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县位于太湖流域腹部,江苏省最南端,苏(州)嘉(兴)湖(州)小三角中心,东邻上海市青浦县,南连浙江省嘉善、嘉兴、桐乡、湖州等市县,西濒太湖,北与本省吴县、昆山相接。全县总面积1176.68平方公里(不包括东太湖水域约85平方公里),东西宽52.67公里,南北长52.07公里。1985年,全县耕地93.19万亩,河道湖荡水面40.0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2.70%。全境无山,地势低平,由东北向西南缓慢倾斜,南北高差平均不到2.0米,为太湖湖东平原的一部分。属北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1045.7毫米,平均气温15.7℃,无霜期226天,夏秋季常受台风影响,洪涝灾害频繁。
吴江县建于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县治设松陵镇。元元贞二年(1296年),吴江县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为县。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吴江偏西地置震泽县,与吴江县同城分治。民国元年(1912年),两县重新合并为吴江县。1949年4月29日解放。1985年末,全县辖7镇17乡,总人口73.30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622.95人。民族主要为汉族,另有回、壮、满、苗、畲5个少数民族79人。县城松陵镇位于县境北端,建于唐。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等原因,现在还只是全县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另外6个县属镇,同里、震泽兴于宋,平望、黎里成于明,芦墟、盛泽建于清。盛泽是县内第一大镇,是吴江县乃至全省全国的丝绸工业基地,平望是江浙沪皖的交通枢纽,其余4镇都是区域性商业重镇。县属镇均匀分布,规模相当,与周围诸多乡集镇、村集镇形如众星拱月。吴江县集镇错落有致的布局,至今仍引起国内外研究学者的浓厚兴趣。
一
清代末期和民国期间,农业是吴江县的主要产业,全县经济发展缓慢。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全县以农业、副业为基础,逐步发展工业,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持续稳定增长。三年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49~1957年),完成了农村土地改革,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5.08%。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58~1962年),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由于受浮夸风、瞎指挥和“共产风”的影响,工农业产值年平均递增3.14%。1963年开始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到1965年的三年中,产值年平均递增上升到13.16%。第三和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1966~1970年,1971~1975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工农业生产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但由于绝大多数干部群众坚持以生产为主,十年中全县工农业生产仍保持增长势头,产值年平均递增4.0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全县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第五和第六两个五年计划期间(1976~1980年,198l~198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15.48%和19.09%。198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3.05亿元,是1949年的18.37倍,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72.00%上升到1985年的83.05%。198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0.33亿元,国民收入9.35亿元,分别是1952年的9.59倍和11.92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逐年增加。1949年,全县预算内财政总收入687.5万元。1950~1978年,县财政收入年平均递增5.84%,1979~1985年年平均递增17.5%。1984年突破一亿元,1985年为1.38亿元,是1949年的19.7l倍。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劳动就业问题基本解决。职工人均年收入由1949年的435.55元增至1985年的987元,农民人均年收入由1956年的75.7元增至664.63元。吴江人民已基本摆脱贫穷,正稳步迈向小康。
二
根据梅堰袁家埭等地考古发掘证实,早在新石器中晚期(距今约6000年),先民们就在吴江这块土地上从事渔猎、耕作和蚕事活动。延续到近现代,吴江县的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和油菜为主,兼以蚕豆等其他粮食作物,副业以栽桑养蚕、水产养殖和饲养肉食型畜禽为主。1949年全县水稻亩产165公斤,麦类亩产27公斤,油菜籽亩产20公斤。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96.32%。吴江地处太湖下游的低洼区,清澈的太湖水滋润了吴江的土地,肆虐的太湖洪水也给吴江带来几多灾难,因此历代都重视治理水患,兴修水利。1950~1985年,全县水利建设总投资6408.1万元,修筑全长47.05公里的太湖堤,建成联圩119个,圩区“三闸”602座,机电泵站952处,总功率7.94万千瓦,有效地抵御了太湖洪水,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良土壤,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改革和引进新型农机具,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1983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出现新的飞跃。1985年,粮田面积虽然比1982年减少3.3l万亩,但粮食总产仍达48.45万吨,平均亩产571.4公斤,是1949年的3.33倍。
吴江县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西南部桑林绿荫弥天,东北部鱼池波光粼粼,光洁雪白高产的蚕茧为吴江丝绸工业提供丰裕的原材料。渔业生产逐渐由捕捞为主转向以养殖为主,不断扩大内塘养殖面积,充分利用广阔的湖荡水面,推广精养围养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吴江成了长江三角洲商品鱼生产基地。畜牧业除继续发展养猪养羊外,还根据国际市场需要积极发展毛兔等特种生产。1985年,全县桑蚕茧总产达4709.93吨,为1949年的4.38倍;水产品(不包括贝类)总产27080吨,为1949年的11.84倍;生猪饲养81.06万头,为1949的13.07倍;湖羊饲养8.23万头,著名的小湖羊皮年产5.14万张;毛兔年饲养120.63万只,生产兔毛368.90吨;家禽饲养475万羽。吴江县的其他经济作物有蔬菜、瓜类、柑桔、水蜜桃、席草、百合、蘑菇、银耳等,其他养殖业有蜜蜂、奶牛和特种禽畜等;土特产有平望辣油辣酱、蜜汁小黄瓜、震泽茶干(即黑豆腐干)和熏青豆等。全县农业已经完全打破千百年来单一种植业格局,向充分利用土地和水面资源,种植、养殖、饲养业均衡全面发展。
三
唐宋时期,吴江县出产龙凤、天马等复杂花型的丝织物,成为朝廷贡品。依托富足的蚕桑生产,丝绸业一直是吴江主要工业行业。明代中后期,县内形成以震泽为中心的缫丝、纺经业,坛丘的冶铁、屯村的铁作也颇具规模。手工丝织业以盛泽、黄家溪为中心,以家庭手工业为主,并已出现社会分工和以劳动力买卖为前提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每逢水田农活告一段落,烂溪两岸、頔塘以南处处机杼声,家家调丝忙。清咸丰十年(1860年)以后,江浙边界交通要津的丝绸业中心相继遭受兵燹,离运河3公里的盛泽得以保全,丝绸业迅速崛起,国内外市场上的“盛纺”成了吴江丝绸的代名词。清末,严墓的酿酒业、黎里的饴糖业和芦墟的窑业都已名闻遐迩,产品畅销宁沪杭三角地区。民国初年,兴起电力工业。民国18年(1929年),震丰丝厂在全县率先使用电力缫丝。翌年,盛泽郎琴记绸厂开电力织绸先河。到抗日战争前夕,盛泽镇上电力织机达到1145台,占江苏全省的 35.78%,全国的6.76%。26年11月,日军侵入吴江后,全县工业遭受严重摧残。抗日战争胜利后,工业界虽然尽力恢复,但终未达到战前水平。1949年,全县仅有大小企业245家,主要是丝绸、纺织、粮油及食品加工等,年产值2932.3l万元。
解放后,经过头三年的恢复发展,到195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已达4893.9万元,比1949年增长66.9%。其后,虽然经历了“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工业生产出现波折,但总的趋势是增长发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设备更新换代,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在生产和经营上发展横向联营,把大中城市的高新技术和本县良好的劳动力素质紧密结合起来,全县工业生产发展更为迅速。到1985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2481个,职工22。5万人,形成丝绸、纺织、机械、电子、冶金、化工、轻工、建材、食品等行业为主体的多门类工业结构,年总产值达19.15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83.05%,为1949年工业总产值的65.3倍。丝绸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9.74%,丝绸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真丝绸出口量占全国六分之一。吴江县无愧于丝绸之府的称号。1979~1985年间,全县有3项丝绸产品获国家银质奖,32项其他工业产品获部、省级优质产品奖,10项获市级优良产品奖,为吴江工业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赢得良好声誉。
工业发展过程中,在手工业基础上壮大起来的乡镇工业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1956年,全县乡镇只有10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4个合作小组,到1958年,乡镇工业企业已发展到503家,年产值986.60万元。由于设备简陋、技术力量差、规模小和受“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制约,当时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比较低。1975年前后,机关、企业与职工子女插队落户的社队联合办厂,大工业的设备和技术力量引入乡镇企业,促进乡镇工业发展。到1978年,全县乡镇工业企业增至1402家,年产值突破l亿元。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后,大量富裕劳动力转向工业,乡镇工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到1985年,全县乡镇工业企业2283家,年产值11.23亿元,是1978年的11.18倍,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8.64%。乡镇工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一些乡镇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特色。盛泽的丝织、印染,铜罗的酿酒,梅堰的铸造,桃源的服装,北厍的绣服、皮鞋等声誉日隆。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环境污染尤其是水体污染日趋严重。1979年以后,县环保部门和有关企业做了大量综合治理环境污染的工作,但尚未达到根治污染的目标。
四
松陵、同里、盛泽、震泽、黎里、平望、芦墟七大镇和铜罗、八坼、横扇、北厍、莘塔五小镇是传统的商品集散地,加上诸多的农村小集镇,组成了吴江县宏观商业网络。紧靠上海、苏州、杭州、嘉兴、湖州等大中城市,使吴江县的商业既有众多的进货渠道,可以货比数家,又为本地产品提供广阔市场。清中叶,盛泽绸市、震泽丝市、同里米市的年销量都达数百万元,其中丝、绸出口外洋占半数以上。民国24年(1935年),全县有4000多家商号,分属60多个行业,外销的地产品有稻米、丝绸、干茧等,年销值均在百万元以上。日伪统治时期,全县集镇之间的商业平衡发展格局遭到严重破坏;抗日战争胜利后,通货膨胀,市场依然萧条。解放后,随着农副工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商业面貌得到根本改观。1978年以后,全县商业形成了以国营商业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流通,多种经营方式和少环节开放型的经营体制,发展与周围大中城市的横向联系,扩大了经营范围,丰富了市场供应。1985年,全县零售商业网点7168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6亿元,是1952年的13.51倍。外贸商品以丝绸为大宗,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即远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解放后,特别是1979年贯彻“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以后,除原有的上海和本省口岸外,增加了京、津、粤、闽等13个外口岸,出口商品达到11大类176种。1982年,全县外贸商品收购总额超亿元,到1985年,连续4年在全省县级外贸中获得第一。
晋凿頔塘,隋修大运河,吴江县一直是南北漕运走廊,平望是交通枢纽。网状河道连结村村户户,船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民国22年(1933年),苏(州)嘉(兴)公路通车。至解放前夕,县内只有2条公路总长65公里。解放后,整治干线航道,增辟支线航道,1979年以后拓宽和改建干线公路,1984年乡乡通公路。到1985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00.80公里,机动船通航里程338.16公里。客运以陆路为主,货运以水路为主,水陆年客运量682.49万人次,货运量522.17万吨。自古有南北驿道通过吴江,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设邮政分局,宣统三年(1911年)已有电报业务。民国12年(1923年),盛泽成立首家民营电话公司。解放前夕,全县邮路总长227公里。1985年,全县邮路及投递路线总长3978.62公里,长途电话与部分大城市开通直达电路,城乡实装各类电话机6290部,平均每百人0.89部。
五
教育事业直接依赖于经济发展水平。明代,吴江县内兴义学。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出现书院。盛泽绸业、震泽丝业热心办学,同里、黎里多书香门第,连偏僻的太湖边六都也以儒林自诩。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同川自治学社成立,是县内最早的新式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县立中学成立,11年成立师范学校,22年设蚕桑讲习所。至民国37年,全县有小学260所、中学6所、师范l所,在校学生25000余人。解放后,教育事业除了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有过畸形发展外,一直处于稳定上升趋势。1985年,国家和地方对教育的投入788.76万元,是1955年的10.44倍,全县幼儿园235所,3~6周岁幼儿入园率57.8%,完全中学13所,初级中学127所,师范学校1所,小学636所,学龄儿童入学率99.5%。此外,还有卫生进修学校、丝绸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设的职业班,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班。全县形成学前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体系。到1985年,吴江县连续3年达到普及初等教育的四项基本要求,还获得省教育厅颁发的“江苏省基本扫除文盲合格证书”。
吴江县是吴歌的发源地之一,软语低吟的吴江曲调,至今仍是采风队追踪的目标。1985年,县城有图书馆、文化馆、工人文化宫、室内训练房等,电视转播台正在筹建中。乡镇普遍建立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盛泽、震泽镇建有电视差转台。全县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名胜古迹有:同里镇、退思园、慈云塔、王晓庵墓、柳亚子故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有:九里石塘、孔庙大成殿、三里桥、安德桥、张应春烈士墓、钱涤根烈士纪念碑等。梅堰的袁家埭和龙南村、同里的九里湖和移定毕圩等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展示了吴江先民生产生活的多彩画卷。
解放前,吴江县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1951年征兵体检时,血吸虫病阳性率64.08%。经过20多年的积极防治,到1976年,全县基本消灭血吸虫病。1985年,全县有县级医疗机构9个,乡镇(中心)卫生院23所,牙病防治所4所,企事业单位医务所58个,个体医疗诊所25个。全县有病床1359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561人,分别是1949年的90.7倍和4.6倍。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1971~1984年,吴江县向省体工队输送9名运动员。1985年,17个乡镇成立体育协会,7个县属镇成立老年体育协会。全县体育人口(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1985年,全县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男性69.2岁,女性75.7岁。优生优育逐渐引起全社会重视,人口增长得到控制。1985年,全县人口出生率10.11‰,计划生育率98.65%,自然增长率从1974年起,基本控制在1O%以下。
明代,吴江有《吴江水考》、《园冶》、《镜史》等专著问世,清代的《晓庵新法》、《五星行度解》、《医学源流论》等著述,都在中国科学史上独树一帜。解放后,全县科技队伍逐步扩大,1979年开始成立的各种学会、协会广泛开展科技咨询活动,为全县经济建设贡献力量。1985年,全县仅全民单位即有科技人员1795人,有农业、蚕桑、水产、丝绸等6个科学研究所。1974~1985年,吴江县共承担国家和省、市(地)三级科技进步计划115项,1978~1985年获江苏省科技大会奖6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0项,获市(地)科技进步奖111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越来越被各行各业所接受。
六
吴江人民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斗争的优良传统。明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1553~1555年),吴江人民英勇抗击倭寇入侵,唐家湖一仗使倭寇闻风丧胆。清咸丰十年(1860年)至同治二年(1863年),地方有识之士纷纷资助太平军抵抗清朝统治者的血腥镇压。光绪末年和宣统年间(1909~19l1年),陈去病、柳亚子、金松岑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组织雪耻学会、自治学社和中国教育会支部等进步团体,为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奔走呼号。
民国4年(1915年),同里丽则女校师生奋起反对袁世凯接受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立碑明志。5年4月,何嘉禄、徐朴成举旗讨伐袁世凯称帝。“五四”运动后,范烟桥、柳亚子等纷纷创办进步报刊,提倡新文化,宣传新思想。民国13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吴江县的国民党人在省内率先组成县党部,并引荐侯绍裘、陈望道、杨之华、沈雁冰、萧楚女、邵力子等中共党员和国民党左派来吴江宣传革命,撒播革命种子。大革命失败后,全县处于白色恐怖之下,但中共领导的抗租抗税斗争仍此伏彼起。
抗日战争时期,在“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旗帜下,各种游击部队活跃在芦、莘、厍、黎水网地区和县西南部江浙交界地带,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中共党组织除派党员进入国民党部队,积极参加抗日斗争,遏制顽固派的反共行径外,还组织江浙太湖义勇军开展敌后武装斗争。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后有中共浙西特委、中共中央特科、中共淞沪地委(工委)、中共华中局城工部、中共华中十地委、中共上海局苏锡吴工委和中共丹北工委系统的党组织,在吴江境内开展艰苦的地下斗争,打击反动势力,壮大人民力量。临近解放时,淞沪工委和华中十地委系统的党组织,策反各地自卫队,利用掌握的武装保护地方安全,为吴江的顺利解放奠定基础。从北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抗美援朝到抗美援越,在前赴后继的斗争中,151名吴江人为了祖国的安宁和富强英勇献身。
吴江历代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明代有为治水著书的沈?、“吴江派”词曲创始人沈璨、擅于历法音律的袁黄、精于冶镜的孙云球和深谙江南园林艺术的计成,清代有潜心天文历法的王锡阐和名医徐大椿等。近现代有辛亥革命的风云人物陈去病、忠贞的民主主义战士柳亚子、国学大师金松岑、文学家范烟桥、评弹艺术家刘天韵、《文汇报》创办人之一严宝礼、蚕丝教育家郑辟疆、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王绍鏊、教育家沈体兰、全国蚕桑劳动模范沈宜宝等。曾任中国驻国联代表、旧金山会议中国代表团高级顾问施肇基,也是吴江人。烟波浩淼的太湖孕育了吴江,在过去,在现在,智慧的吴江人在家园留下了一幅幅五光十色的画卷,为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年华。