“上落”,表示日后彼此保持往来。

建国后,国家颁布了《婚姻法》,男女自由恋爱婚姻逐渐形成。但农村的青年男女尊重风俗,仍要请人出面作形式性的媒人。婚礼,只不过是邀集亲戚朋友共聚一餐。女家嫁妆多数是在婚礼前就已搬进新房。进入80年代,由于消费水平的提高,新房中的布置和家具费高达数千元。虽然政府一再提倡勤俭节约,但收效甚微。

2)生育 婚后妇女怀孕,男女双方的父母都要为婴儿准备衣服尿布。而孕妇娘家的备礼,要等临产前约二个月左右,连同糖、蛋、核桃等物一并送往男家,男家还须设宴招待。婴儿诞生第二天,产妇家要“下三朝面”,送至亲朋。满月后,还要送红蛋和寿桃分发亲友。婴儿满月须剪发,称“剃满月头”,抱着婴孩过两座桥,以示今后容易抚养。至80年代,在农村,生育习俗仍沿袭不变,在集镇大多不拘旧俗,庆贺形式因人而异。

3)寿诞 庆贺诞辰为“做寿”,习俗三十岁方可做寿,否则有损阳寿。逢十为重,尤其为重的是六十岁庆大寿。小辈和亲友各赠面、糕、寿桃。做寿之日,小辈还须向寿翁或寿母拜寿吃寿面。寿翁或寿母发给小孩百岁钱。另有放爆竹鞭炮,设宴招待来宾习惯,同时还将寿面分送邻里。建国后,此风不再盛行。而80年代恢复旧俗,做寿普遍兴起,形式各不相同,有的送生日蛋糕,有的送面或蹄子,也有的送生日礼物,以表庆贺。

4)丧葬 建国前,人刚死,稍事揩洗、换衣服,拆下死者床铺上的蚊帐,把尸体放在门板上,移停正屋(头东脚西),向亲戚朋友报丧。亲戚得报后,有的以帛或布到丧家上襄,亲属身结白腰带,比较开明人家臂带黑纱凭吊。停尸日子一般三天,有的视家属到齐为止即安葬。丧家设“豆腐酒水”招待来客。丧礼完毕后,家属逢“七”祭祀,称之“做七”,以“五七”“断七”为重。大户人家遇到丧事,依着自己的财势,大肆操办,要把尸体停放五至七天,招来僧道或尼姑昼夜诵经,大做道场。出殡之前,高搭彩棚,把牌位放在里面,有的甚至要做2米高的彩人,以作灵堂。尸体放在用楠木做的棺材里。抬着彩棚和棺材,送葬队伍沿全镇兜游一圈,才至坟地。如地处水网地区,也有就水路送葬的。贫苦人家则求棺材一具,料理栖身。19663月县民政部门在平望镇上办起了火化场,19689月启用火葬,逐渐取代土葬。一般丧葬仪式举行告别,开追悼会,亲朋好友送花圈,待亲属到齐之后即将尸体火化,挽联等也随行焚烧以表哀思。

二、衣、食、住、行

1)衣 民国时期,商人、士绅、店员等以长衫、马褂、折叠式大腰裤、自制布鞋为主,戴礼帽。衣料有绸缎、呢绒、机制棉布等,视各家经济状况而定。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者均有明显的差别。体力劳动者以穿短衫裤衣为主,脑力劳动者以穿长衫为主。女性多穿旗袍或大襟服。未婚女性发型结辫为多,婚后妇女有盘发髻、烫发、留短发。农妇大多头上包毛巾,以作保暖和装饰。男性除穿长衫外,亦有穿西服、中山装,着皮鞋和靴子,并戴金丝边眼镜,戴大沿帽,持手杖为时髦。

建国后,穿长衫、马褂、折叠大腰裤逐渐减少。50年代初,流行列宁装。到60年代中期,折叠大腰裤全部取消。集镇、农村普遍着中山装、大襟服、军便装、学生装、两用衫等服装,衣裤色彩较为单调,以黄、灰、蓝为主。70年代起,皮鞋、化纤织品进入生活条件较好的家庭。到80年代除皮鞋、化纤品之外,增添了各式牛津和进口人革鞋、呢料、裘皮制服,真丝服装成为流行的时装,西装、两用衫、中山装、茄克衫普及全乡、镇。

随着社会进步时代的发展,居民的发型也随之变化。80年代后,发型根据各人的喜爱,可从几十种发型变化中任意挑选。现代的男女青年发型变化很大,而中老年男女发型变化不大,沿袭旧貌。

2)食 主食:本镇以米饭为主,一日三餐。农村一般早、中吃饭,市镇午、晚吃饭,夏季晚餐一般都吃粥。菜肴,集镇职工一般挑选新鲜蔬菜和适量鱼肉,同时搭配家禽、蛋、海货为辅助。而农村在50年代初,菜肴以自己种植的蔬菜为主,很少上市场购买鱼肉荤菜。本地农民还有一个勤俭持家的好传统,每当豆类成熟期,将豆类煮熟与面粉配制、晾晒成酱。每年立冬之前腌制咸菜,以作一日三餐的菜肴。这种传统沿袭至今。60年代农村集镇稍有差距,而80年代乡镇饮食已相同,一干二稀改为二干一稀,菜肴以鱼、肉、蛋、家禽为主,搭配蔬菜。另外,乡镇人们为调节口味,偶尔吃面条、馄饨、馒头、汤团之类当午餐。

点心:本镇家制点心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大多是逢年过节或有客时制作。团子:多数是在腊月小年夜制作,内有馅子。建国后,乡镇人民仍沿旧规。80年代集镇制作团子日趋减少。饼:有青饼、白饼、麦芽饼等。汤团、汤圆:内有馅子称汤团,无馅称汤圆,都要放在水中煮沸,方可进食。推粉头:将面粉或米粉调成浆糊状,锅中投入少量油,推成薄饼。另有粽子、春卷、油○、八宝饭、酒酿、锅贴等。

酒席:旧俗遇结婚、生育、寿诞、丧事、造屋等需办酒席,以结婚酒席最为隆重。丧事酒席称“豆腐酒水”。酒席有冷盆、热炒、点心、大菜组成,菜的质量视经济条件而定。建国前,穷苦的贫民和农民除婚事外,一般不办酒席。建国后,除旧俗约定的酒席外,又有提升、满师、房屋搬迁、上大学等聚餐,酒席的质量与菜的品种跟建国前相同。从80年代起,酒席质量有明显的差异,通常的六炒、四冷盆、六大菜发展到八炒、六冷盆、八大菜、二点心,并配用海货。丧事办酒席,质量数量与喜酒稍有差别,而豆腐是丧事酒席必备的菜肴。

饮料:以茶为主,集镇市民喜欢绿茶,农民及体力劳动者爱喝红茶。农村夏季大忙有饮淡盐开水的习惯。建国初至60年代,大暑期间从上海、苏州运来冰棒出售,销售量很低。70年代至80年代,本镇办起了冷饮厂,不但能自制冰棒,而且还能生产冰砖、雪糕、冰淇淋、汽水等饮料,另外还有外地运来的冷饮供应市场。

清末至民国年间,本镇有自制酒的酒坊,利用水质醇厚的有利条件,生产黄、白酒。逢年过节农村自制酒者颇多。建国后,在技术和生产设施方面进行改进,主要生产黄、白酒,还生产了多品种的花果酒,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3)住 集镇住房大多为砖木结构,草屋不多。建国前,官员富商住宅,门面有三开间、五开间,甚至更宽的,进深有三棣、五棣。正门称墙门,门棣称墙门间。围墙高筑,棣与棣之间有天井,两侧为厢房。女眷住后棣楼上,前棣大多作客堂、起居用。厢房作下人住宿及堆放杂物。

一般市民的住房平屋为多,二层楼房甚少。分别坐落在镇区五条街上,房屋沿街面向正南、朝东方面建筑。集镇从70年代起,拓宽路面,逐步拆除旧房。征用农田,盖建起钢筋水泥结构的多层居住楼。

农村住房大多为“三开间或四开间”,一般东面做房间,中间当起坐间,存放各种农具,西面当灶庇间,堆放杂物。普遍为草棚结构,瓦房极少。60年代开始,草房改建成砖瓦平屋,逐步向楼房扩建,至80年代农民造屋不断增多,普遍盖起二层楼房,其中有部分盖起三层楼房,住旧房子逐渐减少。

4)行 古代行路,分水陆两路:陆路以步行或马匹载运;水路用船运载,限于运输工具落后,外出往返行程很不方便。

建国前的载运工具,农民以船为主。有的自然村,如溪港、胜墩等乡,村市集都有小航船每天开航,当天返回,装货搭客。无小航船的偏僻自然村,村民都以自己摇农船到镇上,也有少数人步行。距镇近郊的村民则以步行为主。但农村中都是土质乡道,高低不平,脚步难稳。每逢雨天,泥泞路滑,更觉步履艰难。市镇居民下乡,只能搭船乘汽车和步行相结合。自行车仅有少量。农民、居民如去县城以外行程较远的地方,以乘轮(航)船为主,少数则乘汽车或火车。

建国后,50年代初,平望市镇居民以义务劳动修筑黎平公路。以后向西延伸,改名通运路,便利城、乡人民车运和步行。航快社增开航船、机动船班次,如平望至溪港、平望至横扇等,便于装货搭客。60年代中期青平公路筑成通车;70年代农村机动船普遍发展。80年代平望至横扇、平望至溪港公路筑成通车,城、乡人民往返交通方便。现在农村的乡道、村道普遍筑成水泥路,条条贯通。由于路面的改善,农民都购置自行车,农民上街、集市往返都骑自行车,个别的还骑摩托车。全镇规模较大的工厂、商店都备有汽车,用于运货或接送职工上下班。

 

第三节 新 风 尚

 

一、废除“童养媳”和支持“寡妇再嫁” 19505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婚姻自由,“童养媳”之风迅速废除,已做童养媳的纷纷被父母领回家。莺湖村3队沈和尚家解放前从盛泽领来的童养媳沈巧宝,1953年被父母领回娘家,成年后,婚姻自由。寡妇再嫁得到社会支持,50年代初,本镇河西街妇女郁阿龙,40岁,结婚后夫病故。她自由恋爱,看中同街的王宏甫,婆家勿同意。后阿龙、宏甫在居民舆论支持下,自主结合,受到社会支持。80年代寡妇改嫁已不足为奇。

二、学雷锋活动 196335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全镇开展轰轰烈烈的学雷锋活动,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做好人好事,形成了不少助人为乐,积极参加义务劳动等新风尚。

1963年下半年,平望粮管所发动青年职工徐振国等人,为身边无人照顾的孤寡老人、烈军属等10户以及无劳动力困难户,按月送粮上门。20多年来,送粮上门的服务一直坚持着。

19771月中旬,一条装满稻谷的农船,在劳动桥边被浪击沉,粮食受到损失。平望装卸社全社工人全力以赴投入抢救。当时大雪纷飞。几小时就把这条农船、满船稻谷全部抢救出水,被救农村大、小队送来了感谢信。

19779月,八号台风过境期间,10号晚上接到电话,东太湖为加固险堤,急需竹木材。平望装卸社工人立即出动,冒着狂风暴雨,在输电线路已被刮断,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竹排上,凭着经验和感觉,把又重又滑的竹材木棍从河里摸起来,装上了船,一直突击到凌晨三点多钟,才结束战斗。

197811月,联农大队7队农民吴阿桂家不慎失火。一瞬间,二间多平房化为灰烬,衣服、粮食、财物全烧光。一家五口(夫妻、三个孩子)一时无家可归。一家有难大家帮,大、小队干部带头捐助钱粮,全小队群众也自动捐助,捐2元、3元的都有。累计收到捐助的人民币600多元。当年年底由大、小队帮助建新屋2间,吴阿桂很快地恢复了家园。他说“是共产党、人民政府、众乡亲救了我一家”。

三、计划生育 几千年封建社会传统的“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思想比较严重,建国前大户人家的妇女生育数有多达10个左右的,劳动人民的生育也没有计划。建国后,50年代结婚的一般每对夫妇生育三四个,70年代逐步实行计划生育。70年代末,鼓励“晚、稀、少”即男满25岁、女满23岁结婚,一对夫妇最多生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出生的间隔期为4年。1980年后,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对群众中确有实际困难的,可以生育两个孩子,二胎率在10%以内。通过政策宣传,移风易俗教育,1985年全镇出生666人,其中一孩率9535%,计划生育率9955%,累计全镇有独生子女夫妇4293对。

四、“五好”家庭活动 1980年,镇妇联在全镇范围内发动开展以“思想品德、遵纪守法好;学习、工作劳动好;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好;移风易俗、文明生活习惯好;计划生育、教育子女好”为主要内容的“五好家庭”活动,通过举办婆媳班、新婚夫妇班,开展妇女干部联系户,做好重点工作,组织劳动竞赛等,促进这次活动的深入。到1985年底,全镇共评比表彰“五好家庭”505户。其中受市妇联表彰2户,受县妇联表彰2户。

五、“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本镇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是在1981年的“五讲、四美”和“文明礼貌月”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起来的。镇成立“五讲、四美、三热爱”领导小组。“五讲、四美、三热爱”的主要内容是: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在“五讲、四美”活动的推动下,职工中发扬了雷锋精神,出现不少助人为乐的新风尚。酒酱商店青工吴六泉同志下班回家,路遇小孩落水,奋不顾身跳下河去抢救溺水孩子。救起后,小孩失去知觉,脉搏不跳,呼吸停止。他就立即与另一位同志,将小孩送往医院,进行人工呼吸。经奋力抢救,终于救活了小孩,受到家长和同志们的称赞,并得到上级的通报表扬。

1982年,镇团委组织20多名共青团员,分成七个义务服务队,在通运路为800多名群众服务。他们修理钟表11只,修搪瓷杯子20多只,理发40多人,扩放印相270多张,修木桶2只,服装修补10多件,为478人量血压、身高、体温,并称体重478人。

1985716,屯村五号轮队装载化肥途经竹港桥与邻船交档时,头档船在桥墩上撞破漏水,致船体沉没。上午11时,平望作业区1队装卸工张某骑车经过竹港桥,当他看见下沉船中尚有大半船化肥浸在水中,而沉船上仅有二、三人在打捞时,不顾自己已经从事六、七小时装卸工作的疲劳及腹中饥饿,主动停下自行车,下水帮助船员打捞化肥,一直打捞到下午1点多钟,直到沉船内化肥全部捞上来,他才回家休息。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